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中国金融出版社公司治理

中国金融出版社公司治理

发布时间:2021-07-21 17:35:33

❶ 中国金融出版社的社长致辞

在全面实施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金融出版社迎来了建社50周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寄语中国金融出版社50周年,殷切指出:“希望中国金融出版社在新的征程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导向,服务金融发展,促进改革开放,贴近读者需求,多出精品佳作,打造出版品牌,在繁荣中国金融出版事业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奋进、多做贡献。”
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金融出版工作才能取得不断进步;正是有了各金融部门的重视支持,金融出版事业才能实现长足发展;正是有了广大作者读者的呵护厚爱,金融出版精品才能得以流传广远。50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中国金融出版社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新闻出版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弘扬金融文化、服务金融事业”的金融出版方针,适应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金融读者的需求,出版了大量书刊作品和电子音像制品,为传播先进金融文化、繁荣金融理论、普及金融知识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中国金融出版事业主力军的作用。
中国金融出版社50年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金融新闻出版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金融事业繁荣发展的见证。从1950年10月《中国金融》杂志创刊,到1956年公开出版《国营工业信贷制度的实行与收获》和《苏联货币流通与信用》等早期金融专业书籍,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探索新中国金融发展理论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历程。金融出版社的成立,也开创了中国公开编印出版金融专业图书的新纪元。从最初翻译出版苏联教材、自编银行业务操作手册等单本图书,到形成金融理论类、实务操作类、金融教材类、版权引进类、通俗读物类、资料工具类、金融史料类等特色鲜明的系列图书,金融书刊的繁荣,出版规模的扩大,反映着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壮大,体现了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欣欣向荣和中国金融事业的勃勃生机。从最初每年仅出版几种图书和一种期刊的小型出版单位,到每年出版图书500余种,期刊4种(共280余万份),音像电子制品50多种的综合性出版机构,金融出版社的发展和演变,彰显出中国金融新闻出版事业的蒸蒸日上和美好前景。
50年来,在金融出版这个舞台上,金融理论工作者、金融实践工作者、金融教育工作者、金融出版工作者共同谱写出先进金融文化壮丽篇章。半个世纪,几代金融出版人以艰辛创造和不懈努力,实现了金融出版事业一次次跨越,共同铸就了中国金融出版事业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金融专业出版经验,树立了“植根金融土壤、服务金融事业、出版精品书刊”的办社理念,锻造了“导向正确、质量至上、贴近读者、打造品牌”的企业精神,形成了“努力拼搏、和谐共事、严格认真、勤于学习”的企业文化。

❷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

1 国别差异与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评判 曾康霖 国际金融研究 2006/11
2 习惯的思维与理性的落差——简议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20
3 我国货币资金流动的区域差异分析 曾康霖 上海金融 2006/09
4 探索前沿 锐意创新——《资本市场税制优化研究》评介 曾康霖 财经科学 2006/10
5 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焦点——探讨当前三个敏感而又难以回避的热点话题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8
6 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及其监管研究 曾康霖 金融论坛 2006/06
7 现实与未来的思索:富人是否一定比穷人更讲信用?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07
8 对区域民间金融的评析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1
9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引进外资的几点认识 曾康霖 财经科学 2006/01
10 金融在缩小收入差距中有何作为 曾康霖 光明日报 2006/08/14
11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曾康霖 经济学动态 2006/4
12 金融学教程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4月
13 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4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5 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6 构建有效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新农村建设 刘锡良 四川省情报 2006/11
17 我们应如何解除农村金融压抑 刘锡良 中国金融 2006/14
18 中东欧政府在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刘锡良 中国金融 2006/11
19 一项对我国资本市场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成果——评江世银博士著《中国资本市场预期》 刘锡良 财贸经济 2006/06
20 资源禀赋与城市商业银行组织形式选择:山东个案 刘锡良 金融研究 2006/9
21 中东欧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刘锡良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5月
22 中国渐进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财务重组 陈野华 经济研究 2006/03
金融与保险2006/6 全文转载
23 证券业自律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陈野华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3月
24 行为金融学 陈野华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25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与运用——兼论汇金公司的利弊 冯用富 经济学动态 2006/10
26基于极值理论方法的中国股指期货保证金设定的实证研究 李晓渝潘席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04
27 股权分置改革推进中的风险预测 李晓渝潘席龙商业时代 2006/21
28 论金融工程学的工程学特色 李晓渝潘席龙 金融与经济 2006/06

❸ 中国金融出版社的实力秘籍

2007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全年实现销售码洋2.03亿元,同比增长22.46%;实现销售实洋1.66亿元,同比增长15.08%,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也大幅增长,继续保持金融专业出版排头兵地位。据悉,2008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将完成转企改制,从而实现新的跃进。中国金融出版社快跑和领先的秘诀何在?该社社长林铁钢表示,植根金融土壤、服务金融事业的专业出版方略是其中的关键。
品牌战略提升实力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活动与人民生活的联系日益加深,学习金融知识、增强理财技能成为迫切需要。围绕这一变化,2007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大力实施金融出版品牌战略,在专业、权威、通俗方面下工夫,扩大服务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促进金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2007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出版了一大批精品图书。全年共出版图书597种,新书334种。
从产品结构上看,既有适应积极建设先进金融文化、普及金融知识的《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也有反映金融市场热点、引导大众金融理念的《明明白白“炒”基金》;既有学术经典《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系列丛书,也有紧贴金融实务的《中国金融稳定丛书》;既有围绕金融中心工作的金融报告系列图书、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辅导教材,也有面向广大金融院校的《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其中,《金融知识国民读本》入选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黄达书集》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中国金融安全论》获孙冶方经济学图书奖。此外,38种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系列,《明明白白“炒”基金》连续数个月进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近年少有的金融类畅销书。与此同时,该社还专门成立质量管理部,实行印前质检制度,组织编写《中国金融出版社图著编审校手册》,修改了图书编辑质量的相关制度和运转流程,加强对印装质量的检查,图书质量得到提升。
合力打造专业渠道
在拓展营销渠道方面,中国金融出版社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该社以人民银行举办的中国金融知识巡展为依托,开拓性地在中国13个省市开展了点对点式的宣传工作,全年参加各类展会15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出版社的产品和形象。与此同时,该社深入院校推荐教材,培育和挖掘专业发行渠道,推进金融贵宾读者俱乐部会员发展,延伸网上书店服务职能,收到良好效果。
该社的电子音像部门为适应金融宣传和金融教育的需要,策划出版了《票据防伪专业教程》、《货币反假专业教程》、《实用柜台英语》等市场紧缺的金融专业音像制品。依托业已建立的专业化渠道,走势良好。该社图书数字化出版在2007年也取得开创性突破,与北大方正阿帕比、北京书生两家公司合作制作数字化图书319种,实现了169种数字化图书的在线销售。中国金融出版社将进一步挖掘已有出版资源,适应数字化、网络化需要,逐步实现图书资源数字化与纸质图书出版同步,并积极探索适应专业出版社线上线下结合的图书发行新机制。
转企改制再添动力
当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引进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已成为出版社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进行了认真的准备,目前金融社的转企改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正在进入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2008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将完成转企改制工作,将出版社建设成产权明晰、治理规范、运转有效、充满活力的现代金融出版企业,同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绩效挂钩的企业分配制度,妥善解决老职工身份转化后的退休养老问题,形成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为积淀、传播金融文化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制度保证。
中国金融出版社将从战略高度出发,全方位打造金融出版品牌,确立金融专业出版、金融教育出版、金融大众出版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图书选题结构,着力巩固和提高金融专业出版市场的服务能力,切实扩大和增强金融教育出版市场的影响能力,积极培育和提升金融大众出版市场的开拓能力,更好地发挥金融出版主力军作用。2008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将以转企改制工作为契机,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专业强社之路,全面增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和金融出版品牌的影响力,为提升全民族金融文化软实力作出积极贡献,继续保持金融专业出版领域的领先地位。

❹ 跪求帮助!!!!!谁能把参考文献的格式给我修改好我给20财富值

你引的这些文章也太低级了嘛,尽是些没有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还有很多都是普通期刊,甚至是杂志,查都查不到。你按照那个格式改改,该写页码的还是要写页码,你自己再改一下。
如满意,还望采纳。
[1] 孔令平. 姜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学位论文后面可以写你引用的页码或者不写,但期刊是要写页码的)

[2]郝琳: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J].上海金融,2012年5月第5期(查不到)

[3] 孙爱华. 浅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J].时代金融.2011, 21: 093
[4] 吴中超,杜金沛.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及提升策略[C] 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 2011

[5] 明洋.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及公司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6] 孙访华.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农业大学.2011

[7] 曾凯.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
[8] 周梦星.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
[9] 叶檀:《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工作报告》 金融界 2009年9月(查不到)

[10]邢毓静,巴曙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运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页码

[1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8:页码

❺ 青岛哪里可以买到《金融学》(第二版),王松奇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到青岛文化街书城,里面很多书店,应该能买到你要的书。地点就在台东。你如果现在在卓越网上订书的话,5天一定也能到的。

❻ 请问中国金融出版社怎么样

就出版行业而言,待遇属于中等水平,还要根据职位,岗位而定,工作压力总体来说不是太大,毕竟是做文化工作的。发展空间就看个人了,每个人的差异化很大。金融社不太了解。

总之,干一行爱一行吧,还要看自己!

❼ 中国金融出版社的组织机构

中国金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5月,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类书刊、电子音像制品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金融出版社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有在职职工114人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80%以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达40%。金融出版社还拥有一支由中国知名金融专家学者、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作者队伍和特约编审队伍,他们是金融出版社选题策划的智慧宝库,也是金融出版社植根金融土壤、保持金融特色的不竭源泉。
我社现设25个部室及直属单位北京金融书店,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有正式在册职工12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85%以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达40%。此外,我社还拥有一支由我国金融界高级管理人员、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作者队伍和特约编审队伍。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社已成为专业素质高、产品质量精、竞争能力强、发展速度快的专业出版社,并 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金融出版社将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全力打造金融出版物品牌,持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立足金融系统,面向社会大众,逐步走向世界”的金融专业强社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为传播和繁荣先进金融文化、促进和推动金融新闻出版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❽ 求 《西方经济学》刘辉煌 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2003年版 课后习题答案 !不胜感激!!!

求西方经济学 刘辉煌 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2003年版 课后习题答案,

阅读全文

与中国金融出版社公司治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资产证券化金融服务 浏览:25
北京银行金融公司招聘 浏览:349
控股股东减持可转债注意事项 浏览:169
芜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浏览:8
伦敦交易所开户 浏览:448
重庆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成立 浏览:81
民间借贷属于什么融资 浏览:599
金融公司与二级经销商协议模板 浏览:970
快鸽按揭融资 浏览:84
兴业证券审批通过何时配股 浏览:558
2018酒店投融资分析 浏览:922
银行行长在股东大会上的报告 浏览:731
中恒集团有子公司吗 浏览:260
牡丹江国华集团 浏览:318
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列表 浏览:494
众筹融资对交易所的影响 浏览:68
牧原股份目标翻倍 浏览:944
中银全球配置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是什么 浏览:812
2019年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 浏览: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时间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