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猪肉的价格连连上升
近一段时间,蔬菜价格呈下降趋势,作为我国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的猪肉价格上涨,特别是5月中旬以后,上涨幅度较大。据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影响。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为5.96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生产开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这次价格波动是去年以来周期波动的反映。二是养殖成本增加。去年底开始,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达到每公斤1.5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6%左右。据调查,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三是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4月,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5.1%,北京市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0%。四是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的影响,一些地区农户生猪饲养有所减少。
目前,受市场价格拉动,养殖户仔猪补栏加快,存栏量将会增加。同时,农业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提高良种化水平,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和适用饲养技术,推动节本增效,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畜牧业生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疫病防控。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控工作,严格畜禽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疫,对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大动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制推广新型疫苗,预防生猪疾病发生。三是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充分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因此,价格上涨不会时间太久。
㈡ 猪肉价格的波动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吃的肉类。然而,在众多肉类中,猪肉是十分受大家喜欢的。但是最近两年以来猪肉的价格频频出现波动的现象。然而市场上猪肉的价格的波动是由很多因素综合的结果,这些因素其中就包括季节因素、饲料价格、运输通道等因素。
猪肉作为人们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肉类,它的价格是受很多因素综合影响的。
㈢ 近三年来猪肉价格变化的情况及原因是什么
1.猪肉生产和消费的特点决定了猪肉价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规律。2.疫情、养殖成本和比较效益是肉价暴涨的主要因素.3.政府宏观调控不当以及不合理的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剧了肉价上涨.我国猪肉市场基本上处于竞争状态,因此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在于供给不足;猪肉作为大众需求型食品,其需求具有较强刚性,由此造成的供求矛盾导致肉价大幅上涨。联系实际情况.导致肉价大幅上涨主要有以下因素:①疫情;②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③养殖成本,包括仔猪、玉米、豆粕价格的上涨,药物费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④比较效益,养猪辛苦、风险大而收益不稳定,许多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养猪散户减少:⑤市场需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以及秋冬季肉类需求增加和春节前需求高峰来临加速了肉价上涨。在生猪生产领域,庞大的养猪散户和规模养猪场并存。长期以来散养户由于缺乏信息和资金,在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养猪利润很不稳定;规模养猪业作为生产企业,具有信息、资金甚至社会关系优势,必然追求社会平均利润,由此导致猪肉价格一定程度的上涨。随着规模养猪业的发展和养猪散户市场意识的增强,长期以来猪肉价格的形成方式将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综合考虑各种劳动力投入、饲料等成本费用和合理利润水平的市场价,也会相应降低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在考察猪肉价格上涨时,应密切关注当前国内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首先.这次物价的上涨主要表现为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的上涨;其次.一旦社会形成通胀预期,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将首当其冲。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非市场因素予以充分考虑:①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1998年施行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一方面容易导致生猪收购和猪肉批发垄断;另一方面出于税收等利益考虑,外地猪肉进入本地市场困难重重,进一步加剧肉价上涨。②宏观调控不当。政府主管部门在肉价跌人低谷的时候,没有采取措施保证生猪存栏数量的稳定.
㈣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打破生猪价格的周期性震荡
生猪的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为什么出现大的波动是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生猪的生产周期比较长,政府没有发布一个比较权威的生猪生产销售的信息,所以很多养殖户比较盲目,在价格大涨的时候盲目扩大规模,大家都扩大规模,结果就是供过于求i,价格大跌;价格大跌以后,养殖户又跟风减少规模,于是价格又大涨。要解决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实时监督生猪生产的情况,及时将信息公布给养殖户;2.养殖户之间建立合作组织,共同抵御风险;3.小农户逐渐退出生猪养殖,大的企业逐步加入生猪养殖。4.对价格的波动要保持平常心,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当价格出现波动的时候,政府切不可盲目干预。
㈤ 为什么前一段时间,中国猪肉的价格上升了这么多
这次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养殖成本增加、猪肉消费需求上升等原因造成的。据农业部监测,近期主要“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上保持平稳,但不同品种价格走势有差异。近一段时间,蔬菜价格呈下降趋势,作为我国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的猪肉价格上涨,特别是5月中旬以后,上涨幅度较大。据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影响。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为5.96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生产开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这次价格波动是去年以来周期波动的反映。二是养殖成本增加。去年底开始,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达到每公斤1.5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6%左右。据调查,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三是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4月,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5.1%,北京市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0%。四是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的影响,一些地区农户生猪饲养有所减少。
目前,受市场价格拉动,养殖户仔猪补栏加快,存栏量将会增加。同时,农业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提高良种化水平,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和适用饲养技术,推动节本增效,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畜牧业生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疫病防控。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控工作,严格畜禽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疫,对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大动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制推广新型疫苗,预防生猪疾病发生。三是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充分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㈥ 今年猪肉价格为什么变化这么快啊
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养殖成本增加、猪肉消费需求上升等原因造成的。据农业部监测,近期主要“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上保持平稳,但不同品种价格走势有差异。近一段时间,蔬菜价格呈下降趋势,作为我国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的猪肉价格上涨,特别是5月中旬以后,上涨幅度较大。据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影响。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为5.96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生产开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这次价格波动是去年以来周期波动的反映。二是养殖成本增加。去年底开始,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达到每公斤1.5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6%左右。据调查,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三是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4月,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5.1%,北京市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0%。四是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的影响,一些地区农户生猪饲养有所减少。 目前,受市场价格拉动,养殖户仔猪补栏加快,存栏量将会增加。同时,农业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提高良种化水平,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和适用饲养技术,推动节本增效,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畜牧业生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疫病防控。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控工作,严格畜禽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疫,对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大动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制推广新型疫苗,预防生猪疾病发生。三是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充分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㈦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多措施并举稳猪肉价格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由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形,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市场的局限性,需要多措并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共同富裕为目标,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控经济。猪肉价格长期高企、高涨或周期性剧烈波动,不符合上述原则和目标。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猪肉价格长期高企、高涨或周期性剧烈波动,不利于人民生活改善,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不利于人们收入提高。
㈧ 猪肉价格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上涨周期
因为这东西生产周期短,短期见效快,一看到赚钱就蜂拥而入,等到上市的时候又会出现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然后就出现赔钱效应,导致资金离场,养殖户减少,6个月到1年后又重复出现供求失衡导致价格上涨。农产品都这样,种植养殖户没有规模效益,尤其中国人好扎堆,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了就一窝蜂的搞,小到水果蔬菜,大到煤化工、炼钢铁。大搞快上以后马上就产能过剩,此后就是长年的半死不活。
㈨ 猪肉价格连续下降12周后反弹,价格浮动的因素有哪些
猪肉价格连续下降12周后反弹,价格浮动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市民对食用鸡、鸭、鹅等家禽心存一定疑虑,减少了家禽的消费量,而海鲜、猪、牛、羊等消费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猪肉价格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