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存款保险制度为什么可以防范金融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有何意义?广大储户的存款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存款保险是现代金融制度的关键要素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为存款人提供公开透明、安全可靠的法律保障。”
问:金融安全网包括什么内容?存款保险制度如何完善金融安全网,发挥稳定金融秩序的功能?
答:金融安全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包括监管部门的审慎监管职能、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机构的存款保险职能。而中国现在的金融安全网是“二缺一”,存款保险制度一直迟迟没有建立起来。
存款保险是现代金融制度的关键要素之一,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一旦银行出现问题,限额内的存款受到有效保护,存款保险机构介入处理,可以控制金融恐慌引发的挤兑,减轻银行破产清算带来的震荡。
问:在接下来的金融改革中,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哪些?存款保险制度如何防控这些风险?
答: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民营银行的发展,在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会使银行业竞争加剧。因此就有可能出现经营失败的商业银行,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作保障,经营失败的商业银行就退不出去,这将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积累,系统性风险越来越大。
问:有人说,目前存在着所谓的“隐性担保”,为什么还要建立一套“显性的存款保险”?
答:所谓的“隐性担保”,实际上恐怕是一种最差的制度安排。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存款人方面的权益并不能真正得到可靠保障,依然会出现存款挤提现象。
“隐性”的处理只是一种应急措施,无法提供制度性的防范,而且在银行经营者方面会产生很大的道德风险。此外,如果没有“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作保障,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就不得不采取大量的金融管制措施来防范风险
如利率管制、存贷比管理、贷款规模控制等等,从而严重地束缚了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低下,以及竞争的同质化和行为的同步化。
问: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存款保险基金及管理机构的设置对存款人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以往的所谓“隐性担保”属于人治,而非法治,随意性较大。以国家颁布《存款保险条例》的形式来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为广大存款人提供公开透明、安全可靠的法律保障。
以设立存款保险基金的形式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为存款人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由商业银行日常交保费的方式来积累资金,以切实保护广大存款人利益。而以往,救助问题银行和处置不良资产的成本主要是由央行出资,实际上是由所有人民币持有者负担。
如果明确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则可以为广大存款人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从机构上明确负责对存款人进行理赔的专门机构。而以往,负责理赔的机构并不十分明确,也无专人负责。此外,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后,银行间竞争进一步加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都会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使百姓间接受益。
B. 存款保险制度有哪些作用
一、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中国的银行储蓄存款不仅没有风险,而且收益可观,一直是人们投资的首选渠道。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
存款保险的目的要求了存款保险机构要对日常的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定期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查其上报的统计报表和账目。
(2)为啥金融机构以存款保险制度兜底扩展阅读: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
1、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稳定存款人的信心;
2、建立专业化机构,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有问题银行,节约处置成本;
3、事先进行基金积累,以用于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行;
4、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款保险制度
C. 存款超过50万不再受到存款保险保护吗为什么
同时,存款保险条例也可以理解为对广大客户的风险提示,即超过50万存款存在一定风险,这是监管机构对客户的风险教育与引导,也希望客户能够正确选择银行。按照常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由于内部治理较为完善,资产实力雄厚,盈利能力强等优势,抗风险能力必然超过各类小型银行。所以,认为小银行风险大的,可以存入大银行,也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纵观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对存款是全额保险的。我国设定的最高偿付额50万,是当时(2013年)全国人均GDP的10倍,而国外最高偿付额最多是国民人均GDP的2……5倍。而且据央行统计,50万偿付额可以覆盖我国99%的家庭,照顾了绝大多数人利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高偿付额是会动态调整的,并非一成不变。方案由央行制定,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央行组织实施。
D. 存款保险制度是不是意味银行破产的话钱拿不回来
以前银行破产是有国家来兜底的,这导致银行业出现很多不良资产。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50万元以下的活期和定期存款是可以有保险公司来兜底的,但是超出部分就没有了,同时,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基金之类的都不在保险范围之内。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E. 作为金融保障制度,想不到它的作用这么大!什么是存款保险制度
为了稳定我国的金融市场秩序,并且让人们把钱存在银行里,真的足够放心,我国就出台了一个叫做存款保险制度,这个保险制度你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它是一种本息保障制度,只要你的钱是在50万以下存在同一家银行,那么即使银行倒闭了,会有保险公司全额赔付你的存款。
按照我国现在银行的这种发展趋势,在银行存钱是最稳妥放心的一种方式,我国国内比较大的几家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存,正好存他个50万,一家银行存50万,4家银行200万,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些银行是绝对不可能倒闭的,因为工商银行被誉为宇宙第一大行,他本身的资金就很稳定,而且他还有所有银行的母亲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也就是央行。
F. 银行实行50万以下全额赔付是什么意思
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并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这些事你要知道:
存款保险制度是为银行破产准备的。
以前咱们国家银行是不会破产的,就是破产,也有国家兜底。以后,没这个福利了。一旦某个银行破产,你的存款能不能取得回来,可就另说了。
50万元以下全额赔付,你可以随便存。
就是说,如果你的存款在50万元以内,万一银行破产了,没关系,保险公司会给你全额赔付。
你为什么这么幸运?是因为象你这么钱少的人太多了,占我国银行全部存款人的99.63%。你们人多势众!
存款50万元以上,不能获得全额赔付。
万一银行破产了,超过50万元的大额存款,是不能获得全额赔付的。
其中,50万元的部分,可以全额赔付,50万元以上的部分,就看银行的清算情况了,运气好还能有点,运气不好分文没有。
50万元全额赔付上限不是永恒的
目前,全额赔付的上限是50万元以内。但这个数字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国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随时都可以调整的,可以调到70万,也可以调到30万。
这里的赔偿是与财产保险向对应的,指保险公司根据保险财产出险时的受损情况,在保险额的基础上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的赔偿。
保险赔偿是一种补偿性质的赔偿,也就是说它只对实际损失的部分进行赔偿,最多与受损财产的价值相当,而永远不会多于受保财产的原有价值。
但是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作为保险标的的,而人的生命和身体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人身保险出险使生命或身体受到的损害不是能用金钱赔偿得了的,
则在出险时,保险公司只能在保单约定的额度内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也就是说人身保险是以给付的方式支付保险金的。
赔偿与赔付的区别:赔偿多用于财产保险,给付多适用于人身保险。
G. 存款保险以立法的形式,到底怎样保护人们的存款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个在努力奋斗的金融民工,请大家关注我,共同探讨财经问题!
我国的银行都会被要求缴纳一定比例的存款保险,缴纳的资金由央行统一管理,专门用于银行存款出现流动性问题的时候进行兜底,确保存款用户的存款安全。
根据我国目前存款用户的存款金额来推算,大概有99%以上的存款用户都是在全额赔付的范围内,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如果一些银行经营的确出现来问题,也还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由经营正常的银行对问题银行进行收购,将用户的存款转移到经营正常的银行,以此来保障用户的存款利益。
H. 为什么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货币金融学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 《决定》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实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还是向银行注资,任何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最终都由政府来“埋单”,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退出机构的债务清偿。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隔断了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筹集成本之间的制衡关系,蕴含着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在我国深入推进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I.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意味着什么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相当于给中小储户系上一条安全带。
意味着国家对银行业的管理越来越市场化,换句话说:中国的银行以后“有资格死亡”了。
中国银行业正面临三个新情况:一是利率市场化,二是对民营资本开放,三是互联网金融的搅局。
银行业将出现三大变化:第一,银行数量急剧增长,中小银行越来越多;第二,行业竞争将空前激烈,利差越来越小,资金成本越来越高;第三,中小银行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将成为可能。也就是说,银行破产的几率大增。
民营资本的中小银行如果出现经营风险,国家不可能全部兜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也就是说,国家需要为银行业建立一套“丧葬制度”。
所谓“生前遗嘱”,就是银行在没有遇到危机的时候,就需要制定一套预案,交代清楚,如果出现破产风险的时候,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救助,按照怎样的方案来清理其资产。遗嘱中一般会包括:激励性薪酬怎么样回吐,红利回拨或限制分红制度,业务的分割与恢复,机构的处置与处理。
仅有“生前遗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很难给储户带来更为可靠的利益保护。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相当于给中小储户系上一条安全带。
目前存款的注意事项:
慎重选择在中小银行存款。很多中小银行,特别是金融风险、房地产风险比较高的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小型民营银行,轻易不要将资金放进去。这些银行是最脆弱的,一笔大的贷款出现问题就可能翻船。所以,轻易不要被人情或者高息所左右,把钱存入不靠谱的小银行。
如果存款量大,最好分散到多家银行。根据媒体的报道,将来存款保险保障的上限,大概是每人5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银行破产,50万以下的储户可以在保险的帮助下全额拿回存款。超过50万的部分就很难说了,也许都拿不回来,也许只能拿回来一定比例。
银行出现问题的时候,50万元以下存款是有绝对保障的,但理财产品不属于存款,不在存款保险保护范围,所以以后理财产品还是要慎重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都比较低,如果再不受保护,那还真不如网贷平台来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