❶ 銀行理財產品會不會全部本金虧損,甚至虧損超過本金呢
首先開篇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關於理財產品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關系:
1.理財產品收益率在6%以內的是比較合理范圍之內;
2.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對這個理財打個問號;
3.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8%的,這個理財就是風險很高了;
4.理財產品收益率在10%以上的,就要做好本金損失的准備;
通過這四條對於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低與風險高低得知,任何理財產品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例的,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
所以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所有投資者,真正想要避免虧損超過本金的事,一定要選擇低風險理財,最好遠離高風險理財,尤其是遠離年收益率超過1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
任何投資理財的風險是提前預防的,如果等風險已經爆發後,那個時候不是預防,而是一種博傻;預防風險是在風險來臨之前做好安全措施,而不是風險爆發再來後悔,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那個時候等來的就是損失,希望大家一定要懂投資理財的相關知識點,增加投資理財安全意識。
❷ 買了理財產品會虧損嗎
一般來說買理財產品買銀行的比較可靠,按要求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低風險或中低風險和高風險幾種,如果你是保守型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應該不會虧,如果選擇高風險的就難說了
❸ 買理財產品兩個月虧20萬為何銀行要擔責8成
王女士起訴稱,在某銀行員工的推薦下,她購買了理財產品,銀行員工介紹此理財產品不會虧損可放心購買,但王女士幾個月後發現理財產品一直在虧損,只能賣出。後經評估得知,此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為中高風險型。王女士認為銀行存在過錯故要求賠償損失。
法院查明,某銀行銷售的這款理財產品為混合型基金,屬於中高風險收益水平的投資品種。2015年6月,王女士在某銀行北京宣武支行支付90萬元認購了基金,截至2015年8月王女士賣出,該基金共虧損20餘萬元。近日,西城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鑒於被告銀行的過錯是導致損失的重要原因,法院判決被告銀行對王女士的損失承擔80%的責任,賠償王女士16.5萬余元。
❹ 理財產品的虧損,銀行是否擔責
銀行當然是不承擔責任的,首先購買理財產品是要簽協議的,協議裡面已經說明了是有虧損風險的,簽了就視為同意了
❺ 男子買理財產品虧損起訴銀行成功索賠怎麼看
如果屬於銀行違約並在理財協議書上有相關描述,起訴能成功,否則是不可能成功的,索賠也只能是本金。
❻ 老人買理財產品虧損,銀行到底要不要賠錢
老人是弱勢群體固然沒有錯,但是不應該什麼時候都扯上”老人“這兩個字,誰還不會老呢?憑什麼老人就該高人一等的樣子,什麼事情都要去遷就他們?
只要銀行沒有欺騙老人,有跟老人說明其風險的情況下,老人依然決定購買理財產品,那就無需賠償老人。
每年因為投資理財而損失大筆金額的大有人在,還真沒有人去想過要銀行賠錢的,銀行只是一個機構,賠不賠錢是市場說的算的,又不是他們自己內部可以操作的。如果不信,你們虧損了去銀行看看,銀行還不把你當搗亂的掃地出門!
天底下沒有那麼好的事情,讓人凈佔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