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金融公司与两会关系

金融公司与两会关系

发布时间:2021-05-07 01:10:55

㈠ 请问两会对金融银行方面有什么影响谢谢

本年两会还主要是以民生为主,考虑到平民老百姓吃喝住行收入为主要议题。还是会继续调控房地产,控制通胀,增加收入为主。但是这些都是要通过银行来控制高层收入,增加底层资金的流动。对银行股来说是个挑战。不过如果你买的是银行股的话现在可以放心买入。因为 34月份下跌的空间很小,毕竟银行已经属于超跌区域了。再不买等什么消息一处来你想买便宜的都没得买了。

㈡ 如何理解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金融机构可以理解为金融市场各种金融货品交易的中介或者媒体。金融机构使得专初级的金融产品(属primary
securities)变成次级金融产品(secondary
secutities),譬如说一间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这些股票作为初级金融产品流动于金融市场中,而一些金融机构,譬如说投资银行,就会集中分析所有金融产品,制成一个最佳投资组合,这时这些股票便成为次级金融产品,提供给投资者去进行交易。当然投资者也可以直接购买初级金融产品(例如认购股票,或者直接买卖股票)。通俗一点讲,金融机构就像中介机构,婚姻中介、房产中介差不多。

㈢ 金融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企业和个人:企业为个人提供就业的机会,个人为企业创造一定的市场价值,企业给个人劳动薪酬!当然个人的工作绩效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情景!
金融与政府:政府想办法创造条件发展经济,及对国民经济起调节和宏观调控作用,政府的决策往往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

㈣ 两会下来对国家金融的影响和对房产的调控体现在哪些方面

今年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手段中,最见效的手段。
一是限贷二是限购。贷降低了金融杠杆,目前开发贷基本处于无米下炊的阶段,开发商对于成本高达15%到20%的房地产信托都趋之若鹜。目前的情况延续下去,即便现金流再好、周转率再高的公司,到下半年资金也将难以为继,他们不得不通过合资、项目合作等方式寻求生存机会。前几年激情四射、大举扩张的房地产公司,上半年就会遭遇到资金门槛。只要央行与银监会继续收紧开发贷款,同时用清查土地增值税等外部手段威逼,将开商利润降到15%以内,到3、4月份房价必降无疑。开发商不得不饮鸩止渴,他们或者以金融租赁、抵押的方式获得数倍于银行贷款的高利贷,或者向同样高成本的房地产信托寻求帮助,事实上,中小房地产商还不入信托的法眼,最终只能被吞并了事。 限购一刀切抑制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限购使异地购房大幅减少,中国最活跃的房地产投资群体集体进入冬眠期。两个房地产业内的朋友告知,限购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某个一线城市限购令之后别墅豪宅购买者降到零,市中心的知名豪宅经过资格筛选之后,从去年收缴定金时的500个购买者下降到50个,而另一个一线城市超过千万的别墅仅售出七套。 行政手段是最肃杀的工具,可以让市场瞬间凝结。可见,房地产价格不是能不能降的问题,而是敢不敢降的问题。 面对肃杀的气氛,笔者依然认为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就此进入冬天,而是会由夏入秋,理由同样基于行政因素。既然中国的房地产并非完整市场,或者说市场化徒有其表,那么,可以倒推回去,当初让房地产上升的理由如今是否已经消失,如果完全消失,说明房地产市场大幅下降对实体经济构不成冲击,房地产市场受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并未完全消失,甚至核心作用仍然保留,说明房地产市场将不会被允许大幅下挫,否则中国实体经济将被房地产拽入深壑陪葬。 很显然,中国房地产市场核心作用仍未消失。作为中央与地方分税制改革不公平的中间过度产品,土地财政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去年全国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是29397亿,同比比上年增长106.2%。长期数据同样可以印证这一点,2006年至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分别为0.7万亿元、1.3万亿元、0.96亿元、1.59万亿元和2.9万亿元人民币。“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收入约为7.45万亿元人民币。目前政府下决心改变土地依赖症,但理智的人都清楚,重度依赖症患者需要的是循序渐进、逐步戒瘾,而不是大刀阔斧立刻捆绑戒除。
另一方面,房地产曾经作为中国拉动内需、回笼货币最重要的手段,2009年楼市成交额就占两成以上GDP,降低房地产交易量,中国内需数据不会因此上升,反而会下降。 中国房地产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市场,我们生活在市场的幻梦中,如今是从梦中醒来的时候了。以市场为名抨击房地产调控的人,比政府的行为好不了多少,他们维持的是一个不公平、充斥泡沫与腐败的所谓市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赞成房地产调控,降低泡沫是房地产恢复健康的第一步,先退烧再治本,顺理成章。 认为房地产经此轮调控就回归健康,是过于天真过于乐观了,笔者相信,虽然大方向不会变,但房地产调控必然经历数轮反复,最终才会达到各利益阶层的妥协,才会让房地产与实体经济恢复正常。 希望目前的调控是从伪市场回归真市场的过程,在房地产退烧之后,限贷与限购等充斥行政与计划色彩的手段能退市调控,转而以税收、货币等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但这是缓慢的过程,也许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这并非悲观,而是中国转型的艰难、社会结构难以改变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㈤ 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有哪些关系

国家政策对于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金融机构有必要把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市场来考虑,并制定以公共关系为主要手段的营销策略,以保护自身合法经营,消除意料之外的政策风险。

㈥ 金融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关系,这是中国金融改革中经常被提起的问题,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一个很明确的思路,到底在金融领域当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到底如何?政府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在中国接近25年改革过程中,我们在其他的各个方面,总体来说改革的政策、实践基本上是成功的。但是我觉得我们金融体系是一个例外。讲金融领域当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个话题是从哪里开始呢?是从国际研究开始。这个国际研究当中,研究了银行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对我本人有很大的启发。我首先介绍一下国际的研究,然后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的两个,一个是政府直接经营金融资产,政府在金融市场当中是一个直接市场参与者,他的负面作用是什么?第二,政府在金融体系监管方面它所发挥的功能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想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为了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为了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情。
刚才我提到的市场研究,由四个金融学家研究了世界上的国有银行,他们的样本包括世界上92个国家(拉博塔等),在2002年发表的。这4个人中间有一个作者是核心人物,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因为他的名字比较吃亏,所以被排在最后。我的名字用汉语拼音也比较吃亏,因为是X。这项研究中,一个主要的人物是是Cherber,他是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家,据说将来也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有几个趋势,是两大趋势。第一个趋势是过去几十年中间,政府在各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下降,从1970年他们研究的92个国家当中,政府拥有60%的银行股份,到了1995年的时候,这个比重已经降到42%。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据他们估计,如果把研究的样本往后拉,拉到今年9月份,政府在各国银行拥有的股份会继续降低,这是一个统计的趋势。第二,国有银行一般都集中在欠发达国家,集中在产权保护薄弱的国家,集中在政府对经济有比较强的干预的国家。经济越不发达,银行国有程度越高。他们最重要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把金融体系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与银行国有程度做了一个统计分析,这个统计分析发现金融体系的发展,经济和生产力的增长与银行的国有程度成反比,这是这项研究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一个银行的国有程度越高,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就越不发达,经济的发展速度慢。生产力的提高就越慢。这个结论是什么呢?银行的国家所有制实际上对国家的金融发展、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这四位学者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国家要拥有银行?
这里学术界提出两个假说,发展经济说。持有这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在落后国家由于私人信用的缺失使得市场机构无法承担发展金融的任务,这时候不得不用国家信用代替私人信用,推动国家发展。第二个假说是由科尔曼提出的,他是一个匈牙利籍的美国经济学家,因为提出了计划经济下国有体制预算的约束而享有盛名。科尔曼说国家控制企业以及国家控制银行并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是为了提供就业和补贴,用就业和补贴换取政治上的支持甚至贿赂,这就是科尔曼提出的政治动机说。这就是美国学者检验了两种不同的假说,认为他们的实际结果倾向于支持后者。如果发展经济说是能够成立的话,我们应该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凡是国有银行投入比较高的,经济和生产力的增长应该也比较高,但是他们的实证结果是在国有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他们的发展都慢于私人银行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因此倾向于这实际上是非经济的、非商业的。这个研究使我们想到金融领域中间,在发展我国金融事业当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是一个问题。在发达的经济发展国家,政府的决策非常清晰,他不参与金融业的日常操作,他所起的作用只是为了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坚固的法制监管环境,有非常好的制度基础,这个关系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在我们这里,政府是市场的参与者,我们国家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大多数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国有企业,政府又是市场的组织者,我们的深交所、上交所都是国营单位。
政府又是市场的监管者,我们所有的监管机构甚至人民银行都从属于行政,它是行政体系中的一部分。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呢?研究这个问题就是要看国家到底在哪些方面可以起到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功能,在哪些方面国家的过多卷入实际上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这里就要谈到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不是融资而是为了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定价,以便于全社会在价格的指导下进行资源的配置。这是金融市场的最基本功能。从这个最基本的功能出发,我们要看一下国家在哪些方面促进了金融市场在这些功能方面的发挥,在哪些方面阻碍了金融市场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我刚才讲到今天要谈的是两块,一块是国家直接在金融市场中作为一个参与者,他作为一个游戏者,他会有哪些后果。后果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就是国家直接经营金融资产,效率低下。

㈦ 两会关于金融诈骗实际条例

中央对金融诈骗执行实施条例

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全国诈骗案件,办法有六:

一:发布国家主席令:七部委联合组成督察组:由各省市一二把手亲临主导!
二: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效防83年严打:恢复死刑!
三:对于诈骗公司的主要成员、法人,涉刑一定要追到本人的至亲:
四:凡参加公司的开业:合影:剪彩的政府官员统定位共犯;属于国家各个职能部门填发各类证件的:国家必须买单!
五:五万元起入刑:每十万元加刑一年,最高刑为二十年,当嫌疑人的诈骗资金已超过二百零五万元时,即可为死刑!
六:凡在2016年5月1日之前能清退债权人全部资金的可免于刑事处罚!

㈧ 中央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之间有什么关系

互不隶属、而又紧密合作的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合称“一行三会”,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的主要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是在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进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督机构。这三会都是从中国人民银行自身分离出来的。
中国人民银行更侧重于制定和执行金融宏观政策方面,而三会则侧重于在各自领域进行日常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业运行情况的工作报告。(这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整个金融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工会报告。而三会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第九条 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阅读全文

与金融公司与两会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金融综合化服务 浏览:992
亿阳信通股票走势 浏览:961
福佳集团主要领导一览 浏览:916
国债期货的主要投资模式包括 浏览:504
货币及理财基金 浏览:170
融资方式租出固定资产折旧 浏览:582
新塞股份 浏览:393
股份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浏览:246
日元2017年1月份汇率 浏览:446
4月8日银行汇率查询 浏览:412
题材股票一览 浏览:673
周生生比黄金价格贵 浏览:346
在西安怎么交易期货公司有哪些 浏览:69
国内信用证融资方式 浏览:777
天弘爱理财里有一个没买过的基金 浏览:564
华斯股份股票吧 浏览:252
岱美股份公开发行 浏览:555
黄金行业研究报告 浏览:190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哪种好 浏览:510
怎么投资银行的黄金理财产品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