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哪些风险
1、法律风险
在诸多的法律风险中,容易涉嫌非法集资是最大的风险。无论是异化了的P2P网络借贷融资还是互联网公众小额集资形式其运营缺乏法律依据,现有的制度没有明确其性质而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现实中也出现了许多假借P2P网络平台而进行非法集资的事件,如天力贷案、郑旭东案、网赢天下倒闭事件等。淘宝上也先后出现过公开销售未上市公司股份和PE基金份额的事件。由于其向超过200人的不特定对象公开推荐、发行证券且未经审批,按照证券法两者都已构成“非法证券活动”,均被证监会叫停。除此之外,法律风险还体现在利用互联网金融从事洗钱活动、个人信息的泄露、擅自发行公司、企业债券、经营者挪用资金、职务侵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虚假融资而可能构成诈骗罪或者合同诈骗罪等刑事法律风险。
2、市场、信用风险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异常火热但细分各种业态的市场成熟度却参差不齐,例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行业中的布局已经呈现雏形,出现了“精耕细作”的情景;P2P网络借款平台则依然在“跑马圈地”;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各自依靠集团公司的电商平台,相互之间的竞争似乎并不激烈。同业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与面对市场的垄断、不正当竞争并存。在信用比较缺失的背景下,也面临着筹资人使用虚假的身份信息获取资金、违规、违法使用贷款资金导致无力还款等风险。而造成违约或者恶意拖延之后,由于交易各方各处异地、诉讼成本高企等各种因素,也难以对违约人构成实质性惩处。热议的多数互联网理财产品利用的是同业存款市场和一般存款市场利率价格之差,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以及涌入资金增加摊薄收益,产品盈利空间将逐渐缩小。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巨大差别是货币基金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其也仍存在破产清算风险。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指公司内部治理不到位、程序与治理流程不完善、人员的失误或舞弊、系统的失灵或缺陷等因素造成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兼具金融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风险要素。一方面可能客户不熟悉、过量客户的网站访问等原因而造成风险。另一方面可能是来自互联网金融安全系统及其产品的设计缺陷等因素,或者内部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而造成较大的风险。2013年8月发生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彰显了认识这一风险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上述的分析仅仅是当互联网金融初步发展阶段所存在的风险,更多潜在的风险也会随着其进一步成长逐渐暴露出来。互联网金融已经具有了引发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可能,例如依托于第三方网络支付的货币市场基金,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用户便超过了8000万,而该货币基金一旦产生基金份额赎回的障碍,就有极大的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乃至社会群体性事件。金融风险的累积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并加以化解,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金融危机。而且近年来,许多犯罪分子借互联网金融之名实施犯罪行为,尤其是非法集资行为持续高发。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督管理,以维持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和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⑵ 那些热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怎么估值
任何东西的估值都有三种比较基本方法:收入法、市场法、成本法。
收入法:专
顾名思义,属通过一个公司未来的收入来判断它的价值。这里说的收入不仅限于收入,还可以是盈利、产生的现金流等等等等。这种方法应该是用的最多的一种估值方法。最典型的都是现金流折现法(DCF):通过预测一个公司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折算成现价求和,以代表当前公司的价值。
市场法:
通过查看市场上类似公司价值,来判断目标公司价值的一种方法。基本上,所有使用multiples的方法都属于这种大类。具体的方法包括采用市盈率(P/E),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啊都属于这个方法。优点在于考虑到市场预期,缺点在于非理性市场不可用。
成本法:
这个更好懂,从头打造一个企业,让它成长为跟标的企业一样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就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这个方法一般主要是用来求估值下限的。比如,一个制造业企业,它的厂房、设备、地皮等等的价值全加起来,基本就是这个企业的最低价值了。
⑶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前景如何
虽然互联网金融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但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们长期内对其保持着新鲜感。受众们之所容以不会对互联网金融感到疲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不断创新,例如从最先被人们知晓的网络借贷平台到科技金融、大数据金融、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令互联网金融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第二是存活下来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十分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各种模式为用户创造便利、营造场景,增强用户粘性。
上述两点也符合产品以及企业的成长周期,人们也往往只会关注成长、成熟的周期,而不会关注衰退期。与传统产业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或产品如能不断创新、不断迎合重要用户的客户体验,就将长期处于发展期,令企业和产品在发展中长青,强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是这样做的,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
结合市场实际环境以及金融因素,互联网金融在经过探索发展后,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会集中在政策监管以及行业规范化、服务社会实体产业、业务模式专业化及小额化、新技术的不断更迭这四大方面。
⑷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有几种
这里采用网络上一些运营号整理的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一:推荐费
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向金融机构推荐贷款客户,并收取相应的推荐费,这一部分盈利来源需要平台的细致匹配来支持。此种模式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来整理不同贷款客户的信息,并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金融机构省去了发掘客户的高额成本,可以更聚焦自己的核心业务。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二:手续费
此种收入是是撮合交易与手续费收入。目前,在用户申请贷款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帮助用户完成整个贷款流程。贷款获批后,收取贷款额的相应比例作为返佣。 如果换成P2P网贷平台,不同的平台对借款人收取不同的手续费,这是纯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对于支付公司来讲,手续费也自然是主要盈利手段。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三:广告费
这是传统互联网企业熟知的,即金融机构投往互联网金融网站的广告费。在金融网站上的广告,对于那些主动登陆这些网站的网民可谓精准,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网站上的广告位置,也可以向广告主收费,取得营收。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四:定价费
这里的定价费指的是风险定价。给金融机构做客户信用评估的收费服务,或者是协助金融机构给风险定价。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再出售给对口的金融机构。融360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叶大清指出,风险定价并不是什么新概念,银行的核心就是给风险定价,但是做的不够好,很多拿不到贷款的中小企业资质其实很好,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互联网和金融垂直搜索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未来该部分将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五:管理费
管理费收入是很多金融企业的重点。我们来看看余额宝货币基金天弘增利宝的收费情况。余额宝的盈利模式分成几部分:余额宝自身收益是盈利资金的0.63%。其中一部分,0.08%是交由托管银行的,这个我们不考虑。第二部分是支付宝的销售服务费,0.25%;第三部分是天弘基金的管理费,0.3%。
顺便提醒下,在做投资之前务必要了解相应的批露信息,可以上互联网金融协会查找
⑸ 金融类网如何盈利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迅猛发展中国财经信息服务业也呈现高速增长,财经类网站作为提供财经信息服务的垂直网站也推动着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黄相如于2007年10月开始对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重点在于对垂直财经网站的产品服务和盈利模式重点进行分析,具体对各种财经服务的业务特点、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中国财经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网络财经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证券、股票、基金、投资理财等经济类相关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免费财经资讯服务、收费信息服务、软件服务、无线增值信息类服务等。
(二)近两年受股市的火热推动影响,中国垂直财经网站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态势,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财经网站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渐趋于相对成熟和稳定,证券分析软件成为财经信息服务商提供的重要财经服务模式之一,众多竞争者的进入网络财经信息市场并争夺用户资源,市场竞争淘汰日趋激烈,主要强势品牌网站通过品牌战略和优质服务吸引客户,门槛进入难度逐渐升高。
(三)随着中国财经类网站发展高速成长,网络财经信息服务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最主要的运营模式以财经类网站为运营主体,向用户提供财经资讯、分析软件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在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领域内真正发挥影响力的是几大综合门户财经频道和财经类门户网站,如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等。
(四)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6年的高速度增长主要源于股市的繁荣,广告主的数量增加明显,尤其是基金理财类、银行类广告主的投放增加。2007年股市余热仍将继续,2007年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市场收入达到8.9亿元,预计08年将达到13.4亿。
(五)除了广告以外客户端软件和收费信息服务也有突破性的增长。在2007年的收入规模中,垂直类财经网站的收入已超过40%,其余为综合门户网站或其它网站财经频道的收入。门户网站财经频道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广告,而垂直类财经网站的广告收入只占到其总收入的30%。
根据艾瑞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12月,访问次数最高的前十大服务中除博客和财经资讯服务的月度访问次数呈下滑趋势,其余服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C2C平台服务自4月以来就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视频分享服务在12月增速较快,访问次数从9.9亿次上升至13.1次,增长率达32.3%.受金融市场的影响,财经资讯服务的访问次数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2007年1月以来,以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为代表的中国金融厂商网络媒体的覆盖用户数一直保持增长态势,9月用户数增幅达到最高点,覆盖人数达2962千万人;自10月份开始,金融厂商网络媒体覆盖用户数出现明显下滑,11月下滑幅度达14.2%。黄相如分析认为,金融厂商网络媒体的覆盖人数受股市影响十分明显。当前中国的股市处于调整期,11月,中国沪深股市仍大幅震荡,很多的基金、股票都一改往日的持续高涨趋势,出现了下跌和徘徊,绝大多数投资者受市场震荡的影响,投资态度和行为趋于理性,必然导致追加投资的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11月金融厂商媒体覆盖人数今年首次大幅下滑。黄相如认为,尽管股市目前处于调整期,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08年奥运会的临近等良好因素,都将拉动中国股市的回升。金融厂商网络媒体的覆盖人数未来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2008年1月中国网络服务覆盖总人数1.41亿人,其中网页搜索以1.34亿用户排在首位,知识搜索、视频分享和财经资讯服务增长十分迅速。其中财经资讯服务用户数从2007年2月的6070万人增长至2008年1月的9616万人,增长率达58.4%,且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趋势。
2008年2月,金融软件用户集中度最高的网络服务为金融厂商,财经资讯等金融相关网络服务。其中金融厂商的覆盖人数TGI达160,访问次数TGI略低,为146.财经资讯服务正好相反,覆盖人数TGI为132,访问次数TGI则高达184.艾瑞咨询认为,使用金融软件的用户大部分对金融市场较为熟悉,更多的需要了解市场上最新的消息,因此对财经资讯类服务的访问次数TGI高于金融厂商。
此外,汽车房产与电子商务服务也是金融软件用户集中的网络服务类别。汽车资讯和房产资讯的覆盖人数TGI均达到118.而金融软件用户在B2C商城服务中集中度高于C2C平台。黄相如认为,对汽车资讯和房产资讯的访问特征显示金融软件用户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汽车及房产的需求高于网民的平均水平。
国外网站值得借鉴的盈利策略 :
网络收费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方面国外财经类媒体网站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盈利策略:
第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在确定采用何种盈利手段之前,必须对网站所依托的母媒体及网站本身的优势、劣势作细致分析,找到网站所有可能的利润增长点,切不能跟风和盲目模仿。
第二: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可以尝试在有内容优势的方面开拓收费服务的新领域。
第三:服务优质化、个性化。为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高品质的服务,这是实现收费的根本。
第四:精心选择恰当的收费项目,一定要是受众愿意付费的服务,否则将有可能因进入门槛提高而吓走一批忠实用户。
第五:在价格的制定和付费方式的选择上要人性化,要考虑所针对目标群体的实际收入情况、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
财经媒体网站为何更具盈利空间?
首先,财经新闻和信息本身具有特殊价值。“商场如战场”,及时、准确、可靠和高品质的商业信息之于商业决策具有战略价值,因此,优质的财经新闻和信息如同商业情报,其本身就能卖个好价钱。
其次,财经新闻和信息具有专业性。一般网站通常提供适合于广大用户的大众化服务,相互间替代性强。而财经媒体网站所提供的有相当部分是专业化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必有用户愿意付费。
再次,财经媒体网站的用户具有特殊性。使用这类网站的多为商业机构或业内精英,如据2003年《华尔街日报》网络版订户研究报告显示,其当年的订户中有26%为项目管理专家,更有54%为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所付费用只占其收入极小的部分,只要服务能带来价值,且收费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他们一般愿意付费。
最后,财经媒体网站通过收费,将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区分开来,所形成的受众群相对稳定,特征明显,是广告商最为看重的那类消费人群,相对于免费网站受众隐匿、芜杂的状态,收费网站虽相对“小众”,却更能吸引广告商有目的、有效果地投放广告。
⑹ 互联网金融公司如何赚取利润
互联网金融公司作为信息中介 主要是靠借款人和投资人的利息差价来盈利的
比如小明向平台借款10万元借1年,利息是15% 到期还款115000元。 另外小红投资该平台10元w,每年利息10%,到期可以获得11000元。那么作为平台撮合这次交易从中赚取差价就是每年可以赚5%也就是5W元
⑺ 现在互联网金融非常火爆。但是我想请问到底有多少公司是盈利的。
互联网相关的很多产业,在短期内很多都是不赚钱的,多数都是用风投的钱来抢占市场。
电商的主要费用还是在运营和推广上面。
15年度京东Q1季度的财报显示,京东还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⑻ 互联网金融洗牌后,想要盈利需要攻克哪些问题
备案问题,保证平台符合规范。
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⑼ 互联网金融盈利没
很少盈利的,这是个烧钱的行业,互联网金融民贷网公司都让利给客户,垫付手续费给第三方
⑽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的火爆也不禁让人们考虑一个问题:如此火热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各大企业和投资者们真的都赚到钱了吗?赚钱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呢?接下来的时间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
一:推荐费
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直接向金融公司推荐贷款客户,从中收取推荐费。此种模式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来整理不同的贷款客户的信息,并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好处在于,金融机构省去了发掘客户的高额成本,重心可放在核心业务上。
二:手续费
该收入来源是整合了交易与手续费收入。目前,在用户申请贷款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帮助用户完成整个贷款流程。贷款获批后,收取贷款额的对应比例作为返佣。如变为P2P网贷平台,在不同平台需要贷款人缴纳相应费用,属于纯平台的主要收入资源。对于支付公司来讲,手续费也自然是主要盈利手段。
三:广告费
对于传统互联网公司再熟悉不够了,即金融机构投往互联网金融网站的广告费。在金融网站上的广告,对于主动访问网站的股民来说是精准投资,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网站上的广告位置,也可以向广告主收费,取得营收。
四:定价费
这里的定价费指的是风险定价。给金融公司做客户的信用评估的收费服务,或者是协助金融公司对风险定价。对用户行为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挖掘,再给有所需求的金融公司。业内人士指出,风险定价并不是什么新概念,银行的核心就是给风险定价,但是究竟能不能做好,很多拿不到贷款的中小企业资质其实是不错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是通过互联网和金融的垂直搜索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未来定价费会成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有几种就介绍完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互联网金融公司都会有不同的盈利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类盈利模式直接回此消彼长,各企业侧重点也会不同。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还有很多没有被挖掘出来,前景值得期待,更多互联网金融知识请到公司视频直播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