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期货的交割月份
交割月份又称合约月份,是指由商品交易所对某种商品期货统一规定的进行实物交割的月份,买方客户或卖方客户在期货合约到期时应按照合约规定的数量和质量交付货款接收货物或交付货物接收货款,以履行期货合约。是期货合约交易条件之一。
如 黄金期货交割月份:黄金期货合约要求在一定月份提交规定成色的黄金。
商品交易所对每一种商品期货都规定有不同的合约月份。因商品而异,一般按商品收获季节、运输时期相习惯而定。金属原料交割月份季节性不强,小麦等农副产品交割月份季节性则强。有些商品交易所允许买卖双方或任何一方在交割月份内任意一天交割。同一种商品期货合约可规定远近不一的交割月份,近期一个月,远期最长可达两年之久。
如马来西亚吉隆坡商品交易所的一份原棕油期货合约规定交货朗是有l2、1、2、3、4、5、7、9、11等月份。每个月份的期货合约的期满日是该月的15日,如果15日不是交易日,则以15日以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为期满日。因此,同一种商品的期货合约由于交割月份不同,其价格也不一样。
Ⅱ 一月效应的策略
该策略就是:在12月20日收盘前买进一份价值线数指的期货合约,同时放空时间最接近的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这项策略应该在次年1月9日收盘前清算完毕。(如果12月20日休市,那么该策略要求在下一个交易日收盘前进行最初的交易;如果次年1月9日休市,那么要求在该日期之前一个交易日收盘前平仓并结束交易。)
结果表明,自KCBT推出价值线指数以来的23年中,除了两年是例外,其余年份该策略都有获利。当然,当时看来,这也许意味着KCBT策略的获利性开始变弱。
值得注意的是,当KCBT多年前推介这种策略时,一份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是价值线指数价格的500倍;今天,一份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是价值线指数价格的100倍。因此,如今实行这项策略时,每放空一份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便要同时买进5份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
还应注意,KCBT的策略并非直接针对大市。即使当整体股市在12月20至次年1月9日期间出现下跌,但只要大型股下跌幅度超过小型股,它仍然能够获利。
作为一位投资通讯表现的追踪者,我对该策略的持续成功感到欣喜。早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几位投资通讯编者便认识到一月效应现象,并利用它获利,这几乎比华尔街所有分析师都要早。当然啦,如今很少有投资者不知道这种季节性现象了。
这表明,尽管投资通讯行业以编者们的疯狂自我推销而出名,但他们有时候的确能发现一些具有持久价值的投资策略。
Ⅲ 日历效应的一月效应
“一月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在一月份的平均收益率比其他月份的平均收益率要高,且在统计上显著。关于“一月效应”的研究开始于美国股市。Rozeff、Kinney(1976)对1904—1974年间纽约股票交易所股指进行验证,发现一月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11个月。Gultekin(1983)对17个国家1970—1979年间的股市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很多国家存在“一月效应”,因而是一种普遍现象。随后Berges、McConnell和Schlarbaum(1984)发现加拿大股市也存在着显著的“一月效应”。同样在亚太地区新型市场的日历效应研究也逐步展开。Kato、Schallheim(1985)发现日本股市存在“一月效应”。Nassir、Mohammad(1987)和Pang(1988)对亚洲新兴市场的研究支持在马来西亚和香港股市存在“一月效应”。Aggarwal、Rivoli(1989)对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四个新兴股市的月份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除菲律宾外,在其余三个市场上,一月的收益明显高于其他月份。Ho(1990)发现6个亚洲新兴股市具有一月效应,但Chueng、Coutts(1999)则并没有找到香港股市存在一月效应的证据。
针对“一月效应”,学者提出了许多解释,其中两个假说引起了广泛注意,即“避税售卖假说”和“窗口修饰假说”。但是,这两种假说也面临许多证据的挑战。如Jones、Pearce和Wilson(1987)将Rozeff、Kinney(1976)的检验数据扩展到1871年,发现一月效应早在收入税发生作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Brown、Keim、Kleidon、Marsh(1983)采用澳大利亚股票收益的数据,对“避税售卖假说”进行了检验,其结果表面:这个假说在澳大利亚市场上并不成立。Berges、McConnell和Schlarbaum(1984)也证明加拿大股市在1972年征收资本所得税之前就存在一月效应。
对于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的检验,出现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刘鹏(2004)采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1993—2004收盘数据进行GARCH和Granger检验,发现中国股市的“一月效应”并不显著,而存在显著为负的“十二月效应”。其次,中国股市一月的收益率和十二月的收益率不存在显著的互相解释关系。徐炜等(2005)以沪深两市开业至2004年5月31日的日收盘价为样本,得出的结论是从长期看中国股市一月份效应明显存在,而滚动样本法所使用的短期数据样本检验出的结果却并不显著,说明股市一月份效应与样本的选择有较大关系。中国股市存在显著为负的“十二月效应”,但该现象近年来正逐步消失。何晓光等(2006)以上证、深证综指1997.1—2003.6为样本区间进行计算,发现中国股市三月及一月存在显著为正的收益率,而七月、九月则表现出显著为负的收益率。
Ⅳ 股市的周二效应是什么意思
先说句体外的事情。今天散户和游资再次站在了一起,游资开始反击了, 今天涨停的个股在盘口上挂出了641 748 74 等等不满,作为股民都知道,当今的股市掌门人江湖人称641.
平心而论,我对刘主席的做饭感觉大局上是对的,方法上有待商榷。不应如此大规模、密集的出台监管政策,要考虑一下市场的承受力度。同时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监管。现在阶段,股市里主要的矛盾是 监管趋严同法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股民大面积亏损同监管层想要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比较悲惨的:事到如今,指数在3100点之上,而在2600点抄底被套的个股截止上周五有891家,经过周一的继续个股暴跌 我想应该接近1000家了,结构性矛盾愈发明显。监管层需要的慢牛同股民心里和显示出现了巨大的反差。我想这样慢牛不要也罢,漂亮50指数同悲惨3000指数如此差价巨大,全世界那个国家都没有。
言归正传,当前股市到底到了什么阶段,会如何走,我想这点是大家急切需要关注的。
当前,上证指数已经失真了,我重点来说一下中小创指数。
可以明确的是,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年前就出现了周线级别的大底部左侧。中小板6000点,创业板1800点附近就是左侧了。对于结构而言,当前在构建的是第4次周线底背离, 而且这个趋势愈发明显。创业板率先达到 周线第4次底部标准,也就是最后一次的右侧底部出现。如图:
X
由于行情是周线级别的,因此折腾一下就是按照周计算,否则也不会出现中小创个股年后一连涨了12周。在此我要告诉大家要把眼观放的长远一些,因为目前是牛市的启动阶段,具体是中小创的牛市起步阶段,比上证50要晚。历年来牛市起步前夕总会有剧烈的折腾。而且两条腿的后一条腿 总是十分的让人煎熬。
现在的观点是放眼长远,大不了就等于3044点在重来一次,要抱有这种思想,要知道当年的公募一哥的持股周期平均在10个月以上。
周二要做的是:持股的装死,有钱的买股!大资金融资。
Ⅳ 元月效应
国际股市上有所谓「元月效应」的说法,是指全球资金会在每年年初密集流入国际股市,造成元月份的股市大盘比较容易出现多头行情.一般认为资金会在元月份竞相投入股市的原因包括:基金经理人的重新规划投资组合且进场卡位,年终奖金的发放,许多退休基金在此时换股操作及加重持股比率.
Ⅵ 什么是期货的交割日效应
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交割日效应)指的是,在股指期货结算日,目标指数的成交量和波动率显著增加的现象。到期日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指数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进行结算,而套利的平仓交易、套期保值的转仓交易与投机交易者操纵结算价格的欲望,在最后结算日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到期日效应。 我国套利交易只有在股指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以上才会出现,套利交易者卖出股指期货,买入现货。对于期货到期日仍持有现货的套利者,需要按照期货结算价格出清股票。如果套利交易者比较多,同一时间内的卖压就会集中出现,对指数产生下跌压力。对于套期保值者,在合约即将到期时需要将空头合约转到其他月份去,因此合约到期前当月期货合约价格将有一定的压力,而期货的价格发现作用将影响传导到现货指数。该合约的投机者则希望在最后结算日尽量使现货价格向自己比较有利的方向发展,以达到获利或者减少损失的目的,因此投机者在最后交易日有操纵价格的意愿。
在以上所述的不同因素影响下,股指期货到期日的交易量、波动率和收益率与平均水平有明显差异。根据统计,股指期货到期日买入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比其他交易日的平均水平要高;以股指期货到期日为开始的前半个月内买入股票比后半个月买入股票的投资收益率要高。从统计结果来看,股指期货到期日造成了现货价格的一个洼地效应。
对于一些股票的投资者,股指期货到期日后的几个交易日可以看作买入股票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同样,在两个股指期货到期日中间卖出股票也有轻微的溢价。股票投资者同时要留意该月份出现正向套利空间日期的数量,在出现套利空间的交易日持仓量是否有明显的增加,如果有条件的话还需要了解机构所持的空单数量是否比较大,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股指期货到期日的现货指数产生一定压力。
为了避免结算价格被操纵,中金所将到期日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定为最后交易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并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对股指期货的交割结算价进行调整。由于时间跨度较大,成分股票权重比较分散,大大降低了被操纵的机会。同时,中金所将股指期货的结算日定为每月第三个星期五,避开了月末效应、季末效应等其他可能引起现货波动的因素。中金所在制度上对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的影响做了充分考虑,但究竟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对现货的影响有多大,需要市场来证明。
Ⅶ 股市中的“节前效应”是什么意思
节前效应:通常是指在因过节休市之前的一段交易日内,一部分投资者因为各种原因会选择减仓或清仓,安安心心过节,规避系统性风险。
大多数股票的交易时间是: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
普通股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司决策参与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股东大会,并有建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东权利。
(2)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从公司利润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赢利状况及其分配政策决定。普通股股东必须在优先股股东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权享受股息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如果公司需要扩张而增发普通股股票时,现有普通股股东有权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购买一定数量的新发行股票,从而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有比例。
Ⅷ 合约交割月份 1,3,5,7,8,9,11,12月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第10个交易日 有什么关联是什么意思
你好,这是期货合约交割中很正常的事情,前面的都是交割月份啊,合约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说的是,本月以来第10个交易日的时间(不含周末或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