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為什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為什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2021-10-17 04:35:32

1. 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需要注意什麼

相信每個人都想賺錢,想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有時候日常打工賺的錢,不能滿足開支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想學習理財來賺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事項和怎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流程。

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什麼?

1.首先要注意風險性。

如果風險等級是1級或2級的理財產品,基本上是不會損失本金的,但同時收益也是會比較的低,那如果風險等級高的話,比如4級或5級的理財產品,就要注意了,這種雖然產生的收益很高,但同時風險也是很高的。

怎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我們可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去銀行網點櫃台,然後向大堂經理說明理財需求購買,也可以直接下載銀行軟體APP,直接網上購買,比如說,你可以下載某某銀行的手機銀行APP,然後點擊進去選自己適合的理財產品。

2. 為什麼有人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最後卻發現買的是保險呢

看了以前很多存款變保險的案例,我總結出3個原因,一個是「貪「 ,一個「信」,一個是「騙」。

先說下第一個原因:貪

這些年有很多存款變保單的案例,但是為什麼還是屢禁不止呢?這難道全都是銀行在坑蒙拐騙?難道用戶一點都不知情?

我覺得不是,因為存款和保單有著明顯的的區別,現在存款基本都是卡存,額度大點的有存單,但是保險肯定是要簽訂保險合同的,而且投保過程會有投保須知、健康告知、免責條款、合同條款等,難道存款人一點都不知道?

下面是保險合同:


在很多老人看來,他們認為就算買的是保險也應該沒有風險,甚至很多人會認為這個保險就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所以他們都沒有什麼防範心理。

再來看下第三個原因:騙

蒙這個原因應該是很多人存款變保險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缺乏判斷,沒法區分銀行存款還是保險,這樣就給一些銀行工作人員有乘之機。

目前很多銀行工作人員都有各種任務考核,比如基金,保險等,還有銀行工作人員售賣保險的獎金要比存款高很多,所以他們推銷也積極。

而保險是不怎麼好賣的,甚至有很多人很反感保險,哪怎麼辦呢?那就只能騙了!

比如銀行工作人員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存款送保險,存款還免費給你送保險、這是多好的事情,所以很多用戶想都不想,直接在保險合同上簽字按手印,這樣以來就表示你已經購買了保險。

當然銀行工作人員還有其他手段誘導存款用戶購買保險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去銀行存款,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閱讀和查看各種合同和文件,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存款變保險。

3. 銀行為什麼拚命叫你買各種理財產品

一般來說,在銀行存錢,業務員幾乎沒有提成,但是如果是保險業務和理財產品,那麼相對來說,提成更高,那麼業務員賺到的也多,那麼當然是願意推銷理財和保險業務產品了。
1、存款一定要小心
到銀行去存款別把存款存成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了。現在去大型銀行營業廳存款,一般都不敢明目張膽的推銷理財和保險產品了,而且很多銀行也意識到了推銷理財和保險產品對於銀行信譽的損害。
但是也不排除有些銀行營業廳裡面,還有一些人員打著銀行的旗號去推銷保險和理財產品,對於這些人員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果你在存款的時候也確實心動了,想買這家銀行理財產品,而且銷售人員也說是他們自己發行的,不要偏聽銷售人員的話術,還可以到辨險識財上面查看一下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評價報告,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
2、銀行這樣做的原因
唯一的原因就是利益。
現在對於銀行來說,存貸款業務能夠賺到的錢並不算多,而且存款對於銀行業務員來說,可能基本上是沒有多少提成的。
但是如果是能夠推銷出去保險產品和理財產品,提成會高不少,比如有些保險產品的傭金提成是很高的,可能會達到10%左右,也就是說,賣出去1萬元,能夠提成1000元。當然了,分紅型保險可能沒有這么高的傭金,但是可能傭金也會達到1%左右,也就是1萬元能夠提成100元。如果一天能夠拉到10萬保險,就是1000元的收入,如果能夠拉到100萬保險呢,那就是1天1萬的提成收入了。

4. 現在很多的人都在購買理財產品,這是為什麼呢

我國是儲蓄大國,人們一直很重視理財。根據人們的印象,理財主要是通過貨幣的附加值進行的,誰給的利率對誰來說高。事實上,我們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考慮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個主要性質。

目前的理財方式主要包括銀行存款、銀行理財、專業公司平台理財、民間貸款。

銀行理財

銀行存款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式。我國的銀行一直比較厚道,給我們的利率一直不低。


通過適當的理財方式,可以形成穩定的現金流,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現在越來越喜歡理財了。

5.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買銀行理財產品呀

聰明加笨蛋等於倆聰明,你的錢加上大家的錢等於專業,當然是理財了,你out了吧,把分給我

6. 銀行利率那麼低,我為什麼還要買銀行理財產品

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選擇「靠譜」的平台,例如銀行以及其他有大品牌信用背書的平台。所以大家選擇銀行理財,主要可能原因:一、銀行理財產品的特徵(穩健、相對安全)滿足這部分的「需求」;二、不知道其他更「便捷」的產品或渠道。

例如中小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即50萬以內100%賠付的保障,「利率」能在4%-5%左右,而且流動性也比較高,特別是一些按檔計息的產品。

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的活期銀行存款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按檔計息銀行存款產品「富多利」,最高滿期支取利率為4.7%,非常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更多信息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7.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式大智慧前十大股東 瀏覽:12
交通銀行貴金屬點差 瀏覽:163
期貨礦機什麼意思 瀏覽:886
雲南省昆明市貴金屬研究所 瀏覽:314
貿易公司在內部融資靠譜嗎 瀏覽:588
中國美臣金融服務集團 瀏覽:994
關於投資理財產品的議案 瀏覽:828
綠茵生態中簽預計價格 瀏覽:999
股票里含安潔 瀏覽:92
金融控股公司紀檢工作總結 瀏覽:180
深圳市昂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41
青黴素股票 瀏覽:653
怎麼選基金組合家庭理財 瀏覽:814
白銀期貨虧損誰買單 瀏覽:64
土耳其錢跟人民幣換匯率多少錢 瀏覽:208
期貨l1209 瀏覽:37
外匯110跟單網 瀏覽:28
南京德邦證券如何 瀏覽:836
當地融資 瀏覽:315
股票賣方指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