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龙江黄豆的平均亩产是多少
大豆的亩产不是一定的,要看是什么品种,还有产地在那里,不同的土质和天气气候也会对大豆的产量产生影响,但总的平均产量在150公斤左右,黄豆的产量比起其他的物品的产量要低,黄豆中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再加上物价的上涨,所以最近一年黄豆的价格翻了一翻还多.
2. 黑龙江大豆亩产量够不够国人用
环球时报 一粒大豆的价值有多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千亿粒大豆积少成多,却成为由美方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3285万吨,总价值达139.59亿美元,是仅次于波音飞机的美国对华出口第二大商品。今年4月,作为对美方的反制,中方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7月6日,这一反制措施正式生效。25%的额外关税意味着一向以价格低廉著称的美国大豆基本丧失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反之,对年进口超过9000万吨大豆的中国而言,如何补上美国大豆留下的缺口也成为随之而来的重要问题。不少网友也在问:中国有几亿农民,难道还种不出足够的大豆?
大豆VS玉米
站在松嫩平原的九三垦区——这里是被称为“中国绿色大豆之都”的国有农场——的高坡上,眺望远方,辽阔茂盛的“大豆海洋”与湛蓝的天空被地平线分割,半人多高的大豆翻动着绿浪,预示着今年很可能会有一个好收成。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的九三垦区是黑龙江最重要的大豆产地之一,下辖11个国有农场。2017年九三垦区种植大豆246万亩,总产量达45万吨,相当于黑龙江省大豆总产量的7%,全国总产量的3%。
“2016年是九三种植大豆的分水岭。这一年,受国家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影响,九三的大豆种植面积突破耕地总面积的50%”,九三垦区大西江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副总经理苗立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整个黑龙江垦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局综合科张平介绍称,针对近年来大豆面积下滑、产量徘徊不前、农民种豆积极性下降等情况,国家加大了大豆生产扶持力度,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开展耕地轮作试点补贴政策等,提升了大豆的生产效益。自2016年来,拥有耕地逾4300万亩的黑龙江垦区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提升。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局数据,2017年,黑龙江全省生产大豆617.5万吨,同比增长22.6%,占全国总产量的42%。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6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预测称,2018/19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258亿亩,比上一年度增加约900万亩。
尽管宏观上预测数据显示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今年将继续扩大,但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此前公布的数据却显示,今年黑龙江省大豆意向种植5491.4万亩,比上年减少409.4万亩。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垦区今年的大豆种植面积将减少300万亩左右。“农户种田,要看上一年的价格决定下一年种什么”,九三管理局农业局局长邹长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大豆价格始终低迷,平均每斤收购价不到1.8元,不少农户今年都选择种利润更高的玉米。大豆和玉米是黑龙江省最主要的两种旱田作物,二者始终在“争夺”有限的耕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垦区大豆与玉米始终保持占比在42%至45%之间,二者的面积在政策与市场两只手的影响下起起伏伏。升大豆,降玉米,实际上是国家近年来的政策方向。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宣布,取消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多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
为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国家也逐步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据媒体此前报道,东北地区今年大豆种植者补贴将提高到200-210元/亩,而玉米种植者补贴降为100元/亩。今年3月的两会记者会上,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宣布,2年来我国已累计调减种植玉米面积5000万亩,增加大豆1900万亩。一位黑龙江省农业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政策影响下,2019年大豆的产量和价格有望双双提升。
部分地区亩产量在接近美国
有分析人士曾计算称,根据目前国内的大豆消费量,想实现大豆完全自给自足,中国需要种植约9亿亩大豆,而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一半,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要破解日益增加的大豆需求与有限的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无疑是提高国产大豆的亩产与品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量为120公斤,目标是到2020年使大豆平均亩产量达到135公斤。
在九三垦区尖山农场,《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当地已经在使用农用飞机为大豆施加叶面肥和农药。邹长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九三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率达98.5%,大豆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防治到收获,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九三垦区的大豆平均亩产可达175公斤至200公斤。在整个黑龙江垦区,大豆平均亩产为167.5公斤,距离美国大豆的亩产200公斤差距已经不大。
“虽然国有农场可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的种植实现高亩产,但普通农户的大豆种植水平却是千差万别”,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利晨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农户种植的大豆品种不同、品质不一,混种混收现象严重,导致国产大豆的整体品质偏低。“A品种大豆出油率高,B品种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但两种大豆混合种植、混合收获,就会导致大豆的出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都不行。”
事实上,与高亩产、高出油率的美国转基因大豆相比,我国科研机构已培育出品质相当、甚至更高的非转基因大豆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广金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该所培育出的“黑农87”大豆的脂肪含量达23%,“黑农48“的蛋白含量达44%,均超过美国进口大豆的平均水平。目前,该所培育的部分大豆品种在引进到新疆种植后,亩产超过300公斤,远高于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平均亩产。不过,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副所长王树林向我们的大豆不比美国大豆差,但实现高产、高品质还需要突破多种因素制约。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3. 大豆亩产多少斤
非转基因的大豆,每亩一般情况下都能产700斤左右。
(3)东北大豆亩产量和价格扩展阅读
种植大豆时忌连作,应该要实行轮作倒茬,因为重茬连作的的话是会极其容易导致大豆的早衰。主要是因为大豆作物的病原菌、虫源不能通过轮作减少或是消除,导致土壤中的病原菌、寄生虫等不断的增加积累。
所以导致了多种的土壤病菌与寄生虫的泛滥。其次就是因为在种植过程中大豆没有吸收充足的必需营养物质,土壤中的营养失衡,比如缺少磷钾锌等微量元素。最后就是因为根部的排泄物没有及时翻耕清理,导致在土壤中积累,形成对大豆有害的物质,造成土壤偏碱,使植株中毒。
大豆对光照时间要求比较少,是属于短日照的作物,光周期在18小时左右,最适合大豆生长大于的温度在25度左右,在出苗期与分枝期的时候,土壤中的含水量需要达到20%。花期的需水量更大,大概在80%左右,因为大豆对以上的种植环境都比较敏感。
4. 黑龙江种植一亩大豆的成本是多少
种子一
亩地是10~12斤每斤
4~8元不等那要看你买什么样的种子了
化肥
一亩地50~60斤~农药一亩大概要12元左右~人工+车烧油一工都算上一亩地的用钱180元左右~
5. 大豆亩产量是多少
大豆的亩产在400-500斤之间。
大豆生产是群体生产,大豆产量也是指群体产量。大豆产量可以分为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所谓经济学产 量是指单位面积上籽粒的产量,生物学产量=光合面积x 光合强度x光合时间-呼吸消耗。生物学产量是经济学产 量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生物学产量就不可能有相当高的经 济学产量。经济学产量=生物学产量X经济系数。”作物 产量”的90% ~95%是作物利用日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的结果。
单位面积的大豆的籽粒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所构成。对于同一个大豆品种来说,单位面积株数在一定肥力和栽培条件下有其适宜的幅度,伸缩性不大。每荚粒数在遗传上是比较稳定的,百粒重又受籽粒形体大小的限制,因此只有每株荚数是变异较大的因素。培育强健主茎、增加主茎节数,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6. 黑龙江大豆主产区,亩产量是多少。为什么当地人不愿意种植
平均亩产差不多140到160公斤:
假设农民自己的劳动力成本算成100元一天(如果你在哈尔滨,给你这个工资,你肯定觉得太低了),种植大豆,一亩亏至少300元。
但黑龙江仍有好多农民还自己种植大豆的原因:1、不愿意看到土地荒废。2、自己的劳动力分文不算,翻地、除草、收割、脱粒、晾晒、防治害虫等等花销的人工分文不算,只计算了豆种、农药、肥料成本,长期这样,农民会越来越穷。3、大多数种地的农民年龄大了,已经丧失了进城打工挣钱的机会,只能种地。4、地方政府给某些大豆种植者一定的补贴。
全国都是如此,不仅仅是黑龙江,农民的土地要么大量丢荒,要么改种植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要么土地流转给头脑灵活的某些人用来骗国家补贴。
大量农民进城打工,即使在城里打扫清洁,都不愿意回乡种粮,因为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的成本数十倍高于矿泉水的生产成本,但实际销售价格却远远低于矿泉水, 换了你也一样不愿意种粮!
7. 一般大豆亩产量是多少斤
普通大豆亩产量一般为200-250公斤,而有一种叫霸王鞭的黄豆品种一般产量能达400-600公斤,你若想种植,可以在网上查看下。
8. 辽宁大豆亩产多少吨
查了一下统计资料,2014年辽宁大豆播种面积159.6万亩,总产量22.3万吨,平均单产139.72公斤/亩,也就是说辽宁大豆的平均亩产是0.14吨。
9. 大豆每亩产量多少斤
大豆的正常亩产量在300至400斤左右。大豆的产量并不固定,会因为品种、种植地区、栽培管理等因素而出现波动。
一:大豆亩产多少斤正常
大豆亩产在300-400斤左右
二:大豆的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已通过审(认)定的品种,如湘春豆21号、湘春豆22号、湘春豆23号等。做到每隔3年换种1次。
2.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选用优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操作时尽量减少种衣剂与金属的接触,包衣的种子要阴干后播种,种子包衣能增加种子的抗逆性。
酸性土壤种植大豆,采用钼酸铵拌种,每公斤大豆种子用钼酸铵1克~1.5克,配制1%~1.5%的钼酸铵溶液喷在种子表面拌匀,阴干后播种。
3.翻耕整地
稻田种植春大豆,在冬前翻耕,翻耕后按宽2~3米分厢,开好厢沟、腰沟、围沟,春季抢晴天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无暗垡,厢面平整。冬季空闲的旱土,在冬前翻耕,冬季种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后抢晴天翻耕,翻耕后按宽2~3米分厢开沟,精细整地。
4.播种
在5厘米土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12℃时开始播种,中低海拔地区3月底至4月初为适宜播种期。穴播,行距27~33厘米,穴距17~20厘米,每穴播三四粒种子,浅播薄盖(盖三四厘米厚)。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栽3~4万株、中熟品种栽2.5~3.5万株、迟熟品种栽2万株左右。
5.施肥
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农家有机肥400公斤、钙镁磷肥36公斤,瘠薄土壤还需施尿素100公斤。农家有机肥在
6.管理豆田
(1)整地前施入,通过翻地和耕地将肥料翻入耕作层中,化肥在整地时施用,并使之与土壤融合。间作套种或因农事季节安排的关系,不便给大豆施用底肥时,也可以有计划地把底肥施在大豆的前作上。种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有机肥150公斤、尿素4.6公斤、氯化钾10公斤。土壤肥力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优质农家肥的地,可不施氮素化肥。
(2)施用方法是将肥料施入播种穴内,施入深度为8~10厘米,肥料与种子要被土壤隔开,这样既可防止烧种、烧苗,又能为大豆苗期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早发。或将肥料与土杂肥堆制后作盖籽肥。中下肥力水平的土壤,苗期追肥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时进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或施人粪250公斤,也可在雨前或雨后将氮素化肥撒施在距大豆植株四五厘米远的行穴间,但切忌肥料直接接触大豆植株,以防烧苗。生长较弱的大豆,开花前或始花期追肥效果较好。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公斤,氮素化肥应抢在雨前或雨后追施,但应注意防止肥料与植株直接接触。
7.田间管理
(1)移苗补缺。一般缺苗情况的地块,可就地移苗补栽。移栽时埋土要严密,如土壤湿度小,还要浇水,以保证成活率。为了使移苗补栽的幼苗能迅速生长,在移栽成活后应适当追施苗肥,促进苗齐、苗壮。缺苗严重的则要直接补种。
(2)间苗、定苗。在2片单叶平展时间苗,第1片复叶全展期定苗。间苗时应淘汰弱株、病株及混杂株,保留健壮株。
(3)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一般在第1片复叶出现、子叶未落时进行,第2次中耕在苗高20厘米左右、搭叶未封行的时候进行。头次中耕宜浅,第2次稍深,结合追肥培土。
(4)灌溉。在鼓粒期如遇高温干旱王气,有灌溉条件的应适时灌水。以沟灌湿润为宜,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