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绩效考核的标准分几级
绩效考评标准是考评者通过测量或通过与被考评者约定所得到的衡量各项考评指标得分的基准。依据组织的战略,就可制订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标准,标准尽管可有多项,每一项也有很明细的要求,
但衡量绩效的总的原则只有两条:是否使工作成果最大化;是否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
(1)金融机构年度考核等级扩展阅读:
绩效考核的作用:
达成目标
绩效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它是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不断督促员工实现、完成的过程,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帮助企业达成目标。
挖掘问题
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制订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过程,体现在整个绩效管理环节,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要求达成、绩效实施修正、绩效面谈、绩效改进、再制定目标的循环,这也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
分配利益
与利益不挂钩的考核是没有意义的,员工的工资一般都会为两个部分: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分配与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息息相关,所以一说起考核,员工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绩效工资的发放。
促进成长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绩效考核的应用重点在薪酬和绩效的结合上。薪酬与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在设定薪酬时,一般已将薪酬分解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正是通过绩效予以体现,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也必须要表现在薪酬上,否则绩效和薪酬都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人员激励
通过绩效考核,把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培训发展、劳动薪酬相结合,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得到充分运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员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断自我激励的心理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绩效考核
⑵ 金融机构反洗钱部门发现洗钱风险情况 应采取什么措施
应进一步核查客户的身份信息、交易背景,确认是否有洗钱嫌疑,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哪几个档次
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
考核标准应当以岗位职责及年度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突出行业、单位、岗位的特点,具体标准由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举办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事业单位应全面准确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侧重考核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表现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履行环保职责和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情况。担任党内职务的,还应注重考核履行党建责任情况。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批准在两类岗位上任职的,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聘用合同规定的两类岗位职责任务。
(3)金融机构年度考核等级扩展阅读:
在考核程序上,首先是明确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任务分工,并落实好回避制度。其次是通过制定考核方案、召开会议听取意见、公布考核方案、年度总结或述职、填写考核登记表、写出考核评语、提出档次建议、公示考核结果、集体研究确定、本人签名确认、考核结果存入档案等步骤,严密组织实施,确保考核结果公开公平公正。
在考核方法上,要求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特点,灵活运用个人总结、绩效分析、部门内部评议、民主测评、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
⑷ 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核的合规指标包括哪些指标
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指标包括五大类:
合规经营类指标、()、经营效益类指标、发展转型类指标、社会责任类指标。
管理类指标
⑸ 金融机构确定风险评级不得少于几级
金融机构确定风险评级为五级.最低风险是一级.较低风险是二级.中等风险是三级.较高风险是四级.最高风险是五级.银行存款50万之内是没有风险的.
⑹ 事业单位每年都有个年终考核 个人有哪些等级
考核等级界定及评定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⑺ 绩效考核五个等级是什么
绩效考核五个等级:
1、绩效考核分数大于等于90分为“优秀”
2、低于90分达到80分为“良好”
3、低于80分达到70分为“合格”
4、低于70分达到60分为“待改进”
5、低于60分为“不合格”
(7)金融机构年度考核等级扩展阅读:
绩效等级划分:
划分绩效考核等级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根据分数直接确定等级,这是很多企业开始尝试绩效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方式。比如,规定“绩效考核分数大于等于90分为‘优秀’,低于90分达到80分为‘良好’,低于80分达到70分为‘合格’,低于70分达到60分为‘待改进’,低于60分为‘不合格’”。
这种划分方式对绩效考核的要求较高,只有大家都公平、公正、严格地对待绩效考核工作,评价标准合理、有效,绩效考核分数分值分布基本合理,才能将绩效考核区分等级,否则很难区分绩效考核等级,往往大家都是“优秀”,最终使得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2)采用强制排序法,就是将一定范围内的员工根据绩效考核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根据比例强制划分为各个等级。强制排序法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否则会带来严重的不公平。
尤其是对“待改进”和“不合格”等级做强制规定比例,会对绩效考核的实施带来严重影响,这需要部门负责人具备比较强的执行力。在实际应用中,强制排序的思想可以在绩效考核等级划分过程中灵活应用,例如:
某房屋建设工程企业对各部门绩效考核结果的制度安排是:“公司对各部门、各分公司及各项目部的季度绩效考核结果实行强制排序:
将绩效考核结果从高到底排序,排在前20%者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前20~40%者绩效考核结果为‘良好’,考核分数达到60分低于70分者为‘基本合格’,考核分数小于60分者为绩效考核‘不合格’,其他为‘合格’。”
(3)综合法,就是综合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一方面通过分数范围对考核等级作出强制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强制排序来确定各等级人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