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州汽车金融服务业现状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总体上说,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政策环境并不宽松,相关管理部门对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持审慎态度。为避免金融风险,目前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开办的业务比较有限,对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的开展有很多不利。
从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正式批准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中国的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实现了飞速发展。2001年,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436亿元,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截至2012年底,汽车消费金融市场余额已经突破3000亿元。
杭州汽车金融业务发展速度偏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国内个人信用系统自2007年才开始建立,目前完成全国联网、信息共享的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其次,融资渠道狭窄。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有四种融资渠道:银行吸存、银行间拆借、资产抵押和发行债券,但国内汽车金融公司被界定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日常业务资金主要是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存款和银行间拆借,直至2008年,汽车金融公司才获准发行金融债。第三,融资业务受限,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汽车零售贷款、批发贷款,而汽车融资业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严格限制(该限制直至2008年才被打破)。第四,消费者接受度较低。当前火爆的信贷消费是近几年各大银行和市场合力推广才为消费者所熟悉接受的结果,而汽车信贷消费作为新生事物,车贷消费习惯的形成尚需时日。
B. 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分析
现在汽车后市场做汽车美容的是比较多的。然后就是汽车修理和钣金喷漆
C. 汽车金融行业有什么前景
你好 这个前景可以说一般的。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基本都是全款购车的。
D. 2019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于汽车产业而言是曲折的一年。新车销量经过30年快速增长后,从年下半年始连续下滑,甚至出现首次全年负增长。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除了汽车市场的萧条,汽车金融行业还面临着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未来的汽车金融是举步维艰还是另有蹊径?
经过大量桌面研究、企业拜访和专家访谈,形成《2019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本报告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汽车金融定义,从宏观角度分析汽车金融的驱动因素,分析汽车金融市场情况;
第二部分探究零售汽车金融参与者的业务特点和优劣势,全面剖析金融科技在零售汽车金融行业的应用;
第三部分研究经销商汽车金融的相关情况,探讨经销商汽车金融的开展模式和金融科技应用情况;
第四部分根据汽车金融行业现状,分析汽车金融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预测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报告研究范围是狭义汽车金融,把狭义汽车金融分为零售汽车金融和经销商汽车金融,并从两方面分别描绘参与者现状,探讨汽车金融的金融科技应用情况,并以市场现状为引,尽可能发现目前汽车金融面临的挑战和即将出现的发展趋势。
行业概况
本报告研究范围是狭义汽车金融,指在汽车销售阶段为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零售汽车金融和经销商汽车金融。
中国的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至今20多年,经过萌芽、爆发、调整、振兴四个阶段之后,从2008年起已经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2016年市场规模首次过万亿,且仍在不断增长。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四个方面都有利好因素,促进汽车行业发展。
零售汽车金融
零售汽车金融产品主要包括新车贷款、二手车贷款、售后回租和直租等,用以缓解消费者在获得汽车所有权或使用权时的资金压力。
零售汽车金融主要参与者有四类: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和融资租赁公司。四大参与者在主要产品模式、资金成本、贷款利率、信贷要求等方面各有不同。
零售汽车金融的科技应用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应用范围涵盖贷前、贷中、贷后整个汽车金融链条,形成闭环。 在贷前环节,金融科技主要用于优化贷款流程,并通过使用多样化大数据来优化风险模型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在贷中环节,金融科技主要用于为客户提供附加服务、提前进行违约风险预警;在贷后环节,金融科技主要用于优化逾期贷款催收方式,并收集汽车金融服务流程的信用信息用于下一轮服务征信,形成信用闭环。
经销商汽车金融
经销商汽车金融的主要产品包括主要包括新车和二手车库存融资、展示厅建设贷款、零配件贷款、维修设备贷款和其他汽车销售环节为经销商提供的金融服务等,以缓解经销商等汽车销售方短期现金流压力,辅助二次营销。
经销商汽车金融主要由三大参与者构成,分别是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互联网平台。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贷款场景,市场占有率最高,规模最大;互联网平台资金成本最高、资金断裂风险高,占据的份额最小,仅作为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补充。
经销商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实现智能化的贷款流程、库存管理和风控。金融科技在经销商汽车金融的应用涵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人工智能实现了经销商贷款全流程的线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数据在企业征信、反欺诈和信用评估方面得到全面应用;区块链优化了经销商汽车金融贷款流程,保证资金和信息的安全性。
挑战与趋势
汽车金融在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竞争格局。然而,近几年随着经济形势和产业的变化,目前汽车金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往往与挑战并行,行业的瓶颈通常反而是企业脱颖而出的机会。基于桌面研究、企业拜访和专家访谈的研究结果,总结出汽车金融在中国面临的六大挑战和七大发展趋势。
E. 国内汽车金融的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汽车金融是信托并促进汽车业发展的相对独立的金融产业。主要指与汽车有关的金融服务,包括为最终用户提供的零售性消费贷款,为经销商提供的批发性贷款,以及为汽车维修服务的硬件设施投资建厂等。研究报告显示,一辆汽车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生产环节只创造了不到4%的利润,而流通和售后服务环节却能带来6%以上的利润。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对汽车业和汽车消费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球每年新旧车销售收入约1.3万亿美元,其中3%是现金销售,约7%有融资性安排,汽车金融产业规模很大,且已经比较成熟,年增长率在2%至3%左右。
据统计:13年,中国累计产销汽车444.37万辆和439.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2%和34.21%。14年虽然增势放缓,预测,15年,全年的销量同比增长肯定超过1%,中国目前已经具备汽车产业基础,市场也具备现实的消费容量,据有关汽车部门预测,未来3年内中国将释放出5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汽车消费保持2%至3%的增长率,到1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将达到74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届时,将有50%的汽车以贷款形式销售。显然汽车金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汽车金融服务来普及汽车消费,对国民经济意义不可小觑。
F. 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简况
在中国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而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早已在多年的市场考验中成熟壮大,发达国家的贷款购车比例平均都在70%左右。截止到2006年,全球41个国家有38.2%的用户是通过贷款买车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公司利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2004年8月18日,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目前,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金融公司,截止2011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为近百万购车者提供贷款服务。
随后又有福特、丰田、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相继成立。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又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以取代《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车贷险业务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作用日趋淡化,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开始出现,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进行全面竞争。
截至2011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有13家,另外创富汽车金融是“租代“售”模式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