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幫爸媽理財,大家有靠譜的推薦嗎
老人理財盡量風險低且比較穩健的理財產品。老年人因年齡、身體健康等原因導致承受風險能力下降,資產的漲跌變化,本金虧損哪怕是暫時虧損,他們可能也無法承受。所以,老人理財產品「安全性」一定要有保障。
建議老年人理財選擇一部分風險系數小,安全可靠,具有較強流動性的產品。如銀行「智能存款」產品、貨幣基金均是不錯選擇。因為老年人年齡大,會經常患病去醫院,所以資金的流動性非常重要,因此配置一些流動性資產可保障流動性需求,且風險較低。
其次可搭配些安全可靠的定期理財和國債,它們安全性高,收益穩健,但變現能力(流動性)較弱。
其實投資理財主要關注兩點:一、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二選擇「靠譜」的平台,例如銀行、BAT等有大品牌信用背書的平台。
您可以關注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度小滿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選擇。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均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Ⅱ 父母有10多萬養老錢,怎麼幫他們理財呢
1、老人年齡太大,沒辦法買保險;同時不能以風險較高的方式理財,損失不起;
2、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意外和疾病,不過按照一般情況來說,75歲的老人身體機能已經老化,再患上重大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了;
3、可以拿出5%-10%的存款放入股市或者基金中(建議在5%,絕對不要超過10%),注意:你所投入的股票一定是比較穩妥的,基金一定是基金公司既往業績穩定且這只基金的投資渠道較為保守(不求多得,但求跑贏通脹即可)。這部分錢一定是在3-5年內沒有特殊情況絕對不動的;
4、剩下的約95%的錢,40%存一年定期到期自動轉存,30%存三年定期到期自動轉存,10%存五年定期,剩下15%存活期賬戶。
Ⅲ 如何避免父母投資理財被騙
避免父母投資理財被騙,只能通過講道理擺事實的方法讓父母懂得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現在的老年人自己手裡有點兒養老錢,幫他們投資國債類的穩健型理財產品,這樣既容易接受投資風險又很低。
Ⅳ 父母投資理財失敗,作為兒女應該怎麼辦
先安慰父母,錢沒了,但人還在,就還有希望,還要生活。
從維護家庭團結角度,要父母團結一心,不要因為投資失敗而離婚導致家庭悲劇。
如果這兩點做好了,我覺得其他都不是問題。
Ⅳ 父母投資理財的問題(推銷的不來哦)
建議將10萬元存款進行一個合理的理財安排,按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和貨幣貶值速度,一年就會貶值10-15%,收益率低於這個貶值速度的毫無意義,需要在保值增值的基礎上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需要,可以做這樣的理財規劃:將1萬元作為備用金存入銀行,餘下的9萬元用於購買市場攤位進行出租,其租金收入差不多夠生活需要,並且是增值的。可以選擇城鄉結合部、區縣的市場攤位,重慶主城的可以選擇兩江新區的。或者開一個社區小貨店經營也是可以的,不過收益不穩定。
也可以選擇分散股權投資參股,比如一建材廠,新設時注冊資金是50萬元,入股5萬元,五年後股權被大股東收購,已經增值為20萬元,並且每年的分紅都是3萬多。
Ⅵ 適合父母的投資理財教程或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
《我最想要的理財書》這本是從個人理財的目標、信用卡、基金、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留學、房產、股票以及黃金等多個方面為普通家庭以及普通人構架了一個實用的理財脈絡,可以作為「小白」理財的一個知識普及本來閱讀。文章語言簡潔易懂,可操作性強,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閱讀者的理財觀念及意識。
Ⅶ 怎麼給為父母理財最理想
購買保險原則是以社保為基礎,再加之適當的商業險作為補充比較好一點.
其保險費用的支出一般為年收入的10---20%左右,最好別超過20%,即用10%的資金保全自己100%的資產。
對於我們每個人,應該重考慮醫療健康方面的保險。直接的講,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身體抵抗力是成反比的,抵制相關風險的能力就相對很弱。
所以,你首先必須考慮醫療保險,不管是商保和社保的均可以,然後才考慮其它的保險產品,這樣才有意義。如果健康沒有保證,有再多的養老保險金,也是不切實際的。
建議你先購買國家推出的社保(最好有單位出面購買的情況)包括合作醫療保險,然後再考慮商業保險作為補充。
在這里,我知道在這個行業,大家有公認的三句話是這么說的「品牌在人壽」「平安的人才」「新華的產品」
最後關於投保原則需要注意的是:
(一)買保險先買醫療健康,有健康就能保證客戶擁有一切
(二)買保險輕言語重合同,人壽保險一般都是終生合同,買好了就能成為終生幸福,否則影響很大。
(三)保險產品需要具備保值增值的功能,現在的生活水平日增月高,必須能夠抑制通貨膨脹。
(四)買保險先大人後小孩,如果說大人都沒有保障,小孩擁有再多的保險,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畢竟是大人在為小孩支付相關費用。
Ⅷ 父母有幾十萬存款,是否應該教他們進行理財呢
投資理財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方式。投資的風險較大,但是能夠跑贏通貨膨脹,而理財的風險相對較小,但是卻跑不贏通脹,所以根據不同的年齡選擇的方式也應該不同!對於20-40歲的中青年人來說,我認為更應該去嘗試投資,甚至應該去投資!對於這個年齡層的的人來說,養老太早,不拼搏會晚,所以嘗試投資不僅可以鍛煉自己,並且還有一個足夠的時間去學習,甚至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格局!
另外,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自己流動性的要求也會不一樣。比如老人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一般是比較高的。一旦生病住院,可能就要隨時動用資金。所以,對於老人來說,投資中長期理財產品或者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顯然不是很合適。即使要配置,也只能配置比較小比例的資金。再比如小孩子的壓歲錢。由於小孩一般沒有理財意識,所以有些家長就會為他們代為理財,存銀行或者投資教育基金。由於短期內基本用不到,所以一般來說,這部分資金對流動性的要求就是比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