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有哪些
1、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商业模式
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移动支付主要是金融机构提供的手机银行服务。手机银行是金融机构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移动应用,主要界面是短信、电话和手机客户端。
此模式下,各银行金融机构都需要搭建起与移动运营商联结的网络,确认计费与认证系统,而且需要把手机卡更换为STK卡。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商业模式,一部手机只能与一个银行账户相对应,用户无法享受其他银行的移动支付业务。
2、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是以移动运营商代收费业务为主,银行完全不参与其中。在进行移动支付时(如用手机支付时),一般是将话费账户作为支付账户,用户实现购买移动运营商所发的电子货币来对其话费账户充值,或者直接在话费账户中预存款,当用户采用手机支付形式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交易费用就直接从话费账户中扣除。货款的支付是由话费进行扣除,最后由商家和运营商进行统一的结算。
3、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体的商业模式
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的模式是一些具有实力的第三方经济体通过与不同的银行进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交易平台(如支付宝),而整个交易也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下责任明晰,分工明确。银行作为资金的供给方,保障资金的按时给付;
(1)移动支付金融服务扩展阅读
目前移动支付的分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小额支付业务指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建立预存费用的账户,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的平台发出划账指令代缴费用。大额支付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多种方式对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操作。
根据支付时支付方与受付方是否在同一现场,可以将移动电子支付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如通过手机购买铃声就是远程支付,而通过手机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饮料则是现场支付。
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短信、WAP等远程控制完成支付。另一种是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完成支付,主要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RFID、NFC、蓝牙、802.11等。
❷ 移动支付金融创业平台有哪些
目前国内比较大的支付平台有银联、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微信支付等,这些平台支付风险比较低,很少出现不安全的事故
❸ 移动支付工具会对社会金融体系产生哪些影响
移动支付工具对于社会体系金融的影响其实是不大的,因为你要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移动支付工具它只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它对于社会体系产生就解释减少了现金的流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你会发现,我们在很多时候。看待这个东西,它都是有它的好的一面,还有他不好的一面,其实我们只要觉得便利就好了,对于社会,金融,经济产生的影响,那是别人应该操心的事情。
❹ 为什么移动支付和金融支付不能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远远大于移动支付,
而且互联网金融的重点也不是移动支付,
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是金融大数据,网聚人的力量,支付包括移动支付是其中一部分。
❺ 为什么移动支付和金融机构不能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远远大于移动支付,而且互联网金融的重点也不是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是金融大数据,网聚人的力量,支付包括移动支付是其中一部分。
❻ 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是同个概念吗
不是同一个概念,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大的框架,而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体现,可以理解为,移动支付是个点,而互联网金融是个面,由无数个点组成。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2016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8年10月1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出台并公布。
(6)移动支付金融服务扩展阅读:
相关延伸:移动支付的特征
(1)时空限制小。
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支付打破了传统支付对于时空的限制,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活动。传统支付以现金支付为主,需要用户与商户之间面对面支付,因此,对支付时间和地点都有很大的限制;
移动支付以手机支付为主,用户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用户可以随时在淘宝等网上商城进行购物和支付活动。
(2)方便管理。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各种支付活动,并对个人账户进行查询、转账、缴费、充值等功能的管理,用户也可随时了解自己的消费信息。这对用户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更方便用户对个人账户的管理。
(3)隐私度较高。
移动支付是用户将银行卡与手机绑定,进行支付活动时,需要输入支付密码或指纹,且支付密码不同于银行卡密码。这使得移动支付较好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其隐私度较高。
(4)综合度较高。
移动支付有较高的综合度,其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服务。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缴纳家里的水、电、气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个人账户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网上购物等各类支付活动。这体现了移动支付有较高的综合度。
❼ 怎样做移动支付服务呀
移动支付的两种方式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使用手机射频(NFC)、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以及POS机的本地通讯。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是目前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它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讯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该技术由RFID射频识别演变而来,并兼容RFID技术,其最早由飞利浦、诺基亚、索尼主推,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
远程付款就是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远程支付也一般指线上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移动支付后台系统,完成支付行为的支付方式。根据交易对象,远程支付也分为远程转账(个人对个人)和远程在线支付(个人对企业)。一个典型的远程支付流程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电子商务网站购买产品后,按照商家提供的付款界面,跳转至手机银行或第三方移动支付页面完成支付。此外,通过短消息服务、互动式语音应答等方式进行的移动支付也属于远程支付。
移动支付的特点
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因而具有电子支付的特征,但因其与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移动性:随身携带的移动性,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结合了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性,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
及时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信息获取更为及时,用户可随时对账户进行查询、转账或进行购物消费。
定制化:基于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和简易的手机操作界面,用户可定制自己的消费方式和个性化服务,账户交易更加简单方便。
集成性:以手机为载体,通过与终端读写器近距离识别进行的信息交互,运营商可以将移动通信卡、公交卡、地铁卡、银行卡等各类信息整合到以手机为平台的载体中进行集成管理,并搭建与之配套的网络体系,从而为用户提供十分方便的支付以及身份认证渠道。
移动支付使用方法
短信支付:是手机支付的最早应用,将用户手机SIM卡与用户本人的银行卡账号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统短信指令的引导下完成交易支付请求,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手机短信支付服务强调了移动缴费和消费。
扫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支付宝账户的支付结算。最后,商家根据支付交易信息中的用户收货、联系资料,就可以进行商品配送,完成交易。
指纹支付:即指纹消费,是采用目前已成熟的指纹系统进行消费认证,即顾客使用指纹注册成为指纹消费折扣联盟平台会员,通过指纹识别即可完成消费支付。
声波支付:则是利用声波的传输,完成两个设备的近场识别。其具体过程是,在第三方支付产品的手机客户端里,内置有“声波支付”功能,用户打开此功能后,用手机麦克风对准收款方的麦克风,手机会播放一段“咻咻咻”的声音。
如何实现移动支付?
要实现移动支付,除了要有一部能联网的移动终端以外还需要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银行提供线上支付服务、有一个移动支付平台以及商户提供商品或服务。
❽ 移动支付的内容有哪些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很便利。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电商,掌中充值,掌中视频等属于远程支付。目前支付标准不统一给相关的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
❾ 移动支付是什么
移动支付是指使用普通手机或智能手机完成支付或确认支付,而不是用现金、支票或银行卡支付。买方可以使用移动电话购买一系列的服务、数字产品或实体商品。
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移动支付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多,主要是银联和中国移动两大阵营在比赛。数据研究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强大的数据意味着,今后几年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将呈现持续走强趋势。
(9)移动支付金融服务扩展阅读:
支付种类:
1、按用户支付的额度,可以分为微支付和宏支付。
微支付:根据移动支付论坛的定义,微支付是指交易额少于10美元,通常是指购买移动内容业务,例如游戏、视频下载等。
宏支付:宏支付是指交易金额较大的支付行为,例如在线购物或者近距离支付(微支付方式同样也包括近距离支付,例如交停车费等)。
2、按完成支付所依托的技术条件,可以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
远程支付:指通过移动网络,利用短信、GPRS 等空中接口,和后台支付系统建立连接,实现各种转账、消费等支付功能。
近场支付:是指通过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实现本地化通讯进行货币资金转移的支付方式。
3、按支付账户的性质,可以分为银行卡支付、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通信代收费账户支付。
银行卡支付就是直接采用银行的借记卡或贷记卡账户进行支付的形式。
第三方账户支付是指为用户提供与银行或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通道服务,实现资金转移和支付结算功能的一种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双方交易的支付结算服务的中间商,需要提供支付服务通道,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交易和资金转移结算安排的功能。
❿ 如何看待现代金融社会下的移动支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支付方式多样化的出现,传统的 POS 收单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下众多商户的要求。而扩展了传统 POS 支持的支付方式、改良了商家收银系统、为商户提供了解决方案的轻扫商户宝智能 POS 机则从问世以来就备受青睐。甚至有人断言,传统 POS 机将消失,轻扫商户宝智能 POS 将取而代之,引领新的行业潮流。
短期而言,智能 POS 和传统 POS 两者会有一定时期的共存阶段,轻扫商户宝智能 POS 机要成规模看似任重而道远。其实智能 POS 的概念出来很多年了,产品和技术都愈发成熟,轻扫商户宝智能 POS 要真正颠覆掉传统 POS,最核心的不是单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采用智能 POS 的网络规模及其影响力。
传统 POS 技术受到各种限制,升级换代非常麻烦,如涉及终端支持系统升级麻烦;对非标准金融类业务的扩展性支持较差;终端互动性较差,操作不便;与商家其他业务系统集成较为麻烦。
而对此,智能 POS 一般都基于 Android 系统定制,基本上规避了上述的传统 POS 的局限性。同时智能 POS 的应用模式包纳了传统收银机的收银、打印小票、扫码等功能,还涵盖了整合支付解决方案、会员管理(CRM)功能、营销管理、数据挖掘、甚至是第三方技术开发以及各种便民服务等。相较于传统 POS 着力满足了 C 端对于弱化现金支付的需要,智能 POS 更注重带给 B 端客户的用户体验以及建立和加深 B 端同 C 端的深度关联。
所有产品无非两个方向,一个是大集成,一个是专业化。大集成是指所有的功能合并在一起,使用者用起来简单;专业化是指产品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帮助专业使用者满足他的专业性要求。传统 POS 收单设备专属性的特征已逐步被趋化,未来 3 年店铺管理的互联网趋势也会更加显著,商家需要一个综合性的一体机来满足收银终端、进销存管理、会员管理等综合性需求。
智能 POS 的网络规模(商户数)与最终的消费者数量存在极大的相关性,而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和火热,促使国内的 POS 收单网络大规模铺设开来,这为轻扫商户宝智能 POS 机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很有利的环境。在金融支付产业市场,传统的银行卡收单与新型支付业务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未来 3 年随着支付产品更趋多元化,电子化,移动化,金融支付市场将以更多、更高的要求对支付机构大浪淘沙。同时,未来的消费者将具有更高的文化修养、消费能力、求新欲望及自我意识,追求个性化体验物联网领域最专业的智能终端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及信息服务商是这一代消费者群体的典型特征。因此,支付机构会进一步细分支付市场,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研发个性化的支付产品,实行精准营销,以把握住市场脉搏和消费者需求。
所以,智能支付终端的比例会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商业环境开始推广随身便捷的支付场景,以及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支付的习惯日趋成熟,将助力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普及和发展。而对于方便 C 端使用的众多支付产品和支付方式,B 端需要的是强大的整合能力,方便消费者完成支付环节是留住顾客的一项关键,因而未来 3 年传统 POS 机的劣势也会越来越频繁地暴露。
根据前面的分析,轻扫商户宝智能 POS 的大范围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所以智能 POS 取代传统 POS 不是会不会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最终完成的问题。在目前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3至 5 年里整个支付行业也必将发生里程碑式的变革,势头强劲的轻扫商户宝智能 POS 机也必将占到到越来越大的份额,或许几年后传统 POS 也终将成为一个回忆的情怀国外很火的新型台式智能 P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