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贷利率是上浮好还是下浮好,还是不变好
贷款利率指的是基准利率。如果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能下浮,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总比利率上浮,多交利息要强很多。
即使利率不能下浮,维持在基准利率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利率能下浮最好,不能下浮就维持基准,最差的结果是上浮。
B. 贷款利率表中上浮15%下浮15%各是什么意思
上浮利率会更高,比如4.9%上浮15%,上浮后就是4.9%*(1+15%)=5.635%
C. 银行的上浮和下浮分别是什么意思
利率上浮是各商业银行(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的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针对某种业务对利率做出不同幅度的上行调整,与此相对的还有利率下浮。
基准利率下浮是指基准利率指数下降。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D. 银行抵押贷款利率现在是多少 利率上浮下浮是什么意思啊
基准利率是央行发布的,上浮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下浮是在基准利率上下浮,现在做房产抵押贷款都是上浮5%---10%之间的,您可以说下您贷多少钱和贷多长时间,我帮您算下月供
希望能够帮到您
E. 贷款利率上下浮什么意思
所谓贷款利率上下浮是指在基准利率上下浮动。人民银行规定一个基准利率,,各家银行按照规定和各地实际情况决定利率是上浮还是下浮。。不过下浮的情况一般只有按揭贷款才会存在。。其他贷款的利率是不能低于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比如我们现在一年的基准利率是5.56,假如贷款利息上浮10%那么就是5.56乘以1.1等于6.116,假如你10万元贷款一年那么利息就是6116元了。假如是贷款利息下浮10%那么就是5.56乘以(100%-10%)等于5.004,10万元一年的利息就是5004元
F. 什么情况下贷款利率会上浮
1、调结构控风险
贷利率政策的变动与宏观政策的调整关系密切。在银行信贷“调结构”的大方向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属于“房地产类贷款”,银行对此有一套风控逻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
2、银行资金成本上升成主因
不少银行仍在消化此前房贷的存量,已经数月没有新增的房贷了。按季度下放房贷额度指标,但这一额度明显“不够用”。
多家房地产中介也反映,不仅房贷利率折扣没有了,放款的时间更明显延长。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是推动银行调整首套房房贷利率、收紧额度的主要原因。
(6)贷款利率上浮下浮扩展阅读
浮动特点是:
1、利率的变动可以灵敏地反映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
2、借贷双方所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较小;
3、便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其资产负债规模;
4、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G. 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的意义
就是你贷款应付利率是增加或减少的意思,比如基准利率上浮10%,原贷款利率是8%,那么上浮后的利率就是8.8%。下浮同样如此。
这是中国银行常规货币政策之一。
H. 银行利率为什么上浮下浮,什么意思呢
银行利率上浮和下浮,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控制货币的流动性,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
上浮意味着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回笼到银行。反之,下浮意味着扩张的货币政策。
一般银行贷款利率调整后,所贷款项还没有偿还部分的利率也随之调整,当中有三种计息方式:
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执行新调整的利率,比如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房贷均是采取这种方式;
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比如中国银行房贷是这样的;
双方约定,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中小银行一般采取这种方式调整房贷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调整一律在每年的1月1日。因此,1月开始调整月供的需是约定在次年的年初执行新调整利率的,若是约定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利率的,还需再耐心等待。
资料拓展: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资本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资本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资本所获得的报酬率。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额、用P表示本金,则利率可用公式表示为:i=I/P。
I. 银行贷款上浮5%,什么意思,现在利率是4.9%,上浮5%是多少,怎么计算谢谢
利率上浮就是指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依据,进行上浮,以适应不同情况的贷款人和贷款政策,上浮5%就是基准利率乘以1.05计算的结果,也就是5.145% 。公式:4.9%+4.9x5%=5.145%。
利率上浮是各商业银行(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的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针对某种业务对利率做出不同幅度的上行调整,与此相对的还有利率下浮。
(9)贷款利率上浮下浮扩展阅读: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利率。大致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①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②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③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另外,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
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
J. 我商业贷款14万,利率5.9,这算上浮还是下浮
首先要有贷款年限,跟当前的央行基准利率比较才能确定。最新贷款基准利率如下: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