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幣匯率根據什麼調整美國通過什麼方法或渠道控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1、人民幣匯率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2、美國指責中國為匯率操縱國,在國際社會造成中國不良影響,從政治上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美國人認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過低,對國際貿易競爭造成了影響。 頻頻指責別國操縱匯率並不斷施壓強迫別國改變幣值的美國是一慣的伎量。美國操縱匯率的手段和方式是比較隱蔽的,常常通過帶有欺騙性的投行報告、專家研究結果等向市場釋放誘導信息而使美元升值或貶值。其次, 美國會利用旗下的對沖基金沽空別國貨幣,通過攻擊別國貨幣,美國得以維持美元霸權工具的強硬地位,幫助自己擺脫經濟衰退的泥沼,並搶到新一輪的發展先機。 美國通過操縱美元匯率還使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美元儲備和美元資產大幅縮水,以化解自己龐大的外債壓力,同時利用「估值效應」提升自己的對外資產價值。 總之,美國的匯率政策很靈活,需要貶值時,就立即操縱貶值;需要升值時,就立即操縱升值,該匯率政策的關鍵條件正是「浮動匯率」。 中國在美國面前就是小弟弟,兩房退市就是交了學費。
Ⅱ BSI法:在美國外匯市場上即期匯率牌價為1歐元=1.0305-10美元,則A公司應貸進103100美元以購進100000歐元。
匯率的管理
匯率管理有直接管理和間接管理兩種方法。
直接管理匯率是指一國政府指定某一部門制定、調整和公布匯率,這一官方匯率對整個外匯交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即各項外匯收支都須以此匯率為基礎。實行復匯率制度也是直接管理的方法之一。在經濟欠發達、市場機制發育不健全、缺乏有效市場調控機制的國家,常常採用復匯率制度等直接帶有行政色彩的方式來管理匯率。復匯率的形式有多種,按復匯率使用對象可分為經常賬戶匯率和資本賬戶匯率,前者稱為貿易匯率後者稱為金融匯率,為穩定進出口和貨物價格,政府對貿易和非貿易匯率分別實施干預,使其穩定在目標匯率水平上。復匯率按期適用對象不同還可按行業或進出口商品不同進行劃分,比如傳統出口商品用一種匯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採用另一種匯率等。復匯率按期表現形式不同又有公開和隱蔽的兩種,例如對出口企業創匯實行不同的外匯留成比例,並允許企業按高於指定的結匯價售出,這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多種匯率。復匯率一般起著「獎出限入」的作用,是經濟欠發達的國家或出口創匯能力低的國家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重要手段。但實行復匯率制度,造成管理成本較高、外匯管理比較復雜,還造成價格扭曲不利於公平競爭。間接管理匯率是指政府有關部門利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以影響外匯供求關系、控制匯率變動的方法。採用間接管理方式,需要建立外匯平準基金, 運用外匯平準基金買賣外匯干預供求關系,或者直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外匯市場。
Ⅲ 美國實行什麼匯率制度不是自由浮動匯率制是什麼
美國的匯率制度是二戰後由固定匯率制度逐漸演變成浮動匯率制度。
美國憑借其經濟實力,建立了黃金一美元本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不僅使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每年獲得大量的鑄幣稅,而且也通過高估美元(35USD=1盎司黃金,而市場價則高達39USD)無償佔用了其它國家的資源。
1971年8月15日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後,國際貨幣本位就變為純粹的美元本位,各國對維持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採取了積極的合作態度,這是因為:沒有其他替代辦法;美元仍能兌換其他通貨,即它具有「市場可兌換性」;由於在有N個國家通貨的世界裡,只有N-l種匯率,而美國一直願意承擔第N 個國家的被動角色,其他國家則傾向將其貨幣低估。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臨時委員會1976年1月在牙買加召開會議,通過了以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主張的自由選擇匯率制度的「牙買加協定」。實際上,該體系是當時的一種權宜之計,但浮動匯率使美元有貶值權利;通過黃金非貨幣化,使美國賴掉其所欠外債;而SDR一直不能成為主要儲備資產,國際貨幣制度出現事實上的美元本位。
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下降和美元的貶值,1995年美國開始實行強勢美元政策,美國聯合日本、法國等七國集團成員國央行,聯手干預外匯市場,拉抬美元,奠定了強勢美元的基礎,並將該政策維持至今。在追求強勢美元的七年裡,美國獲得了極大的益處,外國人大量持有美元或以美元計價的資產,致使美國的資本市場實力雄厚,流動性更強。
因此,從美國的匯率制度可以看出:美國的匯率制度隨著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的環境而變化;美國的匯率政策以及經濟力量是支持其現行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強有力的保證。
浮動匯率制與固定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s)是指匯率的制定以貨幣的含金量為基礎,形成匯率之間的固定比值。是貨幣當局把本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保證匯率的穩定。
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匯率完全由市場的供求決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預的匯率制度。鑒於各國對浮動匯率的管理方式和寬松程度不一樣,該制度又有諸多分類。按政府是否干預,可以分為自由浮動和管理浮動。按浮動形式,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按被盯住的貨幣不同,可分為盯住單一貨幣浮動以及盯住合成貨幣。
Ⅳ 美國現行匯率制度
所謂貨幣其實就是大家認為某個東西有價值,後來大多數人都認為黃金最有價值。古代的中國歐洲都是這樣,再後來紙幣開始流通,逐漸替換了黃金,這就有了匯率。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也就有了金本位制,就是你國100能買1克黃金,他國200能買1克黃金,那麼我的100就相當於你的200,這就是匯率了。
為什麼大家都提美元呢?其實是因為當時美國作為強國,在布雷頓森林開會時,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來實現用自己的信用作擔保,印鈔給自己用。雖說後來美國廢除了金本位制,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但以黃金為基礎的匯率格局並沒有變化,大家還是用美元結算,但匯率改成浮動的了,就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我們現在的6.9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是因為人民幣6.9元能買到的黃金,差不多等同於1美元能買到的黃金。而為什麼你的1美元買到的黃金需要我用6.9元人民幣才能買到?這就跟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有關,體現的是市場對於兩種貨幣的估值。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和美國的匯率也會漸漸縮小,沒准以後大家就能用更少的錢買進口產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