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发展遇到了哪些阻碍
据报道,近年来,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发展遇阻,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开展业务掣肘较多,持股比例、设立形式、股东资质、业务范围、牌照数量等方面均有限制。
下一步应更多开放外资银行在境内业务的行政许可,减少行政审批,健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加快资本市场开放步伐,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市场融资,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
希望中国可以成为世界向往的发展地!
『贰』 一个在外资银行中国总行工作5年左右的人大概月薪多少(非交易部门)
我在上海 在2家外资银行呆过 如果排除交易部门的话 剩下的少说也能分成
1.前端的市场相关部门比如客户经理这样的岗位
2.后台的营运部门 如果是外资银行的话 多为国际业务方面的操作岗位
总的来说 如果5年的经验全是在银行业的话 前端岗位的工资应该大于等于后台的工资
我是做营运方面的 不太清楚前端的具体数字 不过可以说说后台的月薪 这都是我和同行的朋友相互交流下来的数字
应该说有好有坏吧 低的至少有8K 还算可以的有20K 这都是基本工资 不算奖金和加班费什么的额外收益
至于1楼说的 本硕其实差距不大 我当时在职读出硕士 待遇上也没增加多少 月薪差10K 感觉貌似有点假 可能外资银行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 对于学历没什么兴趣 博士倒不清楚
还有楼上说的 5年经验 本科3万 硕士4万 博士5万 确实是存在的 不过那都是外资银行中比较顶尖的 一般的外资银行 即使是中国地区总部 5年的话 也没有那么多
『叁』 请问上海有哪些外资银行
美国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大华银行、美国运通银行、花旗银行等。
1、新加坡星展银行
星展银行(DBS),原名新加坡发展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Singapore),是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1998年12月收购了香港的广安银行,更名为DBS广安银行。
2、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Citibank,中文名"花旗"源于上海市民对该行的习惯性称呼)是花旗集团旗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
3、美国银行
美国银行(Bank ofAmerica,NYSE:BAC,TYO:8648),以资产计是美国第一大商业银行;2006年,根据《福布斯》2000年排名是世界第三大公司。该行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马萨诸塞州银行,是美国第二个历史最悠久的银行。
4、大华银行
新加坡第二大银行,创办人是砂劳越出生的拿督黄庆昌及六位福建籍的商人,在成立初期主要服务福建社群,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
5、美国运通银行
美国运通银行(AmericanExpress)创建于1850年,是一家多元化的全球旅游、财务及网络服务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旅行管理公司。
『肆』 外资银行发展阻力
截至2003年7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达到184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1家,外资法人机构16家,代表处211家。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79.65亿美元,其中人民币资产总额495.97亿元,外资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 2001年12月11日,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同时,我国政府取消了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对象的限制,允许设在上海、深圳、天津、大连4城市的外资金融机构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由此拉开了中国银行业加入世贸组织的序幕。2002年3月19日,美国花旗银行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内地从事居民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3月27日汇丰银行取得了在京、沪同时全面经营外汇业务的资格,2002年底汇丰银行以8%的比例入股上海银行,成为这家股份制银行的三位“洋股东”之一,此后外资银行加快落户中国的步伐。 1、外资金融机构活跃上海。截至今年7月末,上海市已有的57家营业性外资银行中,获得经营全面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有26家;获得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有34家;外资银行主报告行23家。此外,在上海所设的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已达74家,其中外资银行总代表处4家。上海市营业性外资银行的机构数量已占全国营业性外资银行机构总数的30%,其业务规模分别为:资产总额226.25亿美元,各项贷款余额97.22亿美元,各项存款余额55亿美元,都占全国外资银行业务总量的半数以上。 2、深圳外资银行位居第二。深圳是中国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贷款总额居全国大中城市的第二位。截至2002年6月30日,深圳市外资银行从业人员735人,总资产56亿美元,人民币贷款余额87.84亿元,外币贷款余额22.97亿美元;人民币存款余额20.74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2.97亿美元,实现利润2100万美元。在全国20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中,深圳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占20%。 3、外资银行青睐北京。汇丰银行北京分行于2002年3月28日获准在北京为内地居民和企业提供外币银行服务,并成为第一家获准在北京向内地居民和企业提供此项服务的外资银行。到2002年11月15日,包括大华银行和台湾合作金库银行在内,北京市已有19家外资银行分行,而另外98家代表处中已有数家正在申请或筹备开业。2003年2月28日,东亚银行北京分行正式对外营业,将北京代表处升格为北京分行。东亚银行北京分行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第一家获准在京设立分行的外资银行。 4、外资银行广州提速。中国加入WTO一年半后,外资银行在广州的业务也开始提速。继2003年5月底东亚银行和汇丰银行获准在广州经营个人购汇业务后,日前恒生银行、三井住友银行成为首批获准在广州地区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恒生银行广州分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主要是针对外籍人士与港、澳、台地区人士,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 5、其他城市。截至2002年7月,天津14家外资银行分行中已有4家经批准可以开办人民币业务,即日本日联银行?原东海银行?、韩国外换银行、韩国朝兴银行和韩国企业银行。 大连市聚集的主要是日资银行和韩资银行,即日穗银行?原日本兴业银行、富士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合并?、东京三菱银行、东亚银行和韩国外换银行已经获准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另外,东亚银行、汇丰银行和南洋商业银行已获准经营全面外汇业务。 在厦门,东亚银行等三家外资银行已经获准经营全面外汇业务,可以向国内居民和内资企业办理外汇业务。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厦门市外?合?资银行近5年来外汇存款平均年增长35%。到2001年底达到3.14亿美元,国际结算量年均增长15%,到2001年底国际结算业务量达38亿美元,已经超过中资银行,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二、外资银行进入方式 目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主要通过5种形式: 一是在中国开办银行分支机构。开设分支机构是国际大型银行的典型做法,因为这比较适用于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每年都有一些外国银行申请并获准在中国开设分行,表明这至少是相对于开办独资或合资银行较流行的做法。目前在中国大陆境内开设分行数目最多的两家外资银行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它们分别有9个和7个分行。其次是以香港为基地的两家银行,东亚银行和南洋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在分支机构数目上的领先地位,反映了它们对中国银行业国内市场介入程度以及开拓中国国内市场的战略决策。在今后若干年中,可以预计还将有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外国银行将在中国开设更多的银行分支机构,形成自己的服务网络系统。 二是与中国国内银行机构合资建立新银行,即建立合资银行。这类银行机构是现在被称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机构。这些银行不能说都已完成股份化进程,有的正在进行中,有的则在加速进行中,还有的在进行股份重组。个别股份制银行已经吸引了外资机构股,尽管还很少有直接来自国外商业银行机构的股份?已经参股于若干中国银行机构的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不能视为商业性银行机构或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参股这类银行机构,在资金上所需要的规模相对前一类银行机构较小,而且也可能在经营管理上发挥较大的作用。现在上海银行外资参股比例已达18%。参股将会是今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 三是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权市场正在对外开放进程中,采用这种形式进入的外资银行在今后将显著增加。目前仍为国有独资的四大商业银行正在酝酿产权改造和股权改造,股份化对这些规模巨大的商业银行来说也成了时间早晚的问题,一旦这些银行进行股份化改造,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便有了现实可能性。而且,从理论上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在股份化过程中四大银行之一将采用分解重组的方式。从而其部分机构可能发生与外资银行合资或合股的关系。 四是成立外资独资银行。外资独资银行和合资银行迄今为止在中国并不是流行的形式,其中可能既有在这方面进入门槛条件较高的原因,也有国际大型银行并不十分看好这两种形式的原因。 五是与中国银行机构开展业务合作。 三、外资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 1、外汇业务。目前已有60家外资银行可以不受地域和客户限制办理外汇业务。美国花旗和香港汇丰、渣打及恒生等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外币业务,目标都锁定在高端客户群,并开设各种“理财中心”,起点是50万元港币或5万美元以上储户,有的门槛更高达10万美元,方可享受免费的专家理财服务。 2、人民币业务。已有53家外资银行获准在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经营人民币业务。 3、银行卡业务。据悉《银行卡管理条例》即将颁布实施,外资银行正式进入中国信用卡市场的重要时刻也随之到来。外资银行看中了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无限商机,据了解,目前几乎所有外资银行都已递交了开办国际卡业务的申请,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花旗银行。今年年初,花旗集团购入上海浦发银行5%的股份,同时双方宣称将共同致力发展信用卡市场。首先,双方将会设立一个信用卡中心,先由浦发银行发行花旗和浦发的联名人民币卡,然后再发行国际卡。在政策允许后,双方将会组建合资的信用卡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花旗银行将融合上海浦发银行的本土优势,向其提供包括风险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和技术等在内的多项业务支持。已进入中国市场的汇丰银行也在积极准备发行信用卡,同时还会在北京增设1—3台ATM和POS机。等到《银行卡管理条例》正式出台后,外资银行将可以向央行申请向境内公民发行外汇贷记卡和借记卡;至于人民币卡,还要等到加入世贸5年保护期结束时才能发行。 4、网上银行业务。目前外资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业务包括:电话银行服务、企业网上银行、网上个人银行服务等。今年初汇丰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首推针对中国内地客户的“网上银行”。7月22日花旗银行也宣布,推出新版花旗银行个人银行中国网站及全新的个人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新版的花旗银行个人银行中国网站新添了“网上银行”、“网上理财工具”、“网上预约银行服务”功能及全球财经信息和专家评论。同时推出的“花旗人生理财规划”包含安家置业、子女教育和未来退休三大板块。 5、QFII托管业务。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加快涉足我国金融市场的步伐。现已有花旗、汇丰、渣打、德意志银行上海分行和新加坡发展银行5家外资银行获得QFII资产托管业务。 四、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趋势 专家分析,外资银行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天然联系是割不断的,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便是跟踪自己原有客户发展市场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银行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有的外币业务客户群中跨国公司占了绝大多数,目前,该行正在等待着获得人民币业务的经营权,而那些跨国公司、高端客户正是他们首先发展的目标。 根据WTO协议,中国将在加入WTO一年后,在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五大城市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人民币业务。业内人士分析,接下来几个月,其他四个城市也将陆续向外资开放。随着外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人民币业务将成为外资银行重点拓展的领域。 有专家预见,今后若干年中,一方面会有新来的外国银行在华开设分行,另一方面已在华的外国银行会进一步增加在华分行数目。就发展新兴业务或专业性较强的业务来说,设立独资银行或合资银行仍将会成为外国银行以及一定程度上中国国内银行可以考虑选择的形式。中国国内银行机构也对与外资银行建立合资伙伴关系有兴趣。 对未来更长的时间,即全面开放人民币国内市场后,中国银行机构将继续保持在国内银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外资银行机构则可能稳步提高它们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机构要显著地提高它们在中国国内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将其地位提升到与现有的若干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类似的水平,它们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开发工作。 这包括,在更多的中国城市开设分行,在已经开设分行的城市中开设更多的经营网点,在推销成熟的银行服务产品的同时针对中国客户需求特点进行调整和创新,实行融合中外文化因素的经营和管理策略,推行人力资源上的本土化战略,与国内银行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多样化的密切合作。也就是说,外资银行需要成为被中国国内客户广泛认可的经营机构,为中国国内企业带来并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帮助中国经济改善资源配置,促进资金合理流动,降低金融风险,使外资银行真正成为中国经济体系和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作为外资银行的金融业务,以及日常业务的运行,同样要受到中国银监会的监管。
『伍』 外资银行为何纷纷落户上海
最近,上海扩大金融业开放,外资银行为何纷纷落户上海。
由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法国安盛集团参股设立的保险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公司,新近发起筹建资产管理公司。让他们欣喜的是,这一申请获得了批准。这是我国近期提出扩大金融业开放以来获批的首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
英国韦莱保险经纪公司、怡和保险经纪公司获批扩大经营范围,是全国首先获准扩展经营范围的外资保险经纪机构。过去,他们只能为年收入1.5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客户服务;扩展经营范围后,它们可以服务大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完全实现了国民待遇。
摩洛哥外贸银行上海分行获批筹建,是申请在华开展业务的第一家摩洛哥银行和第二家非洲银行;约旦阿拉伯银行上海分行获批筹建;瑞士联合私人银行和德国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获准参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是上海QDLP试点外汇额度拓展以后第一批获准试点机构。
同时,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渣打银行和星展银行获准承销上海地方政府债券,是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有关事项的通知》后,首批承销政府债券业务的外资银行。
『陆』 在北京设立中国总部的5家外资银行
应该是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韩亚银行和新韩银行在北京设立法人银行。
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花旗银行、荷兰银行这9家银行则选择上海为法人银行注册地。
『柒』 现在上海有哪些外资法人银行啊,具体名单啊好像是20多家啊
渣打银行
东亚银行
汇丰银行
恒生银行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
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
新加坡星展银行
花旗银行
荷兰银行
新加坡华侨银行
南洋商业银行
中信嘉华银行
新加坡大华银行
德意志
韩亚
友利
法国巴黎银行
永亨
摩根大通
来源 银监会网站新闻及其他新闻
『捌』 外资银行纷纷入沪有何特点
一大批外资银行纷纷落户上海。
同时,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渣打银行和星展银行获准承销上海地方政府债券,是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相关事项的通知》后,首批承销政府债券业务的外资银行。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