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金融机构集体挤兑

金融机构集体挤兑

发布时间:2021-07-11 08:30:00

『壹』 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的挤兑事件

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设在盐城环保产业园的一个网点,遭遇近千群众挤兑现金,经了解:这是由一则“射阳农商银行将要倒闭”的谣言被民众一传十,十传百,因而引发挤兑风潮。

《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被传倒闭引挤兑》在短短4天时间里引发了相关新闻报道达1370多条,相关微博达到近7000条,国内外财经媒体、主流媒体、都市媒体都给予了全面报道,深入分析。不少金融从业者和研究者表示:挤兑背后暴露的、快速城镇化地区金融生态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1)金融机构集体挤兑扩展阅读

在中国,银行被认为是有政府信用的隐性担保,而此次射阳农商行挤兑事件显现出中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待加强,也使外界普遍担忧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

26日的“中国新闻网”指出:“倒闭”谣言引发千人挤兑事件,倒逼村镇银行反思风险管理。由于村镇银行具有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先天不足,因而自创立之初,就有必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认清经营风险所在,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始终坚持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毕竟,只有确保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生事物才能够生存下去,才能为农村经济提供健康稳定的金融服务

《广州日报》则认为:其实谣言引发的挤兑并不可怕,信用“挤兑”才是银行的最大危机。可是,如今某些银行有滥用这种信用谋取一己之私的趋势,比如银行近年来“嫌贫爱富”,对中小储户的服务不到位。许多银行为了牟利,近年来推出的各种所谓的理财产品,却片面向客户鼓吹其高收益而忽略其高风险。

『贰』 金融机构挤兑风波舆情处置方案

当前,金融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金融机构社会声誉、公众评价上却时常陷入负面境地。这一方面是由于金融机构直接面向民众,其经营水平与金融消费者期待之间存在落差;另一方面与媒体在市场压力之下的倾向性监督有关。市场化经营压力促使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为百姓代言,但舆论监督时常面临的种种风险(行政干预、法律诉讼、暴力阻挠等)也使媒体倾向选择"安全"的监督对象。金融机构社会关注度高,又普遍重视声誉成本,于是新闻媒体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批评和监督就愈发密集。
金融舆情的扩大——网民的情绪倾向。《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60%人为30岁以下,他们表达意见往往带有情绪性和随意性。金融舆情多涉及公众利益,容易引发贫富差距等联想,造成话题被不断炒热,如不久前因银行年报披露而引发的银行"暴利"问题。
金融舆情的传播规律——快速出现,迅速消退,常有反复。网络舆情来得快,可能因为一个帖子、一篇报道而突然形成焦点,但也退得快,网络热点层出不穷。不过有的金融舆情在平息后,会在某一时刻再次因为新的由头而爆发,如近年来银行收费问题,就几度出现、几度平息而又几度风波再起。
面对这样的舆情现状和特点,金融机构如何及时回应,成为关键。

解决方案

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之金融舆情综合解决方案通过融合最新的海量网络信息搜集、处理、存贮、全文检索、中文处理和文本挖掘技术,可以7×24小时实时监控成千上万的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的最新舆情信息,帮助用户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动态,了解自身的网络形象、提高自身的公关应变能力和重大事件处置能力。主要功能包括:
及时全面:高并发、分布式的爬虫技术,确保金融行业信息采集全面与及时。
专业服务:专业的数据分析与技术支持团队,适应金融行业事件信息的随机性、突发性、高并发的特点,随时解决用户所需。
省时省力:内置数万个较高影响力的重点网站,提供优先采集机制。
更加精准:独有的关键词与去重技术,使采集到的数据更为精准。
超强分析能力:强大图表分析,动态提供各种业务数据,使金融行业用户使用更直观、更便捷。
应用领域:金融行业。

『叁』 如何解释能让普通人清晰地理解「银行挤兑」是什么意思

这几年眼看着物价上涨,工资还停留在原地,院儿里居民一个个心急火燎的。年初,几个跟老张常年切磋牌技的牌友找到他,跟他商量把大伙钱都交给他管,不求每年十几二十的收益,但求赶得上CPI。老张拍胸脯保证:年底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老张媳妇儿怕哪天突然有人要老张还钱,于是要求他把十分之一的钱放她手里保管,年底还钱的时候再拿出来。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股市大半年下来就没两天见阳的,老张重仓的几只股轮流领跌。老张自恃经验丰富,能用的9成的钱基本都押宝在这几只股票上面了,手头根本没剩下俩仨钱儿。
又过了俩月,大伙儿一看形势不妙,心想老张再股神也禁不住这么跌啊,这么折腾下去到了年底估计一半钱都要不回来了。于是那天,跟老张关系最好的几个人去找老张要钱:你保证过的收益我们不要了,至少把本儿还回来吧。
老张跟几位坦白,手头根本没啥钱了,全砸股市里还都套牢着。消息不胫而走,所有借老张钱的都听说了这事儿,大家集体去找老张说理,要他把钱全还回来。
至此,商业银行由于【信用危机】引起市场【恐慌】,大量存款客户【同时】要求提取现金,而此时银行【存款准备金】不足,无法应对流动性需求。银行所面临的这种危机就叫【挤兑】。
=======================================
最后一段中:
老张≈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资金的金融中介机构)
借老张钱的人 ≈ 存款客户
要求还钱 ≈ 提取现金
老张媳妇儿保管的钱 ≈ 存款准备金
=======================================注:这个【故事】想说明的是,挤兑是由于大量投资于存款的客户认为银行无法按期偿付本金和收益(利息),而集中提取现金的现象,其中老张炒股这种情节属于演绎,现实中商业银行不会拿储户的钱直接去炒股的,信用危机也不是由于股市大跌引起的。。。如有雷同,不要怪我。。。

『肆』 银行挤兑的基本介绍

银行挤兑:run on a bank
大量的银行客户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而银行的储备不足以支付,所出现的情况就叫银行挤兑。 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二是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
挤兑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
对银行挤兑危机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些主流方法,例如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采用的是非价格制度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更接近现实,因此成为近年来许多经济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普遍运用的工具。从博弈论角度,对中国三类商业银行的挤兑危机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防范及化解银行挤兑危机的建议。 在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简单博弈中,银行是特指没有形成声誉也没有国家隐形担保的普通商业银行,如规模较小、实力有限的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的商业银行。按照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及盈利能力的强弱,可将此类银行分为强势商业银行和弱势商业银行。强势商业银行指资产质量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如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在第一梯队的为数较少的几家;相反则为弱势商业银行。当社会上出现关于某家银行经营状况的不利消息时,从维护银行经营和存款人信心的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银行都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该不利消息,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以银行和存款人为博弈参与人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这个博弈中,虚拟参与人——自然选择银行的类型,即:强势商业银行或弱势商业银行。每一类型的银行都有两种策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银行挤兑的一般分析银行挤兑原因银行的经营是建立在客户对其信心的基础之上。客户对银行信心的建构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机构的这一制度安排。由长期发展沿革下来的现代银行业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等职能 ,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经济运行、居民日常生活都与银行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其次是由于银行的这一重要的特殊地位 ,银行业务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与银行打交道 (储蓄、信贷、汇划)已成为一种必然。

『伍』 挤兑属于什么银行风险里的什么风险

挤兑银行业中为固有名词,是指在银行券流通的条件下,银行券持有者争相到发行银行券的银行要求兑现贵金属货币的现象。当一家银行的信用发生动摇,准备金不足,银行券兑现发生困难,就会发生挤兑。挤兑可能使一家银行倒闭,甚至波及整个银行业。现在一般是指存款户集中地大量地到银行提取现钞。
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
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
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
挤兑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在出现挤兑时,市场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
行为:银行对挤兑具有较差的免疫力以及由银行提供的储蓄契约的本质。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银行挤兑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如果一个银行倒闭,它只好收回所有存款,这会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终止生产性投资破坏了存款者之间的最优风险分担,另外一方面如果银行挤兑发生,货币系统的瓦解以及其他经济问题都会出现。 [2] 
存款保险可以有效地防止挤兑平衡,原因在于银行合同实现了最优化,使得晚期消费存款人不参加挤兑。总的来说,政府存款保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不改变原有均衡的情况下,去除了其中的一个“坏均衡”-挤兑均衡,从而保证了银行的正常经营状态。

『陆』 怎么防范银行挤兑风险啊

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提指的是提款,兑则是兑现。是银行因信用度下降、传闻破产等原因,大量的银行客户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这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倒闭,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支付,所出现的情况就叫银行挤兑。

银行挤兑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危害性的危机。这种现象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信用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既是银行危机的一种表现更是银行危机的一种诱因,因此防范和平息银行挤兑从最根本上讲是怎样避免银行危机。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二是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挤兑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

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银行挤兑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如果一个银行倒闭,它只好收回所有存款,这会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终止生产性投资破坏了存款者之间的最优风险分担,另外一方面如果银行挤兑发生,货币系统的瓦解以及其他经济问题都会出现。存款保险可以有效地防止挤兑平衡,原因在于银行合同实现了最优化,使得晚期消费存款人不参加挤兑。总的来说,政府存款保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不改变原有均衡的情况下,去除了其中的一个“坏均衡”-挤兑均衡,从而保证了银行的正常经营状态。

『柒』 中国的银行会不会发生挤兑

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二是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
挤兑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
对银行挤兑危机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些主流方法,例如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采用的是非价格制度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更接近现实,因此成为近年来许多经济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普遍运用的工具。从博弈论角度,对中国三类商业银行的挤兑危机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防范及化解银行挤兑危机的建议。

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挤提也称为挤兑,提指的是提款,兑则是兑现。是银行因信用度下降、传闻破产等原因,大量的银行客户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这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倒闭,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支付,所出现的情况就叫银行挤兑。
银行挤兑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危害性的危机。这种现象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信用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既是银行危机的一种表现更是银行危机的一种诱因,因此防范和平息银行挤兑从最根本上讲是怎样避免银行危机。

『捌』 为什么当挤兑一家银行,当他无法支付提款时,会引发群众对其他银行的挤兑

你好
银行挤兑现象是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存款人和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银行和银行券发行银行提取现金和兑换现金的一种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信用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二是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挤兑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在出现挤兑时,市场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
挤兑现象的出现代表公众对银行的信任已经出现危机,挤兑现象针对的是对银行体系本身的质疑,所以当一家银行出现挤兑时候,其实已经是一个信号了,必然招致对所有银行的挤兑。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受用!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集体挤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棕榈股份2017业绩 浏览:660
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定价 浏览:688
金融机构杠杆测算 浏览:99
osc指标公式源码 浏览:587
湖北鄂信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417
通达信supertrend指标 浏览:904
开汇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70
投资型理财基金 浏览:954
吉安市汽车金融公司 浏览:510
外汇会计要处理的对象有 浏览:945
职业外汇交易员 浏览:70
如何跟客户谈融资融券话术 浏览:652
广东银绩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浏览:670
理财产品到期无法退出 浏览:294
金融投资公司的名称大全 浏览:21
离兰州金融国企近的金融公司 浏览:34
九鼎集团e租宝 浏览:919
王少华中诚信托 浏览:801
炒股票蛋糕 浏览:125
返钱是金融机构 浏览: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