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千亿互联网投资基金指向哪里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在京成立,基金规划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出资单位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信国安、中邮人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6家战略出资企业,与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签署投贷联动协议,为基金所投企业提供银行授信、金融服务等一揽子支持举措,授信总额达1500亿元人民币。
这次,一家投资基金已经是把半条金融街拉上来,中国工商银行资产13万亿,中信集团资产4万亿(中信国安1600亿),中国邮政6.5万亿(中邮人寿资产750亿),中国移动总资产1.6万亿,中国联通总资产5300亿,中国电信总资产1.1万亿,加到一起,这些公司的总资产已经将近30万亿。
以上这些公司,除了中信,其他的公司都不仅仅资产雄厚,更是网点云集,工商银行、中国邮政、三家电信运营商,这几乎就是中国线下渠道的80%以上份额,遍布城乡,无孔不入。如有谁获得了这些公司的投资,再加上这些渠道资源的辅助,即便是创业公司也有望挑战BAT。
即便是中信国安,也在布局线下。就在2016年年底,中信国安刚刚从足球上撤退,将60%多的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股份转让,而在最近,一个叫国安社区的便利店也正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不断开张。
3、视频直播平台也将获得不错的机会
毫无疑问,视频将成为2017年之后的新通信模式,而直播有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前途,关系舆论环境,在面向世界的中国电视台成立之后,扶持一家拥有牌照的视频直播平台起来,完全有可能。
⑵ 国新公司是央企吗效益如何待遇如何国新集团老干部中心工作待遇如何
国新是直接由国务院国资委领导的地道的央企,从事国有资产管理的业务,权力极大,前途无量。这种单位,无论什么岗位待遇都不会差到哪里,只要有编制,不论哪个部门能进去,都很不错。
老干部中心虽然跟业务部门比起来,表面上差一些,实际上通过职务便利跟老干部打交道,很能拓展你的人脉关系,单位的领导都是老干部昔日的下属,有这层关系以后调到实权部门不是难事。
国新集团被称为中投二号,是一家副部级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谢企华原系宝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东生原系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都属副部级干部。
⑶ 国新国同是不是中国国新控股的子公司
“控股公司”这样的名称都是国企性质的,所以国新控股公司属于企业不是事业单位。
⑷ 国新资本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成立于2014年8月20日,注册地为北京,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是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专任属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金融板块的代表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2016年2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被明确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国新资本有限公司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将按照国资委要求将国新资本有限公司打造为中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形成与资本运营相互支撑的金融产业体系,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产融结合、以融促产,出资企业包括国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国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国新汇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南湖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
⑸ 中国三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是哪几个
平安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中信集团: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前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英文为CITIC Group),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2010年12月22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以63亿元人民币的报价竞得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地块,这个价格刷新了北京单幅地块出让价格的新纪录。
光大集团:中国光大集团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创办于1983年5月,现以发展成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管理等业务为主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国光大集团在境内的主要企业有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光大金控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及中国光大实业(集团)公司、中国光大投资管理公司、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光大置业公司等实业企业;在香港经营的企业有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等20家公司
⑹ 国药集团是央企吗
央企说的是直属于国务院的国有企业,所以说国药股份是央企。
国药股份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面、综合实力很强的医药健康产业的集团。以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
国药集团是一家中央企业。国药集团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控股企业,全称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它于2009年9月23日在香港上市。作为中国最大的药品和医疗产品经销商和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该公司拥有并运营着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网络。自2005年以来,该公司已连续四年在中国医药年度销售额和利润及税收方面排名第一。
中央企业领导小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或由中组部, 国资委或其他中央部委(协会)委托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其委托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
一般认为,央企有三个主要特征。
1、资产的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
2、人事关系在人社部单列;
3、运营在国家计划单列(国务院可以直接行文)。
根据产业的属性和管理控制主体,中央企业大致分为四类:
1、工业类央企,主要是96家央企,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投资者职责;
2、金融类央企,主要是财政部(或委托汇金公司)代表国务院,履行投资者职责的中央金融、证券、保险企业,共23户;
3、文化类央企,主要是三个中心文化企业,它们作为投资者的责任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外国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电网络(600831)、股吧】有限公司)
4、行政类央企,主要是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三家企业
(中国国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烟草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⑺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的金融业务
中信集团拥有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期货
等门类齐全的金融业务,金融综合服务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2008年,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大力推进中信集团所属金融子公司之间,以及金融子公司与非金融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建立了“中信网上金融超市”,发展网上综合金融业务,各金融子公司之间通过金融交叉产品销售以及对重大项目进行联合市场营销,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在 20个地区建立了由金融子公司与非金融子公司共同参与的地方分支机构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子公司客户、网点、销售等资源共享;全面完成客户信息系统的整合与迁移工作,着手规划和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各子公司共享客户资源及交叉销售创造条件。 截至 2008年末,中信集团金融业务总资产 13,204亿元,同比增长 16.6%;营业收入 750亿元,同比增长 35.6%; 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 212亿元,同比增长 46.2%。 银行业务是中信集团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信集团在中国境内控股上市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中信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继续稳步推进。2010年5月,中信嘉华银行正式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际,标志着购并完成后相关战略整合进程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中信银行国际全年实现合并税后净利润10.57亿港元,同比增长10.9%,在创历史最高盈利的同时,各项经营指标均呈现健康较快的发展态势,并购协同效应逐步体现。本行与BBVA、中信银行国际组成的“三位一体”战略联盟不断将各业务合作推向纵深,年度内本行与BBVA在汽车金融、私人银行方面的合资项目正积极推进审批,资金资本、国际业务、养老金等领域业务合作规模也得到迅速增长。
2010年,中信银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首次突破200亿,达215.0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0.20%。平均权益回报率(ROAE)19.29%,每股收益0.55元,分别较上年提高6.38个百分点和增长0.18元,经营效益创历史新高;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双降,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13.51%,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总资产首次突破两万亿,达20,813.14亿元,各项存款18,724.79亿元,各项贷款12,642.45亿元,业务规模再上新台阶。基于稳健的业绩表现和良好的市场声誉,本行在《金融时报》社联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金龙奖”评选中,继2009年获得唯一“最佳股份制商业银行”奖项后,2010年再度蝉联该奖项,体现了市场和业界对本行综合竞争能力的充分肯定。
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是中信集团在香港控股经营的上市金融机构,也是中信金融业在海外的重要平台。 2008年11月5日,在中信集团的安排下,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资本市场调整的有利时机,成功实现私有化,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消除了交叉持股,为中信集团整合旗下商业银行业务打下了基础。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所属中信嘉华银行核心业务盈利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营业收入18亿港币,净利润 1.3亿港币。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纪、股票承销、债券承销、投行和基金等业务市场份额继续提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通过完善制度、改进内部协作、建设信息平台、降低自营规模和严格承销项目审核等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增资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尝试拓展海外业务;成立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发起设立绵阳产业基金,进一步加快买方业务发展。2008年中信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73.05亿元,尽管同比下降40%,但占全行业净利润的比例由9%提高到约15%。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中信证券公司的主要子公司。截至2008年底,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总资产358.18亿元,净资产52.14亿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17.39亿元。中信金通证券公司总资产103.89亿元,净资产17.69亿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7.07亿元。中信万通证券公司总资产58.51亿元,净资产16.67亿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3.73亿元。 中信集团与英国保诚集团各占股50%的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已在中国10个省市的30个城市开展业务,银保业务发展较快,期缴业务比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08年规模保费 37.1亿元,新单年缴化保费 10亿元,内含价值达 27.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3%、17%和43%,新单年缴化保费在外资及合资寿险公司中居第二位。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标准组建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主要经营财产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业务。中信集团持有该公司 27.62%的股份,为其主要股东之一。截至 2008年底,天安保险股份公司拥有 32家分公司、 1200家营销网点, 2008年该公司保费规模近70亿,近几年规模保费位于中小保险公司前列。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均为中信证券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截至 2008年底,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总资产 21.9亿元, 2008年实现净利润 12.2亿元;中信基金管理公司总资产 2.6亿元, 2008年实现净利润 0.48亿元。 2008年中信证券公司对旗下基金业务进行整合,由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中信信托公司、英国保诚集团各持股 49%的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为 222.5亿元, 2008年实现净利润 3091万元。
⑻ 国新公司是央企吗效益如何待遇如何国新集团老干部中心工作待遇如何急求,谢谢!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2日,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之一,2016年初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截至2019年底,中国国新资产总额超过4200亿元,公司年度净利润突破100亿元。
试点以来,中国国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聚焦试点目标和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作用,积极探索“资本+人才+技术”轻资产运营模式,逐步形成了5大业务板块和1个服务保障平台即“5+1”业务格局。
基金投资板块以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为核心,设立运营包括国新国同基金、央企运营基金、国新建信基金、双百基金和科创基金在内的国新基金系,总规模超过7000亿元,着力支持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和优化布局,培育孵化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金融服务板块目前已拥有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财务公司、保险经纪、金服公司、大公资信等7家主要金融、类金融机构,通过向中央企业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中央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强资本流动性和提高回报;
资产管理板块通过参与推动有关中央企业专业化重组整合、股权多元化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市场化债转股等,助力中央企业落实重点领域改革和提质增效;股权运作板块通过稳妥开展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专业化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保值增值;境外投资板块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大力推动中国企业境外优质项目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央企专职外部董事服务保障平台,目前服务专职外部董事30余名,他们分别在近60户中央企业任职。此外,成功推动划入的中国华星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华星集团公司)、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两户原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