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有一些閑錢,怎樣理財既安全又能升值
確實很多人面臨這樣的問題。
這次疫情,讓大家知道了手中保有流動資金的重要,即使遇到突發情況影響了收入,生活也不至於陷入困境。
以往大家有了閑錢,如果夠多的話,第一選擇是買房子,但是樓市已經進入了調整時期,現在買房投資風險太大,也沒有必要。
我個人比較傾向這種方法,已經定投了一段時間,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今年以來盈利率大概20%,遠遠跑贏了CPI.
不過,指數基金定投也是有風險的,也有虧損的可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指數基金很重要。我主要投資寬基,買了滬深300和中證500各一隻,和行業基金相比,走勢穩健多了。
⑵ 怎樣存款利息高又安全
用戶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存錢,提高利息又安全:
1、存大額存單,大額存單與活期存款相比較,其利率要高的多。
2、採取階梯存錢的方法存錢,即把現在的資金,按照金額大小分成若乾等份,然後由低到高依次購買銀行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比如,投資者有12萬元,分成三份:2萬、4萬、和6萬,同時,分別存成一年、兩年、三年的定期存款。當一年的存款到期,轉存成三年。兩年的到期,一樣轉成三年。這樣兩年以後12萬元三份的資金就都是三年的定期存款。
3、十二存單法,即每個月存一筆一年期定存,連續存12個月,一年過去後,第一張存單正好到期可以取出,以後每個月都有一筆錢到期可以取出。這種存錢方法既考慮了用錢的靈活性,又享受了定期存款的高利息。
第一,要想保證資金的安全,又想獲得更高的利益,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錢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銀行。我們都知道銀行存款分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兩種,定期存款的利率要比活期高很多,而且年限越長,利率越大。
但是一般的大型國有銀行定期存款對存款金額是有最低限制的,低於20萬,他們是不會給你辦理的。你可以尋找把錢存入小型的商業銀行,為了吸引資金,一些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跟國有銀行差不多,而且還沒有門檻限制,大大方便了社會上低收入的人群。
第二,存款前要分配好你手中現金的使用率。雖然以定期的形式把錢存入銀行,會獲得較大的利息。但是這種做法還是有一定缺點的。只要存了定期,在期限之內,要是取出來用的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銀行也會按活期利率給你結算。這樣你的經濟利益就會受到損失,所以建議你在存款前要分配好你手中的現金,把手中閑置的,近期不動的資金存為定期
第三,可以選擇一些理財產品。我國的每一家銀行都會推出各種理財產品。這其中包括國債、基金等。這些理財產品的收益有高有低,就看你選擇哪種了。國債的收益比較高,但是你不一定能買得到。
其他的理財產品,按照風險來說分為幾個等級。保本類型的安全系數高,獲得的利息相對也少一些。風險高的理財產品,獲得的利息是可觀的,對許多儲戶有很大的誘惑力,當然也存在一些風險。所以對謹慎性格的人來說,選擇理財產品時還要慎重考慮。
綜合上述,想要用10萬塊錢進行理財,還是有很多方式的。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把金錢以定期的形式存入銀行。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息,也可以考慮購買一些風險高的理財產品,當然也要求儲戶有一定承擔風險的能力。
⑶ 50萬怎麼理財收益最大又安全
第一,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很低,可以選擇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目前市場上風險最低的金融產品有兩種:
1、把錢全部存到銀行吃利息。
只要存款在50萬以內,基本就能保本保息。只要銀行,沒有極端情況,這筆錢基本上可以100%收回。你有500000可支配資金,所以你可以選擇購買大額存單。目前,銀行大部分三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都在4.18%左右。
當然,除了大額存單之外,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也可以選擇在一些中小銀行存一筆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存款,目前一些民營銀行和信用社可以支付5%以上的五年期存款利率,這是比較可觀的。
2、買國債
國債是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由國家信用擔保,所以安全性也很高,基本沒有風險。目前,三年期電子政府債券的利率為4%,五年期電子政府債券的利率為4.27%,與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相近
第二,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適中,可以選擇一些低風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不知道你的50萬資金是你的全部家當,還是一個比較閑的資金?如果你的個人收入比較高,比如你的月薪在15000元以上,也就是說你可以承擔比較高的風險,那麼我建議你可以選擇一些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1、銀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
雖然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無法保障資金和利益,但在銀行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的安全性相對可靠。目前在銀行推出的一些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約為4%~6%,期限一般為一年左右。這些理財產品到期後,你可以繼續展期,獲得復利,最大化資金的收益
2、投放到信託機構
雖然信託認購的門檻是100萬,個人資產必須達到300萬以上,但普通人很難達到信託的要求。但金融機構推出的一些信託理財產品,只有5萬的起步價才能購買,比較靠譜。
拓展資料:
「理財」一詞,根據眾銀網數據中心統計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末端。隨著國內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人壽保險、黃金、網貸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什麼是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2、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3、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哪裡能理財
目前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經濟管理公司等。
1、銀行理財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4、APP理財
目前手機上出現了很多一系列APP理財方式,零起步資金,適合大眾所有人群。
⑷ 閑錢放哪裡收益高又安全
你好,把閑錢買一些穩定的貨幣基金、或者用來買國債、還有就是把閑錢存進一些小銀行,因為一些小銀行缺很多大客戶,所以他們的利率一般比國有大銀行要高一些,以上這些絕對保證安全收益絕對比存在國有大銀行高,
1、銀行還調整了大額存單的利率部分,讓不少存款人的利息減少了一半以上。 現在很多儲戶認為,目前國有銀行的利率根本不高,去大額存單並沒有太大的好處。近年來,許多人已經分配了他們的錢的用途。 最常見的用途就是用錢賺錢,到處投資,買基金,買股票等等,大家都想把錢放在利息高、安全的地方。 其實現在銀行並不是消費者的首選,因為銀行雖然很安全,但是利息實在是太低了,滿足不了消費者。 但是,股票雖然有利可圖,但風險太大,有時消費者可能會賠錢,這不是很安全。 由於這些現象,出現了余額寶的投資平台。 利息比銀行高,比較安全。 很多人會選擇這個平台來省錢。
2、首先介紹一下貨幣基金。最著名的就是支付寶平台上的各種寶貝錢基金。目前,貨幣資金規模最大的是余額寶。簡而言之,貨幣基金就是把社會上的一些閑置資金通過聚沙成塔的方式存入貨幣基金,然後跟銀行談利息,談高價。此外,貨幣基金還投資於國債、公司債、銀行間票據等低風險投資理財產品。
3、目前貨品基金每萬元每天利息收入為0.7元,摺合年利率2.6%,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收入。而且,貨幣基金是活期存款形式,可以隨時取款而不會損失。因此,對於謹慎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可以從銀行取錢,購買貨幣基金。這樣,收益高於定期存款,流動性優於定期存款。
4、將錢存入當地的一家小型銀行。小銀行與大型國有銀行相比,小型銀行由於成立較晚,尤其是大客戶數量較多,存款資源較少。 因此,大型國有銀行將大幅降低存款利率,而小型銀行傾向於保持原利率不變,或者降幅遠低於大型國有銀行。
⑸ 如何安全的理財
在資產保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和升值
需要一個非常復雜的分析的
最基本的你的家庭情況、風險承受能力、年齡段、生活方式、家庭負擔、你對那類金融工具更熟悉、有沒有學習的時間,這些都需要一個深入的溝通後,才能再做分析的
簡單來說,下半年國內現有金融工具里,比較看好權益類投資,譬如股票和指數基金
你的收益目標是多少?年化收益率5%嗎?這個目標還是比較好實現的
不過看見你下面追問,好像嫌少了,給你個2010年的數據吧
2010年誰跑贏了cpi
1、黃金
2、私募基金 平均回報率8.03%
3、公墓基金 偏股型、債券型基金7%
今年到6月份為止 公募基金13隻是正收益的,其中有7隻是低於1%
所以來說,一談到投資,就想要年化收益率在20-30%,不是一個成熟的目標收益率
建議首先先設定好自己的財務目標,然後在根據目標來選擇適合他的金融工具
⑹ 什麼理財最安全收益最高
大額存單、國債、貨幣基金等較安全且收益相對較高。
在投資市場上,收益與風險性是呈正相關的,即風險越高,收益性越高;風險性越低,收益性越低,以下是風險較低而收益相對的較高的理財方式:
1)大額存單:大額存單相對於銀行的活期存款來說,其利率要高一些,同時其安全性與銀行存款一樣,一般來說,存款金額越大、期限越久,其利率越高。
2)國債:國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所發行的一種到期還本付息的債券,基本上零風險,收益也比較穩定。
3)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其募集到的資金,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安全性也較高,收益一般高於活期存款。
4)金融機構的固收益類型的理財產品:比如證券公司的固收益類型的理財產品,與銀行的大額存單差不多,具有一定的期限,但是,同期限的證券固收益理財產品,其預期利率要高於銀行的大額存單。
5)銀行存款。為了招攬儲戶,現在銀行都紛紛上調銀行存款的利率。不過,銀行存款的利息相對較低,三年期存年利率往往都低於3.50%。而儲戶的應對之策是,可以選擇中小銀行或者民營銀行,因為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新成立不久,客戶資源有限,急需攬存。只要你的資金在50萬以內,把錢存入中小銀行資金的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拓展資料:
1.收益高的投資與理財方式:現在投資理財產品當中,收益高的非常多,但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收益與風險成正比例關系:
1)金融投資,炒期貨、炒原油等
2)金融理財產品,銀行、保險、證券等
3)保本理財,債券、存款、貨幣基金等。其實收益高的品種有非常多,其中最高的是金融投資,最低的是保本理財方式,高風險就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
⑺ 手上有些閑錢該怎樣理財收益高又安全可靠呢
理財都是有風險的,一般來說理財的風險和收益有很大的關系。風險越高收益也會越高,風險越低收益也會低一些。目前,還沒有能夠保證安全同時收益高的理財產品。通常,如果想要獲得高收益,可以選擇P2P理財產品,門檻低,高收益,操作簡單,但是風險比較高。如果想要安全,可以在銀行投資貨幣基金,收益不高,但是風險低。
⑻ 錢放在哪裡收益高又安全
1.余額寶
2.理財通
3.銀行
4.股票
拓展資料
1、余額寶。從現在的趨勢看來,銀行存錢的優勢已經比較小,我們更多的是把它當成一個中轉站,將錢轉到支付寶中,支付寶即是一個移動支付工具,還有理財的功能,余額寶想必大家用的很多吧,支持轉入轉出,無需手續費,想用錢的時候幾分鍾之內快速轉出,這個年利率我也算不太來,差不多存一萬塊錢一天就有1元左右的利息,現在收處更少了但也有七八角。
關鍵是它的風險極小,一想來大家都相信馬雲的實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支付寶中像是余額寶、余額都可以購買保險,幾塊錢就解決,如果一旦錢被盜刷了,提交證明最高可以賠付一百萬元。
2、理財通。與余額寶很是相似,它是微信中的一個理財產品,平時有餘錢的時候可以放在裡面多點利息,也是可以隨轉隨出,據我身邊一個使用的同事說,存一萬元也有一元多的收入呢,比余額寶還更多一點呢?不過老鄭習慣了用余額寶也就沒有去嘗試。
3、銀行。這一種方法被看最安全的方法,這也是事實,但就是銀行的利息太少了,就說四大銀行吧,中國銀行定期利率才1.75%,工行也是1.75%,而農行與建行也是差不多,總的來說銀行的利率都不會相差太大,但勝在安全,家裡的中老年人也比較接受這一方法,就說我的爸爸,存了四萬元錢在郵政,一年定期才得了153元,
4、股票、期貨、P2P等
這些都是比較高風險投資類產品了,它所得也不是利息,而是高風險的一種回報,它的風險最大,但同時也是收益最高的,不懂行的人也做不了,盲目投資只會虧損更多。
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每一塊錢都是努力得來的,所以在存錢之前還需經過慎重的比較,最好是選擇正規穩定的基金,再有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樣才有得有失。
⑼ 30萬怎麼理財收益最大安全
可以選擇國債相對來說穩定且安全,僅供參考,具體的自行斟酌。
1、尋求穩定的投資和財務收入並不難。普通家庭可以選擇購買國債。購買長期國債不僅收益率高,而且風險為零。我相信我會得到本金和利息。將30萬元國債投資於三年期國債,年化收益率4%,年利息收入12000元。這筆收入相當穩定,有國家信用保障。
2、如果你自己的30萬元不能保證長期閑置,你可以把一部分投資於國債,另一部分投資於貨幣基金。貨幣資金可隨時提取,不影響利息收入。目前,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約為2.7%。如果把30萬元投入貨幣基金,一年也可以有8100元的收入。平均日收入在20元以上。貨幣基金的收益也很穩定,風險接近於零。
3、如果你的30萬元可以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那你就可以投資指數基金了。指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為10%,是金融投資所能獲得的穩定收益中收益率最高的。如果你能持有指數基金30年,你就有可能獲得超過500萬元的收益。
4、銀行有一些低風險高回報的金融產品。事實上,證券公司也有一些金融產品,收益比銀行高,風險不高,其實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可以肯定的是,證券公司的理財收入高於銀行。尤其是在風險相似的情況下,建議選擇收益高的證券公司理財產品。
拓展資料;
1、理財是一個中文詞,拼音是LǐCáI,英文是finance,指的是為了維持和增加財務價值而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的管理。
2、財務管理分為企業財務管理、機構財務管理、個人財務管理和家庭財務管理。人類的生存、生活等活動都離不開物質基礎,它與財務管理密切相關。
3、「財務管理」常與「投資理財」連用,因為「投資」包含在「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包含在「投資」中。所謂理財,不僅是投資理財,被投資也是理財的一種。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投資,你就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管理財務。
4、「財務管理」一詞最早出現在 1990 年代初的報紙上。隨著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擴大,商業銀行和零售業務的日益豐富以及公民整體收入的逐年增加,「理財」的概念越來越流行。個人理財(658)大致可分為個人資產和個人負債。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人壽保險和黃金屬於個人資產;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和個人消費信貸屬於個人負債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