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银行高管的年薪有多少
商业银行的很高,国有银行会低些
⑵ 银行高层管理年收入有多少
金融行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在金融行业普通员工与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十倍到几十倍是正常的。银行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客户越来越困难,像过去那客户主动上门找你的情况越来越稀有,原来给客户放笔贷款做比业务,银行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其上下等级是一个森严的存在。因为存在着风险承受级别的约束,从而也有着自上而下的授权系统。
银行高管和普通员工收入差距通常在10多倍不稀奇。这倒不是银行高管在处理各种业务能力方面有多强大,而是高管有各种人脉,最后都体现在存款和贷款的业绩之上,薪酬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明整体薪酬支出与员工平均人数的对比,但平均水平往往掩盖薪酬的真实水平,根本的原因就是内部收入差异的大小被平均水平所掩盖。
深深地感觉不是职位导致的差距,而是思维,是行动。那些高管,哪个不是认真努力了好多年呢,哪个不曾经是一个普通默默无闻的小员工呢?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名义上是薪酬规定,薪酬改革,实际上就是职务工资。如果有后台,弄个中层什么干干,收入就大幅上升了。不只是银行高管和普通员工收入差距巨大,就连银行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非常大。
⑶ 金融高管薪酬标准怎样制定 从何而来、多少合适
金融高管在金融危机中仍拿高薪的行为引发了全球声讨。在中国,最近的新闻是,财政部下发了国有金融行业高管最高年薪不得高于人民币280万元的规定。
规定背后还有更详细的注解,包括国有金融机构在清算2008年度高管人员薪酬(指税前薪酬,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社会保险、各项福利等)时,按不高于2007年度薪酬的90%的原则确定;2008年度业绩下降的国有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再下调10%;2008年经营业绩降幅较大的,高管人员薪酬降幅还应增加;2007年度高管人员薪酬明显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应主动加大调整力度,逐步缩小与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
高薪是否合理
2008年,国有控股银行中,中国银行行长年收入为154.4万元,工商银行行长年收入153.5万元;股份制银行中,交通银行行长年收入175.08万元。股份制合资银行中,深发展行长年收入418万元。
当然,在金融界高管高薪现象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业,在证券行业、投资领域和保险领域也存在这一现象。如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董事长高国富2007年度年薪为295.21万元,2008年度年薪虽然同比降低了将近4成,但仍有177.1万元。
对于我国金融高管高薪现象,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要有严格的限制。他认为,我国的金融业是有严格的市场准入的,是国家管制并参与其中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他们的业绩并不是他们做得好坏的结果,很多是由行业的垄断性和特殊性以及国家占有的基础所决定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则认为,金融高管的高薪也有合理之处:金融业本身属于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业,是一个承担风险的行业,他的薪酬相对会高一些,高管的薪酬也会相对比较高。但他也指出,企业的盈利与高管的努力有多大关系其实是很难衡量的。他认为在这方面是应该有一个界限的,企业盈利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和高管的努力有关系的,超出这个范围的盈利,则更多的可能是市场和政策的原因。
高薪从何而来
在我国,薪金的制定标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历程。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期间,一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与外企负责人薪酬差距甚大,为了留住人才,经济理论界推崇国有企业应提高管理层薪酬,即放权给企业自定薪酬。
中央财经大学的张苏教授称,我国以前采用的是固定工资制度,这限制了企业高管充分发挥管理才能来创造财富。在80年代,管理学研究领域引入了西方的契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对企业家根据其业绩进行排名,“就像运动会一样,谁跑得快就拿得多”。我国国有企业引进了西方这一模式,叫做“锦标赛”制度。
2000年前后,我国金融行业盛行给管理层发股票、长期股权,将高管收入和企业业绩挂钩,以此来鼓励高管努力提高企业业绩。但是后来发现,由于中国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管的能力与企业的业绩相关不大,所以对这一制度也就进行了调整。现在各金融企业的薪金制定原则,一般是根据净利润,按职位高低进行分成。
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对国有企业高管收入是有明确规定的。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高管收入被规定不能超过员工平均水平的6倍;2002年,当时确定的国企负责人薪酬与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是12倍。
安平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关安平说,通常金融业高管定薪是根据前一年的经营状况制定下一年的奖金,再预测本年的经营状况,就定下了一年的薪金标准。但以他的实际经验看,落实到操作层面由于缺乏监管,相当一部分高管定薪就是“拍脑门”。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帆说,“他们这是自己给自己定,自己给自己拿高薪。这都是从华尔街学的,自称是华尔街文化,所谓的经理人阶层的利益集团,是华尔街投资银行制造的世界特殊利益集团。”
年薪多少合适
对于金融高管的年薪,国家财政部制定了280万元的封顶标准。其依据是: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福利性收入和中长期激励收益构成,基本年薪的最大值为70万元人民币,最小值为5万元人民币。绩效年薪与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结果挂钩,以基本年薪为基数,其绩效年薪一般控制在基本年薪的3倍以内。由此得出,金融企业负责人总薪酬不应大于其对应的基本年薪的4倍即280万元人民币。
从现实看,很多国有金融机构的高管年薪,距这一“最高标准”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对于国家的限薪政策,张苏教授认为“这种导向是对的”,金融高管的年薪应该和相应级别的国有实体经济企业高管年薪趋同,不应“虚高”。“毕竟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
刘昕认为,在我国金融高管属于中组部干部,经常被调动,高管属于一个岗位,如果按市场定薪酬,其长期股票激励收益在调动后的将会变得混乱而无法管理。他认为对金融高管薪酬与利益挂钩不应当采取类似“销售佣金制”,利润每增涨一个百分点工资就相应的涨多少。“毕竟很多情况下盈利是因为是市场整体原因或是政策原因,而不仅仅是高管个人的努力”。
在刘昕看来,应该采取基本年薪加浮动年薪奖励,即参考国外市场化体制下金融高管的薪金水平,结合国内银行业职工的平均水平和我国普通民众及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取一个多方都能接受的折衷值。高管将会根据其企业的盈利幅度获得浮动年薪,既能够激励高管,也能限制其薪酬。
而关安平建议,不但要考察财务业绩,还要综合考虑企业整体经营水平,让他们给企业、社会创造大量财富之后“再拿到自己的高薪”。
⑷ 央企高管限薪令的政策详解
兼顾高管积极性及与职工收入差距
《意见》: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与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绩效年薪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
解读: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结构将主要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收益三部分构成。由于我国对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的配套改革政策还在试行中,《意见》对中长期激励先作了可审慎探索的原则性规定,重点对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作了规范。 绩效薪金全额兑现不再容易
《意见》:企业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按月支付。绩效年薪按照先考核后兑现的原则,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由企业一次性提取,分期兑现。
解读:为形成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与实际经营业绩紧密挂钩的机制,《意见》要求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将年度业绩考核和任期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科学设计体现经营盈利与风险控制的考核指标,合理确定经营目标,规范考核程序,严格考核管理,根据业绩考核结果确定负责人绩效年薪。 最大限度避免非管理因素影响
解读:此次规定了一系列绩效考核指标,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非管理因素对业绩考核的影响。
⑸ 中国银联的高管限薪吗
今天还是前几天新出来的法律,限定央企高管年薪不超过60万,银行也在其中
⑹ 天价薪酬的限薪
2009年,财政部祭出一份限薪令,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总薪酬最高不得超过280万元人民币,2010年初,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对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作了进一步规范指引。随着一道道“限薪令”的出台,人们期待国有银行高管薪酬如期下调。然而,上市银行年报中的表述又留给人们无限遐想。包括中行等多家银行的年报称,“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行董事长、监事长、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最终薪酬正在确认过程中,其余部分待确认之后再行披露” 而中行行长李礼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认为薪酬水平会降那么多,也许会小幅降低或基本持平。
从目前来看,限薪令实施后,银行高管薪酬似乎没产生多大变化,例如深发展在资本充足率未达标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上涨依旧。薪酬制度制定的主体依然是金融机构,《指引》对于不按规定执行的情况,如何处罚等并无具体规定,这使得《指引》也仅仅只是一个操作指引,并不具强制性,如何保证限薪令不折不扣执行,是监管部门应考虑的问题。
⑺ 央企高管全面限薪 降薪后会出现离职潮吗
降薪后不会出现离职潮。
⑻ 央企高管限薪令的原则
被称之为“央企高管限薪令”的《意见》主要从适用范围、规范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薪酬结构和水平、薪酬支付、补充保险和职务消费、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作出了规范。
依据相关部门的解读,此次薪酬管理指导意见借鉴国际上加强企业高管薪酬管理的做法,并确定了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相结合;二是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统一;三是坚持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兼顾;四是坚持负责人薪酬增长与职工工资增长相协调;五是坚持完善薪酬制度与规范补充保险、职务消费等相配套。通过加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使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做到结构合理、水平适当、管理规范。
⑼ 最近推出的限薪令有哪些规定
2015年1月1日起,国有银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以及其他副职负责人的薪酬,按照国家关于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执行。
2018年11月,广电总局发布“综艺限薪令”,严控片酬严打收视率造假。
限薪令是指在特殊情况下,由政府颁布用来限制某些公司高管薪金的相关法律法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于2009年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对中央企业发出高管“限薪令”,规定高管年薪应限制在60万左右,国有银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以及其他副职负责人的薪酬均按此标准执行。
⑽ 上市银行十大高管平均年薪是多少
民生银行高管
薪酬7039万居首
14家上市银行年报收官,备受关注的高管薪酬也全部浮出水面。民生银行以7039万元的高管总薪酬再次位列榜首,行长洪崎也以627万元的年薪夺得行长高薪桂冠;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则以1740万元的天价年薪拔得董事长薪酬头筹。http://www.lqz.cn/
中信银行6.50-0.04-0.61%兴业银行17.26-0.16-0.92%招商银行25.54-0.31-1.20%民生银行8.37-0.19-2.22%平安银行10.73-0.32-2.90%制银行不同,国有银行高管薪酬则呈现另一番风景,普遍“腰斩”,国有行中最高薪酬行长张建国年薪只有88万元,最高薪酬董事长姜建清年薪是91万元。市场人士认为这一现象体现了行业市场化发展与监管层难以对激励制度完全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银行十大高管
平均年薪560万
银行高管领高薪似乎已成趋势,根据披露年报中的高管薪酬表,2009年14家上市银行行长、董事长薪酬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1740万元,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655万元,民生银行行长洪崎627万元,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530万元,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496万元,深发展行长肖遂宁486万元,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279万元,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270万元,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269万元,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267万元。
可以看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高管薪酬呈现稳步上涨状态的同时,“外脑高管”继续以绝对优势与本土高管拉开薪酬距离。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对此解释称,海外金融业高管薪酬水平普遍比国内高,而国内银行为了招募和留住外籍高管,通常根据国际市场银行同业的薪酬水平为所引进的外籍高管支付薪酬,因此出现外籍高管薪酬明显拉高的状况。事实上,深发展大多数高管都获得了8%-40%幅度不等的加薪。法兰克纽曼2009年薪酬比上年增加143万元,增幅为8.9%;行长肖遂宁薪酬则增长16%,为486万元;两位副行长胡跃飞、刘宝瑞分别收获351万元和327万元的薪酬;首席财务官王博民的薪酬为331万元。
国有银行薪酬,
较之上年遭“腰斩”
而自去年国有企业限薪令出台后,国有大银行高管年薪与上年相比均呈现“腰斩”状况,2009年均未超出100万元,其中董事长薪酬最高的是工行姜建清,年薪91.1万元,比上年的161万元缩水43%;最高薪酬行长是建设银行张建国,年薪是88.2万元。
当然这是事出有因的,原因就在于2009年2月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类国企年薪以280万元封顶。不过国有大行并未具体公布薪酬构成,且不约而同在年报中出现了“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执行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最后总薪酬正在确认过程中,其余部分待确认后再行披露”的字样。
对此有报道称,建设银行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年报已经披露了应付薪酬,其余部分将按监管部门相关薪酬办法来支付,这个要等最终结果出来才知道具体额度为多少。至于已支付薪酬部分的结构组成该人士称并不清楚。
同样在玩文字游戏的还有2008年曾以员工平均高薪引发众议的浦发银行,其在新的年报里只公布了6位独立董事的薪酬,其余均以“发薪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尚处有关部门审核确认过程中,待确认之后再行披露”为由,空白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