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大代表张兴海:成渝双城联动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提出了关于《成渝双城联动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减免购置税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至2025年,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科技型制造企业给予5到10年低息中长期融资》、《加快对民营企业纾困,化解股票质押风险》、《新时代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优势,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七项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
关于唱好双城记,打造重庆万亿级汽车产业链,成渝双城联动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的建议
汽车是成渝两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两地汽车产业链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潜力,因此要抢抓机遇,唱好“双城记”,打造重庆万亿级汽车产业链,成渝双城联动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为建设双城经济圈、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的载体、抓手和支撑。
张兴海代表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打通区域联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体系;(二)以汽车为重要突破口,打造重庆万亿级汽车产业链,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形成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的“4S” 一体化发展;(三)形成成渝汽车产业生态联盟,造车端和用车端全面打通资源共享。
关于减免购置税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建议
我国汽车市场连续两年下行之后,受新冠疫情及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367万辆,同比下降42%。今年4月份,行业期待已久的“报复性增长”并没有出现。行业预计在现有的国家促销政策下,全年汽车销量降幅可能会超过10%。
张兴海代表建议:国家层面对小于或等于1.5升排量的汽车(一)减免购置税;(二)减免贷款购车利息。
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至2025年,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汽车产业的特点是重资产、高投入、长周期,中国车企一直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智能制造的高投入让车企背负太大的压力。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的支持政策,但支持力度还不够,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方位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抓手,让中国汽车和中国制造真正强起来。
张兴海代表建议:(一)税收支持: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至2025年;(二)技术研发支持:培育电动化和智能化核心技术;(三)市场端支持:进一步激发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发展;(四)二手车市场支持:打通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环节。
关于对科技型制造企业给予5到10年低息中长期融资的建议
科技型制造企业在努力追求高质量发展,坚守长期价值主义,但压力较大。
张兴海代表建议:一是鼓励银行与投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及智能制造的实体企业,特别是与民营实体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给予5到10年的低息中长期融资;二是对投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及智能制造的实体企业,实行信用贷款,而不是抵押贷款;三是完善对投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及智能制造的民营实体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现有退市制度,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不退市或优先在科创板上市。
关于加快对民营企业纾困,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的建议
民企在市场经济中茁壮成长,但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也让企业难以承受,建议相关方尽快落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精准施策,助力民营上市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兴海代表建议:一是改善政策环境。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完善再融资监管要求;探索新的政策,鼓励更多投资者投资民企的再融资项目;二是金融机构积极发挥稳定市场作用。在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民企股价下跌,触发平仓、爆仓等情况时,金融机构不进行违约处置;三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上市公司是各地政府的支持企业,建议地方政府设立专项纾困基金,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进行进一步的财务资助,帮助区域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重点民营企业纾困。
关于新时代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优势,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当前,混合制经济正逐渐被重视和认可,但重视程度还不够。建议在顶层设计及法律制度基础上予以明确和完善,让混合制经济发挥最大效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兴海代表建议:一是加强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二是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机制。
关于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建议
汽车产业的特点是重资产、高投入、长周期。新能源汽车从立项、研发、生产到销售,资金投入巨大,时间周期长,企业压力很大。
而且企业要稳定发展,要保持产品的市场领先,就必须在研发和智能制造方面持续投入巨资,否则就只能被市场和用户所淘汰。在目前资本市场宽容度还不够的情况下,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这样的创新性实体企业而言,不加大投入转型升级就是等死,加大了研发投入有可能就是找死。持续的高投入让企业面临两难。
张兴海代表建议:建议参照北美国家,由政府主导,从国家层面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资料来源: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中国人民银行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吗
中国人民银行不受银监会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分工不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银监会主要是对商业银行进行日常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更注重金融宏观政策方面,银监会侧重于银行的日常监管。在地位上来讲,中国人民银行地位更高,更超脱一些,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分,国家正部级行政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人选是由国务院总理提名,人大决定,国家主席任免(现在周小川行长是政协副主席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属于副国家级的领导人),而银监会不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受国务院委托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事业单位。
以下是国家法律对两家机构性质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设行长一人,副行长若干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第二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
本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对经其批准在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前二款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第二款对银监会的监管范围进行是明确的界定: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及政策性银行,里面可不包括中央银行)。
3. 中国人民银行是( )
个人觉得a不对,其余的都可以选。
b、人民银行的机关性质,可以算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
c、人民银行的印钞及管理人民币的职能
d、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对商业银行的部分监管职能
所以在下认为答案应该是bcd
至于a中提及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指像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这类银行
(纯属个人观点,仅供楼主参考)
4. 学金融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那个比较好
中央财经大学和人大的金融学科实力差不多,都在国内数一数二。
不过,相对看,人大属于985老牌名牌大学,相对央财影响行业重点是金融、财税等经济系统,人大在政界影响力更大、影响领域也更广泛。
PS:金融机构心中最佳高校:央财、人大、清华获封
2015年09月21日 08:06 来源:中国社科网 作者:孙奇茹
北京日报讯(记者 孙奇茹)刚刚过去的周末,以金融基础人才选拔为核心的“财金通杯”大赛举行北京赛区决赛。会上发布的《金融基础人才市场供需调研报告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成为受访金融机构心目中的最佳高校。
5. 中央级金融机构有哪些
中农工建交行;
中国人寿、人民保险;
中国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
6. 中央财经大学的杰出校友
政界精英 田纪云 原国务院副总理
王丙乾 原财政部长、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王光英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李金华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
金人庆 原北京市副市长、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财政部部长
戎子和 原财政部副部长、代部长
王绍鳌 原财政部副部长
胡立教 原财政部副部长
贝仲选 原财政部部长助理
余蔚平 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翟熙贵 原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
陈 华 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 主任
李予昂 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程法光 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
孙志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
穆 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李克穆 保监会党委副书记 副主席
柯卡生 银监会非银司 司长
曹聪 国家税务总局地方司 副司长
郭左践 中国保监会财险监管部 主任现中国保监会天津监管局 局长
杨凌隆 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主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副主任
丁先觉 财政部基建司司长 国务院金融监事会 原主席
范巍 国务院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主席
侯慧君 中央纪委监察部驻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副局长
易仁萍 审计署管理司副司长
张汉兴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 民政部计财司司长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魏礼江 国务院金融机构监事会 主席
傅东 中国财政杂志社党委书记兼社长
谭纯喜 中国审计报社社长
贵敏 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
路英 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
刘光忠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
刘键 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副司长
谢庚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
毕朝英 财政部离退休局 副局长
杜俭 国务院金融机构监事会 原主席
刘高潮 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副局长
冯秀华 财政部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参事(正司长级别)
崔敬伯 财政部税务总局避副局长 民建第三、四届中央委员
央行系统 戴相龙 原中央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天津市市长、现任中国社保基金会党组书记
王成铭 中国人民银行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
樊晡生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党委书记
史纪良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现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王启人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助理。 中央委员,中央驻澳门联络办主任
李东荣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副行长
段晓兴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行长助理
金建栋 原人总行金融管理司 司长
郭玉华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人事司 司长
任 侠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 原副司长
蔡 荀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副行长
李亚新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副行长
郝治安 人民银行太原市分行 行长
赵保卫 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朔州分行 行长
路国英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 副行长
李小秋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副行长
王树臣 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分行 行长
商业银行系统 总行
牛锡明 交通银行总行 董事长
陶礼明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 行长
段晓兴 原华夏银行行长
史纪良 原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行长
吴北英 中信银行总行 副行长
王文彦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董事
乔 伟 交通银行董事会 副董事长
魏盛鸿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 副行长
林克平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 党委副书记
宫少林 招商银行总行 副行长 招商局集团董事
刘淑兰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副行长
顾京甫 中国建行总行业务总监(副行长级别)
钱中涛 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 副行长
王希坤 中国光大银行总行 副行长
郭玉华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兼纪委书记
郝震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审计局 副总经理
郭义明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财务总监、党委委员
朱红波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胡亚辉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个人金融业务部 副总经理
王 燕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 副总经理
何志成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高级经济师
陈 伟 平安银行副行长
何仲森 银川商业银行董事长
于化北 河北省张家口商业银行 董事长
谢 卫 全国人大代表 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德衍 中国银行总行董事长、行长
各地分行
杜炜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
沈若雷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行长
张德宝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办公室 总经理
杨志宏 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总会计师
张永革 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 行长
周金伦 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 行长
李楚章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 行长
姚金华 光大银行南京分行 行长
施继德 中信银行苏州分行 行长
王树臣 中国银行宁夏自治区分行 行长
徐常宁 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 副行长
束坚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自治区分行 副行长
沈弟茵 交通银行海南分行 副行长
李文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 副行长
杨 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分行 副行长
魏秀兰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 纪检委书记
汪长安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 副行长
于丕涛 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 副行长
倪百祥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 行长
任海龙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 行长
潘守庚 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行长
闫振生 中国银行石家庄分行 副行长
杜 炜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 行长
徐良 深圳发展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
申松君 中行浙江省分行 行长
邱发宗 中行四川省分行行长
叶一新 中行澳门分行行长
王德文 工行新加坡分行行长
丁燕生 前中银香港及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副总裁
吴念鲁 前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行长
张 斌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业务部总经理
吴庆平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莱芜分行 行长书记
曹霖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
地方政府 侯 凯 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章锐夫 湖南省政协 副主席
高瑞科 湖北省人民政府 副省长
王诗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骆玉林 青海省副省长
韩 英 广东省九届人大副主任
庄惠春 浙江绍兴市人民政府 原副市长
曾广宇 民建北京市委员会 副主委
杨任远 原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邵明钧 广东省深圳市税务局 原局长
周桂根 江苏省财政厅厅长
苑广睿 天津市河北区区长
冀国强 天津市静海县县委书记
李双成 江苏省财政厅 副厅长
邵桂芳 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大 原副主任
李小平 江苏省地税局 局长
张 凡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黄玉德 陕西省西安市地方税务局 局长
李生诚 新疆银监局 局长
吴炳贵 广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
李培林 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
朱小莉 湖北省水利厅纪委书记
叶 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王小烈 河南省审计厅 副厅长
王连清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局长
缪学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厅长
王希龙 江苏省徐州市市委 书记
左绍伟 河北省财政厅 副厅长
顾月涛 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
章永福 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王维国 甘肃省地税局 局长
董树林 甘肃省煤炭工业局 局长
崔正华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赵 春 甘肃省发改委 主任
吴仰东 甘肃省白银市政府 市长
张智军 甘肃省财政厅 副厅级
冯 毅 云南省审计厅厅长
陈秋生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财政厅 厅长
陆 浩 云南省统计局 局长
陈辉明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何绍华 成都市副市长
赵世洪 河北廊坊市委书记
刘新春 山西省太原市人大 主任
李爱庆 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北京国资公司董事长
王 罡 北京市财政局机关服务中心 办公室主任
黄炳福 江苏省苏州市委 副秘书长
赵文娟 江苏省苏州市政协 副主席
任振荣 财政部驻宁夏监察专员办事处 专员
吕勇 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贾国明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
竺向东 青海省财政厅办公室 副主任
杨之春 甘肃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
李 津 宁夏地税局 副局长
蒋金波 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巡视员省委书记办公室 副主任
企业系统 金建栋 国泰证券首任总裁
邵 淳华 夏证券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中国航母的奠基人
崔立中 中国水利水电对外公司总会计师
谢 卫 全国政协委员、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姚江涛 江南证券有限公司 总裁
张树忠 大通证券总裁
徐 锷 原攀钢集团总会计师、副总经理
陶 冬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有限公司 副总裁
黄 强 涌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总经理
沈若雷 香港申联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郑 浩 凤凰卫视中文台专题组 副总监
魏崇智 香港中国广告有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小平 中国金币总公司副总经理
张志鸿 鸿基世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
袁振宇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詹平原 长江三峡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胡 峰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
董 锋 中信建投证券公司财务总监
缪建民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戴凤举 中国再保险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总经理
刘家德 中国人寿股份副总裁
冯知杰 中国人寿财险副总裁
王新利 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王志泰 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
叶 楠 招商局海达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总经理
段方晓 瑞泰集团副总裁
陈剖建 天安集团董事长
刘 央 西京投资管理公司(香港)主席
向可碧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原总经理
张亦兴 中国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董事
汪晓峰 金信信托董事长
刘志忠 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
徐 波 微软中国区财务总监
魏 东 涌金集团创始人
谭丽霞 海尔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
陈基华 中国铝业执行董事、副总裁
范肇平 南山集团副总经理 科研院所 于中一 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著名财政学专家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副局长
张天成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
吕世杰中国国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系统 王广谦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王柯敬 中央财经大学前校长、中央财经大学校友总会会长
邱 东 中央财经大学前党委书记 北师大国民核算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师大国民核算研究院院长
高一斌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 党组书记
姚 遂 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
陈 明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梁 勇 中央财经大学副书记
史建平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郝书辰 山东财经大学 党委书记
姚得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
李光龙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
郝如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杜英斌 山西财经大学前校长
陈永达 原青海省工商银行副行长、现杭州工商干部管理学院 副院长
刘姝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CCTV感动中国人物
易仁萍 南京审计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一斌 国家会计学院第三任院长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刘 怡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副主任
梁红梅 西北师大经济教研室 主任
赵国春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院长 老一辈名师 陈岱孙,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
崔敬伯,1932年回国,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川康直接税局局长,直接税团副团长和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建国后,历任财政部税务总局避副局长,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崔书香,193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系硕士学位。1939年获哈佛大学瑞德克利夫学院经济学系硕士学位。1952年至今,先后任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部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姜维壮,1962年起,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教授,财政部学位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和全国在职同财政干部培训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闻潜,著名经济学家,均势市场理论和消费启动理论创始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天民,著名会计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