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呆帐贷款和呆滞贷款有何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对贷款的分类一直延用“一逾两呆”的分类方式。“一逾两呆”分类管理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状况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是一种事后监督的管理方法。
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期限仍未归还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
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Ⅱ 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怎么区别呢
长期以来,我国对贷款的分类一直延用“一逾两呆”的分类方式。“一逾两呆”分类管理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状况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是一种事后监督的管理方法。
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期限仍未归还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
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另附网络对该词条的解释 希望对你有用!
Ⅲ 贷款“一逾两呆”分类法和贷款风险分类法有什么区别
“一逾两呆”分类法,即将不良贷款分为逾期贷款. 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三类。这种分类主要是以贷款是否超过合同期限及超过时间长短为依据,分类方法的基础是贷款期限管理。其特点是便于统计、简单易行;其缺陷是对贷款质量的识别滞后,难以及时、全面和真实地衡量贷款的实际风险。贷款风险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法不是以贷款期限而是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按照这种方法对贷款进行分类,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贷款质量,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动态、全面地掌握和控制贷款风险,加强信贷管理。
Ⅳ “一逾两呆”划分不良贷款的缺点
①不利于真实反映贷款的真实质量
②不利于银行真实反映经营成果
③不利于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水平
④不利于及时反映贷款风险。
Ⅳ 在“一逾两呆”法中被称为不良贷款的是(多选题)
A、C、D,这个方法现在已淘汰了。
Ⅵ 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怎么区别
1、逾期贷款: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
2、呆滞贷款:贷款利息拖欠逾期三年为呆滞贷款;
3、呆账贷款: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贷款。
呆账的核销要经财政当局批准,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仅需提取普通呆账准备金(还不到贷款总量的1%)。
Ⅶ 什么是“一逾两呆”
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简称“一逾两呆“。
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在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贷款,无论是否事实上有问题,都视为正常,显然标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贷款即归为不良贷款似乎又太严格了。另外这种方法是一种事后管理方式,只有超过贷款期限,才会在银行的帐上表现为不良贷款。因此,它对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突出,这类分类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Ⅷ 谁能告诉我人民银行规定“一逾两呆”贷款的比例是多少
为了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使银行逐步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境内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据此及时足额提取各类贷款损失准备。
由于国内银行今年将按新执行的五级贷款分类法计提损失准备,预料今年大部分银行的坏帐准备金额将显著上升。
该指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指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及中外合资银行、外资独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贷款损失准备分三类
《指引》规定,贷款损失准备主要分三类: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三者均按季计提。无法一次提足贷款损失准备的国内银行,可采取分年平均或逐年递增(递减)的方式,分年逐步提足各类准备,但最迟不超过2005年。
「专项准备」是对贷款进行五级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准备,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计提比例分别为2%、25%、50%和100%。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按央行制定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行贷款可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及损失等五类。
银行贷款可分五类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该项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特种准备」是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而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和监管,中国人民银行24日发布通知,取消对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升格的规划审批,通知并要求中资商业银行逐步减少分支机构层次,提升分支机构功能。
Ⅸ 什么是 呆滞贷款
长期以来,我国对贷款的分类一直延用“一逾两呆”的分类方式。“一逾两呆”分类管理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状况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是一种事后监督的管理方法。
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期限仍未归还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
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另附网络对该词条的解释
希望对你有用!
Ⅹ 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呆滞贷款是以全额计提坏账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是逾期且可以全额计提坏账的贷款,财务规定是逾期超过三年的可以按呆账贷款处理。
2.产生原因不同
呆滞贷款是因企业兼并、合资联营、转让、承包、租赁的贷款,债务不落实或债务已经落实但银行近期内难以收回者。呆账贷款则是产品及服务质量所致,客户的经济拮据所致。
3.范围不同
呆滞贷款是指银行非正常贷款的一种。指借款人所借银行贷款在其资金营运中已不能正常周转、经银行确认在5年内不能全部收回的贷款。呆账贷款是指逾期(含展期)3年以上(含3年)作为催收贷款管理,按规定条件确认为呆账损失,尚未批准,准备核销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