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贷款用途不真实对担保有效性有什么影响
有影响,贷款的用途不真实(虚假、伪造),银行有权收回贷款金额,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影响后期贷款业务的办理。
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亦不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为了维护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保障金融安全、控制次级抵押贷款,银行普遍对贷款申请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对贷款用途做出一定限制,要求买房人自有资金的支付达到一定比例等。
贷款用途、借款人工作、收入信息等对银行的授信业务具有特殊利益。不仅损害了第三人银行的利益,而且还侵害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亦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此,双方关于贷款的委托合同无效,因无效合同而取得的财产应予返还,在骗取银行授信过程中支出的费用属于损失,双方应根据各自过错分担。
② 如何判断中国银行业的真实不良率
客观分析判断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应当说资产质量是真实的,披露的不良贷款率基本准确。
首先,已披露的不良贷款信息是真实的。银行披露的重要经营数据信息,包括不良贷款等资产质量信息都是经过外部审计师审计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审计师都会要求银行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贷款质量分类进行披露。其中大型银行的外部审计更是由国际知名会计师机构承担的,说明银行所有的经营数据都是透明的。贷款质量分类如有重大不实或虚假,无论是银行还是外部审计师都须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③ 如何评价贷款的质量
利息
④ 个人信用报告有一条不真实的不良贷款,要怎么处理
带上证明材料,去人民银行征信处更正!
⑤ 有真实抵押物但资料不真实的贷款是否构成骗贷
肯定算啦,你自己填的资料不真实,贷款的额度神马的都会有影响,然后调查出来了你的资料不真实,很可能你就贷不了款
⑥ 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各有什么特征
1、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2、关注。尽管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3、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5、损失。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6)贷款质量不真实的表现扩展阅读
获贷技巧
1、借款理由:贷款人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贷款理由应该坦诚并且清晰,详细的写出贷款的用途以及个人还贷方面的优势。例如: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
2、借款金额:贷款人在银行申请贷款的金额不宜太高,因为金额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然而这并不是贷款人所希望的,他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贷款资金在半个月内还看不到放款的动静。倘若贷款人所申请的贷款较大的话,建议你适当降低贷款数额,这样通过银行审核的希望也就大大增加了。
3、借款说明:详细的填写申请资料,借款的用途、个人信用记录、收入来源、还款能力以及家庭收入情况等等。以保证你的借款不管何时何地何情况,都能够准时的偿还贷款。
4、贷款偿还:借款人成功申请贷款之后,就必须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还款,切勿出现侥幸心理,耽误还款时间,从而造成不良的个人信用记录。另外,对于拖欠的贷款,相关部门也会尽全力追回。
⑦ 在商业银行如何评价贷款的质量
贷款质量:
贷款质量是指贷款资产的优劣程度。它包含三重意义:
一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大小,即商业银行收回贷款资产本金的可能性程度;
二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合法合规性,及时发现商业银行经营贷款业务活动有无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贷款资产的效益性,着重反映商业银行经营贷款资产的增值和盈利能力。这三重意义的有机统一,构成贷款质量概念的完整内涵。
贷款质量的特殊性和指标设置原则:贷款质量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运动变化具有特殊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复杂性。贷款质量运动变化,不仅深受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具体信贷行为质量的影响,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企业经济状况、国家经济金融方针和政策、地方政府官员对银行贷款自主权的尊重程度、国家法制建设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二是过程性。贷款质量贯穿贷款从放出到收回的全过程,贷款在这一运动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质量问题。
三是运动性。贷款质量是运动变化的,既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恶化。四是综合性。贷款质量是贷款资产安全性、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的综合反映。
备注:贷款质量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贷款质量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