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古代金钱币价格及图片

古代金钱币价格及图片

发布时间:2021-08-22 01:36:39

1. 古钱币图片及价格

清朝钱币价格收藏参考表

名称 书体 币形 特征
参考价(元)
穆宗祺祥年间铸。其时穆宗初登帝位,由载垣,肃顺八大臣辅佐政,改元祺祥,并铸祺祥通宝,重宝钱。未久慈禧摄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钱未及通行。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计局,小平径2.5---2.8厘米,重宝当十钱径3 5厘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钱,祺祥钱传世均甚少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
3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
2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
20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
1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型 背宝巩局
350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
35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
68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
35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
2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 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小平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八”
15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7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部颁各局样钱
7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新十”
8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无苏局“当五”
5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
1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样钱
12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伊局“当四”
20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三 背宝巩局“当五”
8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金”、“宇”
8
德宗光绪年间铸。通宝面文多为楷书,少数局亦有篆书,背满文记局名,汉文年叫记年钱。计有:泉源苏直浙昌福武南晋陕川广桂云黔津沽漳河吉宁东奉新,伊犁,库车,阿克苏。另有背记值,星月纹及合背钱,一般径2--2.4厘米,重1.8--3克。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
1
高宗乾隆元年始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新疆红钱穿左满文,穿右为维吾尔文。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济晋陕巩安云黔台伊,库车,叶尔羌,叶尔奇木,阿克苏,乌汁,喀会,和田。币材多用黄铜、青铜、新疆用红铜,一般径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样,小样,少数钱背有星、汉字,又有记年,记值,合背,吉语等钱。传世以雕母珍贵。...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上“福”
2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福”
22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
5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5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合背
1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陕局雕母
80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母钱
1500

乾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巩局
5000

乾隆通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
38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仁宗嘉庆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晋陕巩云东黔,伊,阿克苏,币材含铅锡各半,故钱质灰暗脆弱,一般径2.2---2.6厘米,重2--4克,少数钱可见星月纹,另有吉语钱,如福康寿宁,天下太平等。此时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传世元珍稀品。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桂”
5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桂”
10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直局
4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宽缘
1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作者: ljxrr1117 2006-12-22 18:03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清朝古钱币价格表 收藏

嘉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川局
3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宣宗道光年间铸。形制同嘉庆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泉源直苏南昌武川浙福晋陕广桂云东黔,伊犁,阿克苏,库车,宝新。道光钱制作粗糙,大小不一,轻重悬殊,一般径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于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苏,库车,宝新三局始铸虚值析五,当十钱,亦是清钱虚值钱之始。传世几无稀罕之品。...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壹分”
3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十八年”
2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精铸
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三 背阿克苏局
1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雕母
8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45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铁母
20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000
文宗咸丰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满汉文记局,汉文记值,记重,种类繁多,小平钱称通宝,当四,五,八十,五十,称重宝,当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称元宝,其时军费大增,国库空虚,使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小平钱径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宝钱,当五十大者径6厘米,重80克,小者径4.6厘米,重30克,当百元宝钱更是尽出洋相,重者296克,轻者36克,形制极其混乱。咸丰钱品类浩繁,仅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达917种,铸局有:泉源直蓟福陕昌河德晋云东武桂浙济台苏巩川黔南广,伊犁,迪化,叶尔羌,库车,阿克苏,喀会,传世以小平雕母,宝福局计值,计重钱少见,新疆宝迪局当八十为珍品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当五”戴书
6000

咸丰重宝 楷书 大样 背“伍文”
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拾文”
8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拾文”
2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铁线珍宝背“当十”
2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雕母
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局
3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星月“当五十”
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泉“当百”
3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泉“当百”星月
8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当百”雕母
10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局“当五百”
500

咸丰元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当千”
9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当五”
2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五”
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
5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源局“当百”
40

咸丰元宝 楷书 大型 背宝源局“当五百”
500

咸丰元宝 楷书 大型 背宝源局“当千”
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
1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直局“当五十”
6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直局“当百”
8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当五”
60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当十”
8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蓟局“当十”
7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蓟局“当五十”
28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蓟局“当百”
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济局“当十”
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济局“当五十”
15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济局“当百”
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德局“当十”
4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德局“五十”
2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德局“当五十”
2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德局“当百”
2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陕局“当十”
1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陕十”
22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陕局“五百”
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陕局“当千”

作者: ljxrr1117 2006-12-22 18:03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清朝古钱币价格表 收藏
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
8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巩局“五十”
35

咸丰重宝 楷书 大型 背宝巩局“当百”
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巩局“五百”
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巩局“当千”
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河局“当五百”
42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河局“当千”
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浙局“当三十”
2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浙局“当二十”
1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浙局“当四十”
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大型 背宝浙局“五十”
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浙局当头“百”
20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浙当十”
5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浙四十”
5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五十”
2500

咸丰重宝 楷书 特大型 背“浙当百”
7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当头十”
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大清背宝福局“一十”
2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二十”
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桂局“五十”
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昌局“五十”
2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安局“当五十”
2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云局“当五十”
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迪局“当八”
1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迪局“当十”
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迪局“当五十”
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伊局“当五十”
24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伊局“当四
28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5500
广东,福建,天津,吉林有机制钱,山西宝晋局铸大通宝钱径4.8厘米,重24.2克,吉语钱等。重宝面文较通宝钱清秀工整,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汉文记值,传世以雕母为珍品,贵州发现一枚通宝当百小钱,径2.4厘米,重2.73克,试问此钱何以流通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部颁各局样钱
80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雕母
65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当五”
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十”
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十”
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当十”
12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机制
14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库平广一钱”
25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官板四分”
6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直局机制
50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奉天紫铜机制币
180

天子万年 楷书 折五 背江南局机制币
5000

一统大清 楷书 折五 背江南局机制币
300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泉局
7
清末代皇帝宣统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泉源福广,小平钱径1.2---2.4CM,当十径2.5--3.7CM,近期发现库车当十钱,宝新当十钱新疆红钱,为宣统通宝增加新品,径2.2CM,重3.6克传世较多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
2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巩局机制
1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福局机制
25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雕母宝泉局
6500

天国通宝 楷书 折五 背“通宝”
30000
太平天国于癸好三年占领南京时鼓铸的折十大钱,面文“天国”楷书直读,背文“通宝”横读,径3.75CM,穿0.95CM重27克,

天国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圣宝”
230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宋体背“圣宝”
200
太平天国铸。洪秀全于咸丰三年定都南京,并正式铸行太平天国钱,币材金,银,铅铁俱有,然以铜币为主,形制分小平钱径1.9厘米,重2.2克,折五钱径2.85厘米,当十径3.8---4.2厘米,当五十径4.8--5.2厘米,钱文多为宋体字,次为楷书,国字方框内从王,名称不一,

4 清朝古钱币价格表 收藏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 宋体背“圣宝”
6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十 宋体背“圣宝”
11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十 宋体背“圣宝”
17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二 背“圣宝”
12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 背“圣宝”
5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二十 背“圣宝”
650
有太平天国,天国,背文有通宝,圣宝,初期与后期相比,差别很大,实与国力有关,大花钱径33.5厘米,重达4500克,太平天国钱因其制作精美,广受喜爱,传世以面文:太平天国,背文圣宝者最为长见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背“太平”
150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背“圣宝”
25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大样 背“圣宝”母钱
7000

太平天国 隶书 小平大样 背“天国”
220

太平天国 隶书 小平 背“圣宝”
2000

太平天国 楷书 特大型 背“圣宝”
70000

平靖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中”
1000
清晚其天地会铸币,三合会首领李文茂攻占广西和柳州,自称平靖王,并铸平靖胜宝钱,面文楷书直读,形制较通宝欠佳,背文按各军番号铸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及御林军,长胜军七种文字,径2.7厘米,重7--11克,此钱类似钱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单位。次年李文茂战败身亡。所铸不多,传世难得一见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长胜军”
38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前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后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中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左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右营”
1200

太平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月“明”
300
上海小刀会咸丰四年铸,面文隶书,直读,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复明之目标,径2.4厘米,重3.2--4.5克,小刀会之太平通宝铸行仅一年,故传世不丰。

太平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文”
500

天朝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永”
600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背穿上铭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经2.3---2.4CM,重4克上下。传世少见。

皇帝通宝 楷书 小平小样 背“浙”
400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背穿上圣,穿右圣,又有背满文宝汉文浙钱,径2.4CM,重5克。背满文者为混在清钱中携带,以避清军耳目。传世较多。

皇帝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圣”
2000

开元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武”
1500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开元较通宝大,背穿铭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径2.3---2.5cm,传世难得一见。

嗣统通宝 楷书 小平 光背
1000
咸丰十年天地会系统,贵州张保山起义军铸币,他自托大明后裔,号秦王,建元嗣统。面文拙补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3--2.5CM,重4.5--7克传世不多。属罕见品。.

明道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天”
1500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楷书混厚拙补,直读,背穿上天字,径约2.5cm,传世不多见

2. 中国古钱币图谱及价格最新最全

古钱币较全的是多卷本大部头的《中国钱币大词典》,古币大致按朝代的先后分卷如先秦、秦汉、 唐五代、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民国、……等多编、多卷。
古钱谱书华光普的《中国古钱大集》(四卷)也是古币爱好者常用的参考书。
解放前出版的《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也是研究古钱必备的资料,这书也是能够买到的。
可以按书名到上述网上搜索。

3. 古代钱币,价值多少

名印子金,或称金钣、龟币。因我国古代的黄金主要产于楚国,金币也是楚国的主要货币形式之一。“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一爰即楚制一斤

4. 古钱币图片及价格表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3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2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20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1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型 背宝巩局350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35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68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35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八”15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7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部颁各局样钱7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新十”8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无苏局“当五”5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1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样钱12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伊局“当四”20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三 背宝巩局“当五”800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古钱币价格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18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45000元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铸。有铜、铁两种,铁氏只见折三。径2.5厘米,重4克,铁钱径3.5厘米,以铁钱折三少见。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铁质光背50元
景德元宝真书折二铁质光背1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旋读。小平有大、小样版别数种,径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纹。传世以背星月纹为少见。铁钱折三稀有。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18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月古钱币价格25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合背3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巨星200元
天禧通宝隶书小平缩缘小字2元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厘米,重4.7克,铁钱亦有折二。其时斗米十钱。天禧以铜、铁折二及合背为稀有。
天禧通宝真书小平光背0.5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20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旋读光背3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7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15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古钱币价格1000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光背250元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年铸,元宝钱文为真,行、篆三体,旋读,通宝钱为真,篆二体,直读,重宝为折二,折三,钱文真书,小平径2.4厘米,重3.8克,折二径3厘米,重8.8克,折三径3.4厘米,重10克上下。传世元宝,通宝易寻,重宝钱为泉界所珍爱,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贵。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左挑350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
至和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通25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宝3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古钱币价格5000元
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30000元仁宗嘉佑元年(1056)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3.8克,为小平对钱,传有铁钱,然未见存世。
嘉佑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英守治平年间(1064-1067)铸,钱文真、篆二体,有直读,旋读两种,径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见折二以上大钱。偶有背四出传世,实为稀品
治平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1元
治平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元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30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背“衡”250元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背“衡”180元
熙宁元宝篆书折二光背0.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二光背1元
熙宁重宝行书折二连飞点10元
熙宁重宝篆书折二长冠“宝”1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20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光背0.3元神宗元丰元年(107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分篆、隶、行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5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2厘米,版别可达百种,为宋钱中最多一种,隶书体、背穿上仰、俯月为贵。集隶书体元丰钱时须注意丰字头,另有一种日本曲字头元丰,最易鱼目混珠。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光背古钱币价格0.3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月2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背月2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星1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10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10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大字4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星古钱币价格5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月4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二长字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长字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28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2800元
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40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文“政”80元古钱币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文“政”85元
政和通宝篆、隶书小平光背1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大字5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大字55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锐禾4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古钱币价格10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25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文“政”7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银质大字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6000元

5. 宋代古钱币最新价格表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

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

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

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

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18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45000元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铸。有铜、铁两种,铁氏只见折三。径2.5厘

米,重4克,铁钱径3.5厘米,以铁钱折三少见。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铁质光背50元

景德元宝真书折二铁质光背1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旋读。小平

有大、小样版别数种,径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纹。传世以背星月纹为少见。铁钱折

三稀有。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18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月25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合背3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巨星200元

天禧通宝隶书小平缩缘小字2元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

3.8克,折二径2.8厘米,重4.7克,铁钱亦有折二。其时斗米十钱。天禧以铜、铁折二及合背为稀有。

天禧通宝真书小平光背0.5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20000元

北宋2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天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仁宗天圣元年(1023)铸,天圣钱文来源于天为二人,乾兴元年(1022)

二月,真宗死,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二人同理国事,即二人圣。分铜、铁两种,面文真,篆

二体旋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重4.1克左右,又有大小样之分。铁钱有折二钱,径2.7-2.8厘米,制作

精良。

天圣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

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20000元

明道元宝真书小平光背1元仁宗道元年(1032)铸。钱文明道,明指日、月明者属阳,代表皇帝赵祯,

月属阴,代表皇太后刘氏,二者同朝听政,故曰:日月之道明。有铜铁,面文真篆两体,旋读光背,径

2.5-2.6厘米,重4.3克,铁钱折二径2.85厘米,重7.5克,为它谱所不载,因明道一年改元较其它钱少。

明道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50元

景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仁宗景佑元年(1034)始铸,分铜、铁,钱文有真,篆二体,旋读。光背

无文,径2.5厘米,重4克,版别较多。铁钱有小平,折二径3.2厘米,传世以铁钱折二为少见。

景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皇宋通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仁宗宝元二年(1039)始铸,为避钱文重“宝”而造的非年号钱,应与南

宋“皇宋元宝”相区别,有铜、铁两种,钱文真,篆二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重4克左右,折

二篆书罕见,新发现一枚隶书折二,径2.8厘米,重6.4克,据悉日本尚有一枚真书折二,惜末见拓图。小

平以九叠篆为珍稀品,铁钱有小平、折二钱。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九叠篆14000元

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12000元

康定元宝隶书小平铁钱500元仁宗康定元年始铸,径2.3厘米,重5.75克,因行用一年,所造又为铁钱,

故传世极少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直读光背100元仁宝庆历年间(1041--104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为宋氏

重宝之始。庆历二字分直读,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3.2折十径3--3.2厘米,重6.6-7克,当十铜钱初

铸未久即作折三,折二钱用,传世旋读较少,铁母更稀。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旋读光背3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7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15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光背250元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年铸,元宝钱文为真,行、篆三体,旋读,

通宝钱为真,篆二体,直读,重宝为折二,折三,钱文真书,小平径2.4厘米,重3.8克,折二径3厘米,

重8.8克,折三径3.4厘米,重10克上下。传世元宝,通宝易寻,重宝钱为泉界所珍爱,尤以背文虢,坊者

更足珍贵。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左挑350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

至和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通25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宝3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5000元

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30000元仁宗嘉佑元年(1056)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

重3.8克,为小平对钱,传有铁钱,然未见存世。

嘉佑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英守治平年间(1064-1067)铸,钱文真、篆二体,有直读,旋读两种,

径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见折二以上大钱。偶有背四出传世,实为稀品

治平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1元

治平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30元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径2.5厘米,重4

克,未见折二,折三钱。多为光背,以背卫,衡者为少见。重宝年代同元宝,钱文有篆,真二体,为折二

对钱;旋读,径3厘米,重8克上下,以直读罕见。通宝年代同元宝,通宝唯有铁钱,分小平,径2.5厘米

,折三,径3--3.4厘米,钱文真书,旋读,多为光背,以背穿上月为希有,集币时如遇通宝铜钱均为铁母

,万勿错过。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30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背“衡”250元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背“衡”180元

熙宁元宝篆书折二光背0.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二光背1元

熙宁重宝行书折二连飞点10元

熙宁重宝篆书折二长冠“宝”1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20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光背0.3元神宗元丰元年(107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分篆、隶、行三体,小

平径2.5厘米,重5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2厘米,版别可达百种,为宋钱中最多一种,隶书体、

背穿上仰、俯月为贵。集隶书体元丰钱时须注意丰字头,另有一种日本曲字头元丰,最易鱼目混珠。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光背0.3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月2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背月2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星1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10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10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大字4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星5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月4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二长字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长字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28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2800元

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40000元

元丰通宝半文钱篆书50元元佑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后,励精图治,经济渐有好转,平钱已不足计数

(无法找零)而铸的半文钱。形制与平钱相同,只是钱径缩小,径2.1-2.2厘米,重1.4-2.4克,大部分为

2克。尚有绍圣元篆,行对钱,圣宋元宝篆行对钱,元佑通宝篆书钱,元丰通宝行书体等。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光背0.3元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铸,钱文有篆,行二体。旋读,小平径2.5厘

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径3.2--3.4厘米,以折三铁毋稀有。背陕列罕。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光背0.3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星1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星8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合背180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陕”2500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陕”250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二光背0.8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二光背0.8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18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18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母45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母4500元

北宋3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绍圣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元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铸,元宝钱文为篆,行,隶三体,分铜、铁

。小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折三钱径3.3厘米。通宝钱文真书;直读,细小工整,今铜者好寻

,铁钱难得。绍圣以元宝隶书体稀有。广罕亦罕。

绍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星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月5元

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光背15000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1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五铁母光背6000元

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50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小字45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4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背“施”15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小平光背0.5元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铸。通宝钱文有篆、行,真三体,有铜、

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2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钱径3.4厘米,重宝唯见样钱,径约

2.9厘米,元符钱以小平铁母,折二铁母,稀有。重宝样钱更是凤毛麟角。

元符通宝真书小平铁母旋读4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背“上”15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12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折二光背1元

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10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折二牙雕无定价

建国重宝篆书小平光背无定价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初期铸。钱文隶体直读,背无文,径约

2.35厘米,重不详。因与前朝年号相抵,改铸非年号钱圣宋元宝,由于铸量少,传世仅有廖廖数枚,极珍



建国重宝真书小平光背无定价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光背2元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铸,系皇宋通宝后又一非年号钱,元宝钱文有篆

、行、隶三体。分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平钱中佳品,灿若群星

,折三唯见铁钱,径3.2厘米,通宝以背当五尤其珍贵。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光背2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小平美制1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宋”5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圣”25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中冠“宝”6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3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850元

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1100元

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1500元

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10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1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0000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1.20元

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10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2400元

圣宋通宝行书小平光背15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铁母直读20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背“当伍”300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大字200元崇宁重宝背藏文四字译读为穿上:地,穿左,水,穿右;火穿下,风,其

意蕴含着两层意思:(一)祝愿地水火风彼此相全,众生康泰安居乐业,(二)把个人的祝愿引伸到国家

社会范围,祈祷民族团结亲睦共处,,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同进并寓有警戒的涵义;否则,将招致灾难临

头,祸患无尽。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瘦金体15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抽示16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阔示6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折十书体25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二私铸15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普品2.5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短尾异“崇”3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错范重文1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隔轮8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广穿2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背四决5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合背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铁范铜14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三铁母2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大字18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异重5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高足贝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月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星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十”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精铸细缘1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普品1.5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小字无定价

崇宁元宝隶书小平银质30000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大字50000元

宗宁元宝隶书折二铁母20000元

-------------------------------------------------------------------------------------------

---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普品2元微宗大观元年(1107年)铸,大观年号,取《易》:“大观在上”之意,分

铜铁两种,钱文微宗亲书瘦金体,小平有行书体,径2.5厘米,折二轻2.8厘米,折三径3.1厘米,折五径

3.5厘米,折十径4.15厘米,以当十大钱最精美亦最多。小平钱因通字部位不同,可分昂通、降通、斜通

、大字小通等多种版别,传世以合背,铁母为珍品。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昂通2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分头“通”15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斜“通”1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楷“通”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楷“通”30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宽“观”精铸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样钱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光背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光背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光背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合背7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崇宁大观”合背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光背25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合背45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铁母120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铜14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铁母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200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楷“通”550元微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铸,政和年号,取“庶政惟

和”之意,通宝有铜、铁二种、钱文人篆、隶、真三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15厘米。

重宝为折二铁钱,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真“政”楷“通”4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文“政”8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文“政”85元

政和通宝篆、隶书小平光背1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大字5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大字55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锐禾4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10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25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文“政”7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银质大字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6000元

政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2元

政和通宝隶书折五铁母2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折三铁母3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五铁母宽缘8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三银质400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光背15000元微宗重和年间(1118)铸,年号重和,系取“和之以和”之意大敌当前

不知励精图治,却一再割地赔款,屈辱求和,名符其实的求和。钱文有篆,隶两体,直读光背,径2.6厘

米,重4克。篆少于隶,皆精美可爱。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400元

北宋4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400元微宗宣和年间(1119--1125)铸,钱文宣和乃皇上常处宣和殿名其年号,

通宝分篆,隶二体,直读;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厘米,折三径3.3厘米,小平背陕者钱文为瘦金体。

元宝制作。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1000元

宣和元宝隶书小平中字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中字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大字1500

元宣和元宝隶书小平大字17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昂“通”2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宣”4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500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小平普品7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短宝开足1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短宝开足12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15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字5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真“宣”广穿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真“宣”广穿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圆贝“宝”7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圆贝“宝”6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离“宝”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离“宝”1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隔轮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隔轮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巨头“宝”7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巨头“宝”10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背星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旋读银质70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背“陕”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陕”12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80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铁母8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无定价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80000元

宣和通宝楷、隶、篆折二光背2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2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二光背1000元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铸,钱文系宰相提议,取“日靖四方承兆

康民”二句,定年号曰,“清康”。分铜、铁两种,钱文篆、隶二体,通宝小平直读;光背,径2.3--2.5

厘米,折二径2.7厘米,折三径3---3.15厘米。元宝书体与通宝同,旋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折二径

2.8厘米,折三径3厘米。靖康钱均被泉家视为瑰宝。小平更为珍贵。.

靖康元宝隶书折二光背700元

靖康元宝隶书小平光背30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5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小平光背15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5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光背100000元

靖康元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铁母30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折二光背8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二光背6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三光背50000元

应运元宝篆书小平光背400000元北宋淳化安五年(994年)李顺起义军所建大蜀国应运元年铸于成都,

小平旋转,钱文隶书,径2.4厘米,背上隐有孕星纹,此钱至为珍贵。

应运元宝隶书小平光背250000元

6. 谁知道古代货币一个金元宝或银元宝各面值多少,还有铜钱、金条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简单吃顿饭上百两,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几十两,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影视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我们常说的“没有钱”,就是指没有铜钱。
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钞:就是布做的货币。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于是“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所以说,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要了解,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这是常常变动的,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另外,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根据以下描述: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97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1641,1642)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97.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另外说个小知识,1两=10钱=100分,所以,一钱银子=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5元人民币,也就是10-15个铜钱左右。
这样,我们对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明朝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五石,也就是月薪2500元;未入流官吏月俸三石,合1500元,这是政府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合人民币43500元/月,年薪52.2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当时政府总理的薪水,想来也不过分。
在明代,据说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如果粮食自给自足,钱只用来买点柴米油盐的话,一年750多块钱过日子是挺苦,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大家可以问问老一辈,他们过过这样的日子,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现在还在过这样的日子。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虽然这是为了笼络毛文龙的旧部而增加了的军饷,但是也能看出个大概。就是说,养活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粮食4.86万石即900万斤。用现在的话换算过来就是,2.8万人的一个军,一年的维持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可以吧?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 “受募者日银一分”,年饷还不足4两的。到崇祯年间,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因此,得到第三个结论:维持一支万人部队的正常消耗应该是每年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崇祯三年,御史郝晋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我们来计算一下崇祯三年税赋:辽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加上正常税收二百万,总共是一千八百三十万两。假设国家什么都不干,只养军队的话,能养活180万人的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一共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第二个结论: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两白银=10钱白银=100分白银,
第三个结论:一支万人部队每年的正常消耗应该是: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7. 中国古钱币价格表

皇宋通宝背面光背价格是3元
崇宁通宝和元宝价格是8元左右
元丰通宝元宝有篆书的
价格都是3元
宋元通宝5元
乾元通宝10元
嘉定
嘉泰
15元
嘉佑3元
建炎小的8元
大点的15元左右
淳熙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12000元
孝宗淳熙元年铸,元宝钱文为真,篆二体,铜钱小平径2.3---2.5CM,折二径2.7--2.8CM,背有星、月纹,记地,淳熙七年起记年,自七至十六。又有各种大小铁钱,以铁母者少见。通宝只见铁钱,有篆书小平径,2.4CM,背月。折二径2.75--2.8CM,背文自春十至春十六,同十五至十六,以铁钱小平为少见。
淳熙元宝楷书小平背星月
10元
淳熙元宝楷书小平背“十六”
10元
淳熙元宝楷书小平背“十”
10元
淳熙元宝楷书小平铁母
8000元
淳熙元宝篆书小平铁母背巨月
15000元
淳熙元宝篆、楷书折二光背
20元
淳熙元宝楷、篆书折二背星月
16元
淳熙元宝楷书折二背“正”
700元
淳熙元宝楷书折二背“柒”
10元
淳熙元宝楷书折二背“捌”
10元
淳熙元宝楷书折二背“十二”
10元
淳熙元宝楷书折二背“泉”
25元
淳熙元宝篆书折二背“泉”
240元
淳熙元宝楷书折二铁母背“同”
8000元
淳熙元宝篆书折二铁母背“利”
8000元
绍熙元宝楷书小平背“元”
5元
光宗绍熙元年铸,元宝铜钱面文真收;旋读、小平径2.3---2.4CM,折二径2.8--3CM,背记年元至五,铁钱有真,篆二体,小平径2.5CM,折二径3CM,以铁母痛篆书春为罕见。.
绍熙元宝楷书小平背“二”、“四”
10元
绍熙元宝楷书折二背“元”、“三”
2.50元
绍熙元宝楷书折二背“五”
2.50元
绍熙元宝篆书折二铁母背“春三”
10000元
绍熙元宝篆书折二铁母背“定三”
15000元
绍熙元宝真书折二铁母背“四七”盈星
1.2万
绍熙元宝真书折十背“四”
40000元
绍熙元宝真书折十背“四”
40000元
绍兴元宝楷书小平官铸光背
1800元
高宗绍兴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元宝钱文真、篆两体,旋读光背,小平径2.4CM,折二径2.75CM背有星月纹,折三径3厘米以上。通宝只见折三径3CM,以瘦金体者为珍品,绍兴年号长达32年之久,故传世多,然小平少。..
绍兴元宝篆书小平官铸
1800元
绍兴元宝楷、篆书折二星月
8元
绍兴元宝楷、篆书折三光背
8元
绍兴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00元
绍兴通宝楷书小平铁母
5000元
绍兴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0元
绍兴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5元
绍兴通宝楷书折五旋读
45000元
绍兴通宝楷书折十旋读
60000元

8. 古代钱币,哪几种钱币最值钱

你这各问题问得好,最值钱的钱币当然是“珍稀”品种。发行量少,而且保留到今天更少的品种。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看你是怎么比较了?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值钱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就拿香港硬币举例(香港从1863年才开始发行货币,时间比较短,历史也不长)。

1941年的一仙(ONECENT),也就是壹分铜币。由英国的早币厂制造发行,其实发行量并不少,有500万枚,当运币的船快到香港时,被当时占领香港的日本侵略军缴获了,并把这些硬币送到他们的军工厂,熔掉制作成用于战争的炮弹等。当时被缴获时,日本的军官看着好玩,就留了两枚放在兜里,这下本来发行了几百万枚的普通铜币成了稀世珍品。拍卖行拍卖时动辄就上十万,百万……

知道吧?这样的币最值钱。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值钱的,首先我们的有这方面的知识,再有的有些运气……

我们身边可以见到的珍稀品种,也有比较值钱的,但大多是人为的炒做……

9. 中国古钱币价格图片

名称 书体 特征 币形
参考价(元)
说 明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
1
高宗乾隆元年始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新疆红钱穿左满文,穿右为维吾尔文。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济晋陕巩安云黔台伊,库车,叶尔羌,叶尔奇木,阿克苏,乌汁,喀会,和田。币材多用黄铜、青铜、新疆用红铜,一般径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样,小样,少数钱背有星、汉字,又有记年,记值,合背,吉语等钱。传世以雕母珍贵。...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上“福”
2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福”
22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
5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5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合背
1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陕局雕母
80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母钱
1500

乾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巩局
5000

乾隆通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
38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仁宗嘉庆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晋陕巩云东黔,伊,阿克苏,币材含铅锡各半,故钱质灰暗脆弱,一般径2.2---2.6厘米,重2--4克,少数钱可见星月纹,另有吉语钱,如福康寿宁,天下太平等。此时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传世元珍稀品。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桂”
5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桂”
10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直局
4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宽缘
1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川局
3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宣宗道光年间铸。形制同嘉庆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泉源直苏南昌武川浙福晋陕广桂云东黔,伊犁,阿克苏,库车,宝新。道光钱制作粗糙,大小不一,轻重悬殊,一般径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于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苏,库车,宝新三局始铸虚值析五,当十钱,亦是清钱虚值钱之始。传世几无稀罕之品。...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壹分”
3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十八年”
2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精铸
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三 背阿克苏局
1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雕母
8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45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铁母
2000

10. 最值钱的古代铜钱图片

铜钱名称:咸丰重宝宝巩当五十母钱

铜钱价值:2150000人民币

咸丰重宝宝巩当五十母钱:迹清晰深俊,铜材优良,呈金黄色,钱文精美,没-丝一毫拖泥带水, 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

咸丰重宝的直径为36. 9mm,缘厚为2. 4m,内穿为6. 3mm,重为14. 9g。咸丰重宝的铸造材料主要是黄铜,也曾出现过铁钱等其它材质的钱币。

宝巩局是清代甘肃省的铸钱局。康熙六年开,不久停。雍正五年迁到兰州改名宝巩局,七年又停。咸丰五年重设,至同治三年废止,因此,除乾隆、嘉庆外,历朝“巩”字钱均少,南昌康熙宝巩更少。

其铸币面值有小平、当二、当五、当十、当五十、当五百、当千数种。铜质分红铜和黄铜两种。钱文有宋体、楷体,书法求异,特别是满文“巩”字多有变化。形成宝巩局咸丰钱文书法独特的风格。

(10)古代金钱币价格及图片扩展阅读:

四类高价值铜币:

1、银币大十珍价格,这类币种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很高,其中2013年时奉天光绪癸卯一两,一级,可达200万元以上;民国十八年孙中山西服像嘉禾壹元一级。

民国二十一年孙像金本位币壹元一级和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一级的铜钱价格也可达170万元左右。

2、银币小十珍价格,小十珍的市场价格低于大十珍,价格一般都在几十万元上下,据2013年的铜钱价格市场行情显示,新疆造光绪银元七钱二分一级,价格在50万元左右。

光绪十四年贵州官炉造黔宝一元一级、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七钱二分一级和四川光绪楷书缶宝七钱二分一级价格都在40万元上下,2014年银币小十珍的价格又有部分上涨。

3、铜元大十珍价格,这类铜钱价格表在市场行情中比较稳定,据2013年数据显示,吉林光绪通宝辛丑二十个一级和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一级,市场铜钱价格在30万元左右;广西造光绪元宝十文一级和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五文一级的铜钱价格在25万左右。

4、铜元小十珍价格,由于铜元小十珍价格一般在10万元左右,成为很多投资者热议的币种。数据显示,淮字大清铜币二十文一级和粤字大清铜币二十文一级的铜钱价格都在10万元上下。

其次大中华民国云南铜元一仙一级和安徽方孔光绪元宝十文一级铜钱价格都在8万元上下;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五文二级和大清铜币中圆孔双花二文二级的铜钱价格在5万元左右。

阅读全文

与古代金钱币价格及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捷汇俄罗斯汇率 浏览:157
渤海交易所骗局046在那 浏览:640
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浏览:823
最近5年丁二烯价格走势图 浏览:440
东证期货合肥营业部 浏览:436
万鑫金融是诈骗公司吗 浏览:37
华谊集团燃料电池 浏览:313
金融机构与税务检查 浏览:303
增强金融机构吸引力 浏览:466
外汇管理局属于哪个单位管理 浏览:350
2014年5月美元对港币汇率 浏览:233
银行卡有风险买理财产品 浏览:960
银行金融机构部是分管什么的 浏览:350
深圳恒通金融贷款公司 浏览:745
润灵环球上市公司 浏览:22
新黄埔期货公司 浏览:243
杠杆的省力情况有几种 浏览:334
四川美玮邦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844
鹤岗萝北融资 浏览:334
规定金融资产达300万 浏览: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