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天体黄金分割

天体黄金分割

发布时间:2021-05-31 14:07:48

1. 银河系黄金分割线是什么

抱歉,我只知道这个
太阳系内目前共发现有九大行星。然而早在18世纪中叶,德国的自然科学家提丢斯就发现,如将0、3、6、12、24、48、96数列中的每个数加4,而得数用10来除,其结果是:

(0+4)÷10=0.4 (水星距离太阳实际0.387天文单位)

(3+4)÷10=0.7 (金星距离太阳实际0.723天文单位)

(6+4)÷10=1.0 (地球距离太阳实际1.000天文单位)

(12+4)÷10=1.6 (火星距离太阳实际1.524天文单位)

(24+4)÷10=2.8 (小行星带)

(48+4)÷10=5.2 (木星距离太阳实际5.203天文单位)

(96+4)÷10=10 (土星距离太阳实际9.56天文单位)

注:1个天文单位等于1.5亿千米

通过以上数字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提丢斯计算出的数值与各行星至太阳的实际距离确实是十分相近的。1766年,提丢斯在把《自然的探索》这本书从法文翻译成德文的时候,也顺便将他发现的这一规律加进书中。但此书出版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772年,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得注意到了这-奇特的规律,并将它编写到《星空研究指南》一书中进行介绍,这就是后人经常提到的提丢斯—-波得定则。但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是0、3、6、12、24、48这样的数列加4再用10来除而不是别的什么数?提丢斯和波得都没有做出任何解释。里面包含着什么奥秘?他们俩也都没有说明。

近年来,有人用黄金分割法来计算各行星至太阳的距离,其结果同样令人惊讶!(计算结果见下)

0.732×0.618=0.446(水星距太阳实际0.387天文单位)

1.000×0.618=0.618(金星距太阳实际0.723天文单位)

1.52×0.618=0.939(地球距太阳实际1.000天文单位)

2.80×0.618=1.73 (火星距离太阳实际1.52天文单位)

5.20×0.618=3.213(小行星带距太阳实际2.8天文单位)

9.54×0.618=5.89 (木星距太阳实际5.2天文单位)

19.2×0.618=11.86 (土星距太阳实际9.54天文单位)

30.1×0.618=18.601(天王星距太阳实际19.2天文单位)

从以上数字我们可以看出,除土星至太阳的实际距离误差稍大些外,其它行星至太阳的距离数值都还是很接近的。如果我们再考虑到各行星之间的相互引力及偏心率问题,计算数值会显得更要精确一些。如土星除受太阳的吸引力外,还要受木星巨大引力的影响,故它的实际距离小于计算值就不难理解了。当然,用黄金分割法计算各行星至太阳间的距离,同提丢斯—-波得定则一样,在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计算上受到了挑战,其原因还有待于继续分析研究。

我们知道,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其中恒星占了90%,气体和尘埃占了10%,而这些物质大部分汇聚在中央平面的附近绕银河中心运行。从侧面来看我们的银河系,它就像一个扁扁的铁饼,整个直径有25千秒差距至30千秒差距,而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和太阳系,就处在距银河系中心8.5千秒差距的地方。近年来又有人发现:我们的太阳系所在的位置,正好也是银河系半径的黄金分割带上。即:

27.5÷2×0.618=8.4975(千秒差距)

注:1、每千秒差距约为3300光年

2、27.5千秒差距是25千秒差距至30千秒差距的平均值。

2. 有谁帮我找找关与黄金分割的论文吖

黄金分割最早见于古希腊和古埃及。黄金分割又称黄金率、中外比,即把一根线段分为长短不等的a、b两段,使其中长线段的比(即a+b)等于短线段b对长线段a的比,列式即为a:(a+b)=b:a,其比值为0.6180339……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因此,0.618又被称为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长方形的本身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组成,你可以将这两个基本形状进行无限的分割。由于它自身的比例能对人的视觉产生适度的刺激,他的长短比例正好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因此,使人感到悦目。黄金分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绘画等各方面。 在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曾不同程度地借鉴并融汇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黄金分割也因此成为摄影构图中最神圣的观念。应用在摄影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黄金分割率0.618排列出数列2、3、5、8、13、21……并由此可得出2:3、3:5、5:8、8:13、13:21等无数组数的比,这些数的比值均为0.618的近似值,这些比值主要适用于:画面长宽比的确定(如135相机的底片幅面24mmX36mm就是由黄金比得来的)、地平线位置的选择、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空间的分割以及画面视觉中心的确立。摄影构图通常运用的三分法(又称井字形分割法)就是黄金分割的演变,把上方形画面的长、宽各分成三等分,整个画面承井字形分割,井字形分割的交叉点便是画面主体(视觉中心)的最佳位置,是最容易诱导人们视觉兴趣的视觉美点。 摄影构图的许多基本规律是在黄金分割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值得提醒的是,每幅照片无需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黄金分割去构图。千篇一律会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关于黄金分割,重要的是掌握它的规律后加以灵活运用。
金分割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
与生活
查阅 & 欣赏

由黄金分割画出的正五角星形,有庄严雄健之美.
黄金分割
与生活
世界名画之所以有名,也得益于黄金分割,无论是画面整体还是局部.
人的俊美,体现在头部及躯干是否符合黄金分割.
查阅 & 欣赏

时装模特和翩翩起舞的舞蹈演员,他们的腿和身材的比例也近似于0.618的比值.凡是具有这种比例的图样,看上去会感到和谐,平衡,舒适,有一种美的感觉.
黄金分割
与生活
视力表中的E同样具有黄金分割的美,儿童乐园的标志,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都凝聚着设计师对黄金分割的运用,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均处在屏幕的黄金分割点位置.
查阅 & 欣赏

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之比接近于0.618.人们在高塔的黄金分割点处建楼阁或设计平台,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塔,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它的塔身竟高达462.85米,要建造这样高而瘦长的塔身,在造型上难免有些单调,然而设计师巧妙地在塔身上装置了晶莹耀眼的上球体,下球体和太空舱,它既可供游人登高俯览城市景色,又使笔直的塔身有了曲线变化,更妙的是,设计师有意将上球体选在295米之间的位置,这个位置恰好在塔身5比8的地方,这0.618 的比值,使塔身显得非常协调,美观.
建筑学上的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
与生活
邻边满足黄金分割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被广泛应用于装点生活;腰与底满足黄金分割的等腰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它有着其特殊的几何性质.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有一句名言:“凡是美的东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就是部分与部分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性。”要揭开“黄金分割数”神秘的面纱,先得认识“中外比”。据《几何原本》记载,比例理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Eudoxus of Cnidos,公元前408—前355年)建立的。
画家达.芬奇在绘画中非常讲究比例美,他这种把线段分成中外比的分割叫做“黄金分割”。古希腊数学家希帕斯发现这个比值约0.618

人们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美妙的东西都是按照“黄金比”构成的。

植物学家发现,植物叶片上下两层叶子之间相差137.5°,这个度数有什么奥妙呢?原来圆周角为360°,而360° - 137.5° = 222.5°, 137.5:222.5 = 222.5:360 = 0.618,研究发现,这样便于光合作用。

人体中也充满黄金分割数。比如:以肚脐为界的下半身与身高之比,眉毛到脖子的距离与头顶到脖子的距离之比,下半身中以膝盖为界,上臂以肘关节为界的比值都接近黄金分割数。

黄金分割数也出现在天体中,比如:月球密度3.4g/cm3,地球密度5.5g/cm3,而3.4:5.5 = 0.618。

五角星看起来那么赏心悦目,是因为其中充满黄金分割,它的边互相分割为黄金比,不论横看、竖看,它都是匀称的。人们在制作五角星时的口诀,如:九五顶五九,五八两边分;一六中间坐,五八两边分等,都反映了五角星中的黄金分割美。

世界著名建筑,如金字塔,其高与底座的边长之比,艾菲尔铁塔,其最底两层的高与塔高之比均是0.618。

著名音乐作品,高潮的出现大多与黄金分割点接近。

小康消费价也与黄金比有关,小康型消费价格=0.618(高档消费价格-低档消费价格)+低档消费价格。

3. 为什么考试以六十分为及格!

人认为这是从最早的5分制演化过来的
判断一个人学习好坏要看他对知识的掌握量 所以及格的水平应该至少掌握所学的一半 所以5分制情况下 3分及格 到了100分制时 自然由5分制按照比例计算 60分为及格分 所以现在的考试基本上是百分制而及格定在60分
特别说一句 高考有些科目满分为150分 90分的及格分也是由这个比例推算出来的

这有三种解释,不是十分的权威但是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第一个、说是来自中国古代科举的传统 ,汉代科举考策论,共 10 策,过六者为通过, 这一传统后来就延续下来. 第二个、就是按照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就是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 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 1∶0.618 即长段为全段的 0.618。0.618 被 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 称为黄金分割。 -----60 分是最接近黄金分割点的十位整数。 这样分割出来的两个群体 比例,是最符合美学观点的 第三个、则是说有五分制的来,也就是五分的三分及格。而 5 分制的来源也有两种 说法。一个是神话版,一个是现实版。 神话版:早在古埃及,人们就使用“5”字代指宇宙,表示宇宙中天体、冬、夏、日、 夜交替运行的规律。在长期的观察中他们发现天体中琴王星的轨迹颇像“5”字,认 为“5”是琴王星的化身。后来,当出现“真理”与“邪恶”势力时,他们便以为“5” 字象征着公平与正义,它掌握在真理女神马特手中,故“5”被喻为真理之数。 现实版:这是一套来自以美国资本的学校带来的计分方法, 分制不是说老师打分 (5 1-5 分、而是说,ABCDE、或者 ABCDEF。F 表示失败/不及格。E 通常是“转来的 外部学分” 。ABCDF 准确对应中国 5 分制度为中国的评估的“优良中可劣”五分) 虽然,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及格分数是不同的。例如,英国的采用百分制的学 校是 40 分及格、英联邦一些国家例如澳大利亚是 50 分及格、法国很多学校是 50 分 及格,所以并不都是 60 分及格,但是基本上,及格分数低的、考试的难度相对较大、 考试的“非标准化试题”比例越高。反之,60 分及格的就几乎全部是“标准化试题” 了。

4. 毕达哥拉斯归结的数学比例与法则有哪些

最早把数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宣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研究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用而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从五个苹果、五个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这个数。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的哲学和实用数学界,这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实用数学方面,它使得算术成为可能。在哲学方面,这个发现促使人们相信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

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著称于世。这定理早已为巴比伦人和中国人所知,不过最早的证明大概可归功于毕达哥拉斯。他是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即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等。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一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因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还通过说明数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他曾证明用三条弦发出某一个乐音,以及它的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三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他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均匀圆运动的思想。他还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所以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十个。

他还有一套这样的理论:地球沿着一个球面围绕着空间一个固定点处的“中央火”转动,另一侧有一个“对地星”与之平衡。这个“中央火”是宇宙的祭坛,是人永远也看不见的。这十个天体到中央火之间的距离,同音节之间的音程具有同样的比例关系,以保证星球的和谐,从而奏出天体的音乐。

他同时任意地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

5. 盛东辉的黄金分割学术研究

作者所有预测都是基于对黄金分割的深刻理解上的基础上:
0.618,一个极为迷人而神秘的数字,它有着一个很动听的名字——黄金分割率。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于2500多年前发现的。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
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黄金分割的应用非常广泛,建筑、艺术创作、军事等,甚至包括人类的耐力,思维习惯的波动,四季的变化,全是能符合这个黄金分割的,当然还大到天体的运行。
黄金分割与建筑 黄金分割被认为是建筑和艺术中最理想的比例。建筑师们对数字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 黄金分割与股市 多年的技术研究,每个人都希望找出能解读市场的真正有效的技术系统,许多技术研究过后发现,只有一样是可靠的,也是任何技术分析的基础,那就是黄金分割率。黄金分割在股市中的应用有二方面:一是股市运行的时间窗口,二是股价运行的轨迹。而我们看的波浪理论,更是黄金分割的一个翻版,而且波浪只是把黄金分割搞得更复杂,让人看不明白。真正理解这个0.618的人是不多的,其实这个是一个波浪,一个完美的浪,而我们要做的,只要找到波浪的起点和波浪的轴心,那么,什么问题都解决掉了。
黄金分割与股市

6. 一副关于太空的画都有太阳月亮这种星球在上面

宇宙的浩瀚,是要通过各种元素实现的.
首先画面得有一个主题物体,最好放于黄金分割地方,
色彩上, 画面整体色彩不能和主题物体过于偏差,可以吧主题物体之前的色彩画的暗,主题物后的色彩,也 从主题物后一部分 开始慢慢 变暗,且其他物体的颜色的纯度不能超过主题物体,
要拉 开场景 画面光靠 色彩是 不够的 ,还得有透视的 变化,至于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物体虚是指对比低,且边缘要清晰),我相信阁下是知道的,但是由于 画面会出现多个星球,所以也要吧画面的疏密关系拉开,以图形学点的分布 排列几个星球.
光线最好是 统一光线,由你想突出的物体开始一步一步向其他方向退开,变暗;
另外 雾效 也是 拉开场景的好方法,
至于构图思路 和 色彩 上的 其他问题,我建议你参考一些 别人的画 ,说实在的现在 无论什么样的大师,在 创作上都是会有所参考的

7. 你知道为什么偏偏六十分才及格么

及格及格及格??

唉,自从进了大学。不管是考试也好,考证也好,仿佛六十分的及格线才是每天仰望的目标。

不过,怎么偏偏六十分才及格呢?

比较正式的说法认为这是从最早的5分制演化过来的:

判断一个人学习好坏要看他对知识的掌握量所以及格的水平应该至少掌握所学的一半所以5分制情况下3分及格到了100分制时自然由5分制按照比例计算60分为及格分所以现在的考试基本上是百分制而及格定在60分

特别提一句,高考有些科目满分为150分90分的及格分也是由这个比例推算出来的。

那可真真差一分都??

总体来说三种解释――不是十分的权威但是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第一个:说是来自中国古代科举的传统,汉代科举考策论,共10策,过六者为通过,这一传统后来就延续下来.

第二个、就是按照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就是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 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60分是最接近黄金分割点的十位整数。这样分割出来的两个群体比例,是最符合美学观点的。

第三个、则是说有五分制的来,也就是五分的三分及格。而5 分制的来源也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神话版,一个是现实版。神话版:早在古埃及,人们就使用“5”字代指宇宙,表示宇宙中天体、冬、夏、日、夜交替运行的规律。在长期的观察中他们发现天体中琴王星的轨迹颇像“5”字,认为“5”是琴王星的化身。后来,当出现“真理”与“邪恶”势力时,他们便以为“5”字象征着公平与正义,它掌握在真理女神马特手中,故“5”被喻为真理之数。

现实版:这是一套来自以美国资本的学校带来的计分方法,分制不是说老师打分(51-5分、而是说,ABCDE、或者 ABCDEF。F 表示失败/不及格。E 通常是“转来的外部学分”。ABCDF 准确对应中国5 分制度为中国的评估的“优良中可劣”五分)虽然,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及格分数是不同的。例如,英国的采用百分制的学校是40分及格、英联邦一些国家例如澳大利亚是50分及格、法国很多学校是50分 及格,所以并不都是60分及格,但是基本上,及格分数低的、考试的难度相对较大、考试的“非标准化试题”比例越高。反之,60分及格的就几乎全部是“标准化试题”了。

哈哈。看来六十也有故事啊。

你知道了么

8. 黄金分割数的来历谁知道.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
1/0.618=1.618
(1-0.618)/0.618=0.618
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我们首先从一个数列开始,它的前面几个数是: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的名字叫做"菲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菲波那契数"。特点是即除前两个数(数值为1)之外,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菲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相邻两个菲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逐渐趋于黄金分割比的。即f(n)/f(n-1)-→0.618…。由于菲波那契数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所以只是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这个无理数。但是当我们继续计算出后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数时,就会发现相邻两数之比确实是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的

9. 关于黄金分割的最全总结

我们知道,太阳系内目前共发现有九大行星。然而早在18世纪中叶,德国的自然科学家提丢斯就发现,如将0、3、6、12、24、48、96数列中的每个数加4,而得数用10来除,其结果是:
(0+4)÷10=0.4 (水星距离太阳实际0.387天文单位)
(3+4)÷10=0.7 (金星距离太阳实际0.723天文单位)
(6+4)÷10=1.0 (地球距离太阳实际1.000天文单位)
(12+4)÷10=1.6 (火星距离太阳实际1.524天文单位)
(24+4)÷10=2.8 (小行星带)
(48+4)÷10=5.2 (木星距离太阳实际5.203天文单位)
(96+4)÷10=10 (土星距离太阳实际9.56天文单位)
注:1个天文单位等于1.5亿千米
通过以上数字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提丢斯计算出的数值与各行星至太阳的实际距离确实是十分相近的。1766年,提丢斯在把《自然的探索》这本书从法文翻译成德文的时候,也顺便将他发现的这一规律加进书中。但此书出版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772年,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得注意到了这-奇特的规律,并将它编写到《星空研究指南》一书中进行介绍,这就是后人经常提到的提丢斯—-波得定则。但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是0、3、6、12、24、48这样的数列加4再用10来除而不是别的什么数?提丢斯和波得都没有做出任何解释。里面包含着什么奥秘?他们俩也都没有说明。
近年来,有人用黄金分割法来计算各行星至太阳的距离,其结果同样令人惊讶!(计算结果见下)
0.732×0.618=0.446(水星距太阳实际0.387天文单位)
1.000×0.618=0.618(金星距太阳实际0.723天文单位)
1.52×0.618=0.939(地球距太阳实际1.000天文单位)
2.80×0.618=1.73 (火星距离太阳实际1.52天文单位)
5.20×0.618=3.213(小行星带距太阳实际2.8天文单位)
9.54×0.618=5.89 (木星距太阳实际5.2天文单位)
19.2×0.618=11.86 (土星距太阳实际9.54天文单位)
30.1×0.618=18.601(天王星距太阳实际19.2天文单位)
从以上数字我们可以看出,除土星至太阳的实际距离误差稍大些外,其它行星至太阳的距离数值都还是很接近的。如果我们再考虑到各行星之间的相互引力及偏心率问题,计算数值会显得更要精确一些。如土星除受太阳的吸引力外,还要受木星巨大引力的影响,故它的实际距离小于计算值就不难理解了。当然,用黄金分割法计算各行星至太阳间的距离,同提丢斯—-波得定则一样,在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计算上受到了挑战,其原因还有待于继续分析研究。
我们知道,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其中恒星占了90%,气体和尘埃占了10%,而这些物质大部分汇聚在中央平面的附近绕银河中心运行。从侧面来看我们的银河系,它就像一个扁扁的铁饼,整个直径有25千秒差距至30千秒差距,而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和太阳系,就处在距银河系中心8.5千秒差距的地方。近年来又有人发现:我们的太阳系所在的位置,正好也是银河系半径的黄金分割带上。即:27.5÷2×0.618=8.4975(千秒差距)

阅读全文

与天体黄金分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铜铝期货相关性 浏览:459
股票融资亏了 浏览:839
锦州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电话 浏览:817
四川长联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28
1月22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806
贵金属开户返佣网 浏览:446
杠杆收购与反收购 浏览:490
去杠杆对股价的影响 浏览:640
甘肃省证大e贷融资 浏览:197
香港安道外汇公司 浏览:526
上市公司2018年分红派息公告 浏览:522
上海国环融资租赁加盟 浏览:157
光杠杆调好不移动 浏览:548
澳大利亚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 浏览:600
鲁阳股份招聘 浏览:156
招商证券调低佣金 浏览:550
期货与市值管理 浏览:561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过程说明 浏览:421
淘宝无票佣金怎么入账 浏览:577
fca监管杠杆 浏览: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