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奥巴马最近做了什么
美国官员披露,奥巴马政府定于16日宣布一系列救助小企业的措施,打算从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动用数以十亿计美元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白宫官员匿名披露,总统奥巴马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将提出,通过联邦机构小企业管理局的一项贷款项目,增加政府对面向小企业贷款的担保幅度。
美国总统奥巴马11日签署了一项总额为410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法案,但他同时承认,该法案不够完美,以后必须进行改革以防止出现类似争议。
奥巴马当天表示,他之所以签署这一法案,是因为该法案对确保政府运行是“必需的”。这项高达4100亿美元的开支法案将确保奥巴马政府顺利运行至2009财年末(即今年9月30日)。
该法案原拟于去年秋天付诸表决,但因诸多争议一直拖延至本月10日才最终在国会获得通过。
在11日的讲话中,总统奥巴马表示,该法案在这一点上确实不够“完美”,但他更愿意“下不为例”,通过推进政府开支法案的改革,确保专项拨款条款不被滥用,并符合公众利益。
他除了忙美国的政治经济 ,还能干嘛!
② 奥巴马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行政决策及执行效果
其实不是奥巴马的过错,站错了队,失败就是必然,就像王安石,其最初的观点是民不加赋而财政足,受神宗影响外加由于是地主阶级执行,不敢发动群众,无法解决主要矛盾,不能团结大多数,最终失败,到了徽宗就只有等死的份了。奥巴马的政策充其量治标。。。
③ 奥巴马采取什么政策应对08金融风暴
奥巴马在竞选中对经济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明智抉择为他的表现加分不少。奥巴马曾先后和美国财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夫妇以及一些国会高级别议员就救市计划交换看法,并获得包括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克尔、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罗伯特·鲁宾、及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杰森·福尔曼在内的智囊团支援。
在救市问题上,可以肯定的是奥巴马将延续布什政府的金融援助措施,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不过政策微调和推出更完善的新举措也将是必然趋势。
奥巴马的经济理念明显延续民主党的传统政策,即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缓和贫富矛盾,创造共同繁荣。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的救市主张体现出两大特色:“劫富济贫”和“加强监管”。
首先,奥巴马经济政策主打减税大旗,主要针对中产阶级。在竞选期间,奥巴马瞄准美国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的现象,在辩论时明确表示,将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美国家庭保持布什提供的减税,相当于95%的美国家庭将因此受益,直接受益者包括普通工人家庭、老年人、私房主以及失业者。他将通过减税的方式,拿出750亿美元资金来刺激经济增长,其中450亿美元用于储备金。但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高收入家庭而言,奥巴马的政策对他们不利,等待他们的将是加税。
具体而言,按照奥巴马的竞选诺言,根据华盛顿著名智库城市研究所和布鲁金斯研究所共同设立的税务政策中心的估计,美国最富有的1%的纳税人(即年收入超过60万美元的人)2009年将新增93709美元的纳税额;美国收入最低的20%的人口(即纳税收入在19000美元之下)每年可以节省567美元的税收;中等收入的20%美国人(年收入在37600到66400美元)获得的税务减免将为每年1118美元。
其次,奥巴马将支持布什政府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但这只是临时措施,同时他要求加强监管。奥巴马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应确保华尔街巨头不会从倒闭的金融机构中牟利。他明确支持布什政府动用2500亿美元直接购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权,但同时提议被收购股权的银行对其高管的工资设限,对个人贷款提供担保。“这不能只是一个针对华尔街的计划,应该是一个面向所有普通小镇街道的计划,能把钱放进工薪家庭的口袋里、留住人们的工作岗位、防止国家削减预算同时增收税款。”
在10月13日最后一场辩论前夕,奥巴马提出了他的最新经济救援计划,涉及金额达600亿美元,其中四项具体措施值得特别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缓解美国家庭和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奥巴马提出,将在未来两年内向创造就业机会的美国公司提供临时税收优惠,公司每提供一个新的就业岗位就能获得3000美元的税收减免;允许美国家庭提前从养老金账户提取总额不超过1万美元的资金;将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还贷的购房者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期限宽限90天;呼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
救市效果仍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救市措施不够完善。从奥巴马当选前提出的救市方案来看,目前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完善。奥巴马迄今提出的措施对救市缺乏精妙的解决之道,至少目前的政策规模无法与危机的严重程度相提并论。当然,这也与奥巴马未正式上任前不具备发号施令、出台整套救市方案等因素有关。马里兰大学商学院教授彼得·莫里奇说:“除非他们的政策立场有所改变,不论谁入主白宫都将面临一个的经济病态期。我们面对的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却没有一位候选人能阐述我们国家面对的严峻的贸易和金融问题。”
其次,救市效果有待观察。预计奥巴马上台后还将对金融救助计划和经济刺激方案进行一系列补充和完善,经济学家、投资顾问和房地产专家普遍对奥巴马新计划部分内容表示赞同,认为他的提议将给重压之下的购房者和贷款方以喘息的机会。但批评者认为,虽然这一计划在短期内会受到欢迎,但长期来看不会解决美国经济的根本性问题。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经济学家李·奥海宁指出:“我更希望两位候选人确保美国拥有良好的长期政策,而不是解决日常的琐碎问题。”此外,在经过最近连续降息之后,美国目前的联邦基准利率已经降至1%,为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布什留给奥巴马的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有限。
最后,救市诺言能否兑现仍存悬念。竞选是竞选,现实是现实。根据历史经验,竞选中承诺的花钱计划比较容易实施,而削减开支的计划则很可能会在国会搁浅,新总统通常不会因此与国会翻脸,削减开支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而且,美国历届总统兑现竞选诺言的记录都不好,尽管奥巴马一再打出“变革”主题,但在兑现诺言方面仍有可能重蹈覆辙。不论美国政府采取何种方式筹集救市资金,财政亏空必然会束缚新总统的手脚,从奥巴马希望“大展鸿图”的竞选承诺来看,解决救市资金将成为奥巴马面临的第一关考验。
④ 奥巴马家族是美国最强吗
奥巴马家族是美国最强。
奥巴马当选后,有人把他当做美国“民主”的象征。而事实上,奥非出身草根而是总统世家。差不多所有的美国总统,互相之间都有“亲戚关系”。原来美国的领导阶层竟有着相当密切的“裙带关系”。
细数奥巴马的远房亲戚
奥巴马母亲家族是总统世家,与美国多位前总统都有血缘关系;其中包括詹姆斯·麦迪逊、哈里·杜鲁门、林登·约翰逊和杰拉尔德·福特等。奥巴马是前任总统小布什的第11代远亲表兄弟;此外,他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美国内战时期的将军罗伯特·李也有血缘关系;“股神”巴菲特也是奥巴马相隔三代的“表亲”,按辈分算,巴菲特应是奥巴马的曾祖父;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和奥巴马也沾亲带故,奥巴马在参加竞选时,自己曾亲口戏称切尼为“我的表兄”。
作为“远房姻亲”的希拉里的母亲有法裔加拿大人血统,希拉里与歌星麦当娜、席琳·迪翁和阿兰尼斯·莫利赛特也有远房表亲关系。只是希拉里并没有遗传祖先的唱歌天分,她被传五音不全,唱歌走调,但她的高级顾问菲利普·莱内斯却笑说:“有这样的家族遗传,也许就能解释,为什么希拉里会因《集全村之力》一书的音频唱片赢得格莱美奖的‘最佳朗诵专辑奖’。”
⑤ 奥巴马的经济政策有哪些
从台湾问题来看
虽然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强调应维持台海现状,但在共和党党纲中,不仅把对台政策和对华政策分开表述,而且没有提到"一个中国",内容明显向台湾倾斜。民主党政纲有"我们秉持'一个中国'政策和'台湾关系法'"的描述,虽然比2004年党纲多了"与台湾关系法"的字样,但比共和党党纲好的一方面是,民主党党纲明确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在人权方面来看
奥巴马则"敦促"中国政府改善人权。他说:"更好地保护全体民众的人权,向着民主与法治前进,将使中国在国内和国际上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作为一个国家的潜力。"在西藏问题上,两人观点行为接近。麦凯恩在7月25日会见了在美国活动的达赖,而奥巴马则写信给达赖,期望有机会与达赖见面。因此,在人权西藏等问题上,无论谁上台,都会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从副总统方面来看
民主党的候选人拜登是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现任主席,他曾分别在1979年和2001年两度访问中国。中国发生四川大地震,拜登在公开场合表示哀悼。拜登曾在美国会听证会上说,美中会互相竞争,而不是互相对抗。他认为,美国除了跟中国交往,还必须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但现在贸易问题上,拜登在选举期间也有一些激烈的言论,如"如果我是总统,我会一段时间内在停止从中国进口所有商品。起码在中国制造的玩具是如此。"
从外交顾问方面来看,奥巴马外交奥政策团队的主要成员是克林顿政府的官员。克林顿政府的这些官员都经历了最惠国待遇之争与1996年台海危机,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十分清楚,对与中国的战略合作持积极态度。
⑥ 奥巴马能否解决金融危机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说,他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应对美国当前面临的巨大经济挑战。
奥巴马当天在家乡芝加哥举行了当选总统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他说,美国政府7日发布的失业数字和近期美国汽车行业传出的不利消息,表明应对经济挑战的紧迫性。他说,美国正面临多年不遇的经济挑战,新政府上任后将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奥巴马说,他非常清楚重振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现政府已采取一些重大措施,他就任后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果本届国会在明年1月任期结束前不能通过新的一揽子经济激励计划,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力促新国会尽快通过这一计划。
奥巴马说,除这一计划外,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具体任务还包括帮助陷入困境的中产阶级家庭,帮助小企业渡过难关,以及争取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他透露,他不会在近日内宣布内阁成员人选。
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前,奥巴马与由17人组成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开会。委员会成员包括两位前财政部长鲁宾和萨默斯、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弗尔克和投资家巴菲特等。
奥巴马在11月4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和新一届政府将于明年1月20日正式就职。
但是奥巴马是在美国影响力下降、国力衰退、问题缠身的转折期登台的。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在看来,奥巴马最迟在11月15日参加华盛顿世界金融峰会时,就会感受到肩上担子的份量。届时不仅要讨论未来世界金融体系,也会讨论美国的作用。他会感受到美国指挥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必须学会与别国合作。
在对外关系方面,奥巴马必须让世界看到的“改变”与“希望”包括:
一、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美国政府这几年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行我素”,严重损害了美国“民主国家”的形象和“领导地位”,影响到欧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尤其是美国在伊拉克发动战争、在波捷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不签署京都议定书、中止执行限制战略武器协定、急于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拉进北约等,都给欧美关系投下阴影。新总统的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国际社会对美国“领导地位”的尊重和信任。
二、正确对待美国的国际责任。美国虽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但其仍是世界头号大国,对国际社会负有责任。新总统如何从伊拉克和阿富汗脱身,是一大考验。一方面,美国不能从那里一走了之。如果这样,伊拉克和阿富汗会很快陷入内战;另一方面,美国也不能长期在那里大规模驻军,否则,那里同样不能久安。此外,还有反恐战争,中东和平进程,美国与伊朗的关系等。这些都将考验奥巴马对美国国际责任的理解,看其能否扭转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建立起新型的合作。
三、构建新的国际体系。目前的国际体系是二战后构建的,早已不能反映当今世界的现实,更不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从金融体制到联合国安理会,原有的国际体系已不能解决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克服贫困等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欧盟希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希望有更多发言权,理应得到尊重。新总统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国际社会的发展。
在国内问题上,奥巴马必须尽力防止经济衰退加剧。这意味着新总统必须刺激经济增长,防止穷人增加。今年10月,美国的失业率为6.1%,专家估计到2010年失业率会上升到8%。但另一方面,奥巴马的行动能力又受到很大限制。首先,美国政府早已债台高筑,2009年的预算赤字估计会超过7500亿美元,约为GDP的5%。如想刺激经济,债务还要增加。其次是国会的制约。美国总统林肯曾说,“我不认为自己能控制事态,我必须诚实地承认,是事态控制了我”。奥地利《新闻报》的文章认为,奥巴马很快就会体会到林肯总统这
⑦ 关于“次贷危机金融划坡”奥巴马出台了什么政策
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我刚从美国回来,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会刺激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达600多万,就 业形势不容乐观。 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 IT类专业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