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资产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能力比率是指用于衡量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能力。衡量资产管理能力的是资产管理能力比率。
资产管理能力比率是指用于衡量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效率,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营运能力方面的财务比率。常用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现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
Ⅱ 什么是资产管理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财务指标有哪些
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效率的财务比率,即用于衡量公司资产周转状况的指标。
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1、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年平均存货
*考察存货流转速度的指标。与行业有关。
2、应收帐款周转率=年销售收入/年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考察应收帐款规模与回收速度的指标。与行业有关。
3、总资产周转率=年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注:反映资产周转速度有两种形式:周转率与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率。
Ⅲ 什么是资产管理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财务指标有哪些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是对企业营运资金状况进行分析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的是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以及企业管理层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其常用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平均应收账款 (公式一)
在这个公式里面,分子反映的是从“存货”到“应收账款”这一环节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然而,仔细剖析该比率的内在含义,不难发现,其真实含义是衡量应收账款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转换现金的次数。也即是说,该比率应该是“已经转换为现金的应收账款”与“未转换为现金继续持有的应收账款余额”之间的比率,因此,改进后的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收回的应收账款总额 / 平均应收账款(公式二)
在这个公式里,分子真实反映了从“应收账款”到“现金”这一环节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
不难看出,两个公式不同之处在于分子,但公式一所反映的营运资金是从“存货”到“应收账款”,与该比率的真实含义风马牛不相及。许多外部使用者采用公式二,是由于无法收集公式一中所要求的数据,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而言,只需从总账“应收账款”科目贷方发生额采集数据即可,从而得出更为恰当的财务分析比率。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存货变为现金及应收账款的速度。其常用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 (公式三)
在这个公式里,分子所反映的是“产成品”到“销售成本”这一环节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其矛盾在于:存货所反映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随着经营环节的进行,人工成本和相关制造费用不断投入,各环节的存货价值也不断增大,所体现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终产成品的价值达到最大值,由产成品转移到销售成本的价值也始终是最大的;而分母则是材料、在成品、产成品三者平均之和,其体现的存货不是最大值。因此,在分子分母所代表经济含义不一致的情况下,分子始终代表最大值,而分母代表是一个均值,其计算结果,必将是夸大的。作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由于掌握了相关信息,应该对存货的结构及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重要项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改进公式如下:
材料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耗用的材料成本 / 平均材料 (公式三)
在产品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耗用的制造成本 / 平均在产品 (公式四)
产成品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结转的销售成本 / 平均产成品 (公式五)
存货周转率 = 材料周转率 + 在产品周转率 + 产成品周转率 (公式六)
Ⅳ 如何构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在任何公司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内有一项调查研究资料,通过对已建立绩效制度的92家大、中型公司进行的调查表明:大约有65%的公司对他们的绩效管理制度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满,有15%以上的公司认为现有绩效管理制度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国外有些管理权威甚至提出一种更为消极的观点,他们把绩效管理称为“管理的七大致命疾病之一”。
由此可见,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夯实基础,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是一个持续循环,渐进提升的过程。
XX集团自有目的地实施绩效考核(一开始只能叫做绩效考核,还谈不上绩效管理。即使是现在,虽然早已有了绩效管理的意识,但仍未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实质上仍是以“考核”为主)以来,已有近10年的时间。这10年来,经过不断的尝试、调整,中间走了很多弯路,已初步建立起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但很不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借此机会,结合XX集团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如何才能建立起来。
Ⅳ 反映企业资产管理质量的指标是
一般有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等
Ⅵ 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有哪些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
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1)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两种形式。
(2)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收益(税后)占投资成本的比率。
(3)净现值
净现值,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净现值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4)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NPVR)又称净现值比、净现值指数,它是净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表示单位投资所得的净现值。净现值率小,单位投资的收益就低,净现值率大,单位投资的收益就高。
(5)获利指数
是指投资方案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比值。现值指数法就是使用现值指数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现值指数大于1,方案可行,且现值指数越大方案越优。
(6)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法是用内部收益率来评价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方法。所谓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如果不使用电子计算机,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分类:
1、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
2、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的正指标和越小越好的反指标两大类。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分类,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
Ⅶ 评价资产管理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
总共有五个指标反映资产管理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经营周期=总资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Ⅷ 资产指数AUM是什么意思
aum值也就是资产管理规模。
资产指数AUM是指衡量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的指标,是该机构当前管理客户资产的总市值。该指标主要适用于衡量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
AUM越大,说明其行业地位越强。如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瑞银、瑞信、花旗等AUM都在数万亿美元以上。AUM的增长一是来自于老客户投入资金的增长及新客户的开拓,二是资产市值的增长。
所以,在分析金融机构AUM变动时要区分这是来自于客户投入资金的增减,还是因为资产市值的变化。从业务扩张角度而言,客户投资资金的变动更重要。
(8)资产管理指标扩展阅读:
AUM的增长一是来自于老客户投入资金的增长及新客户的开拓,二是资产市值的增长。所以,在分析金融机构AUM变动时要区分这是来自于客户投入资金的增减,还是因为资产市值的变化。从业务扩张角度而言,客户投资资金的变动更重要。
AUM包括客户在建行的存款和通过建行购买的各种投资产品等个人金融资产。投资主要包括基金、国债、保险及建行发行的投资理财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