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北平黄金多少钱一克
1、民国“中央造币厂制”五两金条
起拍价120,000至120,000成交价138,000类别杂项 作者 暂无
民国“中央造币厂制”五两金条,锭面钤国父孙中山的侧面头像,背打有“号码CD27475 成色991.0 重量
5.008市两”戳记,重:157克,美品
2、民国中央造币厂制孙中山像布图十两金条,重312.1克,面打有“号码DB1693”、“成色991.0”、“重量
10.000市两”字样,此金条为中华民国中央准备金,极美品
民国五两中央造币厂金条一组五枚
估价350,000至550,000成交价747,500类别杂项 作者 暂无
HKD 920,567 USD 112,125 EUR 82,225 民国五两中央造币厂金条一组五枚,原始状态,品种多样。重:
156.3g,151g,156.1g,152.8g,155.5g
Ⅱ 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值多少钱
从前人们对银行储蓄认识不足的时候,有钱人家都会用金条来压箱底。民国时期所谓的大小黄鱼实际上就是大小金条,大金条按照老秤来称的话就是10两重,而小金条则有1两重。换算成今天我们普遍所用的重量单位的话,大黄鱼差不多就是312.5克,而小黄鱼是31.25克。
黄鱼到底有多值钱呢?在抗日战争初期,一根小黄鱼可以兑换大洋30到40枚。随着抗日战争的进展,黄金的价格越来越高,能兑换的银元也越来越多。在1949年之前,北京一个小型的四合院的价格大约是100块大洋,差不多就是三根小黄鱼。而当时一个小康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只有15块银元,黄鱼的价值可想而知。
Ⅲ 民国时俗称“小黄鱼”的金条价值多少钱,购买力如何呢
看过民国电视剧的人,一定对于多方势力共同认可的黄金印象深刻。无论是汉奸、特务,还是军阀、土匪,黄条,也就是俗称小黄鱼,一直他们最认可货货币。理由自然也不难理解,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军阀混战的民国,黄金自然是最保值,也是购买力最为坚挺的硬通货了。
北京四合院
据统计,截止到1949年3月,国民党共生产了各种重量的金条约有111万条,重量大约为153万两。但是,由于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绝大多数金条都被带去台湾,留在大陆的金条并不多。
而且,被留在大陆的金条大多数也被银行回收并融化,因此,民间存有的金条数量十分稀少,再加上金条特定的历史时间,小黄鱼也成为收藏家最爱收藏的藏品之一。它的价值,也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Ⅳ 国民党时期,400根金条等于多少人民币
民国时期通用的金条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金条。
大黄鱼折合黄金克重为:312.5克
小黄鱼折合黄金克重为:31.25克
按照今天的国际黄金兑换比率274/g来算。
大黄鱼折合人民币:85625元。
小黄鱼折合人民币:8562.5元。
国际金价一直在变,所以价格也不是固定的,如果单纯的算黄金价格的话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4)民国中央造币厂黄金扩展阅读:
大黄鱼是由上海外滩中央造币厂加铸的金条。发行了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五种,其中十两重的上海俗称“大黄鱼”,一两重的金条俗称为“小黄鱼”。
大黄鱼有点与众不同,不是平面金版切割的,而是银楼浇铸的。
大家通常称大黄鱼的金条,通常条轨是以S开头的,S则是拟代上海。
Ⅳ 中央造币厂铸民国三十四年七月 背面刻字有km2013成色9800重量2000市两 以前有这种银块吗
有这种银条,应该是真品,洪宪元年飞龙高帽袁像也有这种银条,一个相当于当时的2000块大洋。
Ⅵ 民国时期的“黄鱼”值多少钱
民国时期的的黄鱼分大黄鱼和小黄鱼,大的指大金条,小的指小金条,大黄鱼是十两,折合成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以350一克计算,民国时期的一条大黄鱼值现在的10.9375万元;小黄鱼重量是一两,也就是31.25克,折合下金额为1.09375万元。
民国(黄鱼)金条说法的来历据说军统情报局局长戴笠,对黄鱼是非常热爱,注意,这里指的是真正的黄鱼,戴笠爱吃鱼,尤其是浙江美味的黄鱼。戴笠有个同学,见戴笠混的风生水起,深得蒋介石厚爱,于是决定通过戴笠认识蒋介石,好混个一官半职,他听说戴笠喜欢黄鱼,特意将家中多年积蓄的6根金条作为礼物,最后送给了戴笠。
这次拍卖会上就出现了“中央造币厂孙中山像五两厂条”,这枚厂条长70.5mm,宽30.2mm,厚3.8mm,是5两重的金条,其价值已经不能按照黄金价格来计算了。
Ⅶ 民国时期的金条纯度一般是多少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战祸连连,加上各地记重标准不一样,国家储备的黄金和白银都是按实际计算,没有像现在还铸成比重和纯度一致的金条或银锭!
解放前中国最流行的金条规格,主要就是“大黄鱼”和“小黄鱼”。
民国时期一根金条多少钱:“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这个份量跟今天所说的1盎司黄金相差无几。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
本来“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富有家庭通常会存几根金条作为压箱底钱。但后来金贵银贱(民国的法币是银本位,最早一元法币就是按一枚银圆定价的),普通百姓也纷纷想买黄金,而“大黄鱼”显然太贵买不起。所以金店就铸造了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俗称“小黄鱼”,中产家庭一般玩这个。
大黄鱼,5市两金条,重158克左右,成色为991.0,金条的图案雕刻的为孙中山头像,铸有“中央造币厂制”的字样,背面铸有金条重量、成色、编号、等字样:
另外还有上海通行的标金,是10市两一条。其形为长条式,长约四寸,宽约五分,酷似小砖。上海通行标金每条漕平十两(漕平一两合1.17854盎司。其成色为978(千分之九七八之意),故曰“九七八标金”或“标金”。主要用于上海金市交易。
Ⅷ 中央造币厂铸,民国卅四年金条,背面号码Ru小字不清,成色99.1,重量现在称重812.9克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中央造币厂铸 民国三十四年金条,真品收藏价值比较高的;具体的价值取决于是否真品!
Ⅸ 民国三十四年中央造币厂铸5.91市两金锭参考价是多少
金价+3%~10%
金价大概是5100元/盎司(1盎司31.1035克)
Ⅹ 民国时期中央造币厂与各地方造币厂生产的铜币有什么区别
个人感觉没有多少区别,材质做工上基本差不多,行制上也差不多,无非地方造的可能存世量少点,铸造的没有中样的那么精美,流通区域少点属于地方性的,收藏价值比中央的要高,毕竟存世量会少,不过也不绝对,看铜币品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