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非標有什麼限制===價值立方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理財子公司自有資金不得投向非標資產,而理財資金投向融資主體外部信用評級AA+含以上的非標資產,風險系數為1.5%,融資主體信用評級在AA+以下的,分為抵押質押類、保證類、信用類,對應風險系數分別為1.5%、2%、3%。
『貳』 銀行理財子公司銷售規范出爐,你對理財產品了解多少
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徵求意見稿終於出爐。
2020年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
針對此前市場廣泛討論的「互聯網機構能否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的問題,《徵求意見稿》暫時給予了否定的回答。
據《財新》報道,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理財子公司現階段只允許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公司品牌宣傳,相關廣告視頻、圖片中不得展示某隻產品的詳細情況,例如名稱、投資范圍、業績比較基準等。
而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app內理財推薦主頁對青銀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投資期限、起投金額等要素均予以了詳細展示。
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撰文指出,暫時對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比如券商,螞蟻集團,理財通,京東金融等互聯網平台,以導流的形式和銀行理財子公司合作都可能面臨合規問題,具體代銷仍然需要銀行。
孫海波認為,《徵求意見稿》現階段允許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代理銷售機構,保持了現有理財產品銷售制度的連續性和平穩性。由於銀行理財子公司屬於新型非銀行金融機構,機構類型、產品屬性、品牌聲譽等處於起步培育階段,區分辨識度需要逐步提升。現有銷售機構范圍總體延續了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的成熟渠道模式,便於投資者識別。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根據銀行理財產品的轉型發展情況,適時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范圍擴展至其他金融機構和專業機構。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銷售機構范圍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尚未能夠與公募基金站在同一起跑線,或在一定程度對短期內理財子公司的發展規模與速度形成制約。
『叄』 一級分行部室和銀行理財子公司工作該如何選擇
銀行有理財的子公司和分行這樣的很多部門,要說在兩個部門哪個工作的條件更好一點,就看你本身到底想要什麼。如果你本身傾向於穩定,就是上班能夠正常上班下班,沒有太高的要求,工資前景之類的,沒有那麼高的期望,部室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找工作的時候自己覺得最簡單的劃分方式就是兩種,一種就是辛苦,你可能會很累,錢還不是特別多,但你堅持下去你能有發展的前景。另外一種就是更多傾向於程序性的,如果你本身沒什麼對於時間特別高的要求,比如說你這這行業就特別要求各種各樣的資格證之類的,你需要靜下心來去考,那找一個比較清閑的程序性的工作,也是一個好的選擇,不同職業有不同需求。
『肆』 五大行的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中小銀行還會遠嗎
放眼未來,或許退一步海闊天空。龍門君認為,中小銀行其實根本沒有必要打腫臉沖胖子,寧願砸鍋賣鐵也要爭取一張理財子公司牌照。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理財子公司的未來前景如何,也許並沒有想像的樂觀。雖然理財子公司出了取消投資門檻,取消了面簽,以及提高專業化理財水平等投資者利好,但其公募資金可以直接投資股市的規則改變,以及子公司以其自有全部資產對外承擔責任等,投資者是否買賬?還要打問號。其二,從目前看,理財子公司牌照的爭奪,無非是拼實力拚人才,自己家底不厚,怎麼拼?俗話說得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與其使出吃奶的勁干一件並不稱心如意的事,還不如專心經營好自己的主業,回歸本源。條條大道通羅馬,有理財子公司的銀行並非就因此賺得盆滿缽滿,沒有理財子公司的銀行也絕不會就此而止步。隨著金融業的進步開放,金融創新也許每天都會發生,但機遇總是更眷顧有準備的人。
『伍』 2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進場,這都是誰在搶理財產品代銷生意
24家銀行的渠道實力不太強,很多銀行一直希望打開其他渠道,所有的銀行團隊中有十幾個人是在從事網路平台渠道的工作,但是目前,這些渠道也沒有很多,從銀行財富管理子公司的角度來看,銀行財富管理子公司的外部渠道主要包括銀行,經紀人和互聯網平台,關於未能放開證券公司渠道的問題,證券公司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監督下,而財富管理子公司則在中國銀行業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監督下,這可以考慮。
從滿足投資者需求的角度來看,理財子公司擴大代理銷售渠道是必然趨勢。中小型銀行建立財富管理子公司存在一定的困難,它們主要包括資本實力不強,目前設立財富管理子公司的最低資本要求高達10億元,一些較小的銀行可能沒有這種實力,而且人才儲備和技術體系,財富管理子公司對產品研發能力和技術體系有很高的要求,一些中小型銀行可能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客戶資源也不多,中小型銀行通常是區域性銀行,缺乏大型銀行的分支機構和遍布全國的龐大客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