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

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

发布时间:2021-08-04 23:35:11

A. 请问央行再贴现率是什么意思和其作用

楼上的好像没回答实质问题啊

先说“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对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以票据为抵押,向持有人提供贷款的一种方式。

那么“再贴现”就是:当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取得贷款,这种贴现称为再贴现。

中央银行根据一定的比率从现款中扣取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这一比率即为“再贴现率”。

央行可通过调低再贴现率,刺激商业银行通过贴现向央行借入资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反之,就可以减少市场的货币流通量。

“再贴现”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B. 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如何调节货币供给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大规模的变动货币供给可以根据变量的规模来决定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数量。如果央行想增加货币供给就买进债劵,减少货币供给就卖出债劵。央行可以连续的、灵活的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债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再贴现率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如果商行不向央行借款,贴现率政策无法执行。

C. 请问什么叫做央行的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率能否通俗举例说明~

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再贴现率亦称“重贴现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用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合格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特别形式,也是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以间接控制为主的国家,中央银行是通过控制再贴现率来控制再贴现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当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或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时,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加重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迫使其紧缩信贷,从而抑制物价上升。




(3)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扩展阅读:


再贴现政策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1、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

2、能产生告示效果,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


3、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当然,再贴现政策效果能否很好地发挥,还要看货币市场的弹性。一般说来,有些国家商业银行主要靠中央银行融通资金,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的弹性较大,效果也就较大,相反有些国家商业银行靠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数量较小,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弹性较小,效果也就较小。

尽管如此,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仍有较广泛的影响。



D.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

应该错在第一句话

再贴现政策和提高贴现率的关系 提高再贴现率不是目的 而是方法

应该是提高贴现率,减少了再贴现,最终是导致了基础货币减少。进而是资金供应趋紧。。。。。

还是请楼主好好斟酌了,呵呵

E. 请问为什么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可以提高市场利率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票据卖给中央银行以取得资金融通的手段,央行再贴现率的高低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货币政策手段。

央行提高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再贴现取得的资金融通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调高市场利率,保证同样的经营利润,另一方面,可贷资金的减少,即资金供应的减少,资金使用的价格上升。

(5)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扩展阅读:

市场利率对债券价格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利率提高,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有上涨趋势。而利率的走势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经济周期。从经济周期看,经济开始衰退后,产品滞销,利润减少,投资减少,流通货币量增加,从而导致利率下跌。当经济衰退达到经济危机时,大量企业倒闭,市场萧条,资金宽余,利率跌至最低点。

经济到最低谷后会缓慢复苏,此时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市场投资有利可图,利率缓缓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投资大大增加,货币成为稀缺要素,利率上涨至最高点。

最新宏观经济形势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信贷松紧状况是影响民间融资活跃度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今年宏观形势下滑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使得金融机构资金相对充裕,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相对降低,必然对民间借贷渠道的资金需求有所减弱。

数据显示,10天期平均利率为21.73%,1月期为17.07%,3月期为19.08%,6个月的利率为16.45%,1年期的利率为16.81%,而一年以上的综合利率为24.36%,相比此前发布的民间金融街数据,小额贷款市场平均利率的一年期和三月期的利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GDP的增长率。根据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统计,1981年至2000年,GDP增长率与利率呈强正相关关系。1987年以前,中国GDP增长率与利率基本没有关联。但1988年以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GDP增长率与利率之间的关联度和相互作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变化方向逐渐趋于一致。

物价水平。物价水平反映实体经济的价格,利率反映资金的价格。如果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降幅较大,表明需求严重不足,这种状况对国民经济投资形成了较强的约束,利率将呈现下降趋势;但如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幅度较大,说明消费需求启动,对其他价格指数的下滑会形成一定的抑制,利率将呈现上涨趋势。

F. 关于央行调整再贴现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用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合格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特别形式,也是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以间接控制为主的国家,中央银行是通过控制再贴现率来控制再贴现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

当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或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时,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加重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迫使其紧缩信贷,从而抑制物价上升。

(6)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扩展阅读

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央行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借以收缩信用及货币量;央行也可以提高再贴现率,引起市场利率的上升,利率上升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投资的边际效益,从而贷款需求降低。

在规定再贴现申请方面,当经济过热时收缩票据和申请机构范围。当经济处于膨胀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收缩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稳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

G. 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货币供应量将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根据经济周刊理论,如果

B,货币供应量会减少,但是实际上这一货币政策作用不好,调控经济是不是首选的方法,央行主要是通过3种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给: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是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到央行抵押贷款的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供给成本。提高贴现率时,自然贷款量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第二个问题,应该是复苏阶段,满足复苏阶段的一半特征。

H.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还是减少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和利息率提高。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用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合格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特别形式,也是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以间接控制为主的国家,中央银行是通过控制再贴现率来控制再贴现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当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或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时,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加重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迫使其紧缩信贷,从而抑制物价上升。

(8)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扩展阅读

作为一国基准利率,再贴现率制约和影响着全国的利率水平,其变动决定或影响着其他利率的变动,是其他利率赖以调整或变动的基础。商业银行之所以要进行再贴现,一般是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发生短缺。

再贴现率低,商业银行取得资金成本较低,市场利率就会降低;反之,表示中央银行的资金供给趋紧,市场利率可能上升。商业银行业务中,票据贴现的比例很大,越是发达国家越是如此。

阅读全文

与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成都丰程鼎业是非法融资吗 浏览:894
期货量价时空理论 浏览:247
2015年香港平均汇率 浏览:560
腾讯通理财基金取出净值如何算 浏览:95
淘宝客以什么方式获取佣金 浏览:624
薛瑞锋兴业信托 浏览:432
5倍股票杠杆利率 浏览:646
股票补一档 浏览:264
保险公司理财可靠吗 浏览:552
文化企业融资租赁案例 浏览:769
北京长峰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605
中国财富传媒集团面试 浏览:571
公司金融te 浏览:500
单位开设外汇账号百科 浏览:866
印度尼西亚外汇清算所是 浏览:103
潞安集团暖气 浏览:968
雄安融资爆仓 浏览:339
证券交易通常都必须 浏览:611
金融招聘公司 浏览:62
钒产品价格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