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9年下半年猪价的走势
2008年4月份全国各地猪价涨至了历史最高价,广东、福建、浙江等部分地区出栏肉猪价格甚至突破了10元/斤,河南、山东、湖北等主产区猪价涨至9元/斤左右。但正当广大养猪界人士沉浸在幸福中之时,5月份开始,新一波猪价暴跌开始了!
仅仅4个月的时间,主产区猪价便从9元/斤左右跌至了9月底的5元/斤左右,跌幅近50%!中国生猪市场直接从“天堂”掉进了“地狱”。2007年4、5月份补栏仔猪进行育肥的养殖户,在这轮猪价跳水中首当其冲,损失最为惨重,因为补栏时的仔猪价格普遍在600元/头以上的“天价”,出栏肉猪的成本在6.5 元/斤左右,又恰恰赶上9月份的价格低谷,每头猪亏损了200元以上。
“猪价跳水”的原因有哪些?之前是否有先兆?春节前的猪价将如何波动?2009年的生猪市场是否会进入更为严重的亏损?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专门分析研究国内生猪市场方面的专家、搜猪网/中国生猪预警网的首席顾问冯永辉先生。
猪价“跳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冯先生认为,猪价从2008年5月份开始暴跌,短短4个月便下跌了近50%,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大的跌幅,可以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属意料之外。说它是情理之中,原因在于,2007年年底我们就通过自己的网站及业内媒体发布了对2008年生猪市场的分析预警报告,报告里我们对今年生猪市场的走势整体判断就是会持续下跌。说它是意料之外,主要是因为,猪价的下跌幅度和底线确实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测。之前我们曾预测,今年全国活猪平均价格的底线是在6元/斤左右,但没有想到的是9月中下旬很多产区的最低价居然达到了5元/斤,销区也跌破7元/斤。
猪价“跳水”:原因有三
猪价在短短4个月便下跌近50%,分析其中原因,冯先生认为有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去年补栏生猪开始陆续出栏。从2007年5月份猪价暴涨,各地养猪场(户)母猪补栏积极性大涨,母猪存栏出现拐点,生猪生产开始进入恢复期。根据母猪生产周期推算,其第一窝仔猪就是在2008年的5、6月份前后出栏,因此,这意味着5月份开始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一年前母猪存栏的增加开始反映在生猪的市场供应上。也就是5月份后生猪市场的供应开始增加了。
其次,5月份开始猪肉需求进入淡季。夏季是各种蔬菜、水果、水产品集中上市的旺季,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如果猪肉价格过高的话,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既然是淡季,自然价格也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5月份开始需求减弱也是猪价暴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也是令众多养猪界人士愤愤不平的,就是下游产业的恶意压价。2007年以及2008年5月份以前,我国养猪业一直处于强劲恢复阶段,母猪存栏量虽然大幅增加,但生猪供应量仍远远不足,很多屠宰企业由于猪源紧缺,不得不互相竞争争抢猪源,人为加剧了猪价节节攀升,但屠宰企业却因为成本居高,而盈利状况非常差,部分屠宰企业甚至濒临倒闭。今年5月份以后随着去年补栏母猪第一窝仔猪的出栏上市,猪源紧缺的现象开始改善,生猪市场也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屠宰企业为恢复自身“元气”,其措施就是维持高肉价,压低毛猪收购价,扩大两者之间的价差,确保高利润。这也就是为何毛猪价格暴跌,而猪肉价格坚挺或者缓跌的原因。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我国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衡,而且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现状。生猪市场若想摆脱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如何让产业链各环节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春节前猪价会振荡徘徊
按照惯例,猪价在春节前往往会有一个上涨,今年会不会仍是这种状况。冯永辉根据中国生猪预警网前段时间发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国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说,春节前的猪价应该是一个振荡的行情,涨不上去,也跌不下去,预计主产区的生猪价格大部分会在5.2-6.5元/斤之间振荡。
第一,根据2007年母猪的补栏来看,今年5月份以后生猪的出栏量将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势头,市场供应量会越来越大;第二,自10月份后猪肉的需求将逐渐进入旺季,而且整个冬春季节都是猪肉需求的旺季,尤其是春节前后的集中消费量非常大,历史上很少出现春节前猪价低于成本线的,即使有些时候春节前猪价会下跌。例如:2005年底2006年初的春节前,当时生猪市场已经在2005年10月进入了亏损,但仅维持了不到两个月,春节前猪价便在需求的拉动下价格反弹至成本线以上,又维持了两个多月,直到春节过后才进入2006年上半年的亏损期。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需求对猪价的作用,因为春节前的猪肉需求比平时要高出至少30%以上,而供应很难在一个时间点上高出30%以上。
由于春节前生猪供应、需求都保持在高位上,再加上生猪的出栏体重是在150-300斤的人为可控区间,那么生猪的供应就会因为人为控制出栏体重、出栏日期而改变。同样,需求也会因为节日效应而变化。因此,春节前的生猪供求关系是一个胶着、博弈状态,这样一种状态下的猪价很难会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
明年猪价走势难容乐观
对2009年的生猪市场怎么看,冯永辉认为,不是很乐观,很有可能春节过后猪肉需求逐渐走入淡季并进入亏损期。但明年的走势仍要看春节前这几个月的市场情况。
之所以这样判断,冯永辉说,一个重要依据是去年和今年的母猪存栏量变化。2008年上半年大量补栏的母猪第一窝仔猪将在2009年上半年上市,而且会和 2007年5月份开始补栏母猪的第二窝仔猪重叠上市。也就意味着届时的生猪供应量还会比现在高出很多。所以,2009年上半年的生猪供应量会很大,市场不容乐观。
虽然市场不容乐观,但明年的行情又并非都是悲观的。冯永辉说,今年5月份开始的猪价“跳水”有其积极的一面。5月份开始的猪价暴跌,极大地遏制了母猪存栏量的疯狂增长势头。过去在对2008年的生猪市场进行分析预测时认为,上一轮猪价下跌时散养户大量退出养猪业将会留下巨大的市场空缺,而规模猪场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扩大规模填补这个空缺,因为规模猪场向来是理性的,不会盲目扩张,同时扩大规模所需要的资金、占地、环保等问题也制约着他们扩大规模。这样生猪的供应会长期保持供不应求,猪价将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位运行,甚至以为会维持到2009年上半年。但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下半年的长期高猪价在使规模猪场的资金实力迅速增强之后,房地产等行业大量资金进入养猪业,同时政府为了缓解高猪价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对养猪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了规模猪场扩大规模的势头。全国各地纷纷建设规模猪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加入进来,更是雄心勃勃地要建百万头甚至千万头养猪基地。
同时小规模养殖户在经过了2007年的高利润后,也迅速扩大规模,今年4月份前后,多数省份二元母猪价格居然涨到了2300元/头以上,足见补栏积极性有多高!有的养殖户在看到仔猪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将三元猪里面的母猪留下来当种猪。“养猪热”进入失控状态。
这一势头一直保持到了今年5月份,猪价“跳水”非常及时地遏制了这一疯狂的势头,给“高烧”的猪市及时降了温。直到10月份猪价触底反弹,母猪补栏积极性仍没有明显回升迹象,仔猪价格也从4月份的800元/头以上,回落到了200元/头左右。因此,如果春节前这段时间的生猪行情仍保持振荡,那么母猪的补栏势头就很难回到“发烧”阶段,而且,据调查不少规模猪场已从7月份开始淘汰生产性能差的母猪,这都将明显减轻2009年生猪市场的压力。
因此,2009年的市场也许并不十分悲观。
未雨绸缪规避风险
面对充满风险的2009年,冯永辉认为,养殖场(户)最好暂时不要补栏后备母猪,已经补了的,尽量在春节前压缩规模,以规避2009年上半年的市场风险。因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前段时间有淘汰母猪的,但多数为生产性能差的母猪,真正在2007年5月份以后补栏的大量母猪才刚刚开产,而且购进成本很高,不到万不得已,很难淘汰。而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去年的养猪场(户)资金实力明显增强后,抗风险的能力也将增强,在此种状况下,母猪存栏下降的空间十分有限,除非明年长期深度亏损,规模猪场资金链出现问题
㈡ 2009年生猪价格走向
应该价格会降低,因为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再加上猪仔的数量已经达到需求,气温升高,销量减少,等等一系列因素,但是也不会太低,应该最低在5元/斤左右.
㈢ 09年5月份的生猪价格,是否还会下跌请专家帮忙分析一下!
根据“前期的母猪补栏、存栏决定远期生猪供应”这一原理,对2009年生猪市场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有利和不利两类进行简单概括和分析。
有利因素
猪价跳水引起的连锁反应已及时遏制母猪存栏增长势头:猪价跳水引起的连锁反应:养殖盈利下降——商品仔猪补栏积极性下降——仔猪价格下降——母猪补栏积极性下降——母猪存栏增速下降,同时部分养殖户淘汰生产性能差的经产母猪,这都大大减轻了2009年生猪供应过剩的压力。
饲料原料价格回落使生猪成本线下降: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的回落,生猪成本线也随着下降,这样生猪亏损的程度也就随之减轻。
宏观政策扶持养猪生产:2008年底,中央下达4万亿资金拉动内需,同时颁布实施新的土地政策,更多的政策、资金向农业倾斜。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主体,届时可能获得较大的扶持力度。
规模养殖场大量增加,风险意识明显增强:经过2006、2007、2008年的洗礼,大量的散养户退出养猪业,规模养殖比例增加。同时去年开始超高盈利使得幸存下来的猪场资金实力剧增,更多新的规模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长期从事养猪业,并且经过洗礼后的规模养殖厂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在5月份开始的猪价大跳水期间,不少规模猪场就采取了淘汰经产母猪,降低母猪存栏量的措施。
不利因素
母猪存栏量“刚性”强,主动下降难度大:目前母猪存栏结构以生产力旺盛的青年母猪为主,不到迫不得已养殖户很难主动淘汰母猪,除非出现长期深度亏损,资金链断裂,最后不得不淘汰。因此母猪存栏“刚性”强,主动下降的难度较大。
农民工返乡增加,散户回归可能性大:由于内地农村缺乏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农民工返乡再就业的问题比较突出。养猪业投资小,而且去年的高猪价让很多养殖户尝到了甜头。据调查,已经有不少农民工欲重操旧业,继续从事养猪业。之前散养户的退出,部分市场已经被规模场填补,现在散户若回归,将使后市生猪供应过剩的压力再次增加。
养殖场/户资金实力充实,“扛”亏损力强:2007年开始猪价飙升让养殖场/户资金实力明显充实,一旦2009年出现生猪供大于求,进入亏损。市场经验告诉大家,谁能扛过亏损期,谁就将收复失地,迎来新一轮高盈利周期。因此,一旦亏损,资金实力就将决定谁更能“扛”,假如大家资金实力都很充足,都在等着别人退出,哪么2009年的亏损期也许会很长。
替代品供应充足,集体跳水可能性大:在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种,猪肉并非是稀缺性很高、可替代性很低的食品。由于生长周期原因,2009年猪肉、禽蛋、禽肉等供应都将大幅增加。相互之间的替代作用极有可能导致肉禽蛋等农产品价格集体大跳水,一同进入亏损。
2009年生猪市场将迎来“寒冬”: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对2009年的生猪市场并不乐观,但同时也并不过分悲观。生猪出栏的增加,需求进入淡季,可能会导致2009年9月份以前很难走出低迷,因为生猪市场一旦供大于求,就必须淘汰过剩的部分,否则就很难转为供不应求,行情也就无法走出低迷。
但是,历史上很少有哪轮周期的亏损期持续一年以上,因为进入亏损后3~5个月,多数养殖场/户的资金链就会断裂,抗风险能力差的就将被动退出,开始淘汰母猪,这样在淘汰母猪后3、4个月内生猪供应就会逐渐由供大于求转为供不应求,从而走出亏损。
因此,我们预计2009年10月份后随着需求逐渐进入旺季,行情走出亏损的可能性非常大,新一轮的盈利周期又将到来。
应对预案
2009年规避亏损的最佳时机还未彻底过去,争取在2009年1月底的春节前将能出栏的尽量出栏,包括生产性能差的母猪,尽量压缩存栏,将存栏量降至最低。现在是育肥猪养殖户最不适合补栏商品仔猪的时候,也是市场风险最大的时候。
2009年生猪市场走出低迷前,尤其是亏损后期,当大量淘汰母猪现象出现后,是补栏母猪的最佳时机,资金实力充足的可以借机“抄底”。合理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抓住最佳时机。
你可以上一下神农信息网,他们的资讯产品栏目每周都会做专业的生猪市场资讯报告!很具有参考价值!
㈣ 2009年6月生猪价格
生猪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从生猪供应上看:截止4月底,我国生猪存栏45489万头,比3月增加1.4%。其中, 4月底江苏省生猪存栏1745.44万头,比3月增加31.37万头,增加1.8%,比去年同期增加18.71万头,增加11.5%左右。从江苏省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生猪存栏量依然很高,但环比增幅较3月份明显放缓。随着4月份生猪养殖亏损,部分养殖户抛售生猪,特别是5月初受疫情影响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预计5,6月份生猪的存栏量将有所减少。受生猪养殖效益的不断下降,并大面积亏损,能繁母猪存栏逐月减少。4月底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为4922万头,其中,江苏省能繁母猪存栏为215.33万头,比3月份减少4.74万头,减少2.15%,环比降幅为2009年以来最大。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的比例较3月份下降0.5个百分点,降为12.34%,但能繁母猪存栏仍比去年同期增加45.88万头,增加超过25%。相比能繁母猪的下降,江苏省二元母猪的存栏量下降幅度较小。4月底江苏省二元母猪存栏155.74万头,比3月份减少0.58万头,减少仅0.37%。江苏省作为我国南方生猪养殖大省之一,其二元母猪存栏小幅下降,表明我国养殖户对未来生猪市场的仍然看好,从生猪养殖的周期来看,也表明到2010年我国生猪出现供应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从需求上看,从6月开始已经进入了猪肉消费淡季,生猪供大于求,因此在六月内猪价出现回升的可能性非常小,猪价将会维持现状甚至是下跌!建议你从现在就开始做好应对的准备,实时关注生猪行情变化!
㈤ 5月份的生猪价格是多少
2018年5月23日据猪价格网统计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0.15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3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5月15日)上涨0.12元/公斤。今日全国27盛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3省份猪价上涨,1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09元/公斤于10.60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持平于9.38元/公斤。安徽、湖北、新疆与昨日持平。
㈥ 2009年5月生猪价格
郑州现在收到4元7、8。好多猪场都不干了。天热了,估计猪肉价格不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