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劳动力市场怎么了
说简单点,劳动力市场跟商品市场是一样的,一般都是由供求决定价格。当我出2000块一个月招聘一个工人岗位,在中国可能有10个人来竞争这个位置,而在美国可能你出2000美金一个月,只有2个人来竞争这个岗位。那么,理性的企业主当然认为,我没必要在中国出在美国劳动力市场同样的价格,反正低价格也招得到满意的应聘者。
所以说,不存在剥削差价的问题,而是由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决定的。
我们国家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是劳动力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也促使企业主提高工资,来满足自己的用工需求。
『贰』 美国的劳动力价格怎么样还有木制品贵吗
当然贵,在美国工作,尤其是劳力工作,薪水都是以小时计算的,一般一个蓝领的工人在美国一年年薪约3万美元左右,普通的打工族,如麦当劳的工作约为10美元一小时,美国大学毕业生起薪点约为3.5万美元到5万美元之间,要看是普通大学还是名校。
木制品价格,美国人家居好像少用木制的,而且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很强,多用进口木材,价格还是蛮高的。
『叁』 以美元形式发放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还是劳动力的价格
劳动力的价值=劳动者的工资,劳动的价值=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你说工资会是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吗?它们的差额就是所谓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要赚钱的嘛。
『肆』 为什么美国物价低,工资高还有这么多的贫民窟和流浪汉呢
很多人心中都有这个印象,就是美国的物质生产很发达,他们物价水平比较低,但是工资水平比较高,如果这么算的话,他们的这个生活水平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为什么街上有很多失业的流浪汉呢?
另外就是他们的医疗,他们的医疗体系和保险体系是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说普通人去看病,你买一盒棉签可能要你20美元,这种情况下这么贵,那你得想办法,你肯定会买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它们结算的时候那基本上价格就会差10倍,他们可能就是一美元两美元,所以说他们虽然赚得多,但是在保险这方面的投入相当大,然后如果真的没有保险,生重病去一趟医院,足以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破产。
『伍』 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美国制造大量回流为什么不流到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1,生产者:随着中国和越南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商品市场忽然间充满了廉价的劳动力,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曾经是美国通胀的主要源头。现在美国再也不用担心物价上涨了,因为哪个行业的工人要涨工资,企业老板就会把这生产全直接外包给中国、越南或者印度去。不过问题没完全解决,首先原料怎么办?有巴西、澳大利亚提供源源不断的铁矿砂,有智利这种南美国家源源不断供应铜矿石呢,所以好解决。那么最后的问题就是怎么便宜运原料和制成品呢?没事儿,本来石油输出国组织就在美国控制之下,现在要清理的就是那些游离这个组织之外的产油国了,先把伊拉克占领了,再把航空母舰开到伊朗和委内瑞拉,随便再把俄罗斯拖进世界贸易组织。就这样,新兴市场包括中国陷入了第一步,注意,这不过还只是“口袋阵”的开始。 2,美联储:格林斯潘在2001年成功“扼制”了科网泡沫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后,在一片捧杀声中迷失了方向。美联储在调节利率水平的时候,本来只看通货膨胀率没有抬头就可以了。我再强调一遍,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曾经是美国通胀的主要源头,但是利令智昏的格林斯潘还是只盯紧通货膨胀率本身以及劳动力价格指数。这样他坚信当时的利息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也不会带来太大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根本不需要调高。就这样,美联储被套进去了,开始采用低利率政策了。 3,消费者:如果美国消费者不买金融炒家的帐,那么这场阴谋还不会得逞。但是,美国消费者却买中国廉价产品的账(美国消费者和中国生产者挂钩了)!可是如果美国消费者没钱了怎么办?问题就出在这了!有人会跟你商量,这样吧,我先帮你买了,你以后按月还给我就一点点行了。这意味着什么呢?假如是你每个收入一千块,以前你得攒钱半年才能买台六千块的大屏幕电视,现在你只要大笔一挥,答应接下来的两年里每个月还人家两百五十二块六,这电视现在就能搬回家了。这多出来两块六就是利息,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啊,怎么六千多块钱的大电视,一个月多付这么点儿钱,忍上两年就行啦?没错,只要美联储依然维持低利率政策(美国消费者和美联储挂钩了)。直接后果是什么?就是你现在恨不得立马再买上三台电视,当然了,电视有一个就够了,那就再换个手机吧,多买两套衣服,结果发现手头的闲钱还是比利息多得多。就这样,美国老百姓上瘾了,从买汽车到买房子,从买家电到交个税,都离不开了信用卡,离不开消费贷款!从此以后形成了可怕的泡沫消费,从而造成我们中国出口旺盛的假象。 4,资金链:但是,有个问题好像被忽略了,那就是谁是这个给美国老百姓借钱的人呢?你我,作为一个中国老百姓,既不敢借,也不肯借。不过,国际金融炒家却还是把中国装进去了!还连带让我们中国成了替罪羔羊,你别不信,美国财长保尔森1月1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专访时,抛出了所谓的“中国责任论”的观点,美联储局主席伯南克《纽约时报》的一篇题为《中国储蓄帮助吹起美国泡沫》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来抨击中国是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你看看中国老百姓世界第一的储蓄率!中国老百姓把钱都借给国有银行了,国有银行把钱借给企业了,企业赚的人民币还存在银行了,但是赚的美元却因为中国特色的外汇管理体制而被强制结汇留在了国家外汇储备里!而国家外汇储备大部分却都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于是中国人民给美国制造廉价产品赚的那点血汗钱又反过来都借给了美国政府。美联储不加息,所以美国政府付给中国的利息也奇低无比。美联储为了在中国购买国债的时候利息不被抽高,于是启动公开市场操作,直接结果就是把钱反手注入了美国的银行间市场,由此把钱交给那些嗷嗷待哺的美国老百姓,而完成了由生产者,到联储局,到消费者的资金链条的完整建立,他们实在太厉害了。当然,中国不是唯一一个被算计的国家,中东卖石油赚的美元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又回流到美国。国际金融家就在这一个个环节中雁过拔毛,攫取了大量的利益。不过,请注意,这还只不过是战事刚刚开始!
『陆』 中国劳工在美国一年能挣多少钱
在美国期间,每天上午10点半钟,总会看到一行身着白色衣装厨师模样的中国人,从住宅附近的人行道上走过。这时,正好是我在户外走步的时间,所以每天都要和他们相遇。中国人异国相逢,总会友好地招呼。来来去去,时间一久,就相互攀谈起来,有时难免彼此关心地问长问短。言谈中,得知他们是广东人,在不远的餐馆上班。他们一共13人。年龄较大者40来岁,较小的20多岁,其中有三位年轻女性。有一家几人,也有单独一人的,多为亲族邻里关系。他们集体住在老板为他们租下的一幢别墅式楼房里,距离餐馆不过二百来米,步行上班只需七八分钟时间。当我问及他们的工资收入时,一个厨师长模样的人说:“他们中工资多的不过每月2200美元,少的大约在每月1800—2000美元之间。”这跟中国劳工在美国的工资收入很接近,美国的下层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应该要高于这个标准。但也只相当于美国科技劳动者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不过,照这样计算,这些广东厨工的年收入当在24000美元左右,折合人币约15万元上下。如果加上房租、伙食免去的费用,年实际收入当不少于20万人民币。我问他们:“听说广东的厨师工资也不低,为什么万里迢迢到美国来打工?”他们说:“别看这点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还是10多万,拿回家去挺管用。”他们每年都要向家里汇款。
『柒』 美国为什么劳动成本高
美国之所以劳动成本高,是因为人口少,技术工人少,所以劳动成本才高。
『捌』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人的劳动力价值是否廉价
中国改革开放能够成功,从开始主要靠的就是以大量廉价劳工,引诱美国,欧洲,亚洲地方的发达国家将工厂迁到中国来。特别是那时中国还只让这些工厂从事出口加工的事,产品只准外销,不准内销。许多工厂现在仍然如此。现在中国的工资已经提高了不少,许多工厂也开始关厂移出中国,许多中国自己的工厂也开始前往较中国廉价的地方如越南,印度等地方。这种模式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重复许多次了。日本在二战后为了生存,开始利用他当时相对廉价的劳工重启战时被毁的工业,民生,并代工美国许多工厂,大量出口产品以赚取外汇。当时欧洲也在战后复兴中,自己工资还低,需要工厂恢复经济。日本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经济提升,累积了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国内生活水准提高,物价,工资也都高了。外资工厂及日本自己工厂开始向外迁出。70年代台湾接着开始这种模式(除了美国工厂,日本,欧洲工厂也开始慢慢出现了),接着亚洲四小龙(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并进;以低廉的劳工开始鼓励外资设厂,出口加工,几年后同样的累积了世界上最多的外汇(最多的是台湾),经济提高,生活水准提高,物价,工资也跟着上去了;接着80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前面几个的例子,正好学习。美国,日本,台湾,欧洲工厂出现了。经过三十内,同样的现象:经济提升;生话水准提高;外汇世界第一;工资提高(但还是较其它发达国家,地区低些)。
『玖』 美国劳动力不廉价的原因
因为美国劳动力不廉价,是因为他们的人懒。
『拾』 美国劳动力薪酬
吃饭花销都差不多,美国城市化很高,城市与城市没什么差异。
劳动力薪酬应该是统一的,最低每小时16美金,每天法定的工作时长是7.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