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建立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后,可采用加权综合方法进行量化评价。
(一)基本步骤
1)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划分各单项指标在表3-9中所属的等级类型。
2)确定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分值,可按表3-9给出。
表3-9 单项指标评价分值表
3)按下式计算各系统层的综合分值: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式中:R′j为第j系统层的综合分值;Rij为第j系统层的第i个指标的评价分值;pij为第j系统层的第i个指标的权重,满足∑pij=1;n为各系统层的指标数目;m为系统层的数目。
为便于比较可将系统层的综合分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按下式进行: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式中:Rj为归一化处理后的综合分值;其他符号同前。
4)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综合指数按下式计算: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式中:R为表征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的综合指数;pj为各系统层的权重,满足∑pj=1;其他符号同前。
5)根据R值,按表3-10划分区域地下水可持续性级别。
表3-10 地下水可持续性评价标准
(二)指标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可采用有序二元比较法,具体方法如下。
设有n个评价指标,按照指标的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记为:X1,X2,…,Xn。即:X1最重要,其次为X2,再次为X3,依次类推。这样,就可以建立评价指标的二元有序比较的重要度矩阵: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矩阵中的元素满足如下条件: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式中:aij表示Xi对Xj作比较时,Xi关于Xj的重要度;aji表示Xi对Xj作比较时,Xj关于Xi的重要度;矩阵A有如下规律: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为0.5;aij≥aji;任意一行的元素满足ai1<ai2<…<aii=0.5<aii+1<…<ain(i=1,2,…,n)。
由重要度矩阵A可以得到相对重要度矩阵U: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其中: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由矩阵A的性质和式(3-62)可知U具有如下特征: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为1;上三角的元素都为1;第一列元素为各行元素的最小值。
取矩阵U中的第一列元素作为对应指标的权重值,即有:
P=(p1,p2,…,pn)=(1,a21/a12,…,an1/a1n) (3-69)
归一化处理有: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地下水属性和循环规律不存在的指标权重赋予零值。
本书中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目前仅是初步探讨,尚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完善和规范。
『贰』 要素指标加权分值综合评价法
(1)要素各指标加权评价:
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
式中:Fj——要素加权分值(j=Ⅰ,Ⅱ,Ⅲ三要素);
Fi——每一要素中各指标评定分值;
Wi——各指标权值;
n——各要素指标个数(每一要素中n可能不同)。
(2)地质环境质量等级综合评价:
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
式中:F0——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加权评价分值;
Wj——各要素权值;
j——环境地质问题所含要素,一般n′=1,2,3,对应于Ⅰ、Ⅱ、Ⅲ要素。
求出F0后,即可根据综合加权评定分值(表4-1)确定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定等级。
『叁』 通达信 加权相对指数 指标
通达信可以使用加权相对指数指标,
效果如下图.
『肆』 加权是什么意思
加权的意思是乘以权重。
权即由测量值精度的不同在平差计算中所取的权重不同。精度越高,权越大。“加权”的意思就是“乘以权重”,即“乘以系数”的意思。
给出一组数据,其中3出现6次,4出现3次,2出现1次。6、3、1就叫权数。这种方法叫加权法。一般说的平均数,就是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再除以这些数的总个数。表示为:(p1+p2+p3+…..+pn)/n。
(4)加权指标扩展阅读:
“加权”在会计学中的应用: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伍』 什么是加权系数
加权这个概念好像是初中学的吧,主要是让算几门成绩平均后的总成绩。 权重系数在数学上,为了显示若干量数在总量中所具有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比例系数,这就是加权。 加权的指派系数就是权数,又称权重、权值。 权数分为两种,即自重权数与加重权数。 权重系数是表示某一指标项在指标项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它表示在其它指标项不变的情况下,这一 指标项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权重系数的大小与目标的重要程度有关。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每个指标项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各指标项的权重系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规定。 不要把这个东西想的很特殊。让你求几门成绩的平均分数总该会吧 就在那个基础上,把每科成绩成个数,那个数就是加权系数。而这个系数是根据需要而定的(题中会给出这些系数)
『陆』 如何设定指标权重
考核指标权重的分配,大都是凭人为经验判定,但也不能随意拍脑袋,通常也得遵循一般的规律和原则:
1、一般一个岗位的考核指标有5~8个,而每一指标的权重一般设定在5~30%之间,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某个指标的权重太高,可能会使员工只关注高权重指标而忽略其它,而如果权重过低,则引不起他的足够重视而放弃这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
2、越是高层的岗位,他所承担的财务性经营指标和业绩指标的权重就越大;越是低层的岗位,所承担的流程类指标的权重就越小,而工作结果类指标的权重越大。
3、对于多数岗位来说,根据指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先定量后定性”的制订原则,一般优先设定定量类指标权重,而且定量类指标总权重要大于定性类指标权重。
4、根据20/80法则,通常最重要的指标往往只有那么两三个,如果有1个,那么其权重一般要超60%;如果有2个,那么一般每个指标权重都在30%以上;如果有3个,那么每个指标权重一般在20%以上。
5、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指标权重一般都为5%的倍数,最小为5%,太小就无意义了。设立指标权重的方法有“简单排序编码法(人为赋编码值,过于简单主观)、倍数环比法(需要有
历史数据的支撑)、优序对比法(比较实用)、层次分析法(太过复杂)”等,根据我们的实操经验,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采用德尔菲法和两两对比法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操作时我们会请该岗位的任职者、上下游同事代表、直属上司、部门负责人、HR和公司绩效委员会成员代表组成专家组,按如下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先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排序,得出票数最高的指标排序组合方式即为指标的重要程度最终次序。重要程度越高,排在越前面,权重相应就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步,根据指标权重的设置原则,由专家组成员对各指标所占权重进行设定,然后由HR进行
汇总平均并将该结果反馈给各“专家”,然后,专家根据这一反馈结果,对各自设定的指标权重进行调整,最后由HR负责汇总平均(取整数),即为最终的指标权重。这其中,HR会尽量收集更多的历史数据和组织战略目标要求供“专家”借鉴参考,并在评定前对专家进行“权重设置的普遍规律和原则”的相关培训。
因此,即使是人为凭经验确定指标权重,也要有所根据和规律,由跟被考核岗位密切相关的多人进行综合评议决定,而不是交给一个人随意拍脑袋。
『柒』 什么是加权综合指数
指数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统计指标,从指数的含义上看,广义的讲,任何两个数的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的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拉氏指数,是1864年德国学者拉斯贝尔斯(Laspeyres)提出的一种指数计算方法,它是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拉氏指数由于以基期变量值为权数,可以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从而使不同时期的指数具有可比性。但拉氏指数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价格指数是在假定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报告期价格的变动水平,这一指数尽管可以单纯反映价格的变动水平,但不能反映出消费量的变化。从实际生活角度看,人们更关心报告期销售量情况下,由于价格变动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因此,拉氏价格指数在实际应用中很少,而拉氏数量指数,是假定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的综合变动,它不仅可以单纯反映出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也符合计算销售量指数的实际要求,因此,拉氏数量指数在实际应用的较多。
加权综合指数是依据“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通过加权来测定多种现象的综合变动状况。由于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反映的内容不同,其权数的选择方法不同,因此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我国零售物价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都是用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形式编制的。这种指数所用的权数可以根据有关的普查、抽样调查或全面统计报表资料调整计算确定。权数一经确定,一般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用,以减少计算的工作量。同时,在不同时期内采用同样的权数,可比性强,有利于指数数列的分析。
(一)数量指标加权综合指数
数量指标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见图:
『捌』 什么是大盘不含加权指标
大盘分时均线:
领先指标: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
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
1) 粗横线,即表示上一个交易日指数的收盘位置。它是当日大盘上涨与下跌的分界线。它的上方,是大盘上涨区域;它的下方,是大盘的下跌区域。
2) 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3) 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参考白黄二曲线的相互位置可知:A)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B)当大盘指数下跌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跌幅小于盘大的股票;反之,盘小的股票跌幅大于盘大的股票。
4) 红绿柱线:在红白两条曲线附近有红绿柱状线,是反映大盘即时所有股票的买盘与卖盘在数量上的比率。红柱线的增长减短表示上涨买盘力量的增减;绿柱线的增长缩短表示下跌卖盘力度的强弱。
5)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单位是手(每手等于100股)。
6) 委买委卖手数:代表即时所有股票买入委托下三档和卖出上三档手数相加的总和。
7) 委比数值:是委买委卖手数之差与之和的比值。当委比数值为正值大的时候,表示买方力量较强股指上涨的机率大;当委比数值为负值的时候,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股指下跌的机率大。
『玖』 什么是加权
“加权”是指:不同测量值乘以其对应的权重或系数。
权是指通过测量值精度的所取的权重,测量值的精度越高,权越大。
加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样本更好的反映总体特征。因为一般的调查数据都是分层等概率随机抽样,各个层代表的总体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加权。
(9)加权指标扩展阅读
“加权”在会计学中的应用: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