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財產品的凈值是什麼意思如圖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簡單來說,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
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凈值,用戶可以進行凈值查詢。
凈值理財產品是一種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該產品的流動性高於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性也比較高,但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的收益,也不承諾保本,比較適合風險承擔能力較強的投資者。
主要趨勢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其五,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銀行理財產品
❷ 您好,請教下凈值型理財產品與利率型理財產品的具體區別在哪,對於行內來說,凈值型的收益體現在哪
你好,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比四大行收益高,地方城商行比全國性商業銀行高。總體而言,銀行規模越小,安全性相對較差,收益自然就高。
❸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指按照份額發行並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的理財產品。凈值型管理計劃的交易形式為開放式,收益以產品凈值的形式定期公布。這一銀行理財產品類似於開放式基金,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理財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凈值型理財產品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其次,類似於公募基金,凈值型產品會定期披露收益,比銀行傳統的理財產品更加透明。
再次,凈值型理財產品掛鉤不同的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的市場;在市場行情比較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但行情不好也可能虧損。
(3)銀行推出的凈值封閉理財產品為何公布利率擴展閱讀:
產品特點
1、運作透明度高
凈值型產品定期披露產品運作公告,投資者在投資期內可准確掌握凈值型產品的投資情況及產品凈值等信息,產品運作透明度高。
2、 真實反映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
凈值型產品投資資產流動性高,估值更為透明,在市值法的估值體系下,凈值型產品凈值可直接反映出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 。
❹ 工商銀行的封閉凈值型理財產品啥意思
封閉式凈值型產品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靈活性一般。通常期限較長,產品在存續期間也不能贖回,只能到期限終止日再按照收益率進行兌付。
(作答時間:2019年6月13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❺ 存錢就應該有利息!為什麼凈值型理財產品還會負利息呢
你好,存錢有利息是指銀行傳統的定期和活期儲蓄存款,但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銀行理財,明確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是浮動的,所以會有負利息現象存在。
❻ 按是否公布凈值,銀行理財產品可分為
凈值型銀行理財怎麼挑?
新華網客戶端
2018-08-10新華網官方帳號
來源:經濟日報
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非保本產品,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產品的風險等級、流動性、收益率、購買門檻、產品發行人等相關因素,根據自身投資目的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投向的凈值產品——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進一步拓寬了攤余成本法計價適用范圍,為銀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帶來些許「喘息」空間。但是,凈值化依然是銀行理財轉型的重要方向,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也將逐漸成為發行的「重頭戲」。對廣大投資者來說,面對這個過去不太熟悉的產品,應該如何挑選?與此同時,又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
不同於預期收益型產品
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發行時未明確收益率,在存續期內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根據產品運作情況享受到期或贖回收益(或虧損)的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與公募基金相似,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
「與預期收益型產品相比,凈值型產品主要有三個方面不同。」普益標准研究員塗敏表示。
一是凈值型產品沒有預期收益,僅有業績比較基準,而預期收益型產品通常在發行時設定一個預期收益,到期按照預期收益兌付本金利息,凈值型產品不存在剛性兌付,投資收益除繳納管理費等費用和超額業績提成外,盈虧都歸投資者,而預期收益型產品由銀行付給投資者預期收益之後,所有的盈利或虧損由銀行承擔。
二是從流動性來看,凈值型產品在每周或每月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而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會設有投資期限,未到期產品資金無法贖回。
三是凈值型產品的信息披露要求較高,披露頻次與產品的開放周期匹配,而預期收益型產品在運行期間並無持續披露義務,投資者幾乎無法得知自己購買的理財產品所對應的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
不同銀行產品差異較大
普益標准金融數據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發凈值型產品1107隻,其中國有控股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量接近八成。值得注意的是,塗敏表示,不同銀行推出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中,除收益率、產品投向和風險等級不同外,還有幾點與投資者密切相關的差異。
真偽凈值型產品差異。真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應當類同於開放式公募基金產品,採用市值法估值,即由基礎資產價格市值變動直接映射至產品單位凈值變化,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相關。偽凈值型產品的本質特徵是產品凈值不能真正暴露市場風險,盡管也公布了預期收益或者業績比較標准,但到期又按照預期收益隱性剛兌,實質上成了保本型理財。就市場情況來說,除了少數國有大行較多發行真凈值產品,不少城商行、農商行發行的幾乎都是偽凈值產品。
業績比較基準差異。凈值型產品基準業績有兩種,一是固定的基準業績,即發行銀行根據自身歷史的理財收益,給凈值型產品確定一個認為合理的基準業績水平;另一個是浮動的基準業績,即將凈值型產品的基準業績與某一對象掛鉤,根據掛鉤對象制定一個業績浮動方式,掛鉤對象一般選用市場上公認的具有代表性的標的,例如SHIBOR等。
是否設置超額分成的差異。在發行凈值型產品時,部分銀行會與客戶私下協商或採用公開的標准化的形式說明超額收益分成方式。一方面,超額收益分成可以保障銀行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勵銀行更盡心地管理投資者資金,使投資者收益最大化。
❼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怎麼計算的
很多人投資理財產品,最關心的除了風險問題,其次就是收益了,那麼,理財產品的收益怎麼計算?
三、保險理財產品年收益計算
1、看清返還計算基礎
作為理財類保險,返還型產品的收益就成為衡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不要被高額的返還比例、快速的返還時限所迷惑,因為無論怎樣返還,我們關鍵是要看這款產品最終的收益率。”保險專家提醒。也在各保險公司官網上,查詢了部分產品的演示案例,由專家進行了簡單的測算。
2、看分紅險+萬能險賬戶
“目前大部分快返型產品的主險都是分紅型的兩全人身險,而分紅險的分紅率是與公司的經營有關,其收益率能否提升要看公司經營,並不透明。”保險專家表示,目前有一些快返型產品將分紅險與萬能險賬戶搭配在一起,將以往單純的將紅利累計升息轉入萬能險賬戶進行投資,提升了收益,值得關注。
❽ 銀行凈值類理財收益率是怎麼計算得來的
1、理財產品是從起息日開始算天數的,計算公式為:投資人預期收益=理財本金×預期收益率×理財期限/365。
2、短期收益以所報出收益率計算。假設某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5%,理財時間為42天,則收益計算方式為:50000×42/360×4.5%=262.5元。
理財類型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債券型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信託型
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4][5]
掛鉤型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
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