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理財投資非標的限額

銀行理財投資非標的限額

發布時間:2022-05-26 18:57:50

① 銀行新規1萬元就能買理財嗎

2018年7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顯示,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引導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

據了解,按照「資管新規」相關要求,除另有規定外,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理財產品的到期日或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的,應當為封閉式理財產品,且需要期限匹配。

對於限額和集中度的管理,仍延續現行監管規定,要求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余額,不得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或銀行總資產的4%;投資單一機構及其關聯企業的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余額,不得超過銀行資本凈額的10%。

此外,資管新規以2020年底為最終大限。而在大限之前的過渡期中,通知明確,金融機構可以適當發行一部分老產品投資一些新資產,但這些新資產應當優先滿足國家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建設續建項目以及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強調,老產品的整體規模必須控制在資管新規發布前存量產品的整體規模之內,所投資新資產的到期日不得晚於2020年底。

「資管新規是金融監管的綱領性文件,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是專門針對銀行理財業務的細則。」新的辦法與預期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放鬆,資管新規對社會融資的收縮效應超出預期。

近期央行屢屢邊際放鬆貨幣政策和流動性投放,也是為了應對資管新規對社會融資的負面沖擊。商業銀行理財公募產品銷售起點下降將有利於商業銀行代銷理財業務的收入,一定程度上緩解資管新規對銀行資管業務的實質性影響,整體上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偏利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協創中心研究員李虹含也表示,公募理財產品降低門檻,一方面對擴大老百姓選擇理財產品非常有利,現在老百姓可以投資的產品除了股票房產之外非常少,因此降低銷售起點對實現普惠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可以緩解銀行資金來源壓力,為銀行轉型提供更充裕的空間。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放鬆並不等於大規模放水。上述利好是參考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國內資本市場和金融穩定而對資管新規作出的微調,不是政策性的轉向。

② 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的受限管理是什麼

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的受限管理是什麼

非標准化債權資產具體來說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一、比例上限銀監會在2013年3月27日下發的《關於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發[2013]8號,以下簡稱《通知》)中指出,近期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直接或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增長迅速。《通知》要求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有非標准化債權類投資,並設訂理財產品余額為35%的上限,且不得超過銀行上年度總資產的4%,新規定2013年3月27日起生效。

二、名單制管理監管指向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理財直接或通過非銀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迅速增長潛在的風險隱患。針對理財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中存在之風險,銀監會重申一貫強調的「堅持資金來源運用一一對應原則」,即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應做到一一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

③ 理財業務管理辦法

銀行理財最新管理辦法有哪些內容?從哪些方面解讀?銀行理財產品相對於其他投資理財產品來說,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雖然銀保監會對於銀行理財產品做了相關調整和規范,但是在整個互聯網金融大環境下,銀行理財還是保守投資者的首選。那麼,銀行理財最新管理辦法有哪些內容?從哪些方面解讀?

12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與意見稿相比,正式下發的管理辦法在股權管理、自有資金投資、內控隔離和交易管控方面作了微調。

12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與意見稿相比,正式下發的管理辦法在股權管理、自有資金投資、內控隔離和交易管控方面作了微調。

隨著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籌建和頒發,2018年以來,已有近20家銀行披露理財子公司成立計劃。

那麼,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有何看點,又將會對資管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據梳理,《辦法》主要有八大看點:

第一,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產品允許直接投資股票。

不過,只能投資上市交易的股票,不能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全部開放式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一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

第二,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再設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

理財子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設置不同產品的銷售起點。根據相關規定,目前公募基金中,貨幣基金1元起投,非貨幣類基金1000元起投,而券商的資管產品5萬元起投。融360分析師劉銀平認為,理財子公司不設產品銷售起點,這一點相對於其它資管公司來說優勢很大,現金管理類產品及定開式產品將非常有競爭力。

第三,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不強制在線下網點面簽。

《辦法》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銷售理財產品的,應當在非機構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前通過本公司渠道(含營業場所和電子渠道)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這意味著,既可以在營業場所做風險評估,也可以通過電子渠道做風險評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選擇電子渠道面簽時,即使理財產品通過其它渠道代銷,也需要在本行電子渠道進行風險評估。

第四,非標債權類資產投資余額不得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

④ 什麼是非標類金融產品

金融非標產品是指投資於非標資產的金融產品。目前,資金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的金融產品需要滿足期限匹配、限額和集中管理以及確認標準的規定。
1. 術語匹配,根據《資管新規》的相關要求,除另有規定外,金融基金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的,資產終止日不得晚於已關閉金融產品到期日或開放金融產品的最晚開盤日期;對未上市企業股權的投資,應當為具有匹配期限的封閉式金融產品。
2、限額與集中管理,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投資於銀行金融產品的余額不得超過金融產品凈資產的35%或銀行總資產的4%;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投資於單個債務人及其關聯企業的余額不得超過銀行凈資本的10%。
3. 鑒別標准,《資產管理新規》明確規定,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對標准化債權資產的具體認定規則另行制定,辦法按照其規定執行。
1、金融電腦產品 金融產品是指融資過程中的各種載體,包括貨幣、黃金、外匯、有價證券等,即這些金融產品是金融市場的買賣對象。供需雙方通過市場競爭的原則,形成利率或收益率等金融產品的價格,最終完成交易以達到融資目的,如股票、期貨、期權和保單是金融資產_,也稱為金融工具和證券。
2、金融產品是指可以公開交易或兌現的各種具有經濟價值的非實物資產,也稱為有價證券,如現金、匯票、股票、期貨、債券、保單等。例如,我們可以購買任何有現金的商品,包括金融產品;我們可以在銀行接受票據(變成現金):我們可以在相應的金融市場上隨意買賣(交易)股票和期貨;我們持有的債券和保單可以在到期時兌現(變現)。
3、比如張三前年就看好股市。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地產,並用 300 萬現金購買了股票。現在他的股票市值還不到200萬。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張三決定賣掉股份,買保險。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價值在不同金融產品中的轉化和存在。
4、所謂「一物四名」,是指同一種金融產品,根據不同的用戶、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功能,有四種不同的名稱,即金融產品、金融資產、金融工具和證券。以股票為例,對於市場而言,股票是金融產品;對於發行人來說,股票是一種融資工具;對於交易者來說,股票是投資或投機的工具;對於企業融資而言,股票是金融資產__或證券。至於如何稱呼一個金融產品更合適,要看它的內涵和具體情況。

⑤ 什麼是銀行非標業務

銀行業務中說的「非標業務」:即非標准化債權資產。

1、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夠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2、非標這種東西,本質就是需要融資的公司通過券商或者信託或者有資質的其他機構,把融資需求包裝成一種產品,通過產品的銷售募集資金。而產品中可能是某種收益權質押,可以是信貸資產,可以是應收賬款等等資產。

3、法律要求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有非標准化債權類投資,並設訂理財產品余額為35%的上限,且不得超過銀行上年度總資產的4%。

4、監管指向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理財直接或通過非銀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迅速增長潛在的風險隱患。

5、針對理財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中存在之風險,銀監會重申一貫強調的,即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應做到一一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

6、商業銀行應向理財產品投資人充分披露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情況,包括融資客戶和項目名稱、剩餘融資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結構等。理財產品存續期內所投資的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發生變更或風險狀況發生實質性變化的,應在5日內向投資人披露。

(5)銀行理財投資非標的限額擴展閱讀

2014年以來,監管層針對「非標」業務的監管新政頻頻出台,「非標」業務一度陷入被「圍堵」的境地。2014年5月,央行[微博]和銀監會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銀監會還發布了《規范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治理的通知》,兩份文件在對銀行同業業務規模上限作出規定的同時,還對同業業務作出了重新劃分,並給出了操作規范。

同年12月,銀監會就理財業務監管辦法出台徵求意見稿,要求保本型理財產品和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投資「非標」的,都應回表,提取風險撥備。

同年12月,銀監會就理財業務監管辦法出台徵求意見稿,要求保本型理財產品和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投資「非標」的,都應回表,提取風險撥備。

⑥ 農商銀行非標資產投資余額不得超過

農商銀行非標資產投資余額不得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或本行總資產的4%。非標資產是非標債務資產,是指不在銀行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務資產,最早的存在形式有信託貸款、信託受益權、信貸資產,銀行的理財投資的信貸資產統稱為非標資產。
一、非標資產的定義
非標資產全稱是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相對於標准化融資渠道而言,非標早期的資產形式包括信託受益權和信託貸款等。近年來非標現有的資產形式不斷變化,非標准化債權人資產是指不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市場交易的債權人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用資產、信託貸款、信用證、應收賬款、委託債券、承兌匯票、各種收款權利、附回購條款的股權融資等。非標資產的業務形式包括銀信合作、票據雙買斷、銀行間代理支付、信託受益權轉讓、銀行間償還買入返售的銀行承兌匯票、銀證合作。
二、非標資產投資的風險
1、非標融資方違約風險較高。由於非標資產多投資於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產企業,隨著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進一步擴大和房地產行業在中央政府嚴格管控下的逐步衰落,風險將成為不定時炸彈。
2、最終的風險承擔主體未知。非標業務涉及主體多,業務鏈條長,其中考慮同業業務更為復雜。一旦發生違約風險,最終的風險承擔主體極其不明確,對我國商業銀行業的有序發展極為不利。
綜上所述,農商銀行非標資產投資是有一定的風險,無論是任何投資都需要謹慎。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里規定農商銀行非標資產投資余額不能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或本行總資產的4%。

⑦ 銀行理財新規的非標資產是什麼意思

非標資產就是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7)銀行理財投資非標的限額擴展閱讀:

受限管理

1、比例上限

銀監會在2013年3月27日下發的《關於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指出,近期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直接或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增長迅速。

《通知》要求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有非標准化債權類投資,並設訂理財產品余額為35%的上限,且不得超過銀行上年度總資產的4%,新規定2013年3月27日起生效。

2、名單制管理

監管指向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理財直接或通過非銀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迅速增長潛在的風險隱患。

針對理財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中存在之風險,銀監會重申一貫強調的「堅持資金來源運用一一對應原則」,即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應做到一一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

「一一對應」是最重要的一條紅線。紅線之上,存量部分,即對於《通知》印發之前已投資但尚未達標的非標准化債權資產,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應比照自營貸款,按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要求,於2013年底前完成風險加權資產計量和資本計提。同時,增量部分,如果無法達到相關要求,商業銀行應立即停止相關業務,直至達到規定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標准化債權資產

⑧ 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非標有什麼限制===價值立方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理財子公司自有資金不得投向非標資產,而理財資金投向融資主體外部信用評級AA+含以上的非標資產,風險系數為1.5%,融資主體信用評級在AA+以下的,分為抵押質押類、保證類、信用類,對應風險系數分別為1.5%、2%、3%。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投資非標的限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豐程鼎業是非法融資嗎 瀏覽:894
期貨量價時空理論 瀏覽:247
2015年香港平均匯率 瀏覽:560
騰訊通理財基金取出凈值如何算 瀏覽:95
淘寶客以什麼方式獲取傭金 瀏覽:624
薛瑞鋒興業信託 瀏覽:432
5倍股票杠桿利率 瀏覽:646
股票補一檔 瀏覽:264
保險公司理財可靠嗎 瀏覽:552
文化企業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769
北京長峰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05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面試 瀏覽:571
公司金融te 瀏覽:500
單位開設外匯賬號百科 瀏覽:866
印度尼西亞外匯清算所是 瀏覽:103
潞安集團暖氣 瀏覽:968
雄安融資爆倉 瀏覽:339
證券交易通常都必須 瀏覽:611
金融招聘公司 瀏覽:62
釩產品價格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