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位给点关于金融危机的词汇,有汉语意思的
关于金融危机的词汇: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减少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发生 to rece foreclosures
《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the 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TARP)
新奇的金融工具 exotic financial instruments
监管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regulation cannot solve everything
房贷支持衍生产品 mortgage-backed derivatives
银行同业流动性 interbank liquidity
防止金融传染 to prevent financial contagion
平行信贷危机 to quell the credit crisis
全面担保所有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a blanket guarantee on all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风险加权资产 risk-weighted assets
通过贴现窗口向美联储借钱 to borrow from the Fed’s discount window
定期证券接待工具 Term Security Lending Facility (TSLF)
全面信贷危机 a full-blown credit crisis
国际掉期与衍生产权协会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ISDA)
近乎一文不值 almost worthless
困境中的金融机构 struggl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富国银行 Well Fargo
同意接受股票作为借贷抵押品 to agree to accept equities as collateral against lending at its discount window
筹集新股本 to raise new equity
隔夜借款的成本 the cost of borrowing money overnight
商业银行业务 commercial banking
汽车消费贷款 auto loans
资本比率 capital ratios
交易伙伴 trading partners
处置资产 to dispose of assets
接管不良资产 to take over troubled assets
做空者 short-sellers
独立投行的模式 the model of independent banks/the independent model
公布做空头寸 to disclose their short positions
降低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 to cut the benchmark lending rate by 27 basis points
劳埃德银行 Lloyds TSB
哈利法克斯银行 HBOS
扭曲冒险行为 to distort risk taking
扭曲信贷分配 to distort credit allocation
禁止对金融公司股票的卖空行为 to ban the short-selling of the stocks of financial firms
普通和优先股股东 common and preferred shareholders
华尔街五大投行 Wall Street’s “Big Five”
引发道德风险 to create moral hazard
侵蚀其资本金 to erode their capital bases
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 Primary Dealers Credit Facility (PDCF)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同业拆借利率 the interbank lending rate
美国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convulsions in the U.S. financial markets
有序的出售资产 an orderly sale of assets
雷曼被迫清算 Lehman is forced into liquidation
美联银行 Wachovia
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 to conct the necessary e diligence
对雷曼的风险敞口 exposure to Lehman
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BoA)
申请破产保护 to file for bankruptcy protection
储贷银行 savings-and-loan bank
注入流动性 to pump in liquidity
信用违约掉期 credit default swaps (CDS)
华盛顿互惠银行 Washington Mutual
调低雷曼的信用等级 to downgrade Lehman’s credit rating
核心资本 core capital
附属资本 supplementary capital
倒闭机构的债权人 creditors of failed institutions
风险调整后的回报 risk-adjusted return
《银行控股公司法案》 the Bank Holding Company Act
信贷风险重新定价 a repricing of credit risk
贷款风险分类 loan risk classification
风险定价 risk pricing
核销不良贷款 to write off non-performing loans
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意愿 investors’ risk appetite
价值缩水 to fall in value
资本监管 capital regulation
引发系统性危机 to precipitate a systematic crisis
资产负债管理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金融业监管 financial-instry regulation
信贷资产证券化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assets
并表监管 consolidated supervision
全资子公司 wholly owned subsidiaries
触发大规模的存款挤提 to prompt a massive run on deposits
存款挤提 a run on deposits
银行经营失败 bank failures
银行救助 bank lout
银行业格局 the banking landscape
非银行金融产品 non-bank financial procts
银行业金融机构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表外融资 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
非息收入 non-interest income
次级房贷的风险敞口 exposure to subprime mortgages
政府注资 government recapitalization
低风险债券 low-risk bonds
金融巨无霸 financial behemoth
大到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
全能银行模式 the universal-banking model
信贷衍生品市场 the credit derivatives market
信用利差收窄 credit spreads narrow
对整体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to pose a threat to overall financial stability
促进金融稳定 to foster financial stability
维持金融稳定 to main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螺旋式下跌 downward spiral
信心在逐渐衰减 confidence is on the wane
美联储议息会议 the Fed’s rate-setting meeting
基础资产 underlying assets
高端金融产品 sophisticated financial procts
带来系统性风险 to pose systematic risks
化解系统性风险 to mitigate systematic risks
交易对手破产 counterparty failure
信用风险 credit risk
市场风险 market risk
操作性风险 operational risk
声誉风险 reputational risk
交易对手风险 counterparty risk
全球资本市场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s
非银行金融机构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欧元区利率 eurozone interest rates
银行授信 bank credit lines
欧元区货币市场 eurozone money markets
资产减记 write-downs
房利美 Fannie Mae
房地美 Freddie Mac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LIBOR
“管道”投资工具 conits
央行贴现窗口 a central bank discount window
风险状况 risk profile
流动性危机 a crisis of liquidity
放松货币政策 a loosening of monetary policy
瑞士信贷 Credit Suisse
市值计价会计方法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伦敦金融城 the City of London
债权抵押证券 CDO
投资者的恐慌 investor panic
信贷紧缩 the credit crunch
无收入证明贷款 no-doc loans
增加违约风险 to raise default risk
希望对您有帮助。
㈡ 急求经济学常用用概念,有合适的追加一百分!
1、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elasticityof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和Q2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
-(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pro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怎样分配?经济增长率应为多少?
18、基数效用(Cardinalutility)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效用之间的差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的)。序数效用与它相反,它只在序数的层面上才有意义。
19、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是指厂商之间为了合谋而签订公开和正式协议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形态。
20、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proctionfunction)
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这样的生产函数Q=AL“IK”2Mi3。式中,Q为产量;L为劳动的数量;K为资本的数量;M为原材料的数量;A,31,12,23均为常数。
21、勾结(Collision)
勾结是指一个厂商和同业内其他的厂商签订有关价格、产量和其他事宜的协议。
22、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
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23、互补品(Complements)
如果X和Y是互补品,X的需求量就与Y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24、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instry)
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具有水平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并不会引起投入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25、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returnsto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就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26、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
27、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market)
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害。
28、契约曲线(Contractcurve)
契约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或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29、角点解(Cornersolution)
角点解是指这样一种情形,预算线在位于坐标轴上的点处达到最高的可获得的无差异曲线。(在生产者理论中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30、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elasticityof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商品Y的价格发生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31、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ofmonopol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为一个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就是无谓损失。
32、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ofmonopson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成一个买方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即为无谓损失。
33、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instry)
成本递减行业是指具有向下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平均成本下降。
34、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returnto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小于该百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减的。
35、需求曲线(Demandcurve)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
36、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Demandcurveofloanablefunds)
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表示可贷资金的需求量与利率二者之间的关系。
37、贴现率(Discountrate)
当利率用于计算投资的净现值时,它被称为贴现率。
38、可分散风险(Diversifiablerisk)
可以通过多样化来避免的风险是可分散风险。
39、主导厂商(Dominantfirm)
在寡头垄断的行业中,主导厂商是一个制定价格的大型厂商,它允许该行业中的小厂商在此价格下销售它们想出售的全部数量的商品。
40、优势策略(Dominantstrategy)
不论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优势策略对一个局中人而言都是最好的策略。
41、双头垄断(Duopoly)
双头垄断是指有两个卖主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古诺模型,以及其他模型中都涉及双头垄断。
42、经济效率(Economicefficiency)
经济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况,所进行的任何改变都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损失而能增加一些人的福利。这样一种状态就是经济的有效率状况(或者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
43、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44、生产的经济区域(Economicregionofproction)
生产的经济区域是指等产量线斜率为负的投入品组合。没有一个厂商会在等产量线斜率为正的点上运行,因为在这种点上总会有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为负。
45、经济资源(Economicresource)
经济资源是指一种稀缺的、要求一个非零价格的资源。
46、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
范围经济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47、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shypothesis)
根据这一假设,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响一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股票的技术分析是无效的。(这个假设有三种形式。)
48、财富状况(Endowmentposition)
财富状况是指消费者每年的收人。
49、恩格尔曲线(Engelcurve)
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是以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
50、均衡(Equilibrium)
均衡是指没有任何变化趋势的状态。例如,均衡价格就是一种能够维持的价格。
51、过剩生产能力(Excesscapacity)
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垄断竞争理论有一个著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在还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52、扩张路径(Expansionpath)
扩张路径是指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
53、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monetaryvale)
为了确定一项投机的期望货币价值,计算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货币收益(或损失)与其出现的概率相乘以后的和。
54、预期利润(Expectedprofit)
预期利润就是长期的平均利润值,也就是用所出现的概率加权以后的各种可能的利润水平之和。
55、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
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是指决策者获得完全信息所导致的预期的货币价值的增加。它是决策者为获得完全的信息而能支付的最大数量。
56、显成本(Explicitcosts)
显成本是指账目上所包括的厂商的正常费用,诸如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支付。
57、外部不经济(Externaldiseconomy)
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58、外部经济(Externaleconomy)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先动优势(First-moveradvantages)
先动优势是由于在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局中人所拥有的优势。
59、固定成本(Fixedcost)
固定成本为每个时期不变投入品的总成本。
60、不变投人品(FIXedinput)
不变投入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如厂房和设备)、在考察的期间
数量不变的资源。
61、自由资源(Freeresource)
自由资源是指特别富裕以致在零价格就可以获得的资源。
62、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反)把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的分析。
63、吉芬反论(Giffen`sparadox)
吉芬反论是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正向关系这样一种状况。当劣质商品价格的替代效应并不足以抵消收人效应时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64、隐成本(Implicitcost)
使用企业所有者拥有的资源(诸如他的时间与资本)的选择成本就是隐成本。
65、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Income-compensateddemandcurve)
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表示,当消费者的收入调整到不论价格如何都可以购买最初的市场篮子,这时在每一种价格下消费者所需求的商品的数量有多少。
66、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curve)
收入一消费曲线是把代表与全部可能的消费者货币收入相应的均衡市场篮子的点连接而成的一条曲线。这种曲线可以用于推导恩格尔曲线。
67、收人效应(Incomeeffect)
收入效应是指,所有价格不变时完全由于消费者满足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改变。
68、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ofdemand)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收入发生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69、成本递增的产业(Increasing-costinstry)
成本递增的行业是指具有向上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投入品价格的上升。
70、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returnsto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大于该百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7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
无差异曲线表示对消费者没有区别的市场篮子的点的轨迹。
72、劣质商品(Inferiorgood)
劣质商品是指其收入效应使得实际收人增加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商品。
73、创新(Innovation)
当一项发明第一次使用时,我们称之为创新。
74、投人品(Input)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资源都是投入品。
75、利率(lnterestrate)
如果他借出1美元一年,一年后借出者收到的贴水为利率。如果利率为r,他一年后将收到(1+r)美元。
76、中间品(Intermediategood)
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
77、内部收益率(Internalrateofreturn)
内部收益率是使一项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的现值等于项目投资支出的利率。
78、投资(Investment)
投资是指创造新资产的过程。
79、投资需求曲线(Investmentdemandcurve)
投资需求曲线表示投资的总数量与额外1美元投资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80、等成本曲线(Isocostcurve)
等成本曲线表示一个固定的总支出所能得到的各种投入品组合。
81、等利润曲线(Isoprofitcurve)
等利润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利润水平的所有投入品组合。
82、等产量曲线(Isoquant)
等产量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产量的所有可能的(有效率的)投入品组合。
83、等收益线(lsorevenueline)
等收益线表示能够产生相同总收益的两种商品产量的全部组合。
84、折弯的需求曲线(Kinkeddemandcurve)
折弯的需求曲线是垄断厂商面对的在现行的价格下有一个折点的需求曲线,需求在价格上升时要比价格下降时更富有弹性。
85、劳动(Labor)
劳动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们的努力、体力和脑力。
86、土地(Land)
土地是指用于生产的、包括矿产和土地在内的自然资源。
87、边际收益递减律()
根据这一法则,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且若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这样所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也就是说,边际产品将会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律()
根据这一法则,当一个人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时(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商品的边际效用最终会趋于下降。
88、勒纳指数(Lernerindex)
勒纳指数度量一个厂商所拥有的垄断势力的大小,它等于(P—MC)/P,此处P是厂商的价格,MC是边际成本。
89、学习曲线(Learningcurve)
学习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平均成本与生产者的累积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90、限制性定价(Limitpricing)
限制性定价是指为了阻止其他厂商进人而采取的一种定价。限制性价格是一种使得进入者失望或阻止它们进入的价格。
91、长期(Longrun)
长期是指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时间期限。在长期中厂商可以全部改变它所使用的资源。
92、边际成本(Marginalcost)
边际成本是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
93、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costpricing)
边际成本定价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规则,厂商或国有企业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94、边际支出曲线(Manginalexpenditurecurve)
边际支出曲线表示厂商增加1单位投人品X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
95、边际产品(Marginalproct)
边际产品是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某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的数量保持不变)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
96、边际产品转换率()
边际产品转换率是指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负数。
97、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
边际替代率是指如果消费者在收到额外一单位商品X之后要保持满足水平不变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
98、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
边际收益是指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
99、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revenueproct)
边际收益产品是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位投入品X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它等于投入X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的边际收益。
100、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
边际效用是指(当所有其他的商品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时)从额外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额外满足(即效用)。
101、市场(Market)
市场是指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
102、市场需求曲线(Marketdemandcurve)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在整个市场中产品的价格和它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103、市场周期(Marketperiod)
市场周期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保持不变的一段时期。
104、市场结构(Marketstructure)
四种一般的市场类型是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一个市场的结构依赖于买者和卖者的数量以及产品差别的大小。
105、市场供给表(Marketsupplyschele)
市场供给表表示在各种价格下一种商品所能够供给的数量。
106、加成定价(Markuppricing)
加成定价是指,为了确定一种产品的价格而把一个百分比(或绝对的)数量加到所估计的产品平均(或边际的)成本上,这就意味着该数量要计入某些无法化归任何具体产品中去的成本,并且旨在维持厂商的某一投资回报率。
107、最大最小策略(Maximinstrategy)
最大最小策略是指局中人使得能够获得的最小收益最大化的策略。
108、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109、工厂的最小有效规模(Minimumefficientsizeofplant)
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工厂规模。
110、模型(Model)
模型是指以对现实进行简化和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理论,根据它可以引申出对现实世界的预测或结论。
111、货币收人(Moneyincome)
货币收入是指用每个时期的实际美元数量度量的消费者的收入。
11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
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该市场中有很多有差别产品的卖者,进入很容易并且厂商之间没有勾结行为。
113、垄断(Monopoly)
垄断是指一种产品只有一个卖者的市场结构。公共事业通常就是这样的情形。
114、买方垄断(Monopsony)
买方垄断是指一种产品只有一个买者的市场结构。雇用一个工业城镇的全部劳动力的厂商就是一个例子。
115、道德风险(Moralhazard)
道德风险是指,在购买了保险之后一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发生变化以致增加了保险公司承担的盗窃、火灾和其他损失发生的概率。
116、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firm)
跨国公司是指在其他国家投资并且在国外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厂商。
117、多厂垄断(Multiplantmonopoly)
多厂垄断是指拥有和经营不止一个工厂并且要决定每个工厂产量的一个厂商。
118、多产品厂商(Multiproctfirm)
多产品厂商是指生产不止一种产品的厂商。例如,杜邦公司生产化工、石油等方面的种类繁多的产品。
119、共同基金(Mutualfund)
共同基金是把大量投资者和雇员的钱集中在一起,从而购买各个厂商的股票。
120、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
纳什均衡是指博弈论中的一种均衡,如果给出每个其他局中人的策略,在此均衡下,所有局中人都没有理由改变他自己的策略。
121、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y)
自然垄断是指这样一种行业,在此行业中,在产量大到足以满足全部市场的情况下商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因此不可能存在竞争,仅有的一个厂商就成为垄断者。
122、净现值规则(Net-Present-ValueRule)
净现值规则要求厂商应该从事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投资的净现值是投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减去投资的成本。
123、不可分散的风险(Nondiversifiablerisk)
不可分散的风险是指不能通过多样化来减小的风险。
124、非价格竞争(Nonpricecompetition)
由研究开发和风格的变化使商品特征的各种改变,以及厂商间的广告与其他营销手段来进行的竞争,都是非价格竞争。
125、正常商品(Normalgoods)
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126、寡头垄断(Oligopoly)
寡头垄断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形态,在其中只有少数卖者,商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例如,计算机和石油市场就是这样的。
127、买方寡头垄断(Oligopsony)
买方寡头垄断是指只有少数买者的市场形态。
128、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利用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价值为机会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
129、最优投人品组合(Optimalinputcombination)
如果投入品组合是经济上有效率的或者使得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从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角度出发是最优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一组合就是最优投入品组合。
130、序数效用(Ordinalutility)
在序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是序数效用,这表明一个消费者只能根据各种市场篮子给他带来的满足来给这些市场篮子排序。
131、帕累托标准(Paretocriterion)
帕累托标准是确定一种改变是否是一种改进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不损害任何人而能使大多数人(在他们看来)变得更好的改变才是一种改进。
㈢ 什么是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一词是源于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更大风险的情形称为道德风险。
理论上讲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它一般存在于下列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 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显而易见,这个定义包括许多不同的外部因素,可能导致不存在均衡状态的结果,或者,均衡状态即使存在,也是没有效率的(Y科托威茨Y.kotouitz)。如果从委托——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出发,“道德风险(MoralHazard)是指契约的甲方(通常是代理人)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采取契约的乙方(通常是委托人)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从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或(代理人)获利的可能性”。
㈣ 经济学中所说的的 Moral hazard 和 Morale hazard 有何区别
区别如下:道德危险因素(MoralHazard)。指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出于谋取保险金赔款或给付的不良企图,故意制造危险事故,以至形成保险标的受损结果,或在保险标的受损时不采取减轻损失的有效措施,故意扩大保险标的的受损程度。如纵火焚烧房屋、凿沉船只、毁损车辆、受益人为谋取保险金蓄意谋害被保险人。心理危险因素(MoraleHazard)。是指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大意,以至增加危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和损失的严重性。凡是被保险人因有保险而怠于保护被保险财产的事实,均可纳入心理危险这一概念中。
㈤ 如何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毕业论文
本文试图计理论体系面,首先明确真实计信息与真实计信息内涵,研究基于我实际情计信息失真主观与客观原,并提根治问题措施
、计信息真实性与计信息失真
计信息失真,既重实践性问题(计信息失真已经给民经济健康运行带系列严重负面影响),非重要计理论问题(计界应理论计信息真实性)研究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明白真实计信息连计信息真实性本质特点都知道,仅仅凭自主观认识些实际现象理解探讨解决计信息失真,轻率负责任
计信息真实性与计规则及其制定权合约安排密切联系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contractual ar-rangement of rights of determining accounting rules)指关于计规则由谁制定,由谁监督其执行制度安排欧、美些发达家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式般:政府享般通用计规则制定权(right of determininggeneralaccounting rules),企业经营者享剩余计规则制定权(rightofdeterminingresia依 accountingrules),由独立、客观、公计专家(即注册计师或特许计师)监督企业经营者般通用计规则遵循剩余计规则制定权适行使(谢德仁,依99漆)
计师西蒙(Simon)依99漆提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思想,更关键区别指导计信息产程程序理性(proceral rationality)结理性(rationality of outcome proct)重要理念,判断计信息真实性提供源于计理论体系自身标准所谓程序理性指行适考虑结,该行程序理性,,行程序理性取决于产程所谓结理性指既定条件限制所规定范围内,行适合于达既定目标,结理性
,根据西蒙程序理性观,计强调应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等行程序理性,所,汁信息真实性并体现计信息本身真实,于否依照该公认计规则及其合约制度安排权进行加工处理,,计信息真实性;,计信息非真实性,所谓计信息失真计理论体系给真实性计信息计信息失真定义
企业经营管理角度考虑,真实性计信息指计信息能够真实、客观反映企业各项经营,准确揭示各项经营所包含内容计信息失真指计信息没能够真实反映客观经营,给决策者相关决策带利影响(谭劲松,贰000)黄世忠(依999)给计信息失真所定义直截:计信息失真真实反映虚假经营业务
计实践,计信息失真情况许类别,我失真产式其加归类:(依)失真产程,计事项失真导致失真计处理失真导致失真前者指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计事项本身真实,引起计信息失真,我平所讲假账真算;者指虽计事项真实反映客观经营,由于计处理程错误引起计信息失真,即真账假算,两种情况能同存,即假账假算(贰)失真否由主观所导致,计信息失真意造假意失实意造假指计事利益,事前经周密安排,故意欺诈、舞弊等手段,使计信息歪曲反映经营计事项意失实指计员遵循计规范提供计信息程,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足计系统本身局限性等,造计信息未能实或准确反映经营计事项内容判断计信息失真意造假意失实,其标准应事否故意使信息失真机(三)根据计信息与计处理关系,失真计制度引起失真计操作引起失真前者指由于计制度自身完善、计技术本身局限性等引起计信息真实反映客观经营计事项,造计信息失真,计信息失真制度原理论说,部计信息失真通制度变迁改善者指由于计操作错误(能主观意,能客观意)引起计信息歪曲反映计事项情形,其原包括计员素质够高、计处理选用恰、计事项判断欠准确等
二、计信息失真原析
于造计信息失真原,本文重点其文章没涉及面进行探讨,主要经济计制度两角度研究
()企业产权各行主体利益冲突
企业产权政府、债权、所者、经营者其与企业相关体等几主体政府关税收征缴;债权关注其债权否能按收本金利息;所者关自投入资产能否保值增值;经营者关业绩增加否能给自带额外经济收益;证券市场投资者关股票价值公司业绩由于具同行目标经济特征,存着同利益驱,避免现利益冲突
经营者位与其利益主体相比其独特处,即经营者直接管理企业,企业经营运作负直接责任,着独厚信息优势,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经营者提供信息披露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本点信息量,即信息披露量满足其本身利益化要求许信息社利益化角度考虑应该披露,经理阶层自利益发,选择少量披露甚至披露,损害社利益同,由于信息称所引起经营者偷懒机带道德风险(moralhazard)问题,即经营者机操纵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导致计信息失真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称
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极重要两机制制度经济认,产权结构影响组织体行,即同产权结构导致同体做同行产权安排规定与相互交往必须遵守与物关行规范,违背种行规范必须付代价产权组织具体表现制度,制度框架通影响体获报酬及其违规应付代价具体影响体行
目前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称情况比较严重许企业与经营者劳合同采用完全合同形式签订,合同谈判完,经营者业绩与报酬事前性规定种合同弊端于能及按照经营者所作贡献经营者进行等激励ar经营者企业做贡献,却没相应报,理平衡加物质满足体实施违规行机另面,由于企业经营管理变素,企业内外部各项制度够健全,企业缺乏严格、科监督、约束机制,所者让渡给经营者权力,并且让渡权力能效实施监督,绝权力导致绝腐败,经营者拥权力,监督敢监督经营者实施违规行风险,违反制度所处于受惩罚导致损失,造假者处,造假者反吃亏,形鼓励经营者违规行
(三)企业存委托——中国关系
我企业存委托——中国关系所者经营者间关系,由于二者存信息称,其利益目标相同,经营者能制造虚假财务信息,欺骗所者,获自身利益
种委托——中国关系四更低层委托——中国关系:股东与董事间委托——中国关系;董事与经营者间委托——中国关系;企业内部经营者与计部门间委托——中国关系;计机构内部计主管与计员间委托——中国关系由于委托、中国双各自利益同,导致双目标同,中国能完全按委托意图进行企业行,利益冲突造计信息失真直接机;双信息称,使中国机进行些危害委托利益增加自利益行,计信息失真提供能性
(四)计准则、财务通则等内容存缺陷
计准则应远适用性,能经进行修订,计准则定义应力求准确,计准则内容规定应力求操作性强且严密,我计准则制定些面差距,计准则重要性原则重要事项规定,没质量面重要性进行说明;应收帐款规定计提坏帐准备,情况应计提坏帐准备,情况直接转销没做说明另外,计处理选择性规定缺陷,计处理选择性总存,同计事项同类型规模企业存着程度同,其揭示要求,其计处理能提唯要求,必须别情
㈥ 金融英语翻译
3.2 SMEs的财政费用
The文学(即, Stiglitz和Weiss 1981年;
Freedman 2004)建议那信息非对称
generates投保人不可靠所冒风险和有害选择问题,
which使财政机关勉强借到是小或年轻的firm,和没有可靠的
financial纪录。 然而,通过关闭和继续 与财政机关的interaction和关系,
the企业可能提供贷款人以充足的信息
about它的操作、远景和表现。 作为
result, 一个好和长的记录通过连续 与机关的interaction也许保证机关
about公司的还本付息容量和, conse-
quently,使容易对企业获得财政
support. diamond (1984年, 1991)建议一财政
institution在监视私有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借户的information
获取一家借用的公司的
credit纪录和监视它的管理行为,
the机关能从信息学会到
anticipate公司的未来行动和决定是否
to切除借贷,扩大贷款,或者适应
loan契约
㈦ 股利政策与股权激励一样吗
股权激励常被作为对管理层及核心员工激励的一种方式。它的实质无非就是采用一种更好、更有利于公司治理改进的给公司高管发报酬的方式。近20年来,股权激励得到了广泛推行和迅猛发展,全球500强中已有超过85%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实施了股权激励。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统一了各类股东之间的利益,股权激励计划的陆续推出,则进一步把公司高管和全体股东的利益统一在了一个共同的股票市场价值基础之上。在公司治理层面,股权激励的实施条件如何具备?股权激励的设计因素和流程怎样操作?控制权如何掌握?这些都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在美国高科技行业,如通讯、能源、金融等领域,通过远远高于工资和奖金的股票期权来激励企业高管和核心员工。其中,高管的期权为工资和奖金之和的七倍,核心员工的期权也高达工资和奖金之和的两倍。用一种预期收益来激励企业的关键人员,从而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有效结合在一起。经证明,全球38家最大型企业在采用股票期权的方式,销售、利润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股权激励产生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如:冲击老股东利益,回购比例不好掌控(太小激励力度不大,过大又会触犯法律),业绩标准设置需谨慎(太高难以达到,太低损害股东利益)。股权激励只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方式,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兼并收购更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趋势。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投资者与企业管理经营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将会导致两个典型后果即: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hazard)。信息不对称也是会计造假的诱因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际上同行的做法是诉诸公司治理结构和对管理当局股票期权安排,监督管理经营者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事实证明,股票期权制度是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一项十分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截止到2005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中,大约80%以上的公司已在高层经理中实行了股权激励。在美国,几乎100%的高科技公司、约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实行了这一制度。
但是随着在实践过程中遭遇的挫折,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安然公司,安达信,世通公司,施乐公司,默克公司等,这些世界知名的公司都曾因使用股票期权制度受益菲浅,但是如今却因财务造假有的破产,有的倒闭,有的声名狼藉。股票期权制度遭遇了空前的质疑。2003年下半年,原先曾使用股票期权而走向成功的微软公司和花旗集团先后宣称将放弃股票期权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股票期权制度的作用。
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制企业以公司股权为利益载体,借助于企业的价值追求与企业员工个人利益协调互动的模型,股权激励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加牢固、更加紧密的战略发展关系,它是信息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具体表现。但是,股权激励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方案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不但要兼顾各方的利益,采用灵活有效的手段来避开障碍,清除认识上的误区和规避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而且更要树立依法实施的意识,只有这样,股权激励计划才能真正让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
有人认为,股权激励实际上就是“内部激励、市场埋单”。准确地讲,应该是股东与市场共同为激励股权埋单,同时意味着经营者将市场评价引入到内部激励制度中,从而实现激励的市场化与有效性。当然,实现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前提之一,还包括确定适当的激励对象,从目前已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看,基本上都设立了专门的遴选机构;至于激励股权的分配,有的以高管为主,有的则以中层人员、技术业务骨干等为主,有效激发了被激励者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能力。
激励的市场化,实际上也意味着经营者将一部分经营成本(激励成本)向市场转嫁,再加上股权激励对于企业提升未来盈利能力的作用,市场异常看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亦不足为奇。
㈧ 求金融英语的单词总结
account number 帐目编号
depositor 存户
pay-in slip 存款单
a deposit form 存款单
a banding machine 自动存取机
to deposit 存款
deposit receipt 存款收据
private deposits 私人存款
certificate of deposit 存单
deposit book, passbook 存折
credit card 信用卡
principal 本金
overdraft, overdraw 透支
to counter sign 双签
to endorse 背书
endorser 背书人
to cash 兑现
to honor a cheque 兑付
to dishonor a cheque 拒付
to suspend payment 止付
cheque,check 支票
cheque book 支票本
order cheque 记名支票
bearer cheque 不记名支票
crossed cheque 横线支票
blank cheque 空白支票
rubber cheque 空头支票
cheque stub, counterfoil 票根
cash cheque 现金支票
traveler s cheque 旅行支票
cheque for transfer 转帐支票
outstanding cheque 未付支票
canceled cheque 已付支票
forged cheque 伪支票
Bandar s note 庄票,银票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cash flow 现金流转
glossary 术语表
money order 汇款单,汇票
letter of credit n.[商](银行发行的)信用证
charge for 想...收费
overdraw v.透支
overdraft n.透支, 透支之款项
endorse [In5dC:s] v.在(票据)背面签名, 签注(文件), 认可, 签署
liability n.责任, 义务, 倾向, 债务, [负债], 与assets相对
asset n.[资产], 有用的东西
solvent adj. 有偿付能力的 n.溶媒, 溶剂, 解决方法
securities n.有价证券
time hull insurance 船舶定期保险
marine insurance 海损保险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海洋运输保险
fire insurance 火险
cargo insurance 货物保险
㈨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简介和未来发展前景
一、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加强并改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经营效益实现了逐步提高。但是,商业银行在体制和机制上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改革任务还十分繁重和紧迫。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银行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健全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建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国有商业银行虽为国家所有,但没有明确的所有者主体,也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要求,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道德风险(moralhazard)与“内部人控制”的存在。由于所有者主体的不明确,对经营者形成了多元化的目标,其业绩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均无明确界定。极大增加了商业银行作为契约组织内部的协调交易成本。尽管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产权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仍未能真正形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2. 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能力的下降。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首先,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体现了银行对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由于体制原因,国有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稳定的补充渠道,并被大量不良贷款和无效投资严重侵蚀。2003年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5.11%;11家股份制银行为7.31%。其次,银行盈利能力差。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利润留存,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4大商业银行赢利水平急剧下降,银行风险程度明显增大。目前4大商业银行的人均利润率仅相当于境内外资银行的1/25(田国强,2004)。第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03年6月,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按5级分类已超过两万亿元。
3. 商业银行运作管理效率的低下。首先,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粗放,决策与控制缺乏有效性。由于产权不明与资本“人格化”虚置原因,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中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水平较低。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在具体行使监控职能时,职责不明确,或者“齐抓共管”,或者“互相推诿”,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运作机制与制约机制,金融犯罪与管理渎职行为时有发生。其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中国银行业整体上存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感等较差,缺少团队精神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第三,金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突出问题是业务范围狭窄,盈利空间有限,缺乏产品创新能力。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在现有金融创新能力约束下,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将变得日趋不稳定。
二、加入WTO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挑战
本人认为,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长期制度环境。根据中国在加入WTO时有关承诺,我国目前已正在人民币业务经营地域与客户等7个方面逐步放宽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全面地看,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带来了促进竞争的积极效应,但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产权制度竞争的挑战。就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构成来看,占国内银行业70~80%市场份额的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新兴商业银行尽管是股份制形式,但其大股东仍然多数与国有成分有关。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产权模式,决定了它经营目标的两重性,既要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同时又必须承担一定的政策性业务,不可能完全按照经济理性来运作,从而制约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而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绝大多数都是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股权具有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这种产权模式决定了其经营目标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产权制度竞争上面临着不利格局。
2. 银行业务上的冲击。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管理经验与金融创新等方面处于明显优势,必将逐渐使国内商业银行某些业务受到强烈冲击。(1)储蓄存款出现转移。过去我国法规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吸收存款的规模和范围。加入WTO后,中、外资银行争夺储蓄的竞争加剧,居民部分储蓄出现向外资银行的转移。(2)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发展,因此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大量增加,外资银行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中资银行争夺业务。(3)贷款业务有所流失。外资银行重视以信贷为手段去争夺市场,而优质企业往往也会选择那些服务灵活、效率高的外资银行。(4)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面临激烈竞争。
3. 在客户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往往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证券、保险于一身,与严格分业管理的中资银行相比,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商业银行服务,中资银行在优质客户发展和巩固方面的竞争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银行80%的利润来自20%的优质客户。外资金融机构能够进一步利用其跨国网络优势、创新能力与国内金融机构争夺优质客户群。可能的结果是国内金融机构的一批优质客户出现流失,而有风险、效益不好甚至亏损的客户留在国内金融机构。
4. 优秀金融人才的流失。廉价的人力资源是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一个优势,但同时也是一个致命的劣势。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出于业务经营需要,会普遍采用人才本地化战略,雇佣一批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当地高层管理人员和熟练员工。外资银行具有收入水平高、工作条件好与人才任用机制灵活等优点,会以高薪聘请、委以重用等优厚条件,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挖掘“金融精英”,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人才流失的严峻考验。人才流失对我国金融业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劣化,更严重的是发生客户、业务的转移。
㈩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特点和缺陷
一、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加强并改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经营效益实现了逐步提高。但是,商业银行在体制和机制上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改革任务还十分繁重和紧迫。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银行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健全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建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国有商业银行虽为国家所有,但没有明确的所有者主体,也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要求,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道德风险(moralhazard)与“内部人控制”的存在。由于所有者主体的不明确,对经营者形成了多元化的目标,其业绩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均无明确界定。极大增加了商业银行作为契约组织内部的协调交易成本。尽管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产权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仍未能真正形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2. 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能力的下降。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首先,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体现了银行对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由于体制原因,国有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稳定的补充渠道,并被大量不良贷款和无效投资严重侵蚀。2003年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5.11%;11家股份制银行为7.31%。其次,银行盈利能力差。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利润留存,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4大商业银行赢利水平急剧下降,银行风险程度明显增大。目前4大商业银行的人均利润率仅相当于境内外资银行的1/25(田国强,2004)。第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03年6月,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按5级分类已超过两万亿元。
3. 商业银行运作管理效率的低下。首先,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粗放,决策与控制缺乏有效性。由于产权不明与资本“人格化”虚置原因,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中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水平较低。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在具体行使监控职能时,职责不明确,或者“齐抓共管”,或者“互相推诿”,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运作机制与制约机制,金融犯罪与管理渎职行为时有发生。其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中国银行业整体上存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感等较差,缺少团队精神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第三,金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突出问题是业务范围狭窄,盈利空间有限,缺乏产品创新能力。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在现有金融创新能力约束下,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将变得日趋不稳定。
二、加入WTO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挑战
本人认为,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长期制度环境。根据中国在加入WTO时有关承诺,我国目前已正在人民币业务经营地域与客户等7个方面逐步放宽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全面地看,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带来了促进竞争的积极效应,但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产权制度竞争的挑战。就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构成来看,占国内银行业70~80%市场份额的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新兴商业银行尽管是股份制形式,但其大股东仍然多数与国有成分有关。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产权模式,决定了它经营目标的两重性,既要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同时又必须承担一定的政策性业务,不可能完全按照经济理性来运作,从而制约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而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绝大多数都是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股权具有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这种产权模式决定了其经营目标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产权制度竞争上面临着不利格局。
2. 银行业务上的冲击。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管理经验与金融创新等方面处于明显优势,必将逐渐使国内商业银行某些业务受到强烈冲击。(1)储蓄存款出现转移。过去我国法规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吸收存款的规模和范围。加入WTO后,中、外资银行争夺储蓄的竞争加剧,居民部分储蓄出现向外资银行的转移。(2)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发展,因此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大量增加,外资银行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中资银行争夺业务。(3)贷款业务有所流失。外资银行重视以信贷为手段去争夺市场,而优质企业往往也会选择那些服务灵活、效率高的外资银行。(4)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面临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