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的swot分析,包含:競爭優勢分析(strength),劣勢分析(weakness),機會分析(opportunities)、威脅分析(threats),這四項共同組成了swot分析法。對一個理財產品進行這個四項的分析就是swot分析
❷ 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劣勢
產品銷售取決於櫃台人員的服務水平
❸ 理財產品有什麼風險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內本產品,沒有註明容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❹ 誰給介紹介紹幾大銀行的理財產品,各有什麼優勢劣勢
新中國的銀行,一直是國家的一個行政機關,和國家財政一樣,行使為國家理財的基本職能,改革開放後發生了質的變化。1983年9月7日頒布的《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分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專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主要辦理工商信貸業務;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基本建設投資為主要業務;
中國銀行以涉外信貸為主;
中國農業銀行主要服務於農業開發和建設。
逐步形成了以中央銀行為核心,以專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體系。
爾後的十幾年中,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各專業銀行的業務界限逐步被打破,幾家專業銀行均在「專業」業務的基礎上,開設了其它各種金融業務,逐漸形成了在各有側重的基礎上又相互交叉的局面。
1993年12月《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的出台,標志著我國銀行體系的構架基本形成。其主要包括:獨立執行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系和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組織體系。
❺ 請問銀行的理財產品怎麼分析風險
隨著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連商業股份制銀行都允許破產了。。。
也就是說定期存款都允許按比例折損了,更何況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理財產品么。。。
大致上不同銀行根據客戶能承受的風險系數不同,大致上分這么幾塊理財。。。
1、人民幣類貨幣基金理財;2、各保險銀行代銷類(這個嚴格意義上不算理財,但是國內卻因為理財市場的巨大蛋糕,弄出了投機性質的短期保險)3、銀行貴金屬類保險;4、代銷國債;5、隨著QDII和QFII的政策解禁,靈活機動的外匯結算也也孕育而生。
大致上就這5類,少數外資也有專業外匯類信託或者資管類(FOF,基金中的基金)因為市場份額暫時還比較小,且大多數客戶屬於PE性質,就暫不列入分析了。。。
大家都知道,風險一向是和收益成正比的,所以相對來說1和4類產品可以歸結到穩健類理財,風險小收益小,年化一般在3-5%之間,主要是受央行前天公布的降准政策刺激,應該會調低貨幣類收益,各類互聯網"寶寶"類產品自然也要接地氣和銀行接軌不遠了。。。再加上四大行在銀聯帶領下逐步封殺第三方機構,"寶寶們"的秋天很快就要來臨了。。。
接下來說說2和3,我個人認為偏向風險中上,在不考慮倫敦交易所、蘇黎世交易所 以及紐交所還有香港交易所,緊緊天交與上交所,國內主要交割平台來說,杠桿比例一般控制不是很離譜,並且止損點一到即可強行平倉來保護投資者,我個人認為還是可以操作看看的,畢竟有時間的話22小時不間斷交易還是滿刺激的一件事。。。保險么,就沒啥好說的了,我個人認為可以買點,但是違規銷售太多,產品介紹與實際保單完全兩回事,這是行業通病,我只能說可以買一份不是那麼變態的保險吧。。。
最後說5,因為離開銀行太久,我們當初政策還是不允許的,也沒有太好建議,我只能這么說一句,如果你沒有對沖基金在後面補的話,很難玩的。。。不過有一點不錯,萬一對賭輸掉,還可以馬上辦簽證去消費回來。。。
大致上就這么幾類,2、3、5我個人認為是在很難界定年收益多少算是平均線。。。所以就不列出來了,生活中有人賺了缽盈盆滿,那麼必然有人虧的血本無歸的。。。總的來說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能夠採納。。。
❻ 融資易:銀行理財存在哪些缺點
1、資金門檻較高
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門檻是5萬起步的,更有甚至,有的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資金門檻更是50萬或100萬起步,當然如此高的資金門檻針對的是高端客戶。
2、靈活性較低
銀行理財產品是有固定的期限的,有的不能提前支取,若是提前支取不僅有損失本金的風險,有的還將收取懲罰性的手續費。
3、通貨膨脹風險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是以貨幣的形式來支付的,在通貨膨脹時期,貨幣的購買力下降,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後的實際收益下降,這將給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損失的大小與投資期內通貨膨脹的程度有關。
4、會出現虧損
銀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將由商業銀行投入相關金融市場中去,金融市場波動將會影響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造成金融市場價格波動的因素很復雜,價格波動大,投資者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也大。比如,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時,由於全球資本市場均大幅下挫,當時大多數與資本市場相關的理財產品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
總的來說,銀行理財產品還是相對可靠的,但是由於央行的多次降息,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也在不斷下行,很難跑贏實際的通脹率,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可以配置一些像房易貸這樣收益可達14%.,並且投資過後可以通過債權轉讓隨時提現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