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地震强度的指标

地震强度的指标

发布时间:2021-08-19 21:12:31

A. 请问地震强度和烈度的分别

地震烈度表

度数:--1

感觉:--无感

主要标志:--只有用仪器才能记出

度数:--2

感觉:--很弱

主要标志:--在完全静止中才感觉到

度数:--3

感觉:--弱

主要标志:--类似马车驰过的震动

度数:--4

感觉:--中度

主要标志:--地板、窗棂、器皿发出响声。类似载重卡车疾驰而过的震动

度数:--5

感觉:--相当强

主要标志:--室内震动较强。个别窗玻璃破裂

度数:--6

感觉:--强

主要标志:--书籍、器皿翻倒坠落。灰泥裂开。轻的家具受震移动

度数:--7

感觉:--很强

主要标志:--旧房屋显著破坏。井中水位变化。土石有时崩落

度数:--8

感觉:--破坏

主要标志:--人难站住。房屋多有破坏。人畜有伤亡

度数:--9

感觉:--毁坏

主要标志:--大多数房屋倾倒破坏

度数:--10

感觉:--毁灭

主要标志:--坚固建筑亦遭破坏。土地变形,管道破裂。土石大量崩滑

度数:--11

感觉:--灾难

主要标志:--地层发生大断裂,景观改变

度数:--12

感觉:--大灾难

主要标志:--地形强烈改变,所有建筑物严重破坏。动植物遭到毁灭

地震烈度因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而不同。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北京等地都受到影响,但其烈度没有唐山大。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而定的。用地震仪测定。国际上通用里氏震级,由0级、1级到8级、8.9级。小于3级的,人们感觉不到;3级以上的才有感觉,习称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能造成破坏,习称破坏性地震或强烈地震。

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地震震级: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强度: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四至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六至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九至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十至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B. 地震的强度用什么单位来计量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3.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4.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5.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6.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1.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2.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3.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4.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5.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6.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7.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C. 地震强度的级别是怎么分的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通过推算得出。以震级标度地震大小最初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来的。规定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秒,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为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通过不断发展,根据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根据用来计算震级记录的震波类型,震级有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D. 地震强度划分标准是什么

地震震级和烈度
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XX级的地震,烈度达到X度等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0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0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E. 地震强度参数主要有哪些,简述其物理意义

震级参见:里氏地震规模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

F. 地震的强度级别是什么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G. 地震的强度怎样划分

地震是指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陨石冲击地震等。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受地球构造运动影响,发生破裂、错动,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构造地震发生的机会最多,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火山地震是指因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是指由于巨大的岩溶洞穴或矿井突然塌陷引起的地震。陨石冲击地震是指巨大陨石降落时冲击地球表面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是指因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大型水库蓄水、深井高压注水等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一般强度较低,影响范围较小,破坏较轻。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地震除直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外,还常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从而进一步加重灾害损失。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通过推算得出。以震级标度地震大小最初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来的。规定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秒,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为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通过不断发展,根据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根据用来计算震级记录的震波类型,震级有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活动引起一定范围的地面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因此对人类造成破坏。不同地点地面运动的强度有很大差异,这除了受地震活动能量(震级)控制外,尚与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同一次地震事件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有很大不同。为了综合反映这种变化,采用地震烈度来标示这方面特征。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确定的。

表1 里氏震级与地震能量对照

震级
1
2
3
4
5

能量(J)
2×106
6.3×107
2×109
6.3×1010
2×1012

震级
6
7
8
8.9

能量(J)
6.3×1013
2×1015
6.3×1016
1.4×1018

目前世界上对地震烈度的划分很不一致。我国采用十二度表(表2)。

表2 地震烈度表

烈度
房屋
结构物
地表现象
其他现象

Ⅰ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感觉,仅仪器才能记录到地震发生

Ⅱ度
无损坏
无损坏

个别非常敏感的,且在完全静止中的人能感觉到

Ⅲ度
无损坏
无损坏

室内少数的完全静止中的人感觉到振动,如同载重车辆很快从旁驶过;细心的观察者注意到悬挂物轻微摇动

Ⅳ度
门窗和纸糊的顶棚有时轻微作响
无损坏

室内大多数人有感觉,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从梦中惊醒;悬挂物摇动,器皿中的液体轻微振荡,紧靠在一起的不稳定的器皿作响

Ⅴ度
门窗、地板、天花板和屋架木棒轻微作响。开着的门窗摇动,尘土落下。粉饰的灰粉散落,抹灰层上可能出现细小裂缝
无损坏
不流通的水池里激起不大的波浪
室内几乎所有人和室外大多数人有感觉,大多数人都从梦中惊醒;家畜不安;悬挂物明显摇摆,少量液体从装满的器皿中溢出,架上旋转不稳的器物翻倒或落下

Ⅵ度
Ⅰ类房屋许多损坏,少数破坏(非常坏的房、棚可能倾倒门

Ⅱ类房屋许多轻微损坏
砖石砌的牌坊、塔和院墙轻微损坏;

个别情况下,道路上湿土中或新填土中有细小裂缝
特别情况下,在潮湿、疏松的土里产生细小裂缝;

个别情况下,山区中偶有不大的滑坡、土石散落和陷穴
很多人从室内跑出,行动不稳。家畜从厩内跑出;

器皿中的液体剧烈动荡,架上的书籍和器皿等有时翻倒或坠落,轻的家具可能移动

Ⅶ度
Ⅰ类房屋大多损坏,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Ⅱ类房屋大多损坏,少数破坏;

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少数破坏
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较坚固的院墙损坏;

不很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损坏,有些地方破坏,城墙少数倒塌,较坚固的城墙有些地方损坏;

牌坊、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的烟囱可能损坏;

碑石和纪念物很多轻微损坏;

由于黄土崩滑,土窑洞的洞口遭受破坏;

个别情况下,道路上有小裂缝;路基陡坡和新筑道路土堤的斜坡上,偶有塌方
干土中有时产生裂缝,潮湿或疏松的土中裂缝较多、较大、少数情况下冒出夹泥沙的水;

个别情况下,发生陡坎滑坡。山区中有不大的滑坡和土石散落。土质松散的地区,可能发生崩滑。水泉的流量和地下水位可能发生变化
人从室内仓皇逃出,驾驶汽车的人也能感觉;

悬挂物强烈摇摆,有时损坏或坠落,轻家具移动,书籍、器皿和用具坠落

Ⅷ度
Ⅰ类房屋大多破坏,许多倾倒;

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
不很坚固的院墙破坏,并有局部倒塌,较坚固的院墙局部破坏;

不很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破坏,有些地方崩塌,堞墙许我倒塌。较坚固的城墙有些地方破坏,砖、石堞墙少数倒塌;

牌坊许多损坏;

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遭受损坏;不很坚固者破坏、甚至倒塌;

不很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移动或翻倒,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很多损坏、有些翻倒;

路堤、路堑和陡坡上有不大的塌方;

个别情况下,地下管道的接头处遭受破坏
地上裂缝宽达几厘米,土质疏松的山坡和潮湿的河滩上,裂缝宽度可达10厘米以上。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常有含泥沙水从裂缝或喷口里冒出;

在岩石破碎、土质疏松的地区,常发生相当大的土石散落、滑坡和山崩;

有时河流受阻,形成局部积水;有时井泉干涸或产生新泉
人很难站得住;

由于房屋破坏,人畜有伤亡;

家具移动,并有一部分翻倒

Ⅸ度
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

Ⅱ类房屋许多倾倒;

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不很坚固的院墙大部倒塌。较坚固的院墙大部破坏,局部倒塌;

较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破坏,堞墙许多倒塌;

牌坊可能破坏;

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很多破坏,甚至倾倒;

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很多翻倒;

道路上有裂缝。有时路基毁坏。

个别情况下,铁轨局部弯曲;

有些地方地下管道破裂或损伤
地上裂缝很多,宽达10厘米以上,斜坡上或河岸边疏松的堆积层中,有时裂缝纵横宽度可达几十厘米,绵延很长;

很多滑坡和土石散落、山崩;

常有井泉干涸或新泉产生
家具倾倒并损坏;

房屋倒塌,造成人畜伤亡

Ⅹ度
Ⅲ类房屋许多倾倒
牌坊许多破坏,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大都倒塌;

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大都翻倒;路基和土堤毁坏,道路变形,并有很多裂缝,铁孰局部弯曲;

地下管道破裂
地上裂缝宽几十厘米,个别情况下达1米以上。堆积层中的裂缝有时组成宽大的裂缝带,持续绵延可达几公里以上,个别情况下,岩石中有裂缝;

山区和岸边的悬崖崩塌,疏松的土大量崩滑,可阻塞扛河,形成相当规模的新湖泊;

河、池中发生击岸大浪
室内家具和用品大量损坏;房屋倒塌,造成人畜死伤。

Ⅺ度
房屋普遍毁坏
路基和土堤等大段毁坏,大段铁轨弯曲;

地下管道完全不能使用
地面形成许多宽大裂缝,有时从裂缝里冒出大量疏松的、浸透水的沉积物;

大规模的滑坡、裂缝和崩塌,地表产生大量垂直和水平断裂;地表水和地下水位剧烈变化
由于房屋倒塌,压死大量人畜,埋没许多财物

Ⅻ度
广大地区内房屋普遍毁坏
建筑设施普遍毁坏
广大地区内地形有剧烈的变化;

广大地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情况剧烈变化
由于江河湖海涌浪及山区内崩塌和土石散落的影响,人和动、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注:(1)厉屋类型

I类:①简陋的棚舍;②土坯或毛石等砌筑的拱窑;③夯土墙或土坯、碎砖、毛石、卵石等砌墙,用树枝、草泥做顶,施工粗糙的房屋。

Ⅱ类:①夯土墙或用纸及灰浆砌筑的土坏、碎砖、毛石、卵石等墙,不有木柱的,或虽有细小木柱,但无正规木架的房屋;②老旧的木架的房屋。

Ⅲ类:①有木架的房屋(宫殿、庙宇、城楼、钟楼、鼓楼和质量较好的民房);②竹笆或灰板条外墙,有木架的房屋;③新式砖石房屋。

(2)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①轻微损坏—粉饰的灰粉散落,抹灰层上有细小裂缝或小块剥落,偶有砖、瓦、土坯或灰浆碎块等坠落,不稳固的饰物滑动或损伤。

②损坏—抹灰层上有裂缝,泥块脱落,砌体上有小裂缝,不同的砌体之间(如砖墙与土坯墙间)产生裂缝,个别砌体局部崩塌。木架偶有轻微拔榫。砌体的突出部分和民房烟囱的顶部扭转或损伤。

③破坏—抹灰层大片崩落,砌体裂开大缝或破裂,并有个别部分倒塌。木架拔榫,柱脚移动。部分屋顶破坏,民房烟囱倒下。

④倾倒—建筑物的全部或相当大部分的塘筑、楼板和房顶倒塌,有时屋顶移动。砌体严重变形或倒塌。木架严重倾斜,构件折断。

地震烈度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受震级和震源深度控制,即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因此,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可大致对应(表3)。

表3 地震震中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对照

震源深度(km)

震中烈度

震级
5
10
15
20
25

2
3.5
2.5
2.0
1.5
1.0

3
5.0
4.0
3.5
3.0
2.5

4
6.5
5.5
5.0
4.5
4.0

5
8.0
7.0
6.5
6.0
5.5

6
9.5
8.5
8.0
7.5
7.0

7
11.0
10.0
9.5
9.0
8.5

8
12.0
11.5
11.0
10.5
10.0

H. 地震是怎样测出强度的各个强度等级有何区别大神们帮帮忙

地震是指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陨石冲击地震等。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受地球构造运动影响,发生破裂、错动,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构造地震发生的机会最多,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火山地震是指因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是指由于巨大的岩溶洞穴或矿井突然塌陷引起的地震。陨石冲击地震是指巨大陨石降落时冲击地球表面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是指因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大型水库蓄水、深井高压注水等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一般强度较低,影响范围较小,破坏较轻。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地震除直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外,还常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从而进一步加重灾害损失。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通过推算得出。以震级标度地震大小最初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来的。规定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秒,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为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通过不断发展,根据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根据用来计算震级记录的震波类型,震级有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活动引起一定范围的地面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因此对人类造成破坏。不同地点地面运动的强度有很大差异,这除了受地震活动能量(震级)控制外,尚与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同一次地震事件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有很大不同。为了综合反映这种变化,采用地震烈度来标示这方面特征。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确定的。 表1 里氏震级与地震能量对照 震级 1 2 3 4 5 能量(J) 2×106 6.3×107 2×109 6.3×1010 2×1012 震级 6 7 8 8.9 能量(J) 6.3×1013 2×1015 6.3×1016 1.4×1018 目前世界上对地震烈度的划分很不一致。我国采用十二度表(表2)。 表2 地震烈度表 烈度 房屋 结构物 地表现象 其他现象 Ⅰ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无感觉,仅仪器才能记录到地震发生 Ⅱ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个别非常敏感的,且在完全静止中的人能感觉到 Ⅲ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室内少数的完全静止中的人感觉到振动,如同载重车辆很快从旁驶过;细心的观察者注意到悬挂物轻微摇动 Ⅳ度 门窗和纸糊的顶棚有时轻微作响 无损坏 无 室内大多数人有感觉,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从梦中惊醒;悬挂物摇动,器皿中的液体轻微振荡,紧靠在一起的不稳定的器皿作响 Ⅴ度 门窗、地板、天花板和屋架木棒轻微作响。开着的门窗摇动,尘土落下。粉饰的灰粉散落,抹灰层上可能出现细小裂缝 无损坏 不流通的水池里激起不大的波浪 室内几乎所有人和室外大多数人有感觉,大多数人都从梦中惊醒;家畜不安;悬挂物明显摇摆,少量液体从装满的器皿中溢出,架上旋转不稳的器物翻倒或落下 Ⅵ度 Ⅰ类房屋许多损坏,少数破坏(非常坏的房、棚可能倾倒门 Ⅱ类房屋许多轻微损坏 砖石砌的牌坊、塔和院墙轻微损坏; 个别情况下,道路上湿土中或新填土中有细小裂缝 特别情况下,在潮湿、疏松的土里产生细小裂缝; 个别情况下,山区中偶有不大的滑坡、土石散落和陷穴 很多人从室内跑出,行动不稳。家畜从厩内跑出; 器皿中的液体剧烈动荡,架上的书籍和器皿等有时翻倒或坠落,轻的家具可能移动 Ⅶ度 Ⅰ类房屋大多损坏,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Ⅱ类房屋大多损坏,少数破坏; 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少数破坏 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较坚固的院墙损坏; 不很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损坏,有些地方破坏,城墙少数倒塌,较坚固的城墙有些地方损坏; 牌坊、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的烟囱可能损坏; 碑石和纪念物很多轻微损坏; 由于黄土崩滑,土窑洞的洞口遭受破坏; 个别情况下,道路上有小裂缝;路基陡坡和新筑道路土堤的斜坡上,偶有塌方 干土中有时产生裂缝,潮湿或疏松的土中裂缝较多、较大、少数情况下冒出夹泥沙的水; 个别情况下,发生陡坎滑坡。山区中有不大的滑坡和土石散落。土质松散的地区,可能发生崩滑。水泉的流量和地下水位可能发生变化 人从室内仓皇逃出,驾驶汽车的人也能感觉; 悬挂物强烈摇摆,有时损坏或坠落,轻家具移动,书籍、器皿和用具坠落 Ⅷ度 Ⅰ类房屋大多破坏,许多倾倒; 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 不很坚固的院墙破坏,并有局部倒塌,较坚固的院墙局部破坏; 不很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破坏,有些地方崩塌,堞墙许我倒塌。较坚固的城墙有些地方破坏,砖、石堞墙少数倒塌; 牌坊许多损坏; 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遭受损坏;不很坚固者破坏、甚至倒塌; 不很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移动或翻倒,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很多损坏、有些翻倒; 路堤、路堑和陡坡上有不大的塌方; 个别情况下,地下管道的接头处遭受破坏 地上裂缝宽达几厘米,土质疏松的山坡和潮湿的河滩上,裂缝宽度可达10厘米以上。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常有含泥沙水从裂缝或喷口里冒出; 在岩石破碎、土质疏松的地区,常发生相当大的土石散落、滑坡和山崩; 有时河流受阻,形成局部积水;有时井泉干涸或产生新泉 人很难站得住; 由于房屋破坏,人畜有伤亡; 家具移动,并有一部分翻倒 Ⅸ度 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 Ⅱ类房屋许多倾倒; 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不很坚固的院墙大部倒塌。较坚固的院墙大部破坏,局部倒塌; 较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破坏,堞墙许多倒塌; 牌坊可能破坏; 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很多破坏,甚至倾倒; 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很多翻倒; 道路上有裂缝。有时路基毁坏。 个别情况下,铁轨局部弯曲; 有些地方地下管道破裂或损伤 地上裂缝很多,宽达10厘米以上,斜坡上或河岸边疏松的堆积层中,有时裂缝纵横宽度可达几十厘米,绵延很长; 很多滑坡和土石散落、山崩; 常有井泉干涸或新泉产生 家具倾倒并损坏; 房屋倒塌,造成人畜伤亡 Ⅹ度 Ⅲ类房屋许多倾倒 牌坊许多破坏,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大都倒塌; 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大都翻倒;路基和土堤毁坏,道路变形,并有很多裂缝,铁孰局部弯曲; 地下管道破裂 地上裂缝宽几十厘米,个别情况下达1米以上。堆积层中的裂缝有时组成宽大的裂缝带,持续绵延可达几公里以上,个别情况下,岩石中有裂缝; 山区和岸边的悬崖崩塌,疏松的土大量崩滑,可阻塞扛河,形成相当规模的新湖泊; 河、池中发生击岸大浪 室内家具和用品大量损坏;房屋倒塌,造成人畜死伤。 Ⅺ度 房屋普遍毁坏 路基和土堤等大段毁坏,大段铁轨弯曲; 地下管道完全不能使用 地面形成许多宽大裂缝,有时从裂缝里冒出大量疏松的、浸透水的沉积物; 大规模的滑坡、裂缝和崩塌,地表产生大量垂直和水平断裂;地表水和地下水位剧烈变化 由于房屋倒塌,压死大量人畜,埋没许多财物 Ⅻ度 广大地区内房屋普遍毁坏 建筑设施普遍毁坏 广大地区内地形有剧烈的变化; 广大地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情况剧烈变化 由于江河湖海涌浪及山区内崩塌和土石散落的影响,人和动、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注:(1)厉屋类型 I类:①简陋的棚舍;②土坯或毛石等砌筑的拱窑;③夯土墙或土坯、碎砖、毛石、卵石等砌墙,用树枝、草泥做顶,施工粗糙的房屋。 Ⅱ类:①夯土墙或用纸及灰浆砌筑的土坏、碎砖、毛石、卵石等墙,不有木柱的,或虽有细小木柱,但无正规木架的房屋;②老旧的木架的房屋。 Ⅲ类:①有木架的房屋(宫殿、庙宇、城楼、钟楼、鼓楼和质量较好的民房);②竹笆或灰板条外墙,有木架的房屋;③新式砖石房屋。 (2)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①轻微损坏—粉饰的灰粉散落,抹灰层上有细小裂缝或小块剥落,偶有砖、瓦、土坯或灰浆碎块等坠落,不稳固的饰物滑动或损伤。 ②损坏—抹灰层上有裂缝,泥块脱落,砌体上有小裂缝,不同的砌体之间(如砖墙与土坯墙间)产生裂缝,个别砌体局部崩塌。木架偶有轻微拔榫。砌体的突出部分和民房烟囱的顶部扭转或损伤。 ③破坏—抹灰层大片崩落,砌体裂开大缝或破裂,并有个别部分倒塌。木架拔榫,柱脚移动。部分屋顶破坏,民房烟囱倒下。 ④倾倒—建筑物的全部或相当大部分的塘筑、楼板和房顶倒塌,有时屋顶移动。砌体严重变形或倒塌。木架严重倾斜,构件折断。 地震烈度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受震级和震源深度控制,即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因此,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可大致对应(表3)。 表3 地震震中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对照 震源深度(km) 震中烈度 震级 5 10 15 20 25 2 3.5 2.5 2.0 1.5 1.0 3 5.0 4.0 3.5 3.0 2.5 4 6.5 5.5 5.0 4.5 4.0 5 8.0 7.0 6.5 6.0 5.5 6 9.5 8.5 8.0 7.5 7.0 7 11.0 10.0 9.5 9.0 8.5 8 12.0 11.5 11.0 10.5 10.0

I. 地震强度怎么判定的

地震强度指地震能量的大小,可用震级来表示。也指地震影响的大小,用烈度来表示。

J. 地震震级和地震强度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

地震强度指地震能量的大小,可用震级来表示。也指地震影响的大小,用烈度来表示。

地震强度根据人们观察到的地震对人、建筑物和自然地物影响来确定的。随着观察者相对于震中位置的变化,地震强度在震区内的不同地点各不相同。

地震震级是度量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指标,它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用符号M表示。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

里氏震级

地震波是地震引起的震动在地球上的传播;地震波的记录运用的是称为地震仪的仪器。地震仪记录下来的曲折的迹线表示地震仪下面的大地振幅的不同。灵敏的地震仪对大地的运动进行放大,因而能够探测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强烈地震。

地震的时间、地点以及量级都可以通过地震仪上记录的数据来确定。


(10)地震强度的指标扩展阅读:

里氏震级由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查尔斯·F·里克特创立于1935年,它是一种比较地震大小的数学方法。震级的确定依据的是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幅的对数,震级计算公式中还包含了为补偿地震仪与震中之间距离的不同所作的种种调整。

在里氏震级中,地震量级是用整数和十进制小数来表示的。例如,5.3级可以被估算为中度地震,6.3级可以被定为强度地震。

由于里氏震级是通过对数原理来计算的,整数增加一倍即表示所测量到的波幅扩大了十倍;作为对能量的估计,整数增加一级则表示释放出的能量比前一个相关的整数值扩大了31倍。

许多大地震,如1964年发生在阿拉斯加的“黑色星期五”地震的震级达到了8.0级或者更高,在全世界,平均每年都要发生一次这种规模的地震。虽然里氏震级没有上限,目前已知的最大规模的地震只达到了8.8级到8.9级。

阅读全文

与地震强度的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9月8日人民币汇率 浏览:346
为什么b份额的杠杆要加a份额 浏览:241
p2p理财收益排行 浏览:409
bar指数期货 浏览:820
乌鲁木齐华融信托公司地址 浏览:673
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董事长 浏览:79
境外对境内融资租赁 浏览:370
股票杠杆要找赛岳恒 浏览:12
捷汇俄罗斯汇率 浏览:157
渤海交易所骗局046在那 浏览:640
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浏览:823
最近5年丁二烯价格走势图 浏览:440
东证期货合肥营业部 浏览:436
万鑫金融是诈骗公司吗 浏览:37
华谊集团燃料电池 浏览:313
金融机构与税务检查 浏览:303
增强金融机构吸引力 浏览:466
外汇管理局属于哪个单位管理 浏览:350
2014年5月美元对港币汇率 浏览:233
银行卡有风险买理财产品 浏览: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