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的黄金怎么炼成的
炼金术是起源于12世纪欧洲的一个名字,在我国古代又叫作炼丹术。其实炼金术自一开始并不是为了黄金,而是为了长生不老而炼的。尽管术士们并没有制造出什么灵丹妙药,但是在客观上,他们的行为却为近代药学、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
古代的西方人认为金属都是活的有机体,并能够逐渐成长为十全十美的黄金,而这一成长过程可以进行人为的干预。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是把黄金的形式或者灵魂隔离开来,使其转入铁、铜等贱金属;这样贱金属就会具有黄金的形式或特征。金属的灵魂或形式被看作是一种灵气,主要是表现在金属的颜色上,因此贱金属的表面镀上金银就被当作是炼金术者所促成的转化。
当时炼金术的一般操作过程是:将铜、铁、锡、铅四种贱金属放在一起熔化,待冷却后变成无颜色的死物质,此过程叫作“黑变”;然后加入水银使合金表面变白,此过程称为“白变”或“成银”;第三步是加入少许金子,使合金表面变黄,此过程称为“黄变”或“成金”;最后一步是“净化”,通过泡洗,将其表面的贱金属去除,使合金呈现纯正的金色。这一步完成后,原先的贱金属经过梯次衍变,失去其原有的贱性灵魂,获得高贵灵魂,就成了黄金!
在我国古代曾经出现过不少知名的炼丹家,如东汉的魏伯阳、晋代陶弘景、唐代的孙思邈。在这些人当中,当属东晋的葛洪最为有名,在其著述《抱朴子·内篇》中,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如:“作大铁筩成,中一尺二寸,高一尺二寸。作小铁筩成,中六寸,莹磨之。赤石脂一斤,消石一斤,云母一斤,代赭一斤,流黄半斤,空青四两,凝水石一斤,皆合捣细筛,以醯和,涂之小筩中,厚二分。汞一斤,丹砂半斤,良非半斤。取良非法用铅十斤内铁釜中,居炉上露灼之,铅销,内汞三两,早出者以铁匙抄取之,名曰良非也。搅令相得,以汞不见为候,置小筩中,云母覆其上,铁盖镇之。取大筩居炉上,销铅注大筩中,没小筩中,去上半寸,取销铅为候,猛火炊之,三日三夜成,名曰紫粉。取铅十斤於铁器中销之,二十日上下,更内铜器中,须铅销,内紫粉七方寸匕,搅之,即成黄金也。欲作白银者,取汞置铁器中,内紫粉三寸已上,火令相得,注水中,即成银也。”
虽然按照葛洪的方法是炼不出黄金来的,但他却发现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
『贰』 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用水银造仙丹,最终只能活49岁,事实证明
众所周知,秦始皇曾十分希望获得长生不老。并且派徐福东渡日本寻找不老药。但秦始皇没想到的是徐福一去不返。那么,秦始皇最终找到了不死药吗?答案竟是肯定的!因为秦始皇找到了水银,而且水银防腐。
秦始皇陵是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建筑。
秦始皇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药!真相令人震撼
在2002年勘测的时候,还意外的发现了秦始皇地宫上的封土堆上居然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地宫中真的存在水银江河么?秦始皇的地宫中放置水银又意味着什么?秦始皇的大量水银又来自什么地方呢?
科学的勘测结果表明,地宫中不仅有水银,而且水银的藏量非常庞大。有人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吨甚至上百吨。
更让专家称奇的是,将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对照,发现这两张图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秦始皇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药!真相令人震撼
秦始皇陵
那么,秦始皇如此在地宫中大量使用水银难道仅是为了实现他一代帝王的恢弘想象吗?
今天我们知道水银是一种有毒性的液态金属,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而中毒。而且水银能够很好地隔热,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宫中的水银是用来防腐防盗的。
秦始皇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药!真相令人震撼
陵墓地宫内部想象图
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
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解决黄金不足的困难,发明了镀金镀银,而水银是镀金镀银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所以可以推测,在春秋时期,墓室里面放水银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根据这个推测,考古专家认为秦始皇在死后仍然希望继续占有天下的财富。
秦始皇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药!真相令人震撼
但是,和之前贵族古墓不同的是,秦陵地宫的水银量十分庞大,而且历史学家在考察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水银对于秦始皇而言,似乎有着更为不寻常的意义。
《史记》记载,秦始皇20多岁时迷上了“长生药”和“真人术”。为了达到修仙的目的,在炼丹方士卢生等人的鼓动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宫搬进咸阳地宫,足不出户呆在里面,一面批阅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许外人打扰。
就在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又在史书中发现了一个更为反常的记载,说:清早年丧夫,终生守寡没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为“贞妇”,并命人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怀清台”来加以表彰。
『叁』 氧黄金能让人长生不老吗
不能,只能使人老而不衰。
『肆』 为什么金丹家认为服用金丹就能长生不老
我国古代流行着这样一种见解:天然金石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地朝着更加精美完善的方向转化,最终变成黄金。金丹术的任务就是在模拟的自然环境中,采取某些强化手段,缩短完成这一自然进程的时间,从而以较快的速度人工制出药金或仙丹。这种丹药中凝聚了被压缩的时间,服用它之后,被压缩的时间又释放出来,从而使服用者得以长生不死。这实际上是认为可以人为地控制时间和空间的尺度,所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正是金丹家梦想中的境界。(李亚东:《炼丹术——科学与宗教的畸形儿》,《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九卷第3期,1987年)宋人程了一在《丹房奥论》中说:“一鼎可藏龙与虎,方知宇宙在其中。”(宋·程了一:《丹房奥论》、《道藏》总第596册)金丹家把丹炉布置成一个小宇宙,其具体做法是:“夫大丹炉鼎亦须合天地人三才五神而造之。……坛上为炉,上台为天,开九窍,象九星;中台为人,开十二门,象十二辰;下台为地,开八达,象八风。”(大洞炼真九还金丹妙诀,《道藏》总第586册)金丹火候要“象乎阴阳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甚至药物配伍也要模仿自然。金丹家认为,丹炉中的时间比外界的时间可快几千倍,譬如炼一年而成的丹,在自然界就要几千年才“气足”,服丹后就能得到几千年的寿命。
『伍』 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A.通过炼丹发明长生不老药B.通过“点石成金”使贱金属变成贵黄金
A、长生不老药的说法无科学依据,故此选项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不会改变,则贱金属变成贵黄金,是不可能的.故此选项错误.
C、纯净水中至少含有水这种物质,故此选项错误.
D、金刚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碳跑掉,故此说法正确.
故选D
『陆』 古籍中关于有人服食黄金和药金以求长生不老的记载有哪些
在早期金丹史上,有人曾服食黄金,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晋贾后饮金屑酒而死”的事。后来金丹家注意到直接服用黄金是行不通的,遂改为服用“药金”,并认为药金含有黄金之精气,能胜过自然金,如葛洪就说:“化作之金,乃是诸药之精,胜于自然者也。”在金丹家看来,制取药金的药物大都与金有关系,汞为“五金之母”,丹砂“内含金精”,雄黄“乃金之苗,而有金气”,铅“内怀金华”等。
『柒』 黄金树怎么养它不死
中文学名黄金树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别称:洗手果,苦患树,木患子,油患子,肥珠子,无患子
种植要点
1.小苗培育:用种子繁殖。秋季果熟时采收,及时去皮净种。因种壳坚硬,既可当年秋播,也可用湿沙层积埋藏越冬春播。育苗圃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整地要求深翻细耕,施足基肥,开好排水沟。播种以点播为宜,密度为行距25厘米,株距12至15厘米,盖土厚度以5厘米为好。亩用种50至60公斤,亩产苗1万至1.2万株,苗木出圃高度60至100厘米,地径0.8厘米左右。无患子的病虫害较少,种子发芽期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小苗期重点防治天牛。
2.大苗培育:选好圃地,施足基肥,按东西向作床,床宽1.5米,床高25厘米。自秋季苗木落叶至翌年春季萌芽前,挑选树形好、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木,按株行距60厘米×80厘米定植。起苗及定植时,应保护好顶芽及根系,并尽量多带宿土。
定植后,在做好常规的田间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工作:
第一、定植后,如有侧枝萌发要及早抹除,以利培养通直的主干。
第二、修剪时,要特别注意顶端一层侧枝的修剪,确保中心主干顶端延长枝占绝对优势,削弱并疏除与其同时生出的一轮分枝。
第三、采用自然式树冠可促进枝繁叶茂,要特别注意保护顶芽,切忌碰伤,除密生枝和病虫枝要及时修剪外,其余应任其生长。
经过3至4年的培育管理,所培育的苗木生长良好,苗木平均胸径可达4厘米,苗高可达3.5米,此时,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