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中期寿字小银碗现在多少钱
清朝时期,我国各种传统手工业生产均达到了历史的峰。官僚贵族、地主和商人已经广泛使用金银器及珠宝镶嵌工艺品。乾隆时期的金银器,其制作工艺有范铸、锤、焊接、点翠等,并综合了突起、陷起、阴浅、阳浅、镂空等各种手法,还出现了在金银器上点烧透明珐琅、以金丝填烧珐琅的新工艺。
银碗外壁环绕着两条形态生动威猛的巨龙;圈足边缘有环饰花瓣纹,银碗的口沿饰是一周镂空环绕的云龙纹,其上以花瓣纹收边,造型华丽大气。最重要的是,这只银碗与上世纪初美国舰队访厦有关,是中美海军早期友好交往的一件历史证物。
首先说金银这些金属的特性是比较稳定 , 对人身体有益并未有科学依据 ,古代用金银做器物也紧紧因为贵重。 其次所谓的白银鉴毒 , 能使白银变色的有毒物质主要是硫化物 , 电视机里常用来鉴别砒霜(三氧化二砷)其实使白银变黑的是混杂在里面的硫化物 ,当时提纯技术比较落后。
银碗最新成交价格记录:
唐 瑞兽卷草纹银碗--------680万--2016-12-19
清乾隆 酱釉描银碗--------330万--2012-12-19
清 碧玉嵌银碗 ------------350万--2016-12-24
清 天铁制鋄银碗套---------250万--2016-12-26
清银碗 (一对--------------450万--2017-02-15
清 椰壳雕神兽镶银碗-------230万--2017-02-23
古波斯萨珊王朝频伽鸟纹银-520万--2017-02-26
清 寿字花卉银碗------------300万--2017-03-16
清 龙纹银碗-----------------400万--2017-03-23
明 螺钿七宝白银碗----------420万--2017-04-01
银有吉祥辟邪之效,古人有这样一句话“身戴白银,健康富贵永相随“。民间自古就有佩戴银饰祈福的风俗,给小孩佩戴银饰既利于扫除孩子体内的胎毒,有起到定惊吓辟邪安神的效果。纯银饰品是大人给小孩子的一种希冀,一种心疼、一种维护,成为千百年来最佳祈福饰品。
㈡ 黄金首饰价格今天多少一克
嗯。。
这样说吧,今日的黄金价格是:
以人民币/克计价
买入:268.46
卖出:268.66
以美元/盎司计价
买入:1366.70
卖出:1367.70
如果说黄金首饰,这个就视品牌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了,周大福,周订筏斥禾俪鼓筹态船卡升升,老凤祥等几个牌子的价格也都不一样,主要增加了人工费部分,理论上来看,越好的手工艺品,人工费也就越高。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求推荐吧。
㈢ 清代银碗值多少钱
您最好期待这玩意是个现代赝品,因为这种形制的碗,一般是陪葬品,供奉在棺椁前的,这种东西煞气很重,即使是考古队挖掘出来,也是要“洒净加持”才能在博物馆展出的,而且即使这玩意是真品,清代的冥器,价值也不会很高,因为这种东西,收藏的人很少,虽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也喊不上价,行内人一看这种形制的东西,基本都不会要的,冥器类,除了瓷器和玉器价值很高以外,金银器,以及其他金属器物,都不值钱,很多金银器盗取出来就被熔炼成银币了,尤其是清代的金银冥器~存世量很大,很不值钱(军阀混战时期,大量王公贵族墓室被军阀盗取,因此这玩意市面上存世量很大),如果非要估个价,一到二吊(1000-2000)
㈣ 清朝的一两银子约合如今的多少钱
1 白银作为广泛使用的通货,是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明朝初年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对于明代白银价值的理解,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当时的官俸。成化以后至嘉隆万年间,白银流通日广,官俸也形成以折银为主的复杂结构。据万历《大明会典》所载,官阶正一品的三公,岁俸为米12石,银215两,钞7128贯;官阶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岁俸为米12石,银152两,钞4944贯;官阶正七品的知县,岁俸为米12石,银27两,钞360贯。
当时的大贪官严嵩,嘉靖三十二年(1553)籍没其家产,共金13171两余,金器13239两余,银2013478两余,银器13357两余,金银首饰还不在内。外有第宅房屋6647间,估银86350两余;田地27342.87亩,估银44493两余。
我们大约折算一下,明朝嘉靖年间的房屋每间约合13两,这个购买力是很惊人的。
2 白银在今天是作为贵金属流通的,附加价值比较高,是作为实在的商品存在于市场的。尽管说,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它毕竟是“特殊的”商品。货币的价值不是由市场自主决定的,而实在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将今天的作为贵金属的白银的价值与历史上作为货币的白银的价值相计算,是不科学的。
3 最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应该是购买力平价。
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如果在明清时期用白银购买,和今天用纸币购买的价值相比较。就像我们刚才计算的,在明朝嘉靖年间,一间房屋(地价+建造成本)只要13两白银,一亩地只要1.63两白银。如果和今日的房地产市场相衡量,这是令人咋舌的购买力,这也是与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关的。
那么按照米价来折算,也许更尽情理,按照明嘉靖年间的米银折算比例,72石米约折银27两,也就是8/3两银可以买一石米。这样算下来,嘉靖年间,一两银约值700-800元。
那么,到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呢?
清朝初年,与明朝的经济指标并没有很大出入,到乾隆年间也物价上扬只有一倍多。到了道光、咸丰以后,白银价格飞涨到清初年的三倍,这样计算下来,也就是说,同治、光绪年间相比明代嘉靖年间就涨了5-6倍,因此,一两银折合现在人民币100-200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㈤ 清朝慈禧太后期间,一两银子合现在的人民币多少钱
大家回答问题,不要简单复制,或者凭空猜测,我以自己几年来的明清史学习和研究经验来解答这一问题。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白银从何时起作为国内通货使用?
2 白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能否与其作为通货的价值相等同?
3 白银货币与今日的货币价值对比,最合理的参照是什么?
解答如下:
1 白银作为广泛使用的通货,是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明朝初年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对于明代白银价值的理解,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当时的官俸。成化以后至嘉隆万年间,白银流通日广,官俸也形成以折银为主的复杂结构。据万历《大明会典》所载,官阶正一品的三公,岁俸为米12石,银215两,钞7128贯;官阶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岁俸为米12石,银152两,钞4944贯;官阶正七品的知县,岁俸为米12石,银27两,钞360贯。
当时的大贪官严嵩,嘉靖三十二年(1553)籍没其家产,共金13171两余,金器13239两余,银2013478两余,银器13357两余,金银首饰还不在内。外有第宅房屋6647间,估银86350两余;田地27342.87亩,估银44493两余。
我们大约折算一下,明朝嘉靖年间的房屋每间约合13两,这个购买力是很惊人的。
2 白银在今天是作为贵金属流通的,附加价值比较高,是作为实在的商品存在于市场的。尽管说,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它毕竟是“特殊的”商品。货币的价值不是由市场自主决定的,而实在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将今天的作为贵金属的白银的价值与历史上作为货币的白银的价值相计算,是不科学的。
3 最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应该是购买力平价。
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如果在明清时期用白银购买,和今天用纸币购买的价值相比较。就像我们刚才计算的,在明朝嘉靖年间,一间房屋(地价+建造成本)只要13两白银,一亩地只要1.63两白银。如果和今日的房地产市场相衡量,这是令人咋舌的购买力,这也是与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关的。
那么按照米价来折算,也许更尽情理,按照明嘉靖年间的米银折算比例,72石米约折银27两,也就是8/3两银可以买一石米。这样算下来,嘉靖年间,一两银约值700-800元。
那么,到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呢?
清朝初年,与明朝的经济指标并没有很大出入,到乾隆年间也物价上扬只有一倍多。到了道光、咸丰以后,白银价格飞涨到清初年的三倍,这样计算下来,也就是说,同治、光绪年间相比明代嘉靖年间就涨了5-6倍,因此,一两银折合现在人民币100-200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我是学明史为主的,所以主要以明朝的指标计算,再结合清朝的情况来对比,不好意思了。
㈥ 清代金器为什么这么有价值
我国金银器制作,源远流长。
虽然自商代至春秋战国,已属初发阶段;但要到盛唐才成熟,器皿多样化,蔚成风气。
不过,元、明以前的金银器珍罕品,尤其是者,均为历史文物,多藏于各大博物馆。
元、明两代精品,存世者多属较大件的铜鎏金佛像和菩萨像,同样稀少;而且价值甚高,恐非一般收藏者有能力沾手。
㈦ 我有一枚十元的民国纪念金币重十克请问现在市场价是多少
钱币在拍卖市场,一般都是跟邮票同归为一个板块,叫做“邮品钱币”,但这并不代表钱币在拍卖市场的边缘位置。“钱币”与其他拍品门类相比更为大众化,在拍卖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层面交易也比较普遍。而在拍卖场上,近年来钱币多散见于各个拍卖会的瓷器杂项拍卖中,专场拍卖则集中在少数几家拍卖公司,如中国嘉德、北京诚轩和北京华辰,香港淳浩拍卖公司也设有钱币拍卖,但涉及的品种基本上是外币。整体行情先抑后扬 “钱”途光明1997年春,中国嘉德就开设了“邮品钱币”的专场拍卖,业绩可圈可点。目前,最新的邮品钱币历年成交价格排行前100位里仍然有4项纪录是嘉德1997年秋拍创下的.钱币专场近年来的成交率也呈现出稳定升高的趋势。以中国嘉德为例,2001年维持在20%-30%,极不理想,处于钱币拍卖的“寒冬”时期;2002年、2003年两年维持在50%左右,进入了“暖春”;2004年至今则维持在70%-80%之间,成绩相对理想,个别名人专场则高达90%以上。2004年秋拍的“林崧邮品收藏”专场,甚至达到了100%的成交率。北京华辰的“邮品钱币”专场拍卖仅举办了5场,从2002年春季拍卖会到2004年春季拍卖会的5次大拍中,均设有专场,成交率相对较低,徘徊在44%-58%之间,此后至今,北京华辰未设钱币专场。钱币市场的真正上扬起自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整体涨幅较大,频频创出高价。2006年钱币专场则集中在中国嘉德和北京诚轩两家,分别有5个和4个专场,成交额达到6129万元和4422.9万元。中国嘉德春拍“马定祥收藏中国历代钱币”专场中“中华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壹圆金币”以319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当年钱币拍卖最高价。2007年春季拍卖,嘉德更是把“钱币”专场单独出来,另设地点和时间进行拍卖,可见嘉德公司对“钱币”未来发展市场的信心。嘉德共设有4个专场,成交额达到5605.7万元。从2007年春季拍卖的结果来看,前两年的高热度还在持续,尤其一些名人收藏的精品成交价格居高不下,整个市场的成交率也有所提高,反应良好。中国嘉德春拍“马定祥钱币收藏”专场中,钱币收藏大家、“泉学宗师”马定祥收藏的“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以人民币616万元成交。这一纪录,远远超出了嘉德2006年春拍“马定祥收藏中国历代钱币”专场中“中华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壹圆金币”319万元的成交价纪录。除马定祥之外,这一领域的其他知名藏家包括李安深、陈达农、沈曾华、林崧的藏品,也都有不错的市场反应。诚轩在2007年春拍中设有3个专场,成交总额达到3028.8万元。金银锭快速升温 勇夺头彩出于东方人自古“藏金收银”的传统,更由于国际金银价格的坚挺,艺术品市场上金银锭的拍卖价格也被带动起来,金银锭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不可再生、数量稀缺的特点,逐渐进入了收藏领域,更吸引着投资者的视线。2007年秋拍,中国嘉德首次大规模推出“中国历代金银锭专题”。这个专题在拍卖会前就备受关注,热烈的场面早在预料当中。11月11日是拍品最多的一天,金银锭部分从晚上6点多才开始拍卖,然而,热情的买家却丝毫没有倦意,场上依旧保持着火热的人气。晚上12点,作为压轴大戏,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五十两银锭果然不负众望,从26万元起拍,价格一路飙升,众多买家纷纷举牌,好几位都表现出势在必得的决心,经过几十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56.8万元成交,同时打破了银锭拍卖的世界纪录。这件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五十两银锭是目前拍卖市场上仅见的带有年号的明代银作局银锭,铭文详细,品相上佳,极为珍贵。银作局作为明代二十四衙门之一,是专为宫廷制造金银器饰的作坊。这件银作局五十两银锭制作规范,为永乐六年十一月铸造,而且采用了千字文编号,铭文显示出该锭是第1670号,说明这种五十两银锭是专为明代宫廷铸造的银两。纵观金银锭专题的拍卖,成交比率颇高,很多拍品都以高于底价2至3倍的价格成交。由此可以发现,尽管金银锭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收藏群体,但是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发展空间不容小觑。尤其是能够折射中国古代经济、历史信息的银锭也已经得到了收藏者的认可,如本场拍卖的明代内承运库花银二十五两银锭,是研究明代皇帝私库的重要实物资料,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更具备了研究价值,并且是首次发现,十分珍贵,因此,拍出了56万元的高价。另外,一些造型独特、品相精美的拍品更是得到了藏家的青睐,如清末民初的一本万利一两金锭,以及同为结婚礼金的上海同福双喜图案一两金锭,广州华泰赤金双喜一两金饼都成为众多买家竞拍的焦点。这次金锭板块成交超过80%,民国中央造币厂制孙中山像布图十两金条为中华民国中央准备金,重312.1克,面打有“号码DB1693”、“成色991.0”、“重量10.000市两”字样,拍出了17.92万元的价位。可以看出,投资者对于拍品的成色、重量等因素投入了较多的关注。机制币高调依旧 空间无限
近现代机制币是嘉德公司几年来一直重点培育的项目,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收藏群体。11月10日,机制币作为第一场拍卖,刚开场十几分钟便迎来了本场第一个高潮,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以91.84万元成交,成为本场最高价。这枚金币为光绪三十二年天津造币总厂铸造,数额不多,后因为政府欲执行的“金本位汇兑制”未确立而未获发行,是清政府时期铸造的两种大型金币之一。紧接着,另一枚清政府大型金币,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也拍出了67.2万元。此外,著名收藏家耿爱德(E?Kenn)旧藏的孙中山像民国二十四年壹圆银币小型铜样以89.6万元成交,名列本场第二,此币为目前仅见,极为珍罕。古钱热度不俗 爆发在即在古钱专场中,西夏元德通宝旋读是本场重头,最终以53.76万元的高价被一位藏家收入囊中。这枚元德通宝旋读大样钱是著名的海内孤品,堪称中国古钱中的大珍品,从未见任何记载,极为珍罕。此钱为典型的西北坑口,品相上乘,钱体锈色无多,字口间杂以斑点绿锈,硬度有加;包浆甚好,润而色古;钱文疏密有致,拙中见巧,粗旷大气;其形制大字大样,肉厚质重,铜色近水红,制作规范,极为精美,有初铸试样的可能。纸币钱票开始发力 精品受宠
纸币专场中,清代及解放区的板块表现较为突出。其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国通商银行广东通用银元壹圆拍出了31.36万元。此票广东地名为目前仅见,未见任何著录,是研究广东近代历史及金融的珍贵资料,极为珍罕。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淮北地方银号贰拾元加盖淮海贸易公司本票贰仟圆、伍仟圆样票各一枚,加盖“样张”字样,估价仅为1000元至3000元,但由于原拟民国三十五年发行的此票贰拾圆票未能发行,被用来改作“淮海贸易公司”本票使用,此本票是首次出现在拍卖场上,极具收藏及研究价值,最终拍出了10.98万元高价。从中国嘉德2006年春拍与2007年春拍比较来看,2006年春季一共有4场“钱币”专拍,上拍量为4566件,成交额为5436.6万元,成交率达到76%;2007年春拍则有7个专场,上拍量为6672件,成交额为8634.5万元,成交率达到77.4%,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额增长了54个百分点,而上拍量增长了46年百分点,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2004年以来的市场热度,促使钱币上拍数量剧增,基数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名家藏品的陆续上拍,致使拍品总体品质提高,因此,成交额和成交率的提高,也是意料之中的。可以说,钱币的市场是“名人专场带动了整体行情”。
㈧ 清朝一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
家回答问题,不要简单复制,或者凭空猜测,我以自己几年来的明清史学习和研究经验来解答这一问题。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白银从何时起作为国内通货使用?
2 白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能否与其作为通货的价值相等同?
3 白银货币与今日的货币价值对比,最合理的参照是什么?
解答如下:
1 白银作为广泛使用的通货,是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明朝初年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对于明代白银价值的理解,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当时的官俸。成化以后至嘉隆万年间,白银流通日广,官俸也形成以折银为主的复杂结构。据万历《大明会典》所载,官阶正一品的三公,岁俸为米12石,银215两,钞7128贯;官阶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岁俸为米12石,银152两,钞4944贯;官阶正七品的知县,岁俸为米12石,银27两,钞360贯。
当时的大贪官严嵩,嘉靖三十二年(1553)籍没其家产,共金13171两余,金器13239两余,银2013478两余,银器13357两余,金银首饰还不在内。外有第宅房屋6647间,估银86350两余;田地27342.87亩,估银44493两余。
我们大约折算一下,明朝嘉靖年间的房屋每间约合13两,这个购买力是很惊人的。
2 白银在今天是作为贵金属流通的,附加价值比较高,是作为实在的商品存在于市场的。尽管说,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它毕竟是“特殊的”商品。货币的价值不是由市场自主决定的,而实在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将今天的作为贵金属的白银的价值与历史上作为货币的白银的价值相计算,是不科学的。
3 最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应该是购买力平价。
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如果在明清时期用白银购买,和今天用纸币购买的价值相比较。就像我们刚才计算的,在明朝嘉靖年间,一间房屋(地价+建造成本)只要13两白银,一亩地只要1.63两白银。如果和今日的房地产市场相衡量,这是令人咋舌的购买力,这也是与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关的。
那么按照米价来折算,也许更尽情理,按照明嘉靖年间的米银折算比例,72石米约折银27两,也就是8/3两银可以买一石米。这样算下来,嘉靖年间,一两银约值700-800元。
那么,到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呢?
清朝初年,与明朝的经济指标并没有很大出入,到乾隆年间也物价上扬只有一倍多。到了道光、咸丰以后,白银价格飞涨到清初年的三倍,这样计算下来,也就是说,同治、光绪年间相比明代嘉靖年间就涨了5-6倍,因此,一两银折合现在人民币100-200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我是学明史为主的,所以主要以明朝的指标计算,再结合清朝的情况来对比,不好意思了。
㈨ 明清两代金银器有什么样的不同
明清两代金银器越来越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象征着不可企及的高贵与权势。
然而,明清两代的金银器,其发展轨迹明晰可见,但其分野之界亦是如此鲜明。大体上说,明代金银器仍未脱尽生动古朴,而清代金银器却极为工整华丽。在工艺技巧上,清代金银器那种细腻精工,也是明代所不可及的。
㈩ 999.9在香港买的金器,港币19800是人民币多少钱
上图为2015年12月28日港币兑人民币汇率,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5-12-28 13:49;
19800港元=16546.86人民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