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货的早籼稻 价格怎么那么低今天收盘是2600多。就是说每吨的价格如此。每斤稻米才有1块6
比你算得还便宜,2600/2=1300,每斤1.3元。早籼稻口感很差,不受欢迎,价低是正常的。
2. 2017水稻保护价多少钱
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7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
3. 三等早秈稻谷入库标准
广东:早稻收获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目前???西地区新季早熟品种陆续上市,当地粮库开秤收购,普通早籼稻入库价达2640元/吨。6月28日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计划竞价采购2018年产早稻9400吨,成交价将对新稻收购市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上周该市场竞价销售陈稻谷成交率为10.34%,仓库车板价2040元/吨,均为市县级储备稻谷。目前陈稻行情稳中趋弱,地方储备稻谷腾仓压力越来越大,短期内陈稻价格难以好转。据中华粮网监测,6月26日,2015年产普通早籼稻肇庆出库价2160元/吨,茂名出库价2100元/吨。广西:受供需宽松影响,广西地储陈稻拍卖多数流拍。6月19日,广西地方储备陈稻挂牌1.5万吨拍卖,结果全部流拍。目前区内米厂多以4月份参拍的湖南、江西最低收购价稻谷作为加工粮源,或采取随用随拍的方式,避免过多库存造成损失。截至6月26日,2016年产普通早籼稻梧州出库价2320元/吨,桂林出库价2360元/吨。江西:受终端需求低迷及政策性稻谷持续拍卖影响,陈稻市场销售价格小幅下调。截至6月26日,2015年产普通圆粒早籼稻南昌出库价2060元/吨,丰城出库价2100元/吨。新陈交接之际,陈稻市场疲态尽显,政策性拍卖稻谷基本在底价成交,各级地方储备稻谷多次流拍,价格低迷。预计陈稻市场低迷行情将持续到新稻上市。近期省内主产区光照较好,有利于早稻末期生长,个别地块早熟品种已趋于成熟,预计6月底部分区域早稻可少量上市,新稻大规模上市要到7月中旬左右,预计今年江西省早稻单产和质量均有望超过去年。湖南:随着新粮上市期临近,陈稻市场需求持续走弱,价格稳中下滑。截至6月26日,2014年产普通早籼稻株洲出库价2100元/吨,郴州出库价2060元/吨。受周边省份低价大米冲击,湖南早籼米在贵州等地的市场份额被占据,目前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持续走低,早米市场偏饱和,有价无市凸显。湖北:近期随着市场流通粮源减少,已拍卖成交政策性稻谷被市场逐步消化,陈稻市场行情保持稳定。截至6月26日,2014年产普通早籼稻黄冈出库价2100元/吨,武汉出库价2140元/吨。由于进入炎热夏季,南方高温高湿特征明显,加工企业成品粮保管难度加大,开机生产节奏放缓,原粮采购较为谨慎,短期市场偏弱格局不会有根本变化。 托市价格下调。 2017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为1.30元/斤, 2018年调整为1.20元/斤,较去年降低0.10元/斤。国家有意将稻谷收购由政策主导转为市场主导,在早籼稻市场收购价低于托市价时,托市政策将启动。受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影响,预计今年早籼稻开秤价格将低于2017年。因2017年产早籼稻市场余粮整体质量偏差,市场对优质粮源仍存在刚性需求,2018年产早籼稻上市后,市场购销活跃度或将较高,开秤价格较2017年产早籼稻下跌幅度有限。
4. 17年水稻有保护价吗
根据《关于公布2016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223号),2017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如果有,将于2017年年初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届时请关注各相关部门网站的政策通知。
下附2016年最低收购价格:
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3元、138元和155元,早籼稻比2015年下调2元,中晚籼稻、粳稻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
5. 晚稻谷收购价是多少一百斤
广东:早稻收获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目前粤西地区新季早熟品种陆续上市,当地粮库开秤收购,普通早籼稻入库价达2640元/吨。6月28日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计划竞价采购2018年产早稻9400吨,成交价将对新稻收购市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上周该市场竞价销售陈稻谷成交率为10.34%,仓库车板价2040元/吨,均为市县级储备稻谷。目前陈稻行情稳中趋弱,地方储备稻谷腾仓压力越来越大,短期内陈稻价格难以好转。据中华粮网监测,6月26日,2015年产普通早籼稻肇庆出库价2160元/吨,茂名出库价2100元/吨。
广西:受供需宽松影响,广西地储陈稻拍卖多数流拍。6月19日,广西地方储备陈稻挂牌1.5万吨拍卖,结果全部流拍。目前区内米厂多以4月份参拍的湖南、江西最低收购价稻谷作为加工粮源,或采取随用随拍的方式,避免过多库存造成损失。截至6月26日,2016年产普通早籼稻梧州出库价2320元/吨,桂林出库价2360元/吨。
江西:受终端需求低迷及政策性稻谷持续拍卖影响,陈稻市场销售价格小幅下调。截至6月26日,2015年产普通圆粒早籼稻南昌出库价2060元/吨,丰城出库价2100元/吨。新陈交接之际,陈稻市场疲态尽显,政策性拍卖稻谷基本在底价成交,各级地方储备稻谷多次流拍,价格低迷。预计陈稻市场低迷行情将持续到新稻上市。近期省内主产区光照较好,有利于早稻末期生长,个别地块早熟品种已趋于成熟,预计6月底部分区域早稻可少量上市,新稻大规模上市要到7月中旬左右,预计今年江西省早稻单产和质量均有望超过去年。
湖南:随着新粮上市期临近,陈稻市场需求持续走弱,价格稳中下滑。截至6月26日,2014年产普通早籼稻株洲出库价2100元/吨,郴州出库价2060元/吨。受周边省份低价大米冲击,湖南早籼米在贵州等地的市场份额被占据,目前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持续走低,早米市场偏饱和,有价无市凸显。
湖北:近期随着市场流通粮源减少,已拍卖成交政策性稻谷被市场逐步消化,陈稻市场行情保持稳定。截至6月26日,2014年产普通早籼稻黄冈出库价2100元/吨,武汉出库价2140元/吨。由于进入炎热夏季,南方高温高湿特征明显,加工企业成品粮保管难度加大,开机生产节奏放缓,原粮采购较为谨慎,短期市场偏弱格局不会有根本变化。
托市价格下调。 2017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为1.30元/斤, 2018年调整为1.20元/斤,较去年降低0.10元/斤。国家有意将稻谷收购由政策主导转为市场主导,在早籼稻市场收购价低于托市价时,托市政策将启动。受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影响,预计今年早籼稻开秤价格将低于2017年。因2017年产早籼稻市场余粮整体质量偏差,市场对优质粮源仍存在刚性需求,2018年产早籼稻上市后,市场购销活跃度或将较高,开秤价格较2017年产早籼稻下跌幅度有限。
6. 17年粘水稻价格
一、2017年水稻肯定有保护价。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保障粮食安全,已经实行多年以保护价格收购农民粮食的政策。这是一项基本政策,至少今后很多年是不会改变的,所以2017年水稻也会有保护价格!
二、2016年基本情况。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 家 粮 食 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发改价格[2016]223号}显示:2016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3元、138元和155元,早籼稻比2015年下调2元,中晚籼稻、粳稻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
三、每年的保护价格可能会有变化。国家会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对保护收购粮食的保护价格进行调整,然后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希望对你有用,祝健康愉快!
7. 今年稻谷收购价是多少
关于公布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农业厅(局、委、办)、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分行:
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7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比2016年分别下调3元、2元、5元。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期,各地要认真做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宣传工作,引导农民合理种植,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8. 2017年水稻有保护价吗
国 家 粮 食 局。这是一项基本政策、138元和155元!
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3元、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发改价格[2016]223号}显示,然后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防止“谷贱伤农”、粳稻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
三,对保护收购粮食的保护价格进行调整,祝健康愉快、市场供求,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同)、每年的保护价格可能会有变化,中晚籼稻,已经实行多年以保护价格收购农民粮食的政策,所以2017年水稻也会有保护价格。
希望对你有用,至少今后很多年是不会改变的。国家会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农业部、2016年基本情况,早籼稻比2015年下调2元:2016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一、2017年水稻肯定有保护价,保障粮食安全
9. 早籼稻的价格特征
1、早籼稻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波动比较频繁
由于价值较低,用途广泛,不仅作为主要储备用粮,而且工业属性较强,2004年起购销市场又完全放开,早籼稻价格不仅受国家政策、早籼稻供需格局等基本面因素影响,也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收购市场竞争、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种植成本和收益、物流运输成本、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天气、自然灾害和农民惜售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成为稻谷中一个比较活跃的品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波动频率较高。
1996年开始,由于连年丰收,供大于求,早籼稻的价格不断走低,从1996年的1700元/吨左右,一直跌至2000年9月的800元/吨左右,跌幅达50%以上。尤其是从2003年以来,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国内早籼稻价格反复波动。2004年起,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早籼稻购销市场主体明显增加,竞争非常激烈。同时,由于早籼稻的需求方主要是各级粮食储备、规模消费单位口粮以及米粉加工,粮食储备受政府计划约束相对比较稳定,但作为单位口粮和米粉加工的价格需求较具弹性,导致早籼稻的价格波动有所增大,继2003-2004年40%左右的大幅波动之后,2005-2006年在国家最低收购价的主导下波幅明显减小,但2006年底-2007年又展开一轮大幅上涨,2006年与2007年价差达300元/吨,波幅约21.4%。
早籼稻价格波动也比较频繁。以全国主要早籼稻产区江西九江为例,早籼稻出库价格从2003年6月份的920元/吨,涨至12月的1260元/吨,2004年3月份则涨至1760元/吨,之后逐步下跌,2005年最低跌至7月份的1320元/吨,2006年的水平基本持平,而2007年8月又涨至最高1760元/吨以上,进入9月,随着中籼稻的逐步上市,早籼稻收购价格9月底普遍回落至1600元/吨附近。随后在国际稻米价格的带动下,早籼稻价格出现一轮快速上涨,一直涨到2008年收购季节的1900元/吨左右。
2、早籼稻价格受政策影响较大,但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价格独立性也较强
2004年以来,国家政策对稻谷价格的支持力度较大,呈现明显的政策托市效果。2005年,自7月28日正式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收购预案之后,托市效果明显,早籼稻由未启动之前的62-65元/百斤迅速抬升至70元/百斤,拉动早籼稻市场价格上扬5-8元/百斤,基本回升到政策底价之上。政策收购控制大部分粮源,集中拍卖又调控了市场供给,稳定了销售价格。
2006年,最低收购价政策公布较早,由于政策明朗,农民心中有数,低价不卖,加上各类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竞争相对往年激烈,加上受灾减产等因素影响,导致早稻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同比提升3-6元/百斤。 2007年,南方新产早籼稻市场价格在国家政策底价保障、多元化收购主体积极入市、农民惜售、灾害频繁以及物价飞速上涨的支撑下,上市之初价格即高开高走,收购价由开秤之初的73-74元/百斤涨到77-78元/百斤,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88元/百斤。到8月底各地收购价格相继达到最高点,多在85~88元/百斤之间,创出历史新高,致使最低收购价预案未能启动。因此,尽管政策价格成为市场行情的主导价格,但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市场行情提升,也导致政策价格相应提高,并且将影响后市市场行情走势。
2008年,受国家政策底价保障、多元化收购主体积极入市、农民惜售、灾害频繁导致产量下跌以及物价上涨、国际米价暴涨等因素的支撑,早籼稻收购价格继续高开高走,开秤价格普遍在1900元/吨左右,比2007年的1500元/吨高出约27%,一些销区则达到2100元/吨的历史高点。在收购期结束后以及消费的淡季,早籼稻价格则明显回落。
3、早籼稻价格季节性规律比较明显 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特点,因而农产品市场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3、4月份早籼稻加工企业正在消耗库存,采购比较弱,早籼米消费也处于淡季,价格比较低迷;6月份左右,由于青黄不接,价格开始回升;7、8月份处于早籼稻销售旺季,但由于收购竞争激烈,往往价格相对较高,出现反季节行情;9、10月份中晚籼稻上市后,早籼稻价格开始逐步回落;在年底前后的消费旺季,早籼稻价格又开始新一轮上涨。由于每年供需具体情况不完全一样,偶尔也会因为供给严重下降而出现反季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