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財投資的渠道有哪些
銀行存款,1年定期3%左右
銀行理財,年化3.5%到6%不等
基金,風險不同收益不同
股票,不多說了都知道
國債,相較於同期銀行利率多0.45%-0.75%
票據理財,投資票據型理財產品的風險較小,且收益較高。投資票據型理財產品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商業匯票到期無法回收票款。
期貨,收益大,風險高
p2p理財平台,正常年化收益在10%-15%左右,起投金額小
2. 投資理財的渠道有哪些
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2、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3、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3. 請教投資理財有哪些渠道
現在都趕上好時候啦,隨著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化、人群的大眾化,理財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多。比如:保險一點的,有銀行存款,收益低年息跑不過物價,更跑不過房價;股票不靠譜,七八年十來年了,供給端需求端表現市場不健全、人也不成熟。基金因股市方面,也同樣的不成熟。再就是債券了,債券,收益高一點兒的額度門檻太高,也不適合百姓。收益不高的也就無所謂了。房產投資因房價,主要是:房價收入比、房價資金比嚴重失調——這方面的投資同樣的不行了。眼下時興「互聯網金融」,也就是p2p,但跑路的不少。【跑路的】,它當然這不是真正的p2p。不過,也不要草木皆兵。好的公司大有人在!識別真假做好了,它的收益,年化收益率在6——9.9%之間,是比較穩定的。「如何分辨P2P的安全程度」,「怎麼看待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的p2p」這一功課必需做好,馬虎不得。至於期貨、現貨、外匯、不建議百姓輕易去觸碰!
水平所限,不知道能否幫到您。謝謝煩閱!
4. 目前投資理財的渠道有哪些
建議您選擇正規渠道辦理理財,如銀行網銀,手機銀行渠道;
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如:定期、國債、受託理財、基金等等,若您持我行卡購買,建議您可以到我行網點咨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