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着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金融中心,需进一步壮大,构建规范高效的金融市场,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同时,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养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省属金融控股公司。
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至关重要。广东各地各部门应密切关注风险高发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止地方债务风险,处理互联网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落实市县两级防控风险责任,市级政府需承担省政府委托的金融监管职责,县级政府则应负责规范民间融资的监管。
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机构与制度,形成上下联动的金融监管网络。建立健全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主动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的工作。
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促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
深化金融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提升广东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金融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资金入驻,促进广东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加强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金融行业转型升级。
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提高公众金融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
『贰』 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应该遵循什么
1. 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工作应紧密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优化资金分配,重点资助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等领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
2. 风险防范:金融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新形势下,金融工作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从源头上遏制风险。
3. 市场化:金融市场是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金融工作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金融产品定价,如利率、汇率等方面,要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提高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同时,政府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
4. 创新驱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需求,推动金融创新和转型升级。金融机构应积极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和韧性。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市场化和创新驱动的原则。推动金融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