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微企业的现状分析,提出新疆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新疆加大改善小微企业投资环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疆;小微企业;融资;解决途径 小微企业地位重要,在新疆地位尤其重要,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问题更有其特殊意义。目前,新疆小微企业占到全疆企业总数的99.8%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0%,纳税占35.9%,就业比重达73.2%。但是,新疆许多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贷款难、利润薄,专项扶持资金范围较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刻不容缓。 1 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截至2012年年底,新疆中小微企业63907个,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9.6%。其中:民营企业60176个,占总数的94.2%。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170.07万人,占全区企业从业人员的72.3%。在营业收入中,中小微企业为9239.69亿元,占全区企业的63.9%。在资产总额中,中小微企业为14041.33亿元,占全区企业的63.5%。中小微企业创造的增加值2306亿元,占全区GDP的31.3%。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70%左右。在工业技术与创新中,自治区90%以上的专利授予中小企业,其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区的76.5%。 2012年年末,自治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数比列为3.2:15.7:81.1。从业人数的比例为:40.8:34.0:25.2。主要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中小微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单位的60.9%,主要在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和批零业,共计吸纳从业人员116.30万人,占中小微的68.4%。二是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的中小微企业44387个,营业收入5333.56亿元,分别占全部中小微企业的69.5%、 57.7%。其中,贸易业企业25836家,占中小微企业的40.4%,占第三产业的58.2%。三是传统行业的企业数居多。批发和零售业占38.7%,其次为制造业占17.0%。四是超六成企业集中在乌市、巴州、阿克苏和昌吉州四个地区。五是外资企业比例低。 2 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 与发达省区相比,新疆小微企业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管理弱,且以劳动密集型和服务业、涉农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型企业少。新疆小微企业需要后发赶超,离不开有力的融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很多方面的难题。 2.1 已出台的部分政策较难落实 大部分民特企业目前达不到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的条件,发放的高于或低于基准利率的民特企业贷款均无法享受2.88%的国家贴息政策。此外,按照政策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备案登记和1万元贴息创业贷款扶持,但在实际上民生类科技项目政策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2.2 融资成本较高 当前,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往往超过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以上,有些超过1倍以上。担保费率一般为贷款利率的一半左右,同时,办理抵押登记、评估、公证等产生的各种费用,使小微企业总体融资成本较高。 2.3 贷款抵押标的过于单一 目前,由于抵押标的物主要是房地产,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尤其是商贸企业,因其固定资产较其他行业少,厂房无产权,难以符合金融机构的抵押条件而无法获得贷款。 2.4 民营担保机构风险大 由于受所有制的限制,民营担保机构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 3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措施 新疆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只占全部贷款的13.6%,与全国平均占比21%还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新疆银行业的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3.1必须在理念和认识上有所更新、有所突破 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风险、成本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不比大企业金融业务低。各行要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入手,不断总结经验,挖掘潜力,尽快建立起鼓励员工愿做、敢做、会做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机制和环境。同时,要根据各自的优势,瞄准适合自己的商圈、园区、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力度培育各自的优质小微企业客户群,在长期合作中建立平等、互信、互利的伙伴关系,从而创造并实现新的价值。 3.2 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政策要求 一是继续强化“六项机制”建设和严格遵循“四单原则”。二是按照“两个不低于”的要求编制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三是要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原则,将本行有关优质资源集中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四是借鉴并推广现有经验,拓展担保方式,主动加强与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五是拓宽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主动为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融资、结算、理财、咨询以及帮助发行小企业集合债等为一体的套餐式金融服务。 3.3 突破性的改革自治区可以积极争取国家允许新疆率先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
B. 为什么写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自身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及对策
目前,国际上中小企业的运作方式已从过去主要追求产量增长的生产型,演变为讲求产品量本利综合评价并以关注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基本特征的财务导向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因素变得空前复杂。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在其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得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其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危及生存。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以强化财务管理为标志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融资困难
目前中小企业伴随经济发展步伐,成长迅速,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是: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很多金融机构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以及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使得银行对其贷款不够热心。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应急能力较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投资能力较弱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常常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想尽快收回投资,缺乏投资意识,即使有也很难对其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本身所需资金短缺,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融资的成本高,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中小企业拥有者小富即安的处世心态,往往不注重投资,特别是战略性的长期投资;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局限,对行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和总体走向不了解,对投资计划缺乏科学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分析,投资方向把握不准,导致投资失误,或好高骛远地打着多元化经营的旗号,盲目投资,以至于陷入破产的边缘。
财务管理不科学
由于中小企业受规模人员素质的限制,在资金管理和控制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对现金管理不严,很多中小企业现金预留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不能参加生产周转,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内部控制薄弱,领导权力不受约束,财务控制不力,基础管理薄弱,成本分析粗劣等。存货控制薄弱,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缺乏严格的赊销政策和强有力的催收措施,造成资金回收困难,造成资金呆滞甚至资产流失严重。
管理者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
中小企业中相当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其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有些企业管理者尽管在开始把企业带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同步提高。由于企业管理者受自身学识的限制,其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差或缺乏专业性,管理思想相对落后,未能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严重的甚至导致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存在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了解甚少,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财务机构,或一些单位虽有财务机构,但岗位职责不分,忽视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会计人员素质低、能力差。由于中小企业性质的特殊性,企业为了减少用人,财务人员多数是业主的家属、亲戚,仅能单纯完成记账、报账任务,无法实现内部牵制,更谈不上财务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