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還有保本的理財產品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專財產品。所以屬,理論上保本的產品只有銀行「存款」。例如「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屬於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萬以內100%賠付,即使由於銀行經營不善導致破產,用戶在該銀行50萬內的存款由存款保險基金負責。
可以關注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❷ 現在投資理財風險太大了,保本型基金有風險嗎
保本基金在一定周期內是能保證不虧錢的。一般的保本基金都是2-3年的保本周專期。它買比較屬多的國定收益的證券,所以能保證本金,一般還能保證比銀行還可觀一些的收益。現在好多平台都有保本基金,人人貸we理財好像也要上線了。這種綜合理財平台的基金一般申購費都能打折,比直接在銀行買便宜多了。還有就是到期退出是不收贖回費的。還不錯。陸金所、螞蟻聚寶什麼的也都有售。
❸ 銀行理財還保本嗎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內財產品。當然不承容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目前收益率大約在3.5%-4%左右。
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用戶在單個銀行的個人普通存款享受50萬限額以內的本息由「央行存款保險基金」賠付。
1、單個銀行所有渠道(例如通過銀行櫃台、APP或者互聯網渠道)購買的存款限額為50萬。
2、不同銀行的普通存款每個銀行均能享受本息50萬限額內100%賠付。例如A銀行存款50萬,B銀行存款50萬,則賠付限額為100萬。
所以可以關注中小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❹ 保本理財就一定安全保本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版銀行理財權產品。
例如「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屬於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萬以內100%賠付,所以理論上50萬以內「保本」,即使由於銀行經營不善導致破產,用戶在該銀行50萬內的存款由存款保險基金負責。
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❺ 銀行理財產品有保本保息的嗎
沒有,銀行理財不保本,也是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最直接的結果。
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金回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答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明確了資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要求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凈值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讓投資者在明晰風險、盡享收益的基礎上自擔風險,從根本上打破剛性兌付。
(5)理財基金保本嗎擴展閱讀
作為《資管新規》的重要配套細則,今年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正式發布了《標准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
一直以來,銀行對理財產品的估值採用攤余成本法,即將理財產品的整體預期收益平攤到期限內的每一天,即使某些天該理財產品出現了虧損,但是在賬面上也體現不出來。
《資管新規》則要求,金融機構對理財產品採取凈值化管理,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理財產品的價格變動更加精準和透明,每天的變動都能及時體現出來。
❻ 基金投資是保本型理財嗎
基金投資不是保本型理財。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❼ 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和保本的區別
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和保本的區別只有一個:
1、就是在於到期後本金是否有內損失。容
2、非保本理財產品不保證本金安全,保本理財產品保證本金安全;相對非保本理財產品收益比保本理財產品收益高,同時風險也就相對大點。
保本理財產品,分保證本金保證收益及保證本金浮動收益兩類,都屬於低風險理財。保證和浮動說明了銀行承擔的風險不同。通過全稱就可以看到保本類理財在協議中會有銀行承諾,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銀行保證客戶到期可以拿回全部本金。
非保本風險_網路
❽ 現在有什麼保本保息的基金嗎而且收益高風險低的
目前還沒有。來
保本源保息的基金只有收益低的(4%-6%年化),畢竟商家也不是傻子,除非你遇到騙子了。
一般來說保本保息的基金基本上類似於「貨幣基金」(也不是完全保本保息),可以買一些類似於余額寶或者微信貨幣基金理財之類的,每天包賺錢,只是少一些,他們提供保險公司的完全保本策略。
收益高的一般是股票型/指數型/混合型基金,據目前數據來看有140%-160%年化收益,但是你可能需要承受接近15%的損失概率。
❾ 銀行理財產品有保本嗎
1、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都是保障本金安全的,購買理財產品是沒有費用的,證專券類的理屬財產品需要注意認購費和贖回費用標准,產品書都有明確標示。
2、但是不少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條款均註明:投資者持有到期可保證本金或保證預設比例的投資本金,因此在購買前需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內容。
3、一般來說債券類產品(主要投資於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等非信用類工具也投資企業債、企業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等信用類工具)風險是最低的
❿ 保本理財產品真的能保本嗎
理財產品按照人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分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通常情況下,前者可保障投資者的本金
不少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條款均註明「投資者持有到期可保證本金或保證預設比例的投資本金」,但有三點投資者應引起注意:
首先,保本型的產品的保本期是有限制的。不少投資者都有個誤區,認為保本型理財產品在整個投資期內都可以百分之百保障本金,即使提前贖回也不會有本金損失。但事實上,保本型理財產品對本金的保證有「保本期限」,即在一定投資期限內對投資者所投資的本金提供保證。一旦投資者提前終止或提前贖回,就不在承諾范圍內。即便沒有提前贖回條款的產品,提前贖回時也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提前贖回費,投資者在選擇提前贖回理財產品時,要先計算一下提前贖回的成本,避免因提前贖回造成損失。
第二,保本型理財產品的盈利不做保證。保本型理財產品的保本只是對本金而言,並不承諾投資者盈利的部分,包括最低收益也不保證。因此,投資者購買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存在著保本到期日僅能收回本金,或未到保本到期日贖回而發生虧損的可能。
第三,保本型理財產品也有浮動收益型。不少投資者選擇浮動收益型保本理財產品的時候,要注意分辨這個收益是否扣除相關費用。一款浮動收益的保本產品,在最終收益扣除產品管理費等相關費用之後,也有可能變得不保本。因此投資者對費用條款需要格外注意。
所以,在購買保本型理財產品之前,投資者應先弄清楚所謂的「保本」的真正意思,否者,遭遇了上述三種情況,就會使原本我們認為的「避風港」不再「避風」。
產品類型產品介紹產品特點適合投資人群債券類產品主要投資於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等非信用類工具
,也投資企業債、企業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等信用類工具。
投資標的風險較低,收益比較固定。
一種是投資風格較保守的投資者,可以低風險獲得較定期儲蓄高的收益,另一種是做了投資組合的投資者,可用此類產品降低組合風險。
信託類產品投資於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回購的信託產品或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收益權信託產品。
雖然產品不保本,但產品收益較為穩定,風險相對較小。
適合追求高收益,有較強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結構性產品
以拆解或組合衍生性金融商品如股票、利率、指數等,或搭配零息債券的方式組合而成的各種不同回報形態的金融商品。
一般不以理財本金作投資,僅用利息部分,大多為100%保本,產品收益與掛鉤標的有某種關系,通過公式等反映在合同上。
適合追求高收益,有較強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新股申購類產品
集合投資者資金,通過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申購提高中簽率。
產品不保本,直接和新股申購獲利有關,風險中等。
適合想參與股票市場但是又不具備投資資本市場知識或時間或是厭惡炒股風險的投資者。
QDII產品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接受投資者的委託,將人民幣兌成外幣,投資於海外資本市場,到期後將本金及收益結匯後返還給投資者。
產品一般不保本,多為投資港股、歐美股票、商品基金,資金全額投資該類標的,風險相對較大。
對直接參與海外市場有信心,能夠承受本金損失風險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