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分析企业的运营能力,重点分析哪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权益总额=全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利息保障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应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
盈利能力:
长期资本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长期负债平均值+所有者权益平均值)
资本金收益率=净利润/资本金总额
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值
普通股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利)/(股东权益平均值-优先股股东权益平均值)
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普通股每股帐面价值=(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额)/平均资产追总额
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利息支出净额)/销售收入
销售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运能力指的是企业资产的周转运行能力,通常可以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这四个财务比率来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逐层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营业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我们以苏宁电器为例,向投资者介绍如何进行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与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苏宁2004年销售收入为91.1亿元,平均总资产为14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增加到160.4亿元,平均总资产更是增长了2.3倍,达到31.9亿元。由于总资产的增长幅度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总资产周转率由6.49下降到5。
该比率的下降与苏宁在2005年大规模开张新店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完成“全国性布网”的战略格局,苏宁在2005年新开门店65家,新登陆了20多个城市,而原先的物流、服务体系的辐射半径有限,因此苏宁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平台的建设,以此来支撑以后在同一个城市建设其他卖场的物流和管理。这使得苏宁扩张战略的初始成本相对较高。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的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通过这个比率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短期内营运能力的变化。从报表中看出,苏宁2005年销售收入近160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2.9%,而平均流动资产增加了一倍以上。流动资产的大量增加没有带来同样幅度的销售收入的增长,因此流动资产周转率由2004年的7.36下降到2005年的5.61,说明苏宁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有所下降。
存货和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通过对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变化。苏宁以现货销售为主,因此,应收账款仅占流动资产的4.75%,而存货占50%。
存货周转率指的是企业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存货周转状况也可以用存货天数来表示,即表示存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天数越短,说明存货周转越快。苏宁2004年存货周转率为15.05,而2005年这一比率下降到10.33。相应地,存货周转天数由24天延长到35天。存货变现速度的明显下降,说明苏宁可能存在销售能力下降或者存货过量的问题。
应收账款周转率指的是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的速度。由于赊销收入不容易取得,在实务中多采用销售收入替代赊销收入进行计算。苏宁的顾客主要是个人消费者,以钱货两清的方式进行交易,赊销收入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很小,所以用销售收入数据得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非常高。一般说来,企业的该项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催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可以减少坏账损失,而且资产流动性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流动比率低的不利影响。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催收账款的效率太低或信用政策十分宽松,会影响企业资金利用率和资金的正常周转。
B. 经营指标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
经营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分析提示: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00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C.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
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量与资产占用量之间的比率。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第一,营运能力分析可评价企业资产营运的效率。
第二,营运能力分析可发现企业在资产营运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营运能力分析是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与补充。
相关原则:
反映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有许多,要正确分析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首先必须正确设计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体系。设计选择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提高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要求
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产占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周转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创造尽可能多的纯收入。
2、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多种资产的特点
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它们各有其特点。对于固定资产应考虑它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脱离的特点,指标计算上,从两方面加以考虑;对于流动资产,主要应体现其流动性的特点。
3、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有利于考核分析
应尽量采用现行制度规定的考核指标,或根据现有核算资料可以计算并便于分析的指标,否则,指标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
D. 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哪些
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比率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
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4)企业经营能力分析指标扩展阅读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也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值,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款项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E. 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也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值,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款项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帐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越高表明:
(1)收帐迅速,账龄较短;
(2)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
(3)可以减少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同时借助应收帐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以及企业原订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在评价一个企业应收款项周转率是否合理时,还应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也称存货周转次数,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和销货能力的一项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货营运效率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存货周转速度快慢,不仅反映出企业采购、出库、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存货占用水平低,存货积压的风险就越小,企业的变现能力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就越好。但是存货周转率分析中,应注意剔除存货计价方法不同所产生的影响。
(5)企业经营能力分析指标扩展阅读
相关原则
反映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有许多,要正确分析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首先必须正确设计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体系。设计选择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提高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要求
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产占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周转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创造尽可能多的纯收入。
2、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多种资产的特点
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它们各有其特点。对于固定资产应考虑它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脱离的特点,指标计算上,从两方面加以考虑;对于流动资产,主要应体现其流动性的特点。
3、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有利于考核分析
应尽量采用现行制度规定的考核指标,或根据现有核算资料可以计算并便于分析的指标,否则,指标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F. 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指标有哪些
一、偿债能力指标
⒈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⑴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债权人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下降。
⑵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⑴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⑵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也表明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二、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主要用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一般来说,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运营能力越强。资产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周转天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三、获利能力指标
计算公式
指标分析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四、发展能力指标
计算公式
指标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资本保值增值率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大于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⑴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⑵分析时,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五、综合指标分析
综合指标分析就是将各方面指标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揭示和披露,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综合财务指标体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指标要素齐全适当;主辅指标功能匹配;满足多方信息需要。
G.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请列出基本计算公式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1、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这一比率反映了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说明了应收帐款流动的速度。因为分子“销售收入净额”为时期数,因此分母应与之口径相同,计算该时期平均余额(未扣除坏帐准备金)。 一般来说,应收帐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帐期越短,说明应收帐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运营资金会过多的呆滞在应收帐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影响该指标正确性的因素有: 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使用这个指标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第二、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 第三、大量使用分期付款方式销售。 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分析时须将此指标计算结果与本企业前期指标、行业平均水平等进行比较。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这一比率表明了企业的销售状况及存货资金占用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相应的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资金周转快,相应的利润率也就越高。存货周转慢,不仅和生产有关,而且与采购、销售都有一定联系。所以它综合反映了企业供、产、销的管理水平。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这项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H. 什么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包括: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一、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资产周转速度就越快,能够相对节约流动资金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周转速度过低,会形成资产的浪费,使企业的现金过多的占用在存货、应收账款等非现金资产上,变现速度慢,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
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计算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通过制定合理赊销政策,严格购销合同管理、及时结算货款等途径,加强应收账款的前中后期管理,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能够反映出企业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的好坏。
三、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运营能力不强。
四、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出企业单位资产创造的销售收入,体现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
(8)企业经营能力分析指标扩展阅读
运营情况
1、企业内部的领导 分工是否清楚,系统分工是否清楚,部门工作职责是否清楚,岗位员工工作岗位职责是否清楚。因为这是建立企业运营制度和运营流程的基础。
2、企业内部部门间的配合度,企业内部员工的协作性、企业领导团结度这也是企业运营的重要条件,以上这些因素能够对企业运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执行力氛围,也是保证企业内部工作效率提升重要因素。
3、企业诚信的服务态度也不可忽略,有的企业对客户很有诚信度,但对员工却做得不敢恭维;有的企业对员工很人情味,但对客户却连蒙带骗,不负责任。
4、企业良好的执行力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