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8国内油价首降幅度有多大
2月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预计下调是大概率事件,这是年内首次下调,也是7个多月来的首次下调,预计幅度将超百元,届时春节假期出行成本小幅收窄。
截至2月6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76美元,收于每桶63.39美元,跌幅为1.18%。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76美元,收于每桶66.86美元,跌幅为1.14%。
⑵ 预测2018年国际油价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减产协议执行以来,成效显著,2017年国际油价已经明显抬升,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形式好转。在此背景下,OPEC和以俄罗斯为首的10个非OPEC产油国近日再度决定:延长减产协议至2018年底。消息一出,石油市场再度受到提振,截至12月1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逼近65美元/桶。
有专家表示,石油市场再平衡已经到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家 Jim O’neill 甚至认为,2018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可能达到80美元/桶。美林证券近日也发布报告预测称,2018年中期,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可能触及70美元/桶。卢克石油CEO则表示,油价一旦触及60美元/桶,就不应该再度延长减产协议,油价过高将导致美国页岩油产量激升,对油价形成再次打压。
面对众说纷纭的油价预测和各方担忧,记者借“2018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之际采访了国际能源界巨擘、IHS Markit咨询公司副董事长以及现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顾问: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博士,以及IHS Markit石油市场部副总裁吉姆·布克哈德(Jim Burkhard)。让我们听听这两位世界级能源界大咖如何看2018年的石油市场和油价走向。
2018油价判断——55-70美元/桶
记者: 鉴于近来的国际油价走势,以及减产协议再延期的决定,您对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以及石油市场再平衡状况如何判断?
丹尼尔·耶金
耶金:我认为,全球石油市场仍处于恢复平衡的过程当中,我不会说全球原油市场现已恢复平衡,但我预测,2018年将是石油市场真正恢复平衡的一年。
吉姆·布克哈德
布克哈德: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油价的上涨,2018美国原油生产将更加强劲,并很有可能创造产量新高,加拿大、巴西等国的原油产量也在增加。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将重新作用于油价,将可能会再未来一段时间抬升国际油价。综上考虑合,我们预测2018年国际油价在55-70美元/桶之间。
记者:您曾表示,国际油价维持在55美元/桶附近较为理想,如今油价逼近65美元/桶,您怎么看待这样的变化?如果油价持续攀升,可能带来哪些风险?
耶金:对于全球石油市场来说,55美元/桶的国际油价当然比65美元/桶更好。我认为,55—65美元/桶是最为理想的油价区间。高于这个区间就有可能导致油价再次跳水,形成恶性循环。我想没有任何一个石油生产商希望再看到油价飙升至100美元/桶。
2018美国页岩油产量会大幅提升
记者:说到美国页岩油,您是否认为减产协议的延期将刺激美国页岩油产出?如果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提升,是否可能导致新一轮的油价断崖式下跌?
耶金:我认为,谈“退出”为时尚早,OPEC是否提前退出减产协议需要等到明年6月才能见分晓。届时OPEC全体会议将根据市场的恢复情况修正减产期限,原油库存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指标,OPEC时刻关注原油库存的变化情况。
布克哈德:就降低原油库存这个目标来说,OPEC现在还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仍需要大量的工作。
记者:如果不久的将来石油市场再度紧缩,油气企业该如何未雨绸缪?
耶金:石油公司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做“大型项目”。以前的大型项目可能更多的是单独开发,但现在我们更需要将大型项目包装在模块中,考虑其整体的经济性,整体推进。我们仍然需要推进大型项目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
记者:您认为2018年有没有可能再发生某些“黑天鹅”事件,影响全球石油市场?
耶金:2018年,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中东地区、委内瑞拉以及朝鲜,虽然这几个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不会直接的影响油价,但会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继而影响油价。
布克哈德:我认为未来我们需要格外关注一项技术,那就是“无人驾驶技术”。这项技术目前的发展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有可能未来某天会突然带给我们一个“惊喜”,从而对全球汽车行业以及石油需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记者:您每年都会提出年度行业关注热点。2018年,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
耶金:首先,2018年,我们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汽车行业及其相关政策上。汽车行业未来可能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比如无人驾驶技术。
其次,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地缘政治。过去几个月,我们可以看到,地缘政治变动又重新反应在了油价中。
最后,要关注全球经济的复苏力度有多大。经济状况会直接影响全球能源需求,继而影响油价。IHS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强劲,经济复苏的速度会接近2008年前的水平。
⑶ 哪几个国际石油价格用人民帀结果祘
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至少有28个国家和地区可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例如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伊朗、阿尔及利亚等……此外,中国还与日本、韩国、阿根廷、英国、瑞士、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⑷ 如何看待国际油价上涨
国内油价迎来开年“四连涨”。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以及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70元和260元。在此之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上调三次,这是两个月来的第四次上调。分析人士指出,国内油价上调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国际油价触底反弹。未来,如果油价冲高回落,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将随之调整。总体上看,近期油价调整对消费和民生影响并不大。
国际油价变动是主因
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际油价变动超过一定幅度便会带来国内油价的调整。纽约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原油期货价格在2018年12月底触及42.36美元/桶的阶段性低点后,便开始一波反弹,截至目前已经上涨超过35%。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了今年以来国内油价的“四连涨”。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规定,国际油价10个工作日内单向波动超过4%就要进行相应调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郭海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之前国际油价42.36美元其实是处于一个相对低位,国际油价在从75美元附近跌至这一位置后,市场自身也有着内在反弹需要。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成表示,影响国际油价涨跌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政治、经济等在内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也可能在某一个特定时段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此次油价上涨受众多因素影响,也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民生影响相对有限
具体到生活中,本次油价上调后,折合每升89号汽油涨价0.20元、92号汽油涨价0.21元、95号汽油涨价0.22元,0号柴油则涨价0.22元。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雯雯说,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这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0元左右;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至8升的车型计算,平均每行驶1000公里,费用增加16元左右。而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1000公里,燃油费用则增加88元左右。
专家指出,油价“四连涨”肯定会带来消费者负担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但这对于民生的综合影响仍需要辩证看待。
“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较前一阶段低点出现了一定上涨,但也要看到目前国际油价在历史上依然处于基本适中甚至略微偏低的水平。在全球经济出现明显而强劲的复苏之前,全球原油需求也不会出现太大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公共交通的日益完善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油作为常用消费能源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居民对油价波动的敏感性也会有所下降。”郭海涛表示。
那么,国内油价是否存在“涨多跌少”呢?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全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4.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升,因此受国际油价影响较大。201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共进行了25次调整,呈现出“13涨11跌1搁浅”的格局。
波动难免但整体稳定
针对未来油价的走势,专家认为,国际油价在多空博弈下有可能宽幅震荡。在不爆发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来自经济运行方面的积极变化可能带动油价继续上行;倘若经济增长逊于预期,抑或贸易 摩擦升温,则会遏制油价上涨。
“长期来看,国际油价的走势关键还是要看供求关系。未来几年之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是很难撼动的。油价走势将不会突破现有预期,重回100美元附近的可能性很小。”董秀成预计,预计2019年国际油价仍然将呈震荡的状态,总体上全年的价格水平将与2018年基本持平。
郭海涛表示,油价走势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短期内,世界经济既不可能大幅衰退,也不可能一下子让需求大幅扩张,因此油价很可能在一定区间内宽幅波动。“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新能源应用发展迅速。对产油国来说,油价过高会加速替代能源的发展,过低则会影响出口原油所获得的收益,因此过高过低都不利。未来,产油国也将更加精准地调节原油供应节奏,确保油价总体稳定。”郭海涛说。
⑸ 2018年国内油价迎来年内首降具体降了多少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8年2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70元和160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经过本次调价,2018年以来,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二涨一跌零搁浅”的格局。整体来看,截止至本次调价,2018年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75元,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75元。
⑹ 2018年首个成品油调价窗口已经开启了吗
据报道,1月12日24时,2018年首个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本轮调价为每吨汽油上调180、柴油上调175元,折合每升89#0.13元、92#0.14元、95#0.15元、0#0.15元。
由于近期中石化等主营加油站优惠幅度多在0.5~0.7元/升左右,而民营加油站的优惠幅度更达到0.5~1.2元/升,部分民营加油站特定日期(如每周二)可优惠至1.5~1.8元/升,而部分主营加油站特定日期持卡也可优惠至0.8~1元/升。
希望油价可以保持稳定!
⑺ 国际油价一路狂跌,新能源汽车要凉凉了吗
疫情笼罩下的国际原油市场愁容满面,国际油价多次探底,WTI原油最低跌至20.06美元/桶,至3月23日收盘时略有回升,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23.36美元,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每桶27.03美元。近三个月来,国际油价已经暴跌60%多,中国国内92号汽油价格也因此重回“5元时代”。在中国老百姓喜迎油价下降的时候,也引发了一些人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担忧,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能要踩刹车了。
果然如此吗?
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下降的原因不是油价,而是产业能力不足造成的。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过渡阶段,续航能力不足、充电不方便、电池衰减、保值率低等,始终是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测评结果显示,用户对纯电动车电池性能评价最低。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动和向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客观来看,离完全的市场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不会改变,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感到垂头丧气,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依旧是光明的。?文/张凤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2017年和2018年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图
以伦敦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为例,布油年初受国际市场供需以及欧佩克国家限产影响,价格反弹至60美元/桶附近,但是迟迟没有形成突破。自2月以后,有消息称美国加大页岩油产量,市场普遍担心美国借欧佩克限产之际抢占市场,布油价格开始快速下跌,走出了一波调整行情。特别是5月欧佩克继续延长限产协议9个月,令市场对美国借机抢占市场的担忧达到顶点,布油6月下旬跌至年内最低的45美元/桶。不过受美元指数加息落地后调整影响,油价从低位开始一路反弹。特别是中东局势不稳定,沙特阿拉伯先是纠集海湾国家与卡塔尔断交,中东产油国之间的剑拔弩张令油价走高,其次沙特阿拉伯自身政权稳定性不足,也对油价形成利好。布油在10月底突破60美元/桶的大关,在国际经济逐步复苏、原油需求相对稳定以及产油国集体限产等多重因素下,布油基本上突破60美元/桶。
⑼ 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2年。2012年11月左右。油价一度达到8.06元(中石油)。以下所有的价格均以中石油为例。
紧接着开始往下降,11月底就降到了7.8元。
13年有跌有涨,平均7.5元左右。这两年都是比较油价高的,和现在差不多。
到14年的时候,前半年涨,涨到了7.8元左右,后半年降,一直降到了7.11元,紧接着,在10月底,直接降到了6元线,6.9元左右。
15年的油价一直比较低,绝大多数时间在6.5元以下。在一月份,二月份,以及后来的8月到12月,都是维持在5元线。最低时,甚至不到5.5元。
16年还是以不到6元的价值为多。
但是从17年开始,油价又开始新的一轮猛涨,前半年是6.5元左右,后半年就涨到了7元左右。
18年开始,又是一直在涨,你现在也看到了,接近7.5元了。
我为啥知道的这么详细,我本人有车七八年了,一直有个习惯,每加一次油我都要记下来油价还有加油量等。我一般都是加中石化或中石油的。每个月加两次油左右。所以,我知道近六七年的价格变化。