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营改增对金融机构财务绩效

营改增对金融机构财务绩效

发布时间:2021-03-25 10:51:22

⑴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有什么意义

  1. 所谓“营改增”,即对原先征收营业税的部分行业改征增值税。自2012年起,我国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作为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深圳等10个省市。试点方案均为“1+6”模式,即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税率为11%,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以及鉴证咨询等6个领域,税率为6%。2013年,国家将继续扩大“1+6”试点地区,并择机将铁路运输、建筑安装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

  2. 营改增将造成商业银行自身真实税负水平上升;将造成商业银行自身真实税负水平上升;银行需投入一定的配套管理成本。

⑵ 营改增之后对企业财务有什么影响

从行业上分析现代服务业相对受益比较明显,大部分小规模企业已经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正常取得进项税票的企业税负基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致使企业收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交通运输业的一些企业可能有税负增加的,因为税率为11%,而可以抵扣的部分又不能完全取得增值税专用票用以抵扣(比如支付给非试点地区的一些费用,加油等),从而导致税负增加
再有一些可以实行差额征税的企业,他们的一些费用支出只能是针对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而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部分款项是不允许扣除的,所以导致一些企业税负增加了。
税负的增加也使企业减少了收益,有些对于税负增加的部分驾驭到客户身上,从而使一部分企业加大了成本,减少了收益。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⑶ 营改增对企业的财务会造成什么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一)税负影响
从税负角度分析,营改增对于小规模企业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来说,作用较为明显。营改增可有效降低小规模企业的税负率,并增加了现代服务业的可抵扣税额的数额和范围,提高了运输支出抵扣税额比例。从行业的角度分析,营改增增加了交通运输业的可抵扣税负,将税率从原来的3%提高至11%,但由于税负波动幅度较小,在实际征收过程中,部分企业的税负下降幅度不大。对于一些非可抵扣类资产行业及劳务行业来说,税负差异性较大,部分企业税负并无下降,反呈上升趋势。在进行税制改革时,应全面考虑这部分企业的利益,合理调整税率,或重新制定应税金额,企业应当重视国家法规,针对问题申请财政补助,提高企业的利益,以免造成亏损。
(二)会计核算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较大,营业税征收时,并不存在销项税额以及进项税额,相关收入只需按实际入账即可,而成本按照实际支出为准。但实行营改增后,彻底改变了收入入账方式和原则。例如服务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后,收入入账时,需按照税率扣除销项税额,成本也需扣除进项税额,且销项税额及进项税额均采用“应交税金”进项核算,当期应缴纳的税额相当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总差额,在营业税核算时,只需将收入额或收支额差直接乘以税率即可算出税收。因此,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分析,营改增后,税金、成本以及相关收入方面的核算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企业财务管理也随着核算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营改增试点企业与非试点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不一致,由于营改增并未实行一次性推广,只在部分地区试点,因此,加大了部分跨地区经营企业的会计核算难度。这部分跨地区经营企业需进行不同税种的调整,对不同的税收方式进行衔接,企业会计的核算难度较大。营改增对于综合经营企业来说,在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要求更高,如果在营改增过程中,如果综合经营企业无法划分出明确的经营业务性质,无法将各类业务的核算明细化,则按照高税率税种来进行企业的会计核算。目前,大多数服务行业属于综合经营企业,为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负,应针对不同税种的业务,分别进行核算。
(三)发票管理影响
营改增对于发票的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征收营业税时,服务类企业发票只需开具税务发票,但实行营改增税制后,由于分有销项税、进项税,企业发票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严格。增值税发票管理存在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之分,小规模纳税人所用的发票只有一种,即普通发票,在发票管理方面,与营业税发票管理相似。一般纳税人的发票分为2种,即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税务部对于发票的使用也提出了明确规定。由于增值税关系到税收的抵扣,如发票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企业的法律风险。增值发票的限额较低,与营业税发票限额不一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发票限额一般为10万元,与服务业务限额存在较大差距。申请高额发票时,所需时间长,不利于业务的开展。

⑷ 2016年银行营改增是什么意思,金融业营改增对银行的影响有哪些

营改增就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一、当前银行业由于实施营改增在信息技术系统改造、业务与税务配合衔接、流程改造等方面的困难及影响

1、实施信息技术系统改造方面:银行业的确面临着比其他行业更高的改造成本,因为银行业涉及的系统改造范围广泛,只要涉及收入类的系统,包括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同业收入等系统都要改造,银行业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无疑要求大量的硬件和软件投资,尤其是营改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功能应用还有很多,软件环境需要不断的升级。

2、实现业务与税务配合衔接方面:营改增后银行必须建立增值税开票系统与现有各业务系统的有效衔接,解决在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硬件、软件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制订相应的增值税开票流程,规范工作人员业务行为,防范风险。银行现有税务方面的人才匮乏,更重视的是业务及信贷能手,今后"营改增"实施过程中肯定需要税务方面的专职人员,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新增岗位人工成本也是较大的支出。

3、流程改造方面:营改增后,银行业从税制设计及征管到银行科技系统和业务流程诸多方面都需改造。如果按照5月1日营改增落地的要求来看,最大挑战是细则没有出台,并由此导致政策的不确定与改革成本不可逆两者的矛盾。但如果坐等政策出台,可能无法及时完成营改增实施工作,给业务、客户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只能依靠掌握的信息,结合增值税的基本原理摸索前行,可一旦政策出台有较大变动,就很可能造成一部分成本沉没。

二、营改增后,由于适用税率变动及进项抵扣的问题所造成的税负的影响

1、适用税率变动用对税负的影响:目前,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为5%,其计税营业额包括贷款业务收入、差价业务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这三种业务中,贷款业务收入是银行业营业收入的主要内容,营业税作为价内税,其计税依据却是其经营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全额,"营改增"后,财税部门考虑对金融保险业采取6%的增值税税率,因增值税为价外税,其计税依据首先得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因此,虽然利率上升了1%,但相应的计税依据也有所减少。

2、进项税抵扣对税负的影响:"营改增"后,与之相关的进项税也可抵扣,银行可抵扣的进项税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其经营的柜台等固定资产采购;

(2)银行业信息技术系统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支出。尽管存在上述抵扣的进项税,但在实际业务中,有更多的成本支出将因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而不能抵扣,不能抵扣的进项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支付给个人的存款利息;(2)银行从业人员的人工支出。

因此银行业在日常业务中需要加强会计核算、降低银行税收成本,增加进项税税额来加强增值税抵扣力度,减轻税负。

三、营改增后,对银行的业务影响及内控管理风险的影响

1、营改增对业务的影响

由于全面营改增或许会降低部分企业借款的税收成本,因为这些借款者的借款利息可从银行获得进项税抵扣,营改增后实现了收入价税分离,满足下游实体企业抵扣进项税金的需要,有利于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下游实体企业由于抵扣进项税金而减轻经营成本,有利于反向改善银行信贷环境,促进贷款业务平稳增长。

2、营改增对内控管理风险的影响

对个人客户发票开具也存在问题。营业税下,银行不向客户提供发票,但营改增后,个人客户将要求银行提供增值税普通发票,这些海量发票的开具需求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系统负担和工作量。而外部监管层面的挑战在于,银行除了原有的大企业风险管理、重点税源监控外,营改增后预计还要面临增值税风险纳税评估,而且还要配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如果出现违法行为,则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等风险和挑战。

总而言之,税率由5%提升为6%,在细则没有出台的情况下按照可能推断的结果,作出上述分析判断,一切还需要等待细则落地。

⑸ 营改增后金融业如何纳税税率多少

具体税率还未定。

金融方面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适用税率预计将定在6%。金融内商品买卖适用税率或免税容或为6%,但采用何种计税方法仍不确定。相较于其他行业,金融业营改增一直被业内认为难度较大。

由于金融业营改增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影响非常大,核算也十分复杂,营改增本身的目的是避免双重征税,因此,如果扣除不到位,反而对金融行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也是政策迟迟未出台的原因所在。

⑹ 求营改增对金融业的银行影响

您好,营改增就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一、当前银行业由于实施营改增在信息技术系统改造、业务与税务配合衔接、流程改造等方面的困难及影响
1、实施信息技术系统改造方面:银行业的确面临着比其他行业更高的改造成本,因为银行业涉及的系统改造范围广泛,只要涉及收入类的系统,包括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同业收入等系统都要改造,银行业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无疑要求大量的硬件和软件投资,尤其是营改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功能应用还有很多,软件环境需要不断的升级。
2、实现业务与税务配合衔接方面:营改增后银行必须建立增值税开票系统与现有各业务系统的有效衔接,解决在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硬件、软件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制订相应的增值税开票流程,规范工作人员业务行为,防范风险。银行现有税务方面的人才匮乏,更重视的是业务及信贷能手,今后"营改增"实施过程中肯定需要税务方面的专职人员,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新增岗位人工成本也是较大的支出。
3、流程改造方面:营改增后,银行业从税制设计及征管到银行科技系统和业务流程诸多方面都需改造。如果按照5月1日营改增落地的要求来看,最大挑战是细则没有出台,并由此导致政策的不确定与改革成本不可逆两者的矛盾。但如果坐等政策出台,可能无法及时完成营改增实施工作,给业务、客户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只能依靠掌握的信息,结合增值税的基本原理摸索前行,可一旦政策出台有较大变动,就很可能造成一部分成本沉没。

二、营改增后,由于适用税率变动及进项抵扣的问题所造成的税负的影响
1、适用税率变动用对税负的影响:目前,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为5%,其计税营业额包括贷款业务收入、差价业务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这三种业务中,贷款业务收入是银行业营业收入的主要内容,营业税作为价内税,其计税依据却是其经营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全额,"营改增"后,财税部门考虑对金融保险业采取6%的增值税税率,因增值税为价外税,其计税依据首先得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因此,虽然利率上升了1%,但相应的计税依据也有所减少。
2、进项税抵扣对税负的影响:"营改增"后,与之相关的进项税也可抵扣,银行可抵扣的进项税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其经营的柜台等固定资产采购;
(2)银行业信息技术系统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支出。尽管存在上述抵扣的进项税,但在实际业务中,有更多的成本支出将因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而不能抵扣,不能抵扣的进项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支付给个人的存款利息;
(2)银行从业人员的人工支出。
因此银行业在日常业务中需要加强会计核算、降低银行税收成本,增加进项税税额来加强增值税抵扣力度,减轻税负。

三、营改增后,对银行的业务影响及内控管理风险的影响
1、营改增对业务的影响
由于全面营改增或许会降低部分企业借款的税收成本,因为这些借款者的借款利息可从银行获得进项税抵扣,营改增后实现了收入价税分离,满足下游实体企业抵扣进项税金的需要,有利于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下游实体企业由于抵扣进项税金而减轻经营成本,有利于反向改善银行信贷环境,促进贷款业务平稳增长。
2、营改增对内控管理风险的影响
对个人客户发票开具也存在问题。营业税下,银行不向客户提供发票,但营改增后,个人客户将要求银行提供增值税普通发票,这些海量发票的开具需求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系统负担和工作量。而外部监管层面的挑战在于,银行除了原有的大企业风险管理、重点税源监控外,营改增后预计还要面临增值税风险纳税评估,而且还要配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如果出现违法行为,则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等风险和挑战。

总而言之,税率由5%提升为6%,在细则没有出台的情况下按照可能推断的结果,作出上述分析判断,一切还需要等待细则落地。

⑺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会产生哪些影响

得分析看从那方面讲了 营业税 是可以抵所得税的 增值税是不可以的。
从上海试点的情况看,营改增对于企业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营改增可以克服重复征税的弊端,对于大部分企业可以降低税负;尤其对于占企业总数近 70%的8.8万户小规模纳税人由原来按5%税率缴纳营业税调整为目前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原本税负相对较重的小微企业成为此项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营改增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试点开始阶段,部分企业会由于生产周期、成本结构等原因,进项税额较少,加之试点范围有限,从非试点地区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负有所提升,一方面是税改前交通运输适用3%的营业税,税改后变成11%的增值税,扣抵进项税后税负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业受实际操作的影响,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困难,也使得其税负有所提升。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取得的发票抵扣
一般纳税人: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取得的发票(营业税票)能抵扣吗? 不能,但是如果你是实行差额纳税的企业,由非试点纳税人取得的营业税票可以作为差额纳税抵扣。
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试点期间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的,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用于记录该企业因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应按经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对于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的企业,期末,按规定当期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小规模纳税人:取得的试点纳税人发票能抵扣吗? 不能抵扣,小规模纳税人实施简易计税法,适用3%的征收率计税,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取得的非试点纳税人发票能抵扣吗? 不能抵扣,但是实行差额纳税的企业,由非试点纳税人取得的票可以作为差额纳税的抵减额。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试点期间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的,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应直接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⑻ 营改增会影响一个公司的哪些财务指标

我们假设一个月的应税服务收入为10万元,其他费用成本为5万元。假设该企业为小规模的纳税人,按照营业税计征,按照营业税计征,营业收入为100000万元,营业税金为5000元,费用为50000元,那么利润总额为45000。“营改增”后,按照增值税计征,营业收入为97087.38万元,营业税金为0,费用为50000元,利润总额为47087.38。由此可以看出,实行“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表面上营业收入相比“营改增”之前减少了2912.62,但是利润总额相比“营改增”之前却提高了2087,38元。这说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营改增”是一件好事,利润总额相比“营改增”之前有所增加。
我们假设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没有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发票。其营业收入为100000万元,营业税金为5000元,费用为50000元,那么利润总额为45000。实行“营改增”后,按照增值税计征,营业收入为94339.62万元,营业税金为10000元,费用为0,利润总额减去了660.38。所以,实行“营改增”后,企业的营业收入相比“营改增”之前减少了5660.38元,企业的利润总额相比“营改增”之前降低了660.38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或者进项税额较少的一般纳税人来说,“营改增”后的利润相比之前有所减少,所以对于服务型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购买固定资源的方式提高进项税额。
我们假设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可抵扣的增值税发票为4万元。“营改增”之前按照营业税计征,营业收入为100000元,营业税金为5000元,费用为50000元,进项税额为0,那么利润总额为45000。“营改增”后,按照增值税计征,营业收入为94339.62,营业税金为0,费用为50000,进项税额为2264.15,利润总额为46603.77。由此可见,实行“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的收入相比“营改增”之前减少了5660.38元。但是利润总额相比之前却提高了1603.77元。如果增值税税率按照17%计算,进项税额更多,其利润总额增加的就越多。所以,实行“营改增”后,当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较多时,实行“营改增”则比较有利。

⑼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负的影响可以从哪些方面计算

首先当然是对以前交营业税的企业有影响。另外,对以前交增值税的企业,营改增之后对他们也是有影响的,影响在什么地方呢?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进项抵扣了,这是一个绝对的利好。所以无论是对交营业税的企业还是对交增值税的企业,营改增之后,对税负都会产生影响。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计算

先看以前交营业税的企业,他们的税率国税总局是如何设计的呢?共分为三个档次:

1、税率是3%,这一类涉及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

2、税率是5%,主要涉及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3、税率是5%到20%,主要是针对娱乐业的。娱乐业税率到底是征5%,还是征20%,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对娱乐业的态度。

营改增之后,对应的这几档税率肯定都要做相应的变化。

营改增改为增值税,我们先来看看,增值税到底应如何理解?增值税最初的设计,是一个法国人做的。他设计这个税,一开始应该说定义很清楚,就是对增值额征税。

我们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购进一台价值600万设备,最后作价以1000万卖出去,增值额就是400万,400万乘以税率,这就是它应交的增值税。这就是对增值税当时最初的界定,可是真正用这样一种办法去计算应交增值税的时候,不太好操作,因为企业交易不可能有这么清晰的、一一的对应关系。每一笔进项税和每一笔销项税,对应不上来。譬如,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对应到哪一单销售上面了,说不清楚?于是税务给出了一个办法,把每一单采购核算一个进项税,每一单销售核算一个销项税,当期用所有的销项税减去进项税,这样算出你的应纳税额。

基于这样一种计算模式,我们就知道了,增值税并不是按照增值额来计算的,它是按照销项税减进项税算出的。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分析,假如一个产品,我们把它卖出去的时候,卖120元钱,产品的成本由三部分构成,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30元,制造费用中有水电气暖3元,能源费5元,设备折旧10元,对应的制造费用里面的人工薪酬2元,日常费用5元,其他费用2元。算下来,销售毛利是33元。对这一单产品的销售,计算它的销项税时,增值额应该是33元毛利加上成本里面不含有进项税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里面没有进项税的成本费用,它们一起构成增值税的纳税基础。有这样一个计算流程,我们就知道了,取得进项税是营改增之后绝对税负增减的关键。

二、营改增对税率的设计

我们再来看一下,营改增对税率的设计。根据纳税人的规模不同,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认定纳税人是一般纳税人,第二个层次认定纳税人是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怎么界定呢?年销售额在500万以上,就认定是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在500万以上就是一般纳税人。销售规模在500万以下,会计核算比较规范,自己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也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

对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设计分几档:第一档是主税率6%。第二档是对于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的租赁服务,转让土地所有权,设计的税率是11%。第三档是提供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设计的税率是17%。还有第四档,就是发生的跨境的应税服务,国家给服务出口优惠,免交。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有两档征收率:主征收率是3%,房地产行业比较特殊,征收率是5%。

对于这样的税率、征收率设计,我想多解释一下,为什么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会把税率设计为17%呢?以前租赁服务的营业税税率才5%,一下子到17%,有极大的提升,原因是把有形动产的租赁服务,等同于正常的商品销售行为。商品销售税率就是17%,有形动产的租赁,比如小汽车租赁服务,和销售有什么差别吗?我觉得没什么差别,销售可以看做是一次性的租赁,而租赁可以看作是分期收款的销售。这样分析下来,我觉得把有形动产租赁的税率拉为17%是合理的。

三、营改增后名义税率的增减变化

营改增之后名义税率变化了,税负到底会不会增加呢?我们先看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变化:第一类是3%,还是变为3%;第二类由5%变为3%;第三类由5%变成5%。因为改为增值税之后,是价外税,把价外税的征收率折为价内税的话,3%折过来是2.91%,5%折过来是4.76%。这三种情况,无论怎么变化,无论怎么变,增值税的征收率是绝对减少的。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情况则没有这么乐观,它的税率变化,也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是由3%变为11%,第二种是由5%变为6%,第三种是由5%变为11%,第四种是由5%变为17%。

从名义的税率增长的幅度看,除了5%变为6%以外,其他增长幅度都很大。我们把这几档税率折为价内税,11%是折后应该是9.91%,6%折为价内税应该是5.66%,17%折为价内税是14.53%。总体来看,一般纳税人的税率的增幅应该有四个,第一个增幅是6.91%,第二个增幅是0.66%,第三个增幅是4.91%,第四个增幅是9.53%。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税率都绝对增加了,实际税负是否会绝对增加呢?这需要具体来分析。

阅读全文

与营改增对金融机构财务绩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商所白天交易时间 浏览:31
奥克股份电解液溶剂 浏览:573
国瀚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25
杠杆偶然性改变力的大小 浏览:50
开通腾讯理财通账户会同时基金账户 浏览:82
山西晋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待遇 浏览:645
金融服务于经济 浏览:681
理财账号有基金未卖出 浏览:501
欧洲油运股票 浏览:191
绵阳安信证券招聘 浏览:64
提供专业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浏览:358
皖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688
有什么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 浏览:246
薪酬收益权理财业务 浏览:41
黄金生锈如何处理 浏览:481
怎么关闭淘宝客个别产品佣金 浏览:542
厦门象屿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法人 浏览:260
外币报表折算中利润表汇率选择 浏览:848
中利集团与意大利 浏览:344
农行理财产品本利丰可靠吗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