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20X15月6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2
应收股利 14
贷:银行存款 1016
20X15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14
贷:应收股利 14
20X16月3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8
20X1年12月31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20X2年5月9日 借:应收股利 2(400万X0.5%)
贷:投资收益 2
20X2年5月13日 借:银行存款 2
贷:应收股利 2
20X2年5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98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
投资收益 2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2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数字单位我全用的万元,你自己在后面圈四个零。这么长一题,连一分都不给,够抠门了。
⑵ 会计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什么概念
1.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
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版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如果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前三类金融资产,则应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例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
(2)限售股权的分类
①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②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⑶ 怎么查上市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情况
查阅公司完整的年报和半年报
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可直接利用公式:销售价款-取得时的入账价值
支付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不能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交易费用应计入成本
取得时的入账价值为=200*(4-0.5)+2=70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800-702=98(万元)
或者800-200*3.6+(200*3.6-702)=98(万元)
⑸ 可供出售股权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吗
不是,两者之间有区别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股权是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
①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②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也就是说各股东都不能单独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③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大股东可以实施控制,但我方也存在较大的表决权)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④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除上述情况以外,企业持有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
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与以往以历史成本计价明显不同的是,新准则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确认。
1.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有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作为投资收益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并非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那样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所有者权益。同时,对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确实发生减值的,要计提减值准备,并且在合理情况下,其简直是可以转回的。
1.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是相反的分录)
2.债券投资(首先计算摊余成本,然后再调整到公允价值)
借:应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也可能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是相反的分录)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1.收到的金额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金额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卖亏了,在借方)
2.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有可能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
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权益类科目,所以实务中转入到“投资收益”是会影响损益的金额的。
在旧的准则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是分情况处理的:损失的计入当期损益;收益的则不做处理。而新的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变动,无论是损失还是收益都计入所有者权益,更加符合了会计准则中真实性原则。这一点财务小伙伴们一定要谨慎处理。
⑺ 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是“长期
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区别可分为三点:
长期股权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只能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转为长期股权投资;两者之间在一定经济关系达到条件后可以互换。
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属于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
①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②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也就是说各股东都不能单独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③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大股东可以实施控制,但我方也存在较大的表决权)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④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3.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的区别主要在于:
①持有的期限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着眼于长期;
②目的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着眼于控制或重大影响,金融资产着眼于出售获利;
③长期股权投资除存在活跃市场价格外还包括没有活跃市场价格的权益投资,金融资产均为存在活跃市场价格或相对固定报价。
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的,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股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处置该项目金融资产时,应按取得的价款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取得该金融资产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02
应收股利 100
贷:银行存款 802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股利 100
2014年12月31日,确认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
2015年处置该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8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20 ( 702+18)
投资收益 8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
贷:投资收益 18
A公司从取得至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积确认的投资收益 80+18=98万元。
取得该项金融资产时,其已宣告发放的股利不应计入投资收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算
1.1880是怎么算出来的?...1000*(14-12)-120
?为什么要减掉手续费?.没有什么情况是不减手续费的?.
答:1880是你说的好样算出来的.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应等于投资成本的公允价值.而此题的实际投资成本为1880元.
2.在出售股票的时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这两个分录应该写在借还是贷?
这两个分录应写在借方还是贷方,应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来判断.
也可以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最后一次的公允价值与初始计量的账面价值的差额来判断,实际上这个差额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科目的余额.
⑽ 企业对外投资里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你说的这个问题,属于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范畴。
企业对外投资里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数据:
2015年347万,2016年2234万,2017年1874万,20180万元。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
一般来说,一个单位的外部人员解读一个单位的会计报表,各人有个人的看法,但每个人的看法未必准确,如果要相对准确,还需要借助于披露的辅助财务信息。
仅仅就这个单位的可出售金融资产来说,我个人认为,存在以下可能——
1、该单位2016年存在较大的资金保有量,现金净流入量必净流出量要大许多;当然,也有可能大量的现金资产是在2015的年底收到;具体是哪个年度,还需查阅两个年度的现金流量表;
2、该单位在2017年、2018年,现金流出量大大超过现金流入量;有可能是行业经营的固有特点,也有可能是该单位获取现金的能力受到限制;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结合现金流量表和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进行判断;
3、2017年、2018年大量的可出售金融撤出投资领域,有可能是投资领域的风险过大,也有可能是该公司获得更好的投资渠道或者项目,短期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为零,可能是孕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具体是何种情况,需要根据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做进一步分析。
4、金融资产的增加、减少,仅仅凭借表象,难以看出实质,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得出更加逼近真相的判断。
上述看法,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