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贸区金融改革怎么走
在自贸区方案中,遭受最大反对声和持保留态度的除了税收那块,就是金融领域这块了,主要是财政系统与一行三会中的“三会”在内的多个部委,对一些具体开放举措的尺度仍有所保留。
“全面开放”这个要求不是想说就随便说的,它的确是一个目标,几乎所有相关机构以及一些有背景的人士都盯着这场改革,试图从中发掘大量商机,把此次改革的机遇看成一场盛宴。
总结如下,此次金融领域改革主要有9点:
不过,这里特地说明下,下面9点改革大部分都在自贸区内执行,但也有部分允许超出自贸区范围实施推广(自贸区范畴包括上海综合保税区现有范畴,具体为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600648,
股吧)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其中最为老牌的是外高桥保税区)
简单地说,这9点改革内容分别如下:
1、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
2、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风险可靠前提下);
3、允许设立外资银行以及民资与外资合办中外合资银行;
4、允许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5、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
6、允许部分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
7、鼓励融资租赁业务,给予税收支持;
8、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9、从事境外股权投资的项目公司,参照技术先进性服务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相关人士表示,本质上讲深圳前海等地的很多优惠政策堪比上海,但此次试点为何放在上海,因为这是国家层面的规划,上海有四点优势:自然条件、人文基础、工业产业基础、开放经验。最为关键的是,上海自贸区的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面积28平方公里)的产值占据了全国所有保税区的一半以上。一旦改革成功,示范性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据我们独家了解到,高层的指示是“总是要在探索中前进,但是28平方公里也不用走得太慢了。你们做一个时间表,上半年把方案弄弄好,下半年一步步推动,分几步就全部落实。”
但是,取消法律限制,开放外汇管制,引入外资,开放金融、民营银行等改革方案,可能现在都觉得挺好,而一旦开搞,不知道国内相关企业悲欢几何呀。
当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开放一定比不开放更好。开放迫使各类企业有一种紧迫感,加快转型的步伐,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创造出更加贴近民生需求的服务和产品,老百姓更低成本的享受各种福利。企业这样才能在自由贸易中存活。
而一些企业,注定要在这个大环境下日落西山,一些企业,在自由贸易的大背景下则会如鱼得水。而各种自由的行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则是各种创新企业诞生的沃土。对于激活经济是长期利好,但对于被竞争的企业则是噩梦。
现在漫天飞舞的小贷公司、典当行,能够扛得住金融改革的大旗么?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自贸区无疑给了市场一次大浪淘沙的机会。
2. 自贸区文化领域 金融政策有哪些
银监会
1)支持1家台资银行将法人总部设在前海的计划;
2)支持深圳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起设立1家金融租赁公司;
3)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前海设立专业子公司;
4)支持在CEPA框架下设立1家消费金融公司;
5)在尊重机构自身和属地银监局意愿前提下,同意1家异地信托公司将注册地迁至深圳前海。
6)支持深圳市拟设的民营银行依托股东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商业可持续、经营有特色、风险可控制的银行业务模式;
7)支持具有离岸业务资格的中资银行在前海开展离岸业务;
8)研究考虑在前海增设监管派出机构;
9)对前海设立银行分支机构提供绿色通道;
10)积极与深圳市加强交流与协调,探索建立银行业改革创新研究合作机制。
银监会同意在前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现有的租赁公司在前海设立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支持现有信托公司在前海落户发展,也同意获得离岸业务牌照的中资商业银行在前海的分支机构自动取得离岸牌照、在前海开展离岸业务等。
保监会
1)深化落实中国保监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精神,进一步拓宽双方合作领域,将支持前海开发开放和深化深港合作作为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丰富和完善深圳保险市场体系,支持在前海设立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等新型保险组织以及航运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专业保险机构。推动前海建设再保险中心,支持设立各类再保险机构及为保险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的专业机构;
3)支持深港保险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深港两地保险市场在产品、服务、资金、人才等领域互联互通的方式和途径;
4)研究在《内地与香港关于设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适当降低香港保险公司在前海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的准入要求,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保险经纪公司在前海设立保险代理公司;支持更多保险机构利用香港市场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在境外设立机构并开展人民币保险业务;
5)支持深圳保险机构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创新,探索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试点,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范围(前海适用);
6)支持在前海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创新,鼓励开展与互联网金融特点相适应的保险产品、营销、服务以及交易方式创新,培育互联网保险新业态和新型要素交易平台;
7)支持符合条件的深圳保险机构试点开展短期出口信用险业务,为实体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提供融资便利和风险保障(前海适用);
8)支持在前海探索保险监管创新,中国保监会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建立更为紧密的监管联动和保险改革创新研究长效合作机制。(前海商圈)
保监会同意在前海试行的金融创新政策有8条(《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前海开发开放的8条政策》),除第5条和第7条外,其余6条仅针对前海。并同意前海开展保险“深港通”试点,从再保服务率先做起。
支持前海构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探索试点跨境贷款,支持前海企业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支持设立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并支持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在前海创新发展;
支持前海试点设立创新型金融机构和要素交易平台;
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在前海设立国际性或全国性管理总部、业务运营总部
证监会
证监会同意深交所在前海设立私募产品的跨境投融资平台,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机构和个人参与投资交易,允许境外的企业到该平台以债券、股权等方式进行融资。
证监会还同意,前海符合条件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探索开展面向内地和香港两地的证券期货业务,同时也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子公司在批准的额度内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如离岸不动产、股权、债权等。
此外,证监会支持前海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证券期货机构在前海开展业务创新简化审批流程,支持在前海设立专业证券公司、专注于开展私募市场的产品代销等业务,支持前海作为资本市场监管创新试点的区域,积极探索监管体制机制创新。
3. 自贸区 银行可以做什么业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外贸区分行,区分行并没有什么区别,仍然是传统的业务范围内操作,因为央行和财务细节尚未出台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不接受。此前,自贸区已表示,加快整体规划的金融制度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改革方向,银监会下发通知还积极鼓励银行开展跨境投融资和离岸业务,但以上是主要的方向改革,有关业务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据悉,央行计划将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四可观的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举措。但央行的金融协会尚未出台,导致具体业务目前还不清楚如何做到这一点,每一行的热切期盼早日启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